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翻译的“忠实”标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p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忠实问题一直是现代翻译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就“忠实”引发的争论似乎也未曾停止。在传统译论中,“忠实”一直被视为翻译的唯一标准。那到底“忠实”是不是翻译的唯一标准?译作是否一定要忠实原作呢?本文作者从中西文化差异和西方翻译学派对翻译标准的进一步认识这两方面来论证传统译论中把“忠实”作为翻译的唯一标准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忠实 翻译标准 译作 原作
  
  1. 前言
  
  翻译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不少名家都曾阐述过翻译的标准。支谦曾提出“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道安曾说道:“案本而传,不令有损害游字”;唐玄奘也曾提出翻译“须求实,又须喻俗”,即“通顺,忠实”的原则;清代严复在他的《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鲁迅先生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标准,以及后来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许渊冲的“三美”;刘重德的“信达切”和黄耀明的“透化风”等等。这些形形色色旨在阐述翻译标准的定义,多多少少都跟“忠实”扯上了关系。也就是说,“忠实”成了探索翻译标准的关键词,随着这一观念的反复灌输,“忠实”已经成了进行翻译的理论基础。
  译作一定要忠实原文吗?随着译者对翻译现象探索的不断深入,他们渐渐发现,“忠实”这个被传统译论视为译作之基础的标准已越发不堪重负,无法解释翻译活动中丰富多彩的现象。申雨平将这种规范性定义解释为“预先捆住了研究者自己的手脚,不能对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描写和解释”。(申雨平,1999)本文作者试着从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西方翻译学派对翻译标准的进一步认识两方面论证传统译论之“忠实”标准的缺陷。
  
  2. 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促使了译者在翻译操作中的“不忠”
  
  国家大师钱穆先生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审视和研究了中西文化的个性差异后指出: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属于平行发展、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有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蒋磊,2000)。中西文化所表现的不同个性特征,进而影响各自的生存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物质文化,同时也衍生出观念、信仰、兴趣、行为习惯、智慧发展方向乃至心理、性格上的种种不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文化。浸沐于两种完全不同文化体系的中西译者,他们对翻译的基本见解和看法常表现出相当的不同,不同的译者对翻译标准常常有不尽相同的见解。针对各种不同的翻译标准,杨晓荣就曾指出:“翻译标准一般应来自论者(译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认为翻译是复制者必强调‘信’,认为翻译是艺术再创造者必强调译文的美学价值,持‘对话论’者必然重视接受。”(司显柱,2005)不同的翻译标准必然表现于译者在具体翻译操作中的不同侧重,或“忠实”抑或“不忠”。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译者很难对非母语的文化做出全面、系统和公正的判断。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遵守“忠实”原则。何时,何地,针对何种类型的文本和受众,为了达到何种目的,该采取何种的翻译标准,译者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作者引用以下两个例子为例:
  例1,布什在对恐怖主义发表言论时,说“you can run, but you can never hide.” 有人把它翻译成“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中国人固然觉得此翻译很正常,但美国人可就犯难了,他们可不懂什么是和尚,什么是庙,他们可能更愿意使其翻译成“你们可以逃跑,但跑是跑不掉的”。因此,在进行语言转换之前,中美文化的差异这一点是值得考虑的。
  例2,有人评价上海人是“精明而不聪明”,有的人把它译成“people of Shanghai are clever but not wise.”但有人认为“people of Shanghai are penny wise but pound foolish. ”的译法更精确。就是说上海人对分币的事情斤斤计较,而在大利益上就比较迟钝。
  通过比较以上两个例子,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例1在翻译中采用了“忠实”原则,而例2又不“忠实”了呢?既然“和尚”、“庙”都是中国固有的文化,跟美国相差太大,难道上海人手头有许多英国人所固有的“便士”、“英镑”就跟中国文化相差不大吗?道理很简单,其实英美人并不怎么在乎“中国人的庙宇,和尚”以及“中国人怎么也有便士,英镑”之类的文学问题,就如同中国人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现代西方的“情人”跟古代中国的“西施”有何瓜葛呢?这是没有理由可解释的。其实大家都彼此心知肚明,只要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了。类似的例子在以下的翻译中尤为明显:中国人喜欢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翻译成“Even the cleverest wife can 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还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常被译成“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世上都晓神仙好”则被译为“All men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3. 以“文化转向”为特征的西方翻译理论消解了译作对原作之“忠实”的千古定律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交叉性学科。人们对翻译的认识超越了从原文到译文这一狭隘视野,开始转向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性思考。翻译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是译入语中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谢天振,2001)。也就是说,翻译是多维的,对其标准的探索亦不能局限在“忠实”这一狭小的圈子里,而必须放眼四海。
  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语言学中翻译是一项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三方互动的过程,原语作者的认知环境和译者的认知环境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他们之间不可能达到完全的默契,而译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能力也不尽相同。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认为原作的“意义”是不定的,“意义”不是存在于原作中,而是在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在读者通过原作与作者的“对话”进程中生成的。由于读者介入原文时的“先有,先在,先认”的和理解力的差别,同一文体,对不同的读者就是有不同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同一部《红楼梦》,一千个人看会有一千个不同的贾宝玉。鲁迅也指出,一部《红楼梦》,经济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描写学派的重要人物玛丽娅·铁木志科(Maria Tymoczko)也曾指出:“翻译就其本质,只能是一种部分翻译,忠实地再现原文所有信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她从三个方面给出了解释:第一,原文和译文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这两种语言系统有着不尽相同的语言特点,当原文译成译文时,很难保证原文的特征在译文中也能得到体现;第二,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系统也存在着差异,当译者不了解原文的文化因素时,必须或多或少地改动原文;第三,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信息负载量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他们对原文和译文的理解也绝不会达到吻合。以上三点也证明了“完全忠实”神话的终结。
  事实上,当代西方一些主流翻译派别对于传统译论中主张的“忠实”观念都提出了格格不入的主张,这里作者不一一列举,这些新的见解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翻译理论认识上的深入,也更凸显“忠实”标准之缺陷与不足。
  
