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意识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亚是广西颇有名气的中年诗人,他的诗歌往往情绪平缓,慢慢悠悠。读其诗,你会如同面对一位老者,聆听他讲述一些深沉的道理。因此,从直觉上说,非亚诗歌内蕴的文本年龄超出了他本人的实际年龄。而且,他的诗歌当中总是弥漫着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幽深幽深的,似从很阴暗的地方发出,让人后背发凉,具有巫术般的神秘感,有时也会令人想起小时候所听到的童话故事中的某种背景音乐。这种有点怪异的氛围从何而来呢?来自于其诗歌的一种母题——死亡。对死亡的感知、畏惧与思索,是非亚非常青睐的一个话题,是他始终抹不去的一个梦魇,带着这个梦魇我们游走于他的诗歌空间之中。
  非亚的诗其实不好用一句好或不好来评价,总起来看,他的诗歌意境沉郁、压抑、缓慢、迟滞,经常沉默寡淡得像烟灰,像是世界全没了声音。因此,读他的诗是不能出声的,只能默读。他的诗中也基本都是一些这样的意象:时间、儿童、衰老、担心、焦虑、老年、皱纹等与时间有关的意象。
  每次阅读诗歌,我都会尽力揣摩诗人为什么写这样的意象,他在思考什么,他为什么对一些固定的意象有着持续的兴趣。读非亚的诗,我也会这么想。这或许和某种情结有关,比如作者亲眼目睹过死亡,比如对自己生命的流逝特别在意等等。
  且以他的几首诗为例,看看其诗歌意象中的凝固意蕴。在《工具》里,他喃喃自语:“死亡是一种工具/它一直令我/羞耻。”实际上,所谓的羞耻,是不敢面对或难以回避的意思。面对死亡,他常常感到紧张与恐惧,即便是在白天。“无论白天多灿烂/死亡都让我感到羞耻是一棵/黑色纽扣/和口袋里人人皆知的/秘密。”死亡本与黑暗是孪生姊妹,白天阳光灿烂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无暇看到死亡的阴影,但诗人却在白天都能感到死亡的诡秘。死亡像是鬼魂,与人相伴,它是黑色的。死亡更是一种虚空,它在时间中是那么无形,而在空间中又深不可测。死亡虽然无形,但是又很切近。当人们试图填充它的时候,它是一个抽象然而又具象的、一个无边的无形的又有形的网。有时我们处于黑洞中,感到自己很绝望,只有当我们的周围填满了,我们才有安全感。在《早晨的第一首诗》中,作者这样写道:“今年我39岁,已过了一半,剩下/一半,可能会像今天这个早晨,空中/慢慢透出的明亮光线,我,没盖/任何被子,只是想以后,该用什么东西/填充,不停到来的时间,周围这些/多出来的空间。”当我们不填充时,我们觉得时间和空间是具体的,当我们想填充时,时间和空间又是抽象的,抽象的像是几何图形。
  在另外一首诗里,他明显地在逃避死亡,对于死亡异常敏感。《生活之一》:“前往郊区的那天经过望州路的火葬场/我把头扭向右边/没看死亡一眼。”无法回避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死亡的路上奔跑,无论你怎样逃避,时间总在一分一秒地前进。因此,除了对那看不见的死亡的反感和恐惧之外,他跟我们其他人一样,别无他法,除了焦虑还是焦虑,对于时间的焦虑更是处处可见,“而我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青年/我似乎慢慢学会要接受/许多缓慢下来的/东西”。然而,当他缓慢下来的时候,他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只剩下了“平坦的想象力/枯竭的激情,低下的效率”。
  如果我也算作一个文人,我也经常会在某一段时间内碰到跟作者同样的问题,这是大悲凉、大悲哀。物质上的匮乏可以通过勤劳获得,而精神上、灵感上的匮乏、记忆力的下降、做事效果的迟缓,却难以忍受,有时也无计可施。但这是多数人的必然趋势,当然这也是走向衰老、走向死亡最明显的标志。当我出现跟作者一样的症状的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要完蛋了,自己成了一个废物,而这种大悲哀、大悲凉又是无法与人说,别人也帮不了你。没有钱只是发发牢骚,而没有灵感连发牢骚都无法发,当你发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更加匮乏。
  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死亡,因而会感觉孤独,由于非亚的诗有时像是一个人在思考时的自言自语,所以,面对死亡,面对时间和空间,他常常感到孤独。有的人的孤独是曲高和寡的孤独,有的人的孤独是寂寞的孤独,而有的人的孤独是由一种无边的时间意义上的焦虑而产生的孤独。非亚的孤独几乎全部属于后者。他这样叙说《孤独》:孤独是木椅,蜘蛛在结网。
