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任務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传达审美情感,使学生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生存价值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在小学阶段,我们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比较成功的美术教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应放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乐趣、品德、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责任心、爱心和感恩心,对生活充满希望等,其次才是技法训练。”小学美术教育就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正确的方法,发挥小学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音乐、舞蹈与美术作品进行巧妙结合,用优美的音乐意境去生化艺术,让绝妙的美提升感染学生的审美能力,体现美术是视觉的艺术、空间的艺术,通过色彩、形象以及各类造型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树立审美观念。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善用现有设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学习的兴趣,并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激发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探索的行为习惯。我在教学《简笔画》这课时,不是让学生先画,而是先设计猜谜语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再辅以多媒体演示,把自己画的简笔画作品给同学欣赏,同学们看着老师的画,发出赞叹之声:“老师画得多好哇!”等到时机成熟,我便引导学生分析简笔画的概念、特点以及设计步骤等,告诉孩子,只要解决好这些,你就能画出像老师这么漂亮的简笔画,并及时鼓励、赞赏,他们的热情已完全被调动起来,都迫切希望作一幅漂亮的简笔画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行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孩子们认识“三原色”“三间色”。课前准备: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装到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美术知识传授: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拿试管做演示: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孩子们像看魔术一样盯着老师演示。学生亲自实验教师引导:红与黄调成( )色,红与蓝调成( )色,蓝与黄调成( )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边玩边想边学,既让美术知识得到验证,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让他们在充分动手动脑的同时强化了记忆又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本身是一种开放式、发散式的教育方式。教师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美术教育按照“课中学—勤动手—生活中用”的能力训练,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思维能力的再度发展。传统节日时,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有个性的精美卡片,并写上一句深情的祝福,画一张有笑脸的画等来表达对妈妈、对同学、对老师的爱。这样学生的知识活化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爱心和感恩心。
六、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在我的教学中,教六年级《校园生活》这课时,我引导学生明白: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组织学生在校园画画,通过对树写生,让学生观察、触摸树干,看一看树干上刻了什么字,有多少刀痕,并追问假如在你的身体上刻字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后学生爬树,在树枝上刻字,折断树枝,坐在花圃上踩草地,随地丢垃圾,吐痰等现象少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从小就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小学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和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综上所述,美术在提高与完善人的全面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我们只有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实现其真正的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功能。良好的美术教育不仅对学生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让真善美在美术教育中获得,而且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编辑 马晓荣
一、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正确的方法,发挥小学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音乐、舞蹈与美术作品进行巧妙结合,用优美的音乐意境去生化艺术,让绝妙的美提升感染学生的审美能力,体现美术是视觉的艺术、空间的艺术,通过色彩、形象以及各类造型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树立审美观念。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善用现有设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学习的兴趣,并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激发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探索的行为习惯。我在教学《简笔画》这课时,不是让学生先画,而是先设计猜谜语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再辅以多媒体演示,把自己画的简笔画作品给同学欣赏,同学们看着老师的画,发出赞叹之声:“老师画得多好哇!”等到时机成熟,我便引导学生分析简笔画的概念、特点以及设计步骤等,告诉孩子,只要解决好这些,你就能画出像老师这么漂亮的简笔画,并及时鼓励、赞赏,他们的热情已完全被调动起来,都迫切希望作一幅漂亮的简笔画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行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孩子们认识“三原色”“三间色”。课前准备: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装到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美术知识传授: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拿试管做演示: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孩子们像看魔术一样盯着老师演示。学生亲自实验教师引导:红与黄调成( )色,红与蓝调成( )色,蓝与黄调成( )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边玩边想边学,既让美术知识得到验证,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让他们在充分动手动脑的同时强化了记忆又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本身是一种开放式、发散式的教育方式。教师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美术教育按照“课中学—勤动手—生活中用”的能力训练,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思维能力的再度发展。传统节日时,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有个性的精美卡片,并写上一句深情的祝福,画一张有笑脸的画等来表达对妈妈、对同学、对老师的爱。这样学生的知识活化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爱心和感恩心。
六、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在我的教学中,教六年级《校园生活》这课时,我引导学生明白: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组织学生在校园画画,通过对树写生,让学生观察、触摸树干,看一看树干上刻了什么字,有多少刀痕,并追问假如在你的身体上刻字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后学生爬树,在树枝上刻字,折断树枝,坐在花圃上踩草地,随地丢垃圾,吐痰等现象少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从小就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小学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和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综上所述,美术在提高与完善人的全面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我们只有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实现其真正的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功能。良好的美术教育不仅对学生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让真善美在美术教育中获得,而且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