  4. 结语
  
  没有任何一个翻译理论或标准是十全十美的,“忠实“这一标准亦是如此。当然,我们在此探讨“忠实”标准并非是要完全否定传统译论中的“忠实论”,而是希望从相关的理论中得到一些启示,给忠实或非忠实的翻译提供一些合理的翻译理论指导和解释。王东风在《解构“忠实”》一文中曾写到:“翻译的忠实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永远无法实现的乌托邦,最准确的翻译充其量也只能做到“近真”,而不可能同真或忠实”。由此可见,要达到译文与原文的完全忠实是不可能的,翻译只能从某种程度上在传意功能方面力求尽量与原文接近,达到相对“忠实”。译者应该尽可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文本和受众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手法,而不可一味地追求“忠实”。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LTD,1988.
  [2]Susan Bassnet & Andre Lefevere. A Preface to Comtempory Translation studies[M]. by Gentzler,Edwin.New York:Routledge, 1998.
  [3]陈刚. 翻译观与翻译实践应是统一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4]胡德香.也谈“竞赛论”和“忠实论”[J].外语教学,2001,(5).
  [5]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关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J].上海科技翻译,2002,(4).
  [7]司显柱.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
  [8]申雨平.描写学研究内外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9]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中国翻译,2004,(6).
其他文献
语言表达题通常是以一个题目一个考点的形式来考查单项能力。不是修改标点,就是修改病句;不是扩展语句,就是压缩语段;不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就是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近年来高考命题“放权”到省后,多数语言表达题依然难以体现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反而有泛化之嫌,映入眼帘的所谓新题也无非是写新闻点评、写一条建议、写欢迎词、写留言便条、写版面宗旨、写解说词、写赞赏语、写邀请语、写读后感等,形式多样了,而
期刊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两个重要文件。文件对目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了一个专门、全面、系统和具体的部署和安排,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摘要:国内成人英语教学的规模和层次得到了空前提高,但整体效率仍存在改善的空间。本文主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影响学习者尤其是成人英语学习者的效率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善成人学习者语言习得心态和方法的对策。  关键词:成人英语学习 自然习得心态 随时随地 Empathy Pick it up 正确朗读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英语作为事实上的“国际普通话”和国际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会在繁忙的生活、工作中忽略一些事情。公益广告正是在这个时候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把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片段用影视表达出来,温暖我们的心,为我们指引方向,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让我们过心里被幸福溢满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公益广告 央视 创意    当今人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生活和事业都围绕着大量的信息来展开,不论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还是现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系统分析思想、实际调研和多年工作体会,结合对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研读,分析了当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与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高校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与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拨款办学,变成多渠道多形式筹措教育经费办学,教育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多,基建规模和物资采购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期刊
摘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所涉及的内容既属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属于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然而教材主要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认识祖国的统一大业问题,为了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笔者增加了一条张大妈寻找在台湾的儿子的线索,通过张大妈和祖国两位母亲寻找自己的孩子这两条线索来学习本节内容,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从而使本节内容更具色彩与启发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程 一国两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網络游戏也深入到大部分人的生活学习中。面对网络游戏玩家越来越多的情况,人们认识到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笔者在人们提出网络教育游戏化的情形下,针对个别玩家,采访了玩家对网络学习是否能游戏化的看法,并且了解了网络游戏对他们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只有依托网络游戏为蓝本,开发教育游戏,才能对玩家产生正影响。  关键词:网络游戏 态度 吸引力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引言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绵阳市关帝初级中学为个案,展开调查,了解初中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向,以便更好地改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初一学生 英语学习 调查报告    绵阳市关帝中学为普通初级中学建制,距城约 20 公里,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500多人,教职工26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市、区级教
期刊
课后练习题很多是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做这样的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这些练习题有的题干比较长、数据繁琐、运算复杂,而且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也不太容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练习量,怎样解决这个矛盾?  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这些练习题及其解答作为“素材”积累起来,在适当的时机再将相关“素材”进行综合分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文本,对艾米莉·迪金森诗歌“我的生命好像一只装满火药的枪”进行另类解读,认为该诗将两性关系隐喻为猎人和猎枪的关系,以女性的视角重解了诗中种种模糊意象,从而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诗歌,赋予该诗新的理解。  关键词:女性 愤怒 无助 意象    艾米莉·迪金森是美国19世纪女诗人,她的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嫁,创作也受到冷遇,生前只发表了少数几首诗。但是去世后,她的作品逐渐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