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试怯场在考生中普遍存在,不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正常发挥,严重影响考试结果。因此,广大教师应该积极探究考生考试怯场的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加以有效预防和最优调控。
关键词:考生;怯场;原因;对策
在心理学上,怯场是指因为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情绪紧张,以至于使原来已经形成的熟练动作、已经熟记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或再做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本来自己会做的事情,在特定的场合不会做了。不仅是在考试中,在一些重大的比赛或演出中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的运动员在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时会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失误,多数也是因为怯场而造成的。
一、考生怯场的原因分析
单就考试而言,怯场主要是因为考试焦虑而引起的。我们知道,焦虑指的是个人预感到可能发生的某种失败或痛苦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是一种觉醒和紧张的心理状态。考试焦虑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考试时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总是担心出错;另一方面,是因为把考试的结果看得太重,因而对考试本身产生了恐惧。心理学家发现,适度的焦虑,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时由于考场气氛和精力集中的影响,一些平时不太清楚的问题,在考场上反而一下子清楚起来,而且源源不断地从记忆的闸门里流淌出来;平时比较难的题目,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这就是适度焦虑的积极作用。但过度的焦虑,会使记忆受到抑制。平时记得很熟的东西,考试时就是记不起来了;平时容易的题目,考试时一下子变得不会做了。过于紧张的情绪抑制了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而对知识回忆的失败又进一步加剧了本来就紧张的心情,如此恶性循环就使得考生对以往学得很熟的东西也答不上来。此时,大脑一片空白,头脑发胀,心悸流汗,心情紧张,可是等到考试结束后,由于造成心理紧张的刺激源消失了,考生又可以成功地回忆出学过的知识,意识到自己哪些问题答错了,但为时已晚了。
二、考生怯场的应对策略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考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学习上,力戒飘浮,要将知识学牢固,学扎实,防止不求甚解,学过的内容不要有“夹生饭”。再者,就是考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吃饱饭、睡好觉,将各种文具准备好等等。在最初阶段,应全面复习,然后找出重点或自己掌握不好、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为复习的重点,在考试前几天进行温习。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应是休息、放松、养精蓄锐,心情平静,不胡思乱想,以便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参加考试。如果前一天晚上仍旧拼命看书复习,仍旧担心能否考好,第二天势必头脑发晕,影响考试成绩。
2.做好考前的心理准备
要注意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既不要过分紧张,但也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应考。在做好考前心理准备方面要求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家长、老师可给考生以适当的心理暗示,以控制考生的焦虑水平。比如,可以告诉学生学得很好,进步很大,能够考好,不要紧张,并告诉他考试的技巧。对于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可以利用模拟考试的办法,进行心理训练。比如,考生在模拟考试中,可以在心理上把它看成和升学考试一样,设想考场外有巡考人员,监考老师都是校外人员等等,以增加自己对重大考试的适应能力。
3.考前要保持有规律的作息
考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适度。“废寝忘食”的拼命精神是不可取的。应保证每天有八小时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则,晚上开夜车,白天昏昏沉沉就更不能适应考试场面了。有规律的生活还包括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这样可以使大脑从紧张的活动中解放出来,得到一定的休息,提高学习的效率。人们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4.要学会一定的应试技巧
比如,在考试时应掌握先易后难的原则,要学会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统筹每一场考试的时间等等。教师在应考前一般都会向学生传授这些应试技巧,要认真记来,并有意识地在平时的考试中运用这些技巧。
5.清除引起紧张的因素,即甩掉思想包袱
思想包袱有两种,一种是骄傲自满的包袱,这主要见于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平时这些学生遇到的是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赞美之词,因而有时会自认为“稳操胜券”。于是,在思想上缺乏应付困难情况的准备。当在考试中偶尔遇到难题时,便会情绪紧张,觉得不如别人,担心他人耻笑。因此,越是有这种思想包袱,考试时就越发紧张;另一种是害怕失败的包袱。这多见于高考落榜者和平时考试成绩不佳的同学。这些同学随着考试的迫近,心情也是日趋紧张,不时回忆起历次考试失败的场景和他人的一些冷言冷语,于是就背上了害怕失败的思想包袱。造成考试紧张的因素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周围同学的议论等。所有这些易造成紧张的因素都应设法消除掉,否则很难轻装前进,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6.要增强自信心
碰到较难的试题,不要有“完了”的感觉,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必要的时候可以设想自己不会的题目,其他同学也未必都会,这样就能提高自信心,降低焦虑心理压力。
7.正确对待考试,这是消除紧张情绪的最根本的方法
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参加高考,我们应把考试看做是检验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考试来检验自己平时学习的情况,找出差距,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对于高考来说,要明白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也不是不光彩的事,摆在一个人面前的生活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才会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8.树立必胜的信心,锻炼临场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胜利。考试如同作战一样,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应考中的藐视敌人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重视敌人就是要认真细致、顽强地把一道道题努力做好,即使有暂时的失利也不要气馁、自卑,争取在下一科考试中把失去的分数夺回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后取得好成绩。在考场上要冷静审题,暗示自己,鼓励自己,还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想象愉快、舒适的状态或情景,这样也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紧张。在攻克难题时,首先要相信考题再难,一般也不会超出所学的知识范围,因此都有答出的可能。对待难题应多换几个角度,灵活思考,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这样可能做出来。坚定信心,对问题一个个突破,所得分数就会越来越多,这样,紧张的心理便会逐渐解除。考试时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一场考试,可以将时间分为三段:第一段,用三五分钟读试卷,综观全局,了解试题数量和难度,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段,做题,顺序是先易后难;第三段,验证审阅,订正错漏。
