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亚是广西颇有名气的中年诗人,他的诗歌往往情绪平缓,慢慢悠悠。读其诗,你会如同面对一位老者,聆听他讲述一些深沉的道理。因此,从直觉上说,非亚诗歌内蕴的文本年龄超出了他本人的实际年龄。而且,他的诗歌当中总是弥漫着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幽深幽深的,似从很阴暗的地方发出,让人后背发凉,具有巫术般的神秘感,有时也会令人想起小时候所听到的童话故事中的某种背景音乐。这种有点怪异的氛围从何而来呢?来自于其诗歌的一种母题——死亡。对死亡的感知、畏惧与思索,是非亚非常青睐的一个话题,是他始终抹不去的一个梦魇,带着这个梦魇我们游走于他的诗歌空间之中。
非亚的诗其实不好用一句好或不好来评价,总起来看,他的诗歌意境沉郁、压抑、缓慢、迟滞,经常沉默寡淡得像烟灰,像是世界全没了声音。因此,读他的诗是不能出声的,只能默读。他的诗中也基本都是一些这样的意象:时间、儿童、衰老、担心、焦虑、老年、皱纹等与时间有关的意象。
每次阅读诗歌,我都会尽力揣摩诗人为什么写这样的意象,他在思考什么,他为什么对一些固定的意象有着持续的兴趣。读非亚的诗,我也会这么想。这或许和某种情结有关,比如作者亲眼目睹过死亡,比如对自己生命的流逝特别在意等等。
且以他的几首诗为例,看看其诗歌意象中的凝固意蕴。在《工具》里,他喃喃自语:“死亡是一种工具/它一直令我/羞耻。”实际上,所谓的羞耻,是不敢面对或难以回避的意思。面对死亡,他常常感到紧张与恐惧,即便是在白天。“无论白天多灿烂/死亡都让我感到羞耻是一棵/黑色纽扣/和口袋里人人皆知的/秘密。”死亡本与黑暗是孪生姊妹,白天阳光灿烂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无暇看到死亡的阴影,但诗人却在白天都能感到死亡的诡秘。死亡像是鬼魂,与人相伴,它是黑色的。死亡更是一种虚空,它在时间中是那么无形,而在空间中又深不可测。死亡虽然无形,但是又很切近。当人们试图填充它的时候,它是一个抽象然而又具象的、一个无边的无形的又有形的网。有时我们处于黑洞中,感到自己很绝望,只有当我们的周围填满了,我们才有安全感。在《早晨的第一首诗》中,作者这样写道:“今年我39岁,已过了一半,剩下/一半,可能会像今天这个早晨,空中/慢慢透出的明亮光线,我,没盖/任何被子,只是想以后,该用什么东西/填充,不停到来的时间,周围这些/多出来的空间。”当我们不填充时,我们觉得时间和空间是具体的,当我们想填充时,时间和空间又是抽象的,抽象的像是几何图形。
在另外一首诗里,他明显地在逃避死亡,对于死亡异常敏感。《生活之一》:“前往郊区的那天经过望州路的火葬场/我把头扭向右边/没看死亡一眼。”无法回避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死亡的路上奔跑,无论你怎样逃避,时间总在一分一秒地前进。因此,除了对那看不见的死亡的反感和恐惧之外,他跟我们其他人一样,别无他法,除了焦虑还是焦虑,对于时间的焦虑更是处处可见,“而我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青年/我似乎慢慢学会要接受/许多缓慢下来的/东西”。然而,当他缓慢下来的时候,他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只剩下了“平坦的想象力/枯竭的激情,低下的效率”。
如果我也算作一个文人,我也经常会在某一段时间内碰到跟作者同样的问题,这是大悲凉、大悲哀。物质上的匮乏可以通过勤劳获得,而精神上、灵感上的匮乏、记忆力的下降、做事效果的迟缓,却难以忍受,有时也无计可施。但这是多数人的必然趋势,当然这也是走向衰老、走向死亡最明显的标志。当我出现跟作者一样的症状的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要完蛋了,自己成了一个废物,而这种大悲哀、大悲凉又是无法与人说,别人也帮不了你。没有钱只是发发牢骚,而没有灵感连发牢骚都无法发,当你发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更加匮乏。
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死亡,因而会感觉孤独,由于非亚的诗有时像是一个人在思考时的自言自语,所以,面对死亡,面对时间和空间,他常常感到孤独。有的人的孤独是曲高和寡的孤独,有的人的孤独是寂寞的孤独,而有的人的孤独是由一种无边的时间意义上的焦虑而产生的孤独。非亚的孤独几乎全部属于后者。他这样叙说《孤独》:孤独是木椅,蜘蛛在结网。
