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语言是优秀小说最出彩的部分,很多优秀小说家对其作品中的人物语言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此读者在品味小说的人物语言时不仅可以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更能学习到作者高超的思辨技巧和深邃的人文思想。
  第一,小说的人物语言一般都写得精练、含蓄、有味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一方面要显示生活中人们交谈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又不能照搬生活中人物对话的自然形态,因此作者在斟酌人物对话语言都颇费心思。虽然都只有一句话,却能让读者充分领略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精炼含蓄的语言之所以能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的魅力在于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想象的空间。在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有一段老船夫与他的外孙女的对话,虽然简单,但是精妙绝伦:
  ……见祖父不再说话,翠翠就说:“我走了,谁陪你?”
  祖父说:“你走了,船陪我。”
  翠翠把眉毛皱拢去苦笑着,“船陪你,嗨,嗨,船陪你——爷爷,你真是,只有你这只宝贝船!”
  祖父心想:“你总有一天要走的!”但不敢提起这件事。祖父一时无话可说,于是走到屋后塔下的小圃里去看葱,翠翠跟了过去。
  “爷爷,我决定不去,要去你让船去,我替船陪你!”
  “好,翠翠,你不去我去,我还得戴了朵红花,装刘姥姥进城去见世面!”
  两人为这句话笑了许久,所争持的事,不求结论了。
  这段对话把老船夫的慈爱——为了翠翠将来的幸福而鼓励她独自出去活动,好遇到自己中意的人。但他又不敢把用意说破,在潜意识中也不愿意翠翠出嫁离开自己的事过早到来,为此他只得装出欢快的样子来掩饰自己的不安;翠翠的体贴——用“让船去”之类的撒娇的口吻来说服老人;当然“你真是,只有你这只宝贝船!”的话语又显示了她还幼稚,不了解老人那份苦衷。言简意丰,取得了极强的艺术表现效果。
  第二,注意品读对话人物的“体态语言”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说话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伴有各種体态,用来加强语言交际的效果。这些体态也有某种辅助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有声语言相比,这种“体态语言”的特点是它有视觉可感性,以其动作、姿态、表情等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辅助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此外,它有助于对人物对话的准确理解。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和他的女人在月下有这么一段对话描写:
  (小苇庄的游击组长水生在区上开会后直接报名参了军)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一段人物对话中就有形神毕备的“体态语言”——水生的“小声”说既表现了他的纯朴厚道,又刻画他因为没有和妻子商量就报名参加而内心不安。但是孙犁描写最精彩的当是水生女人——“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仅“震动”、“吮”这么两个词,就把水生的女人“突然听说自己的丈夫参军的消息引起的震动以及她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而转移了丈夫的注意力”的心理变化过程描摹的淋漓尽致了。再配合下文的“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这些有声语言,就把一个思想觉悟较高的农村妇女形象活脱脱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注意品味人物语言的语调、句式特点
  赏读人物语言时,还要注意把玩作者为我们精心选择的唯一的语调句式:语序的排列、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句子的长短,是陈述句还是感叹句等等,从中体会出能够切实展示出人物性格品质等方面的潜在信息。
  因此,我们在学习小说时一定要在品读语言上多下功夫。不仅要认真阅读小说的有声语言,而且也要品味文中人物的体态语言。当然,也不能忽视了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乃至语序对于表现人物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经过全方位的赏读、反复地把玩揣摩,才能充分领略到优秀小说的艺术魅力,唯有如此我们的阅读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其他文献
诗歌艺术,首先是“浓缩的艺术”。这种浓缩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那就是画面的单个截取或多个连缀。其次是“扩张的艺术”。这种扩张表现在形式上则是画面外延的扩张,亦即简单的一个或多个画面能让人联想或想象到无数个画面的存在;表现在内容上则是意蕴的扩张,表现为情感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不论是浓缩或是扩张,诗歌必须凭借虚实这一表现手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是各个诗歌本身表现的是点是面、程度轻重不同罢了。  一、由实景到
期刊
新材料作文是指2006年之后新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既不像以往材料作文中要求根据材料中心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比话题作文有更多的限制,但在选材、立意上又比传统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
期刊
一、重拾课堂的语言美  这是一堂语文课最低的要求。以《荷塘月色》的导语为例,试着对比效果。例一:当你走进教室,和颜悦色,声音柔美地对学生颇含感情: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一篇美文写出了一个作者的故事,却写尽了很多人的似曾相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随同朱自清先生漫步月下荷塘。  高中语言课堂的美有如下几种:  第一,语言的文学性、情感性。学生毕竟年纪小,容易受感染,快乐的、忧伤的都能在他们心头留下印记。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渝黔交界的偏远山区,在当前激烈的“生源大战”中,生源数量少,不仅如此,生源质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留守学生”、家庭离异的学生及贫困学生占了较大比例;这些学生在入校后表现出自信心严重不足,行为习惯不规范,自主管理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欠佳。他们往往自由散漫、对学习没有兴趣,迟到、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更为普遍。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如果我不能及时地研
期刊
认为应该停止的持论者理由有三:其一,不知感恩何以为人,人且不人则生将不生,做人不及格的学生有何资格享受资助?其二,没有明确而又有持续性的感恩反馈行动,会让施助者心寒。其三,不知感恩的受助者罕能成功。  推理不可不谓严谨,言辞不可不谓恳切,冠冕不可不谓堂皇。然而,我看不出感恩和接受资助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感激当然无可厚非,但千篇一律的感恩戴德而且要见诸行动则让人无语。从施助者入手看
期刊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读出韵味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形式,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他与现代学生的隔膜,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
期刊
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对于写作文来说,同学们也存在擅长写什么和不擅长写什么的实际问题,这时就要懂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所谓“扬长”,就是要选写自己擅长的的体裁,熟悉的内容,喜爱的材料,感兴趣的人或事。所谓“避短”,就是不选写自己不擅长的文体,不采用不熟悉的材料。  现在的高考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假如选择得当,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将自己擅长的运用上,那
期刊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历来为人敬仰,他的弟子也颇有成就。《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这本书集中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对于为学和为人的原则,读来受益匪浅。在读到相关内容不禁与现实联系一二,现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日三省  反省,是成长不可或缺的手段。做事、交友、学习哪一样不需要反省呢?人无完人,可是我们可以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就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
期刊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教育观念也在变。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  在新课程指引下,教师面对新课标、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努力探索,树立学生为本理念,从而使语文教学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首先,在课前通过前置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先学、自学,充分发挥學生
期刊
什么是个别辅导?简言之,就是对他人进行的个别教学。提到学生的个别辅导,教师们往往想到的是对后进生的个别教学。其实,个别辅导是班级授课的主要补充。不管教师工作是多么的认真细致有效,班级授课这一群体都会产生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在课堂或课后,尤其是课后的作业反馈中都会一一呈现出来。那么怎样去落实才能更有效呢?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学习中“寻之无痕,品之有味”  个别差异在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