概念、模型、样例三位一体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乘法分配律由于其变化形式的多样,学生对其意义内涵不易理解,更难以灵活运用。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为例,阐述笔者通过阅读概念、建构模型、分析样例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概念;建构模型;分析样例
  有人说,数学只不过是“公式化”的东西而已,但其实我们简单地把数学研究的数量关系、结构变化、空间信息等概念机械地套用公式来教学,忽视知识本身的内涵,学生脱离了问题情境,被动地接受知识,当遇到变化的题型练习时就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要克服这个鸿沟还是有可能的,如果知道学习对象的背景,则有可能掌握其实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模型化,化繁为简,抑制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成功。
  一、教学思考
  (一)课标的指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发展水平和教师业务能力素质等,用最优化的组合方法,把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知识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结构关系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识和创新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这就提醒了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有效地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整合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思考:能否把数学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在学生头脑中建构模型,帮助学生增强数感,发展模型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教材的启示
  我们现阶段使用的修订版教材,无论从教学素材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怎样高效地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教材中也作出了适度的提示,很好地引领我们走进新课程。例如,修订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如图一),教材中没有直接出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表述,而是以小学生植树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及时的点拨,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总结特征,归纳定义。
  思考:教材中创新的直观样例,是否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自主探索等数学活动,促进理解,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学生的困惑
  学生学习数学的大部分知识是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发现,即便是优生,他们在做“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此类题目时,往往得分率都不高;还有一些学生勤奋好学,平时大量地练习计算,但每当测试时计算题也都失分严重。长此以往,他们虽然会努力去倾听老师的讲解却难以理解其中的技巧,以致心灰意冷。以下是学生常见的部分错例(如图二):
  思考:尝试在计算教学中通过分析样例,帮助学生建构运算定律的模型,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四)问题提出
  通过上述的分析,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数学知识?我认为可以从“数学概念”“模型教学”“样例形式”三个维度去思考:1.要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特有的本质属性,是导出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基础,理解数学概念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思维前提;2.要把数学研究的對象或问题转化为数学的结构关系,即建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其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3.针对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要以直观的样例形式呈现知识,简化认知结构,让学生内化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
  二、建模策略
  为了探索有效的构建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策略,笔者以变化形式多,学生最难以掌握的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尝试围绕“阅读概念、建构模型、分析样例”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强化学生的简算意识,增强数感,丰富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经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一)阅读概念——理解规律的内涵
  数学的概念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解题的依据,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些学生之所以觉得“乘法分配律”很难学懂,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够从概念中提炼出有用的文字信息,通过理解数学对象的特有本质属性,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在学生反复研读概念,对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后,方能正确灵活地应用,从而进行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表述如下:(如图三)
  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但相比之下,当整数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小数、分数时,教材的描述显得较为简单。(如图四)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凭借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把这些题目看成简单的数学等式,这些学生的认知是片面的,只看到数学知识的外部联系,忽略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意义——概念。
  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是先让学生回顾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表述,然后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接着举例说明,总结出整数乘法分配律对于小数、分数的乘法分配律同样适用。最后着重强调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应用模式:在分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理解分配的含义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成分配实物到每个人手中,必须是每个人都拿到同样的实物;在分析“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时,学生的理解是从每人手中收取同样的实物,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合理性,然后再代入数字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对概念的反复阅读、口述,不仅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二)建构模型——理解规律的运算
  乘法分配律是简便运算中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很多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时不能做到正确运算,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运算规律,没有在心中建构相应的模型。我觉得可以多角度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
  1.从乘法的意义中感悟规律   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形式变化多端,部分学生在解题时都不会灵活处理,他们凭着头脑中模糊的印象乱套公式,只要能凑整就都认为成功了。然而教学乘法分配律不能架设空中楼阁,应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解题经验,找到知识的联系处,经过一定的过渡,顺利地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此时我们必须想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结构——乘法的意义。如下图(如图五)
  以乘法的意义为依据,学生不但能从形式上更好地把握乘法分配律,还能从内涵上加以理解,从而达到正确运算的效果。例如:
  乘法意义的模型建构:(a±b)× c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实践中,笔者逐渐发现,班主任工作不简单、不轻松,但只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认知、行为等特点,掌握一套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策略,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获得正面管理的成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正面管理;正面教育;策略  一、正面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原因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可能会成长为用“不”来跟我们“抗衡”的“小大人”。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三年级,学生逐渐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小学生英语学习遇到的困惑,扼要地阐述了通过改善班级语言环境和改变家长和教师的一些观点,把学生引领到自主阅读殿堂的门槛。  【关键词】学习兴趣;可理解性输入;自主阅读  笔者教了十八年的小学英语,看着一群从天真无邪的孩童正踏入新的人生阶段——初中阶段。他们虽然在忙乎六年,但是还是有很多带着问号与苦恼离开生活六年的小学学校。为什么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低?为什么他们付出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迫切需要调整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品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合到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难题。地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需要强化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透彻且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八年级初中地理课堂授课经验,分析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
【摘要】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共识和习惯的价值体认和行为方式。价值体认是指对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办学方略、办学愿景、教育理想的体会认同;行为方式是指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在师生行为上客观反映。  【关键词】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实践逻辑  作为校长,需要思考三个问题: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这就需要校长提炼和凝练办学理念体系。办学理念体系形成的依
2021年7月28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广东赛区总决赛暨广东特色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广州市增城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指导,广东省电子学会、广东教育学会科技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省998名选手参赛,设有智造未来、人形机器人任务挑战、水中机器人协同竞技、智能园艺家、智能餐饮机器人、机器人越野、WER工程创新、TAI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拥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名家。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是构成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他的散文,“以美丽动人的文字”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活力,其散文作品多将文学的大众化特征与语言的艺术化追求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体现了时代语言的独特魅力。笔者从语言的音韵美、绘画美、质朴美和修辞美四个大方面来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美,探究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成就。  【关键词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開展教学,互动探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互动探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互动探讨式教学;应用  在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化学学科中涉及很多实验教学,教师可以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化学基础和接受能力,
【摘要】高三教学区别于高一年级教学,高三教学注重知识的梳理、注重方法的探讨、学习效率的提高,因而一轮的教学课堂环节的设计及试题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背景,通过具体的教学课堂,及课后的教学反馈等探讨一轮复习如何提高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一纸教案;一轮复习;学习效率;理念转换  一、背景  立德树人是教学的根本,高三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方法,亦要注重学习效率的提高。《气压带与风
经历了由古希腊时期的“传统反讽”到德国浪漫主义的“浪漫反讽”,反讽这一概念由于怀疑思想的时代精神成为了新批评派讨论的中心,其中克林思·布鲁克斯是对其论述最多最详细之人。在1948年《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一文中,他基于瑞恰兹的语境理论,从文本结构的层面看待反讽,使反讽从一种语言技巧上升到了一个具有本体地位的结构原则范畴,确立了反讽在现代文论的地位。  一、反讽与结构原则的关系:基于瑞恰兹语境理论的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在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自主阅读,读出各自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且有所感悟和思考。“阅读教学展示的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为学生创设“自我感悟”的情境,引导学生“自我感悟”,从而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