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起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构建优良的双创教育生态,从岗位创业的新视域,提升大学生岗位创业能力。
【关键词】双创教育 教育生态 岗位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41-02
目前,我国在创业理论研究、教育体系建设、政策的制订及实施等方面都有很大不足,故在“双创”热情高涨背景下,我校通过构建优良的双创教育生态,从岗位创业的新视域,对大学生双创教育及相关概念的界定,针对我国大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特色,进行系列改革,构建双创生态体系,提升大学生岗位创业能力。这不仅弱化了学生就业阻力,助其实现就业,同时在此基础上,让其拥有实现就业岗位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
一、双创教育生态体系建设实践成果显著
我校从2011年开始探索医学院校双创教育,不断创新双创教育理念,立足于大学生岗位就业的第一需求及后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了双创教育新路径,优化了双创教育生态,完善了双创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生就业、岗位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就业率从2014年的87.06%提升至2017年95.37%;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平均在98%以上;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接受过双创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除了展现超强的专业能力,更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道德品质的感召力、协调沟通、组织管理、学习研究等创新创业能力均强于其他院校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并得以重用。
2.学生自主学习及研究能力明显提升。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由2013年不到40名学生、10名教师参加的10项,提升到2017年的近500名学生、72名教师参加的69项;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共19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及创新创业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404项。
3.取得一批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
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组成员共获批省级以上相关教研课题14项,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1项,发表研究论文22篇,编著教材6部,调研报告1份,指导学生参加学术及双创类大赛获省级以上奖励80项;指导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项(国家级7 项,省级14项)。
4.双创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和创新创业辅导能力提升显著。
近五年,我校有103名专业教师到国内外参加相关专业领域培训或学术交流,双创教研室教师有27人次参加创新创业类培训,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404项,指导学生立项77项。通过培训、学术交流和指导学生参赛、立项,提升教学和指导能力。
5.夯实双创实践教育资源。
建立校内外双创实践实训基地9个,专业社區实践基地2个,学生实习就业基地46个。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应用推广效果
该项目成果解决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培养定位问题,即创新了以立足于大学生岗位就业的第一需求及后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岗位创业能力的双创教育理念;从我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整合校内外资源作为双创教育工作开展的驱动力来优化双创教育生态;构建了“点-线-网”渐次递进的三阶段双创教育模式。
1.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办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和双创实践活动,在一系列国家、省级的大赛中成绩优异,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岗位就业、创业能力和精神得到了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考研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
2.项目成果获得省内外院校专家的认可,也被一些兄弟院校加以借鉴,体现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取向。
我校构建的双创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以及教学模式,已经被省中医药大学、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等大学认可。
3.总结研究成果,深化理论研究,进一步指导实践,实现了双创教育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进”同发展,推动了双创教育质的飞跃。
双创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好的融合,培养大学生立足本专业更好的创新创业的精神与能力培养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相信经过各高校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会逐渐深化。
参考文献:
[1]于美军,张金波,刘金成.提高医学生创业能力策略分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7(4):141-142.
作者简介:
张金波,男,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工作。
【关键词】双创教育 教育生态 岗位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41-02
目前,我国在创业理论研究、教育体系建设、政策的制订及实施等方面都有很大不足,故在“双创”热情高涨背景下,我校通过构建优良的双创教育生态,从岗位创业的新视域,对大学生双创教育及相关概念的界定,针对我国大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特色,进行系列改革,构建双创生态体系,提升大学生岗位创业能力。这不仅弱化了学生就业阻力,助其实现就业,同时在此基础上,让其拥有实现就业岗位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
一、双创教育生态体系建设实践成果显著
我校从2011年开始探索医学院校双创教育,不断创新双创教育理念,立足于大学生岗位就业的第一需求及后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了双创教育新路径,优化了双创教育生态,完善了双创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生就业、岗位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就业率从2014年的87.06%提升至2017年95.37%;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平均在98%以上;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接受过双创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除了展现超强的专业能力,更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道德品质的感召力、协调沟通、组织管理、学习研究等创新创业能力均强于其他院校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并得以重用。
2.学生自主学习及研究能力明显提升。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由2013年不到40名学生、10名教师参加的10项,提升到2017年的近500名学生、72名教师参加的69项;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共19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及创新创业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404项。
3.取得一批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
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组成员共获批省级以上相关教研课题14项,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1项,发表研究论文22篇,编著教材6部,调研报告1份,指导学生参加学术及双创类大赛获省级以上奖励80项;指导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项(国家级7 项,省级14项)。
4.双创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和创新创业辅导能力提升显著。
近五年,我校有103名专业教师到国内外参加相关专业领域培训或学术交流,双创教研室教师有27人次参加创新创业类培训,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404项,指导学生立项77项。通过培训、学术交流和指导学生参赛、立项,提升教学和指导能力。
5.夯实双创实践教育资源。
建立校内外双创实践实训基地9个,专业社區实践基地2个,学生实习就业基地46个。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应用推广效果
该项目成果解决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培养定位问题,即创新了以立足于大学生岗位就业的第一需求及后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岗位创业能力的双创教育理念;从我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整合校内外资源作为双创教育工作开展的驱动力来优化双创教育生态;构建了“点-线-网”渐次递进的三阶段双创教育模式。
1.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办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和双创实践活动,在一系列国家、省级的大赛中成绩优异,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岗位就业、创业能力和精神得到了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考研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
2.项目成果获得省内外院校专家的认可,也被一些兄弟院校加以借鉴,体现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取向。
我校构建的双创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以及教学模式,已经被省中医药大学、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等大学认可。
3.总结研究成果,深化理论研究,进一步指导实践,实现了双创教育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进”同发展,推动了双创教育质的飞跃。
双创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好的融合,培养大学生立足本专业更好的创新创业的精神与能力培养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相信经过各高校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会逐渐深化。
参考文献:
[1]于美军,张金波,刘金成.提高医学生创业能力策略分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7(4):141-142.
作者简介:
张金波,男,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