  这是个极具现代主义意味的意象,让人想起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其实直到这时借助于这种互文性的关系,我才忽而明白了那部著名的意识流的小说的写作动因。原来它是要表达孤独的,一种无边而又难以说出的孤独。这样的联想真是一种奇怪的跨越,足以让我们想起一大串现代主义的戏剧或小说。
  孤独于诗人有时变得是那么可怕,可怕得似乎连“空气都不是可以搂住的/伴侣”(《孤独》)。
  然而,这却不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悖论,既然作者那么地惧怕死亡,那他为什么还要反复叙说,并且对死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兴奋?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哲思,所有的哲学最根本命题就是死亡,帕斯卡尔即是如此。不过,当诗人将与死有关的东西都过于悲观化的时候,多少让人有点厌腻。
  由于种种这样的时间焦虑性质的意象的充斥,使得非亚的诗的色彩整个是灰色调的,像是布满阴霾的冬日天空,给人沉闷、压抑的感觉,有时甚至难以喘过气来。他的诗歌的范围离不开自己的日常生活,细小的写作范围,使本来内向的诗歌更为内向。非亚的诗,题材越来越单一,思想也越来越单一。所描述的对象无外乎就是家里的人,亲戚,每天走过的路,看到的城市风景。诗歌本来是一个细小的文本,如果思想的范围愈来愈窄,那么最终将无法找到出路。所以非亚的有些诗就显得琐碎、细密,婆婆妈妈,没有多少创意和新意。
  实际上,连他自己也觉得写诗是悲伤的。“每一次在照片里看到你们,我总是/凝望得这么久,并开心地笑了。/你们也笑了,也翻滚,玩耍,像两只/春天的小鹿,你们当然不知道,/你们的舅舅——他在人间,/写下了这么多无用而悲伤的诗篇,/他那颗,早已被循环的岁月/磨损的心,因你们,而仿佛一轮/新月/跃出云雾,看到明亮” 《外甥》。虽然是一种自嘲,但也不无道理。即使面对一个鲜活的新生命,他也是一片灰色调的生活诗,鲜有快乐与明亮,就连看见婴儿也看的那么悲观。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诗歌也是每个人个性的反映,但是读者希望作家或诗人既有深度又有宽度。过于狭窄,过于自言自语,容易陷入自闭的漩涡,终究走不出自己,也终究会失去个性。
  
  (作者简介:刘 玲,女,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其他文献
盛夏的高原,如果没有青海“花儿”的呼唤,将是过于安静而单调的。  作为一种单纯的民间艺术,青海“花儿”生长在青海东部干旱山区以及与之相连的甘肃临夏地区,和宁夏部分地区。在这样一个干旱、贫困、人烟稀少的农业区(带有少数牧业),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直接、生动、简洁、直白。类似于陕北的信天游,它是生长在岩石上的花朵!与信天游有着相似的生长环境、相似的文本形式、相似的表达方式。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它与众不同的
期刊
河湟人们的民俗节日中,腊八节最有韵味。腊八节是冬天的节日,它是春节这个重大节日的序曲。这个时令风雪凛冽,凝重透明,作为节日特征的吃“麦仁饭”,则是人们为祭祀五神和释迦牟尼成佛而缘起。至于“打冰”预测来年年景的习俗,又是人们祈盼良好未来的愿望了。总之,腊八节是烈性的,颇带点刺激性……  在我印象里,每年腊八节前十几天,母亲就开始做准备了。精选舂“麦仁饭”的麦粒,剁切炖“麦仁饭”的猪肉,购买炖“麦仁饭
期刊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之宝。  古城、湟源、青海是我们可爱的故乡,质朴豪放的亲人,对您感情之深,犹如大江山河。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在空气最少的地方,在阳光最多的地方,在河流最密集的地方,在古城最密的地方,寺院最早的地方,成为中华民族史前独具风景又为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大亮点,无疑作为华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高点,也就具有深
期刊
