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把公司说清楚

来源 :科技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这个问题有点像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的著名的台词——“是生还是死?”它永远纠缠着中国企业。到底是“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搞简单的“非此即彼”。但是对于一个创立不久的新企业来说,执著和专注是如此之重要;总是有太多太多的创业者经受不起多元化的诱惑。其中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我作一个通俗的概括:
  压力下的“多元化”。新企业创立之初,核心业务单元尚未建立和巩固。像陶总那样的创业者面对严峻的现金流考验或者盈利预期的考验,往往是什么都想做。我和创业者交流,我问:“贵公司是以什么为主营业务啊?”许多创业者会这样回答:“我是开广告公司的,什么都能做!”其实,在我看来,什么都能做其实也就是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做,在这种情况下,做再多的市场开拓也是徒劳或短视的。
  激情下的“多元化”。也有这样的创业者和创业企业,他具有一定的企业经营能力也有一定的创业条件,但是他对于创业过程缺乏清晰定位和自我管理,某业务单元刚刚建立,其就迫不及待地开拓其他业务。
  从无数企业前赴后继的实践来看,“多元化”有失败的,“专业化”也未必都成功。“多元化”的优势显而易见:快速积聚企业规模、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正如约尔根·施特拉特先生所言:“没有一家公司能在一夜之间通过多元化经营把它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带进新市场。多元化经营也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行动,而是一个特定的过程:是一个在企业家远见、技术及其用途的发展趋势和公司本身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这三者之间进行平衡的过程。”通俗地说,成功的多元化战略取决于3个关键因素:深刻的行业理解、专业化的精英团队、支撑多元化的资源。 事实上,任何被人们称为多元化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最初总是从某一个产品搞起或从某一个门类的产品搞起的。即使是那些由多种因素(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凑合”起来的集团,也是由各成员企业从单一产品发展而来的。随便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评析创维集团进军PC领域为“错上加错”(也是引用黄宏生先生的话)。创维集团是从一个产品起家的,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其在彩电行业的地位,任何对手都不容小觑。但是,走上多元化道路却并不是它主动的选择,正如黄先生所言:“我是有病乱投医,错上加错。”2001年,在彩电行业性亏损、主营业务亏损严重、上市公司股价大跌、100名销售精英相继跳槽的“内忧外患”之际,黄宏生和他的管理团队做出进军当时利润红火的PC行业的决定。所以,我们不能由此来讨论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取舍问题,之所以会出现“PC之失”并不是多元化或是专业化本身的问题,而关键在于企业在选择过程中对自身条件判断的正误,或者是外界非市场因素所造成的。当时,,T产业国际分工已经十分明显,如电脑产业CPU芯片等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而主板、声卡、显卡等产品,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把产业做强、做足,并且已经在大陆市场建立起领先优势,而大陆企业只能在产品的外观设计、局部功能性创新、本土化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与行业巨人对话。中国在全球IT产业分工之中,局限在“中国组装”而并非“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我们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都处于弱势地位。
  从市场经济的百年进程来看,中国的所有企业都可以定义为“创业型企业”。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市场环境也已经告别“供应短缺”的年代,随便创办一个“生产型”的企业,已经很难在中国市场环境中轻易获得成功。我这里所指的“生产型”企业是指缺乏新的商业模式,缺乏新的技术支持,简单地发现市场、简单切割市场的创业行为。因此,陶总在创立企业之前或者企业创立之初,对企业做出清晰、准确、合适的定位非常地重要,应该先选择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门类、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服务上获得成功,积累技术、资金、经验,逐步“横向”(跨行业“多元化”) “纵向”(同行业,沿着产业链发展)多元化,把企业做大、做强。
  我非常欣赏冯仑先生的教诲:“所谓战略就是,一句话把公司说清楚。”这句话,对于像陶总刚创立的企业尤其具有教益。
  (作者简介俞林伟,资深品牌经理,创业管理专家,杭州汇融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其他文献