这是个极具现代主义意味的意象,让人想起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其实直到这时借助于这种互文性的关系,我才忽而明白了那部著名的意识流的小说的写作动因。原来它是要表达孤独的,一种无边而又难以说出的孤独。这样的联想真是一种奇怪的跨越,足以让我们想起一大串现代主义的戏剧或小说。
孤独于诗人有时变得是那么可怕,可怕得似乎连“空气都不是可以搂住的/伴侣”(《孤独》)。
然而,这却不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悖论,既然作者那么地惧怕死亡,那他为什么还要反复叙说,并且对死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兴奋?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哲思,所有的哲学最根本命题就是死亡,帕斯卡尔即是如此。不过,当诗人将与死有关的东西都过于悲观化的时候,多少让人有点厌腻。
由于种种这样的时间焦虑性质的意象的充斥,使得非亚的诗的色彩整个是灰色调的,像是布满阴霾的冬日天空,给人沉闷、压抑的感觉,有时甚至难以喘过气来。他的诗歌的范围离不开自己的日常生活,细小的写作范围,使本来内向的诗歌更为内向。非亚的诗,题材越来越单一,思想也越来越单一。所描述的对象无外乎就是家里的人,亲戚,每天走过的路,看到的城市风景。诗歌本来是一个细小的文本,如果思想的范围愈来愈窄,那么最终将无法找到出路。所以非亚的有些诗就显得琐碎、细密,婆婆妈妈,没有多少创意和新意。
实际上,连他自己也觉得写诗是悲伤的。“每一次在照片里看到你们,我总是/凝望得这么久,并开心地笑了。/你们也笑了,也翻滚,玩耍,像两只/春天的小鹿,你们当然不知道,/你们的舅舅——他在人间,/写下了这么多无用而悲伤的诗篇,/他那颗,早已被循环的岁月/磨损的心,因你们,而仿佛一轮/新月/跃出云雾,看到明亮” 《外甥》。虽然是一种自嘲,但也不无道理。即使面对一个鲜活的新生命,他也是一片灰色调的生活诗,鲜有快乐与明亮,就连看见婴儿也看的那么悲观。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诗歌也是每个人个性的反映,但是读者希望作家或诗人既有深度又有宽度。过于狭窄,过于自言自语,容易陷入自闭的漩涡,终究走不出自己,也终究会失去个性。
(作者简介:刘 玲,女,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非亚的诗其实不好用一句好或不好来评价,总起来看,他的诗歌意境沉郁、压抑、缓慢、迟滞,经常沉默寡淡得像烟灰,像是世界全没了声音。因此,读他的诗是不能出声的,只能默读。他的诗中也基本都是一些这样的意象:时间、儿童、衰老、担心、焦虑、老年、皱纹等与时间有关的意象。
每次阅读诗歌,我都会尽力揣摩诗人为什么写这样的意象,他在思考什么,他为什么对一些固定的意象有着持续的兴趣。读非亚的诗,我也会这么想。这或许和某种情结有关,比如作者亲眼目睹过死亡,比如对自己生命的流逝特别在意等等。
且以他的几首诗为例,看看其诗歌意象中的凝固意蕴。在《工具》里,他喃喃自语:“死亡是一种工具/它一直令我/羞耻。”实际上,所谓的羞耻,是不敢面对或难以回避的意思。面对死亡,他常常感到紧张与恐惧,即便是在白天。“无论白天多灿烂/死亡都让我感到羞耻是一棵/黑色纽扣/和口袋里人人皆知的/秘密。”死亡本与黑暗是孪生姊妹,白天阳光灿烂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无暇看到死亡的阴影,但诗人却在白天都能感到死亡的诡秘。死亡像是鬼魂,与人相伴,它是黑色的。死亡更是一种虚空,它在时间中是那么无形,而在空间中又深不可测。死亡虽然无形,但是又很切近。当人们试图填充它的时候,它是一个抽象然而又具象的、一个无边的无形的又有形的网。有时我们处于黑洞中,感到自己很绝望,只有当我们的周围填满了,我们才有安全感。在《早晨的第一首诗》中,作者这样写道:“今年我39岁,已过了一半,剩下/一半,可能会像今天这个早晨,空中/慢慢透出的明亮光线,我,没盖/任何被子,只是想以后,该用什么东西/填充,不停到来的时间,周围这些/多出来的空间。”当我们不填充时,我们觉得时间和空间是具体的,当我们想填充时,时间和空间又是抽象的,抽象的像是几何图形。