总之,考试怯场并不可怕,只要应付得法,是完全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它对考试的负面影响的。
(作者单位 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中心校)
关键词:考生;怯场;原因;对策
在心理学上,怯场是指因为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情绪紧张,以至于使原来已经形成的熟练动作、已经熟记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或再做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本来自己会做的事情,在特定的场合不会做了。不仅是在考试中,在一些重大的比赛或演出中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的运动员在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时会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失误,多数也是因为怯场而造成的。
一、考生怯场的原因分析
单就考试而言,怯场主要是因为考试焦虑而引起的。我们知道,焦虑指的是个人预感到可能发生的某种失败或痛苦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是一种觉醒和紧张的心理状态。考试焦虑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考试时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总是担心出错;另一方面,是因为把考试的结果看得太重,因而对考试本身产生了恐惧。心理学家发现,适度的焦虑,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时由于考场气氛和精力集中的影响,一些平时不太清楚的问题,在考场上反而一下子清楚起来,而且源源不断地从记忆的闸门里流淌出来;平时比较难的题目,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这就是适度焦虑的积极作用。但过度的焦虑,会使记忆受到抑制。平时记得很熟的东西,考试时就是记不起来了;平时容易的题目,考试时一下子变得不会做了。过于紧张的情绪抑制了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而对知识回忆的失败又进一步加剧了本来就紧张的心情,如此恶性循环就使得考生对以往学得很熟的东西也答不上来。此时,大脑一片空白,头脑发胀,心悸流汗,心情紧张,可是等到考试结束后,由于造成心理紧张的刺激源消失了,考生又可以成功地回忆出学过的知识,意识到自己哪些问题答错了,但为时已晚了。
二、考生怯场的应对策略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考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学习上,力戒飘浮,要将知识学牢固,学扎实,防止不求甚解,学过的内容不要有“夹生饭”。再者,就是考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吃饱饭、睡好觉,将各种文具准备好等等。在最初阶段,应全面复习,然后找出重点或自己掌握不好、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为复习的重点,在考试前几天进行温习。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应是休息、放松、养精蓄锐,心情平静,不胡思乱想,以便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参加考试。如果前一天晚上仍旧拼命看书复习,仍旧担心能否考好,第二天势必头脑发晕,影响考试成绩。
2.做好考前的心理准备
要注意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既不要过分紧张,但也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应考。在做好考前心理准备方面要求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家长、老师可给考生以适当的心理暗示,以控制考生的焦虑水平。比如,可以告诉学生学得很好,进步很大,能够考好,不要紧张,并告诉他考试的技巧。对于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可以利用模拟考试的办法,进行心理训练。比如,考生在模拟考试中,可以在心理上把它看成和升学考试一样,设想考场外有巡考人员,监考老师都是校外人员等等,以增加自己对重大考试的适应能力。
3.考前要保持有规律的作息
考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适度。“废寝忘食”的拼命精神是不可取的。应保证每天有八小时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则,晚上开夜车,白天昏昏沉沉就更不能适应考试场面了。有规律的生活还包括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这样可以使大脑从紧张的活动中解放出来,得到一定的休息,提高学习的效率。人们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4.要学会一定的应试技巧
比如,在考试时应掌握先易后难的原则,要学会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统筹每一场考试的时间等等。教师在应考前一般都会向学生传授这些应试技巧,要认真记来,并有意识地在平时的考试中运用这些技巧。
5.清除引起紧张的因素,即甩掉思想包袱
思想包袱有两种,一种是骄傲自满的包袱,这主要见于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平时这些学生遇到的是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赞美之词,因而有时会自认为“稳操胜券”。于是,在思想上缺乏应付困难情况的准备。当在考试中偶尔遇到难题时,便会情绪紧张,觉得不如别人,担心他人耻笑。因此,越是有这种思想包袱,考试时就越发紧张;另一种是害怕失败的包袱。这多见于高考落榜者和平时考试成绩不佳的同学。这些同学随着考试的迫近,心情也是日趋紧张,不时回忆起历次考试失败的场景和他人的一些冷言冷语,于是就背上了害怕失败的思想包袱。造成考试紧张的因素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周围同学的议论等。所有这些易造成紧张的因素都应设法消除掉,否则很难轻装前进,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6.要增强自信心
碰到较难的试题,不要有“完了”的感觉,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必要的时候可以设想自己不会的题目,其他同学也未必都会,这样就能提高自信心,降低焦虑心理压力。
7.正确对待考试,这是消除紧张情绪的最根本的方法
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参加高考,我们应把考试看做是检验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考试来检验自己平时学习的情况,找出差距,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对于高考来说,要明白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也不是不光彩的事,摆在一个人面前的生活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才会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8.树立必胜的信心,锻炼临场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胜利。考试如同作战一样,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应考中的藐视敌人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重视敌人就是要认真细致、顽强地把一道道题努力做好,即使有暂时的失利也不要气馁、自卑,争取在下一科考试中把失去的分数夺回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后取得好成绩。在考场上要冷静审题,暗示自己,鼓励自己,还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想象愉快、舒适的状态或情景,这样也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紧张。在攻克难题时,首先要相信考题再难,一般也不会超出所学的知识范围,因此都有答出的可能。对待难题应多换几个角度,灵活思考,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这样可能做出来。坚定信心,对问题一个个突破,所得分数就会越来越多,这样,紧张的心理便会逐渐解除。考试时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一场考试,可以将时间分为三段:第一段,用三五分钟读试卷,综观全局,了解试题数量和难度,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段,做题,顺序是先易后难;第三段,验证审阅,订正错漏。
总之,考试怯场并不可怕,只要应付得法,是完全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它对考试的负面影响的。
(作者单位 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