把“自主创新”挂在嘴里的人日渐多起来,尤其在我们做科技孵化服务、高新区工作的“圈”里。  去年8月长春“全国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研讨会和全国创业中心工作会议”上马颂德副部长语重心长的讲话,曾在我们心里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涟漪;徐冠华部长有关自主创新方面的指示更是具体而颇有实操性;温总理最近在中关村时的话语我们还在兴致盎然地咀嚼回味……形势看上去很美。  却少有人意识到自主创新其实是对我们自身的挑
期刊
在济南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里,记者采访到山东万方汇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振林。让记者惊奇的是8个月产值400万元的公司的董事长徐振林竟是一位退休的老教授,今年68岁。    徐振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浑身散发着无尽的激情与活力。在记者与徐振林的交谈中,不时得被他的言语和意气风发的神态所感染。他身上有着许多年轻人都无法比拟的决心和勇气,且这种决心和勇气是让徐振林走上创业之路不可或缺的条件。  记者
期刊
沈刚从长沙麓谷高新区的国家软件基地大楼走出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这是博华软件从高新区创业园搬入后的第二天,从创业园到麓谷路程只有7公里,但是博华科技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年。作为博华网安的总经理,沈刚一直在谋求如何把这家湖南软件企业带入另一轮高速发展的轨道。    “搬”与“不搬”的争论    2004年8月8日上午,随着阵阵喜气的鞭炮声,经过3年创业孵化发展期的长沙博华科技,正式从高新区创业园
期刊
碎格小西服式外套,柳绿色长丝巾,爽朗的笑容中透露着女孩子特有的机灵古怪。  谁能想到,这个年仅28岁的女孩,却正玩转着5000万元资产。    双子档案:  姓名:谢芳卿  性别:女  星座特征:变化速度快如风。  口才一流、活力充沛、人缘很好。  心智活跃敏锐,喜欢忙碌和追求新概念及做事方法。  足旅行程:1997年,毕业于中华女子学院英语系  1998年,自费留学澳大利亚,入悉尼大学攻读MBA
期刊
肖广常和恒瑞的故事十分平常,或者说,精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肖广常大学毕业在国企干了5年研发,然后到民企冶炼了一年有余,就东拼西凑注册资金走上了创业之路,凭的是满脑子的技术创新想法,自己对技术研发的自信。2001年创办的公司,现在年销售额逾1 000万元,其实,卖的就是智慧,看上去利润颇高,离肖广常的目标却还挺远。  恒瑞的研发方向是新药,但研究领域、研发方向和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是本文标题诉求的
期刊
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经过两次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创业中心所拥有的科技用房从6000平方米发展到今天的6万平方米,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从初期的20余家发展到今天的400余家,注册资金达5.5亿元。    特色服务    创业中心本着为创新企业服务,在服务中创新的精神,为入驻企业提供以下特色服务:  ⒈投融资服务。创业中心于2005年专门成立了投融资事业部,并整合相关社会资源,深化企业的投融资服务,
期刊
背景:创业者多“贫”,这“贫”不是狭隘地局限于资金上,而是涵盖了融资能力、开业能力、场地等多种硬件条件。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场地缺乏更是成为创业“硬伤”,有三成创业者反映,场地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它与缺乏创业资金、缺乏管理能力并列成为自主创业的三大瓶颈。  2005年初开始,上海全面推动开业园区的建设,一年来已建成开业园区39个,吸纳了1422家劳动组织,此外还有16个开业园区正在建设和筹备建设中
期刊
11月16日至19日,第六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在浙江龙泉隆重举行。  这是浙江省龙泉市打造文化强市的第一品牌。记者在龙泉市采访时了解到,今年8月龙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活力龙、幸福泉”的目标,旗帜鲜明地将一个城市的活力、一座城市百姓的幸福作为评价发展的标准。  如何打造“活力龙、幸福泉”?龙泉市委书记蔡晓春认为:“打造‘活力龙、幸福泉’,该市将围绕活力龙泉、生态龙泉、剑瓷龙泉、幸福龙泉的
期刊
别以为中小企业人少容易管理,人少的地方更容易滋生不规整。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由创业者一人领军,身后从者寥寥,公司几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人身上,其他人不过是打边角活的。    近日有消息称,德国电子巨头西门子公司日前表示,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手机部门运营成本,目前已经与员工工会达成了协议,其中包括降低员工工作时间、扩充兼职工作岗位以及鼓励提前退休的行为。  据法新社报道,在一份正式声明中,
期刊
甄别中介机构的实力一点也不困难    《科技创业》:现在很多打着能帮助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幌子的中介机构被披露徒有其表,诈骗和圈套时有发生,中介市场良莠不齐,一些渴望境外上市的企业因此白白损失了钱财却无法上市。请问,对中介机构的正规与否该如何判断?  龚茂泉:甄别中介机构的实力其实一点都不困难。海外资本市场是一个公开的市场,上市案例的具体信息与操作情况在交易所和证监会的相关网站、各主要财经媒体上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