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三年级是小学语文写作的启蒙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语文习作提出以下阶段性标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习作;在实践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易于动脑,乐于表达”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实情感。探讨了怎样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结合三年级教材进行习作的教学实践和策略。
关键词:体验生活;习作教学;探讨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清楚字、词以及阅读等相关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并接受。但是,写作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难题,诸多学生对于写作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尤其是三年级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作文之时没有思路导致不知从何写起,常常在构思中彷徨游走、冥思苦想,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中常有的现象。学生的这种现象主要由于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少,不注意生活素材和周围事物,以及明明知构思的是什么但是并不知晓如何应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基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体系,上述现象非常正常。所以,对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启发学生克服心理压力,爱上写作、擅长写作已经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笔者针对“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策略探析”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强调积累与观察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是作文的首要前提,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保证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首要途径。在课余时间或者活动课程中,教师应适当地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生活、贴近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自然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将在户外所看到、所听、所感及时记录下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逐步提升观察、体会、感受自然的能力。在教师确定作文题目前,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比如,作文题目为《校园中的一角》,很多学生可能只会想到校园里有很多大树,有不同的运动器材和校舍等,没有更多、更好的词汇去描绘校园中美丽的一角。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使得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发现学校里的特点,让学生细致地感受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认知观察的乐趣所在,感受生活之美,并在观察的基础上作文,保证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提高习作水平。因此,在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实践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础。而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需要在观察静物、观察生活等方面进行。其次,观察静物要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从左到右,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保证学生能够分清静物的主次关系,抓住事物的重点及特点,做好观察记录。如,写一种学习用品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引导学生观察书包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与其他学生的书包之间存在何种差异,教师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书包的用途等。最后,观察生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保证学生能够对生活的景物、事件、人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二、读写结合,注意练笔
(一)练好口语交际
很多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能力转换比较弱,常常是嘴上能说,但是转换到书面上就会很困难,常常不知道怎么表达,出现词穷状态。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引導学生将内心的想法与感受有条理地说出来,当学生能够很好地说出来时是学生处于思维最活跃阶段,同时将会期待将想法落实在笔上,此时教师就可以继续跟进,引导学生将想法写出来,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二)增加课外阅读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古人的名言真理,心中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词汇积累是难以提升写作水平的。所以,在实践小学生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和要求学生增加读书量,保证学生能够在书中感受写作的魅力,感知语言的韵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出具体化的要求,同时还要与家长形成联动机制,使得学生能够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教育引导下,养成好看书、看好书的习惯。
(三)学会讲述故事
童话故事很适合学生练习口语,所有在学生讲述故事变成口头语言,教师可以给学生每人一个小本子,让自己把想象的故事写在本子上,还可以把故事画上图,学生一定会对这种新颖的东西所吸引,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也会很兴奋,并互相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会加强学生对写和读的兴趣。在交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把好的句子最好归纳到本子上,学以致用。
三、重视评价,巩固兴趣
鼓励学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个习作作品给予相应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在闪光点中给予鼓励。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二次评改,我们的作文本上设有修改、积累和二次复批的栏目,每次习作后教师批改提出意见并全班评讲,然后让学生自主修改或小组合作修改。修改合格后,教师第一次批改的基础上加分。这样每次评讲修改课学生都很期待,自改互改积极主动,渐渐地养成了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既能缓解学生对习作的畏惧,也能提升其对习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对这方面学生在好奇中还有点畏惧,作为刚让学生接触习作的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书面练习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了解习作,产生兴趣,习作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三年级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口语不多,不会用方位词连贯的把句子连起来,在这些问题上教师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语言表述的规范性,培养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参考文献:
[1]傅婷.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谈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J].写作:上旬刊,2014,1(11):77-80.
[2]虞蔚英.低起点作文教学微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5,3(9):80-82.
[3]施茂枝.确保教学与学生的适配:低年级写话教学应努力让孩子“易于动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5(4):29-32.
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体验生活;习作教学;探讨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清楚字、词以及阅读等相关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并接受。但是,写作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难题,诸多学生对于写作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尤其是三年级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作文之时没有思路导致不知从何写起,常常在构思中彷徨游走、冥思苦想,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中常有的现象。学生的这种现象主要由于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少,不注意生活素材和周围事物,以及明明知构思的是什么但是并不知晓如何应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基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体系,上述现象非常正常。所以,对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启发学生克服心理压力,爱上写作、擅长写作已经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笔者针对“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策略探析”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强调积累与观察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是作文的首要前提,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保证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首要途径。在课余时间或者活动课程中,教师应适当地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生活、贴近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自然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将在户外所看到、所听、所感及时记录下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逐步提升观察、体会、感受自然的能力。在教师确定作文题目前,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比如,作文题目为《校园中的一角》,很多学生可能只会想到校园里有很多大树,有不同的运动器材和校舍等,没有更多、更好的词汇去描绘校园中美丽的一角。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使得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发现学校里的特点,让学生细致地感受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认知观察的乐趣所在,感受生活之美,并在观察的基础上作文,保证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提高习作水平。因此,在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实践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础。而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需要在观察静物、观察生活等方面进行。其次,观察静物要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从左到右,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保证学生能够分清静物的主次关系,抓住事物的重点及特点,做好观察记录。如,写一种学习用品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引导学生观察书包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与其他学生的书包之间存在何种差异,教师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书包的用途等。最后,观察生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保证学生能够对生活的景物、事件、人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二、读写结合,注意练笔
(一)练好口语交际
很多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能力转换比较弱,常常是嘴上能说,但是转换到书面上就会很困难,常常不知道怎么表达,出现词穷状态。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引導学生将内心的想法与感受有条理地说出来,当学生能够很好地说出来时是学生处于思维最活跃阶段,同时将会期待将想法落实在笔上,此时教师就可以继续跟进,引导学生将想法写出来,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二)增加课外阅读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古人的名言真理,心中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词汇积累是难以提升写作水平的。所以,在实践小学生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和要求学生增加读书量,保证学生能够在书中感受写作的魅力,感知语言的韵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出具体化的要求,同时还要与家长形成联动机制,使得学生能够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教育引导下,养成好看书、看好书的习惯。
(三)学会讲述故事
童话故事很适合学生练习口语,所有在学生讲述故事变成口头语言,教师可以给学生每人一个小本子,让自己把想象的故事写在本子上,还可以把故事画上图,学生一定会对这种新颖的东西所吸引,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也会很兴奋,并互相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会加强学生对写和读的兴趣。在交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把好的句子最好归纳到本子上,学以致用。
三、重视评价,巩固兴趣
鼓励学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个习作作品给予相应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在闪光点中给予鼓励。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二次评改,我们的作文本上设有修改、积累和二次复批的栏目,每次习作后教师批改提出意见并全班评讲,然后让学生自主修改或小组合作修改。修改合格后,教师第一次批改的基础上加分。这样每次评讲修改课学生都很期待,自改互改积极主动,渐渐地养成了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既能缓解学生对习作的畏惧,也能提升其对习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对这方面学生在好奇中还有点畏惧,作为刚让学生接触习作的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书面练习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了解习作,产生兴趣,习作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三年级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口语不多,不会用方位词连贯的把句子连起来,在这些问题上教师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语言表述的规范性,培养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参考文献:
[1]傅婷.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谈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J].写作:上旬刊,2014,1(11):77-80.
[2]虞蔚英.低起点作文教学微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5,3(9):80-82.
[3]施茂枝.确保教学与学生的适配:低年级写话教学应努力让孩子“易于动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5(4):29-32.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