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新的阐释和发展。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产生于特定历史阶段,适应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表征着历史的必然性和积极性,并不会永久存在。詹姆逊的文化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理想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化。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 詹姆逊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又译为詹明信或杰姆逊)是20世纪优秀的文化批评家,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并融合了精神分析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新的阐释和发展。詹姆逊的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
  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詹姆逊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关注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试图从社会历史进程中来解释文化现象并瞻望未来。后现代主义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适应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表征着历史的必然性和积极性。詹姆逊论述到,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种子已经植根于现实之中,任何新的社会现象都是从旧有的社会关系中成长出来的,如果清除掉其中关于未来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将逐渐地消除。因此,我们可以断定,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也预见了未来的社会,用我们上述的术语来说,它献身于实现未来或乌托邦生产模式,这种乌托邦生产模式试图从我们今天的霸权主义生产模式中脱颖而出”。詹姆逊的文化乌托邦理想蓝图正是源自马克思的关于未来学说的理论。
  如果我们从他展开研究的初始目的出发,詹姆逊的文化乌托邦思想的确为处于后现代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线希望。他清楚地认识到人们不能无视社会发展规律使文化脱离生产方式的轨道,所以他的文化研究要为社会的发展在文化领域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道路。
  詹姆逊坚信马克思主义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它至今仍是解释分析资本主义的最佳模式。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高点出发,詹姆逊高瞻远瞩地把后现代主义定位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把它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支急流,并不会永远存在。后现代主义急流消退后会进入新的历史境遇,一种更合理的文化风格将取代后现代主义。这也是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发展和杰出贡献。詹姆逊认为马克思主义最终会触及到经济结构,得出了富有马克思主义特色的论断:有关后现代的理论最终是一种经济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詹姆逊对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地论述,他认为:
  “……我们并不是说文化和经济可以以简单的、一对一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我们只是说这两者之间有一种间接的,而非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你追根溯源,最终会找到经济这个原因。”
  这段简洁的话语包含了同一事物的两个层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文化具有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还受到社会制度、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中介的影响。所以,文化不是被动地、消极地任凭经济摆布,它有时会反作用于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加速或延缓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文化生产与经济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难以界定,“去差异”使得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甚至互相渗透。
  比如后现代建筑的兴起与多国商业的赞助是不可分割的,经济直接为建筑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基金资助,文化的传播成为经济发展的两翼。詹姆逊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进行文化研究,向经典马克思主义更靠进一步。詹姆逊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一活的灵魂,以资本主义社会林林总总的文化实例来分析后现代文化,从一系列文化现象中概括抽象出本质的东西,又在总体性的观点指导之下研究具体文化的发展趋向。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詹姆逊还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以防止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和歪曲利用:
  “我并不认为马克思是经济决定论者,但我认为谈马克思主义就不可避免地要这样那样地谈经济,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内在的、历史的、不可逾越的特征。”
  詹姆逊的文化乌托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想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化,其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特色在于:
  “……从狭窄的经济决定论中解脱出来,去寻求一种存在论的、诗意的景观,去探讨世界存在及人类生活的种种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这种趋势是颇有意义的。”
  詹姆逊看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在现阶段运用的局限,他要在已经变化了的政治和经济社会中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他的研究是对生产方式的新发展,试图解决马克思主义传统经济模式与现阶段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政治无意识》中詹姆逊明确地表明了他的雄心和志向:
