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信领域。要求我们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资源;发展状况;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林业的生态状况关系到经济,社会,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的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呼呈,在人类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林业的发展问题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林业的发展思路,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加快了林业发展的步伐。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发展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个个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它应当包括:
(1)在整个社会方面,满足人类在总量和结构上的林业需求。
(2)在经济方面,谋求林业经济的增长,改善林业经济增长的质量。
(3)在生态保护方面,保护林业的自然资源基础,协调林业的经济生态决策。
2.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可持续发展必然遵循生态平衡准则,要在经济一环境直辖市中求发展。
(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息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睥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0。
(4)沙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桔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
(1)森林资源发展空间大。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
(2)竹资源源丰富,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吨。竹林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3)盛产松香和林副特产品。我国松香每年产量在40万吨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国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量在20万吨左右,年创汇均在1亿美元以上。我国芳香油年产量2-3万吨,其中桉树芳香油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我国林副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名特优产品。
(4)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
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纸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就为我国林产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4.我国的林业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
(1)林业行政机构职能定位不科学,职能不到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界面过宽,部门混乱。
(2)林业机关部门的运作不够科学和规范,目前,在林业部门中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往往缺乏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规范和审批标准,“潜规则”常常起关键作用。
(3)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林业机构往往是习惯与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重事前审批,径日常管理的现象。
(4)在林业法制建设方面还要继续补充和完善,對现有的林业法律法规要进一步修订。
5.林业建设补偿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机制不活。现在的保护补偿基本上全靠国家财长,不但没有调动社会的积极性,维尔切许多地方产生了依赖思想。生态保护补偿不能单靠补贴,要建立补偿制度,健全补偿途径,完善补偿网络。
(2)购进不足。现在的保护补偿基本上全靠国家,然而国家的财力总是有限的,5-8年以后不可能永远补助下去。
(3)科研基础薄弱。森林、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但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
(4)助标准“一刀切”政策不稳。
(5)生态学效益与现行经济,条件缺乏有机的结合,使得生态补偿难以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之中。
6.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环保优先原则,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林业立法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三是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3)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
(4)大力培育好森林资源。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时应注意因地适宜,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加速资源培育,扩大森林面积,是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恢复森林植被,直接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现在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非常重大。森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防止。
(5)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保护林业资源,要从现在做起,延续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是决定林业产业结构及其类型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对待生物的可再生资源应当采取大力保护,培育再生,增加繁殖力度等措施,这些都是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前提,也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估到以下几点。A、禁止过度砍伐,坚持依法护林。B、防治森林火灾。C、防治病虫害。
(6)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林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已被无数的实践证明,发展科技林业,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林业生产力,这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以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为重点,以引进,推广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为主要内容,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才能使国家经济迅速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不冲突,才能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延续。
7.结束语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和森林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后代的物质需求垫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世宁.如何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广西林业,2007(02).
[2]高福生.林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9).
[3]黄梦真.浅谈如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4]王一丹,赵明宇.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含义及重要观点.
【关键词】森林资源;发展状况;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林业的生态状况关系到经济,社会,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的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呼呈,在人类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林业的发展问题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林业的发展思路,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加快了林业发展的步伐。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发展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个个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它应当包括:
(1)在整个社会方面,满足人类在总量和结构上的林业需求。
(2)在经济方面,谋求林业经济的增长,改善林业经济增长的质量。
(3)在生态保护方面,保护林业的自然资源基础,协调林业的经济生态决策。
2.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可持续发展必然遵循生态平衡准则,要在经济一环境直辖市中求发展。
(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息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睥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0。
(4)沙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桔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
(1)森林资源发展空间大。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
(2)竹资源源丰富,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吨。竹林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3)盛产松香和林副特产品。我国松香每年产量在40万吨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国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量在20万吨左右,年创汇均在1亿美元以上。我国芳香油年产量2-3万吨,其中桉树芳香油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我国林副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名特优产品。
(4)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
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纸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就为我国林产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4.我国的林业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
(1)林业行政机构职能定位不科学,职能不到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界面过宽,部门混乱。
(2)林业机关部门的运作不够科学和规范,目前,在林业部门中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往往缺乏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规范和审批标准,“潜规则”常常起关键作用。
(3)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林业机构往往是习惯与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重事前审批,径日常管理的现象。
(4)在林业法制建设方面还要继续补充和完善,對现有的林业法律法规要进一步修订。
5.林业建设补偿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机制不活。现在的保护补偿基本上全靠国家财长,不但没有调动社会的积极性,维尔切许多地方产生了依赖思想。生态保护补偿不能单靠补贴,要建立补偿制度,健全补偿途径,完善补偿网络。
(2)购进不足。现在的保护补偿基本上全靠国家,然而国家的财力总是有限的,5-8年以后不可能永远补助下去。
(3)科研基础薄弱。森林、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但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
(4)助标准“一刀切”政策不稳。
(5)生态学效益与现行经济,条件缺乏有机的结合,使得生态补偿难以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之中。
6.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环保优先原则,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林业立法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三是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3)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
(4)大力培育好森林资源。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时应注意因地适宜,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加速资源培育,扩大森林面积,是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恢复森林植被,直接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现在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非常重大。森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防止。
(5)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保护林业资源,要从现在做起,延续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是决定林业产业结构及其类型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对待生物的可再生资源应当采取大力保护,培育再生,增加繁殖力度等措施,这些都是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前提,也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估到以下几点。A、禁止过度砍伐,坚持依法护林。B、防治森林火灾。C、防治病虫害。
(6)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林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已被无数的实践证明,发展科技林业,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林业生产力,这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以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为重点,以引进,推广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为主要内容,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才能使国家经济迅速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不冲突,才能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延续。
7.结束语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和森林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后代的物质需求垫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世宁.如何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广西林业,2007(02).
[2]高福生.林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9).
[3]黄梦真.浅谈如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4]王一丹,赵明宇.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含义及重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