参加校外的各类艺术培训,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少年儿童而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的共识。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这是少儿艺术培训的初衷,但实际的情况则与此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笔者是文化馆的培训部成员,通过长期关注和从事少儿艺术培训教育实践,对此有所感悟,于此谈出我的几点浅见,以求教同行专家和广大家长。  一、拒绝功利目的,尊重孩子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对孩
期刊
第二节三江源旅游资源的定位与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认为青海省的旅游业是“一流的资源、二流的知名度、三流的开发、四流的交通、五流的经营”。短短25个字,形象地概括出了三江源旅游的整体状况。下面,就“一流”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地文”:高、大、奇  “高”主要是指海拔的高。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3000米以上的面积
期刊
宁夏的音乐创作中,吸收民间音乐素材在整个音乐创作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在创作过程的始终。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也是对现实生活真实的自然流露,是对音乐创作忠实于内心呼唤的写照。  何建军博士现任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威尔逊大学作曲系教授,他出生在宁夏,从小学习音乐,熟悉宁夏地方音乐,在宁工作期间创作了舞蹈音乐、声乐曲、器乐曲等,他的合唱曲在宁夏高校中至今都是保留曲目。在十六年的美国学习和生活中,他创作了
期刊
关于土族源流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30年代,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许多的研究者通过田野调查和史籍论证,得出的结论曾引起了一度的讨论。学术界的结论有几种说法:㈠蒙古人说;㈡吐谷浑说;㈢吐谷浑为主,融合了其他民族而形成的新的族别。笔者通过对民和三川土族的了解发现的新线索,也证明了最后一种说法的合理性。  现在大家公认的土族的概况,土族主要分布于青海互助县、大通县、西宁和民和三川地区及甘肃天祝地区,这与元代
期刊
三江源地区悠久的历史、奇异的自然风貌、多民族共存的人口结构,以及多元文化融汇的文化状态,培育出了既与中原主流文学血脉相连,又有自己个性气质的三江源文学。三江源文学由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两部分组成。文人文学可以根据三江源的历史建制、按照中央政权对三江源地区事务管理的情况,以元代为界进行划分。元前,中央政权在此地的管辖比较松散,除了出使者、贬谪者外,大多数的时候文人对于此地只是遥想,文学所关涉的主题与边
期刊
由李官明、姜廷辉词,姜廷辉曲,黄华丽演唱的歌曲《藏羚羊的诉说》,曾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全国环保歌曲大赛”中荣获金奖。此首艺术歌曲前奏具有极强的紧张感,旋律及力度都较叙事曲,全曲一气呵成恰似一口气讲完一个故事。黄华丽在“音乐故事”栏目中讲到,这首歌曲采用了叙述、记录、拟人化的方法诉说了藏羚羊对美好生活的呐喊与向往,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有关人类破坏自然链、破坏社会和谐的真实故事。黄华丽对这首歌曲感到十分
期刊
前 言  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受国家版权保护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由藏族工艺美术大师宗者拉杰先生历经27年策划,并由青、藏、甘、川、滇五省区400多位藏、汉、蒙、土族顶级画师,采用藏族绘画中曼唐派、钦孜派、希岗派、噶玛噶折派等各大流派画法,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耳石等珍贵的纯天然绘画颜料精心绘制而成。画卷以藏族历史和藏传佛教源流为主线,包括医学、文化、天文、民俗、艺术等诸方面,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