  “本书的临时性结论将阐明,在孕育那些位于我们自己世界疆域之外的集体思想和集体文化的新形式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阐释必将面临一些挑战。读者将在那里看到一个空着的位子,它是为某一尚未实现的、集体的、解中心的,同样是超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未来文化生产而保留的。”
   由此出发,他的最高目标是探索整个人类社会合理的文化生产方式。詹姆逊为后现代文化诊治的药方不同于其他学者,他站在一个更高的领地赋予马克思主义时代特色,并沿此积极地探索人类社会合理的文化形式。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基金资助项目08XSYK203。
  
  参考文献:
  [1] 詹明信,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
  [2] 杰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 Fredric,Jameson,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作者简介:陈春莉,女,1979—,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工作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里的一篇重要散文,反映的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利争斗的事情,文章通过母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刻画了郑庄公、姜氏、共叔段三个人物的形象。作者借助于人物的言语行为来反映他们的形象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且每一人物的言行都是以三为限,借此成功表现了富有立体感的形象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并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爱 恶 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小说文本与子弟书文本相应部分的比对阅读,分析子弟书对《金瓶梅》的审美接受,发现有如下有价值的问题:一是对《金瓶梅》文本内容的撷取态度与原则;二是子弟书作者特别注意像庞春梅、潘金莲、常时节等世俗人物;三是子弟书作者“破禁”之功与子弟书的特长。另外,小说《金瓶梅》由于受禁等原因,影响到普通民众对其的接受与传播。作为清代的子弟书,刚好承担着向大众尤其是目不识丁者传播《金瓶梅》的任务。作为改编
期刊
摘要《陋室铭》是刘禹锡托物言志的经典之作。它之所以流传至今,从立意方面看,文本流露出来的淡泊宁静、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自然地达到了抒怀警戒的目的;而从语言表达方面看,短短81字内运用了对比、隐喻、用典、借代等多种写作技法。本文从修辞格使用的角度来阐释《陋室铭》主题的显现过程,并做进一步的解读。  关键词:词义三维度 隐喻 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唐朝诗人刘禹锡
期刊
摘要横光利一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中坚,穆时英是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前者的小说创作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表现在语言技巧和结构叙述上;同时,后者在前者的影响下产生了属于本土的特有的变异,特别表现在理论基础和主题挖掘上。  关键词:新感觉 横光利一 穆时英 表现主义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日本新感觉派是在现代主义思潮泛滥日本文坛的背景下产生的。他们否定传统文学,呼唤现代主义,风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刘安以儒家诗教评论《离骚》的具体内容,并从儒家诗教的形成、《诗》学传播及汉武帝好儒爱《骚》三个方面探讨了刘安以儒评《骚》的原因。  关键词:刘安 《离骚》 儒家诗教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文学史上最早以儒家诗教对《离骚》进行研究评价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叙》对此有论述:“至于孝武帝恢廓道训,使淮南作《离骚经章句》,则大义粲然。”此处所说
期刊
摘要《论语》中“言”字出现了128次,甚至超过了“仁”的109次,可见它的意义之重要。孔子的“言”论思想主要体现在阐明了“言”的重要性以及构架了“言”的理想模式,而“言”更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超越时空地影响了我们现在的言说习惯。  关键词:论语 言 理想状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言”的内涵解析    “言”是一个很典型的象形字,从字形上观察,下面二横一口是“舌”,
期刊
摘要对于西方诗学话语语境下的中国文论重建问题,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论述。本文紧紧围绕重建分期、时代语境、学派问题和文学教材四个相关的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过程中,这四个方面需着重注意。  关键词:重建分期 时代语境 学派问题 文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I021 文献标识码:A    关于中国文论传统的重建问题,学界已谈了许多,本文就重建分期、时代语境、学派、教材这四个方面的相
期刊
摘要《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百回世情长篇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白话小说进入了一个新层次。该小说一般被视为悍妇虐待懦弱丈夫的小说,可是细观此书,可以发现,其婚姻生活除暴力外,还有夫妻间的温情。这是一种畸形的、不易被人理解的情爱。  关键词:虐待 恩爱 畸形  中图分类号:J401文献标识码:A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顾名思义,这是一部关注有缺陷的、不美满
期刊
摘要李东阳领导的茶陵派与“三杨”为代表台阁体两个文坛流派在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成为了学术界的一宗公案。本文以两派的社会环境为立足点,通过比较,研究两派之所以有着趋同与变异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茶陵派 台阁体 社会环境 异同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明史·李东阳传》云:“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后,东阳而已。” 李东阳(
期刊
摘要司马迁《史记》运用大量的虚实艺术技法,创造了许多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史记》历史叙事常用的虚实结合方法有:以虚写实、以实写虚、虚实相间、虚实互见等。其中虚实互见是司马迁虚实结合方法运用的创新。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历史叙事 虚实结合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虚实是我国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对艺术辩证法,虚实结合是文学艺术创作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二千多年前司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