在另外一首诗里,他明显地在逃避死亡,对于死亡异常敏感。《生活之一》:“前往郊区的那天经过望州路的火葬场/我把头扭向右边/没看死亡一眼。”无法回避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死亡的路上奔跑,无论你怎样逃避,时间总在一分一秒地前进。因此,除了对那看不见的死亡的反感和恐惧之外,他跟我们其他人一样,别无他法,除了焦虑还是焦虑,对于时间的焦虑更是处处可见,“而我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青年/我似乎慢慢学会要接受/许多缓慢下来的/东西”。然而,当他缓慢下来的时候,他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只剩下了“平坦的想象力/枯竭的激情,低下的效率”。
如果我也算作一个文人,我也经常会在某一段时间内碰到跟作者同样的问题,这是大悲凉、大悲哀。物质上的匮乏可以通过勤劳获得,而精神上、灵感上的匮乏、记忆力的下降、做事效果的迟缓,却难以忍受,有时也无计可施。但这是多数人的必然趋势,当然这也是走向衰老、走向死亡最明显的标志。当我出现跟作者一样的症状的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要完蛋了,自己成了一个废物,而这种大悲哀、大悲凉又是无法与人说,别人也帮不了你。没有钱只是发发牢骚,而没有灵感连发牢骚都无法发,当你发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更加匮乏。
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死亡,因而会感觉孤独,由于非亚的诗有时像是一个人在思考时的自言自语,所以,面对死亡,面对时间和空间,他常常感到孤独。有的人的孤独是曲高和寡的孤独,有的人的孤独是寂寞的孤独,而有的人的孤独是由一种无边的时间意义上的焦虑而产生的孤独。非亚的孤独几乎全部属于后者。他这样叙说《孤独》:孤独是木椅,蜘蛛在结网。
这是个极具现代主义意味的意象,让人想起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其实直到这时借助于这种互文性的关系,我才忽而明白了那部著名的意识流的小说的写作动因。原来它是要表达孤独的,一种无边而又难以说出的孤独。这样的联想真是一种奇怪的跨越,足以让我们想起一大串现代主义的戏剧或小说。
孤独于诗人有时变得是那么可怕,可怕得似乎连“空气都不是可以搂住的/伴侣”(《孤独》)。
然而,这却不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悖论,既然作者那么地惧怕死亡,那他为什么还要反复叙说,并且对死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兴奋?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哲思,所有的哲学最根本命题就是死亡,帕斯卡尔即是如此。不过,当诗人将与死有关的东西都过于悲观化的时候,多少让人有点厌腻。
由于种种这样的时间焦虑性质的意象的充斥,使得非亚的诗的色彩整个是灰色调的,像是布满阴霾的冬日天空,给人沉闷、压抑的感觉,有时甚至难以喘过气来。他的诗歌的范围离不开自己的日常生活,细小的写作范围,使本来内向的诗歌更为内向。非亚的诗,题材越来越单一,思想也越来越单一。所描述的对象无外乎就是家里的人,亲戚,每天走过的路,看到的城市风景。诗歌本来是一个细小的文本,如果思想的范围愈来愈窄,那么最终将无法找到出路。所以非亚的有些诗就显得琐碎、细密,婆婆妈妈,没有多少创意和新意。
实际上,连他自己也觉得写诗是悲伤的。“每一次在照片里看到你们,我总是/凝望得这么久,并开心地笑了。/你们也笑了,也翻滚,玩耍,像两只/春天的小鹿,你们当然不知道,/你们的舅舅——他在人间,/写下了这么多无用而悲伤的诗篇,/他那颗,早已被循环的岁月/磨损的心,因你们,而仿佛一轮/新月/跃出云雾,看到明亮” 《外甥》。虽然是一种自嘲,但也不无道理。即使面对一个鲜活的新生命,他也是一片灰色调的生活诗,鲜有快乐与明亮,就连看见婴儿也看的那么悲观。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诗歌也是每个人个性的反映,但是读者希望作家或诗人既有深度又有宽度。过于狭窄,过于自言自语,容易陷入自闭的漩涡,终究走不出自己,也终究会失去个性。
(作者简介:刘 玲,女,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