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合同管理的作用,探讨了合同管理的实施,并且提出了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合同管理;实施;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索赔与纠纷解决的依据,也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中合同管理的作用探讨有其必要性。
合理管理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已成为依法治理建设事业,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后续项目进行的重要保障
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合同作为其中的核心,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着有效的调控。在工程项目中,通过合同,科学分解目标责任,优化资源组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工程的管理职能,规范工程内部管理职能,推进工程项目紧紧围绕合同条款的相关内容一一展开与执行。科学规范建设工程发承包交易行为,遏制发承包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保证交易活动中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目的。
2.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的依据
任何的工程项目,都需要通过合同的签订来实现,通过合同,对承包工程的内容、范围、价款以及工期和质量安全标准等一一规范处理,并且合同双方根据相关条款的约定一一执行,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安全、规范完成。合同作为双方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依据,通过对双方责任的明确,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条款相关规定,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整体出发,从大局出发,加强对工程建设活动的管理监督,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3.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
在公路工程中,相关的示范文本中提出了工程保险、争议、索赔、违约等风险条款,若是在合同管理中,将这些条款一一在合同中体现出来,那么就可将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和风险转移,比如工程变更、违约、意外伤害等等,通过将合同条款的体现,可以将风险向第三方转移。
合同管理的实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体系中,合同管理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订立前管理。合同双方,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公开进行。合同一旦签订生效后,双方就要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具体执行,履行合同的所有条款。为此,需要双方在订立合同之前,以认真、严肃、谨慎的态度,做好签订合同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合同签订前的行为管理。
其次,订立中管理。在订立合同时,也要加强管理。首先,需要管理人员与有关责任人事先起草相关的合同条款,双方针对起草的内容进行谈判和商定。其次,在合同条款中,一定要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责任,规范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坚持公平、公正、有效的原则,建立起以合同为中心的法律关系。
第三,签订后管理。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后,需要按照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和条款对各自的组织和人员加强管理,认真履行合同中的相关事项,同时,有关责任人还要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协调处理,既保证合同内容条款的贯彻落实,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一旦发生问题,一定要按照合同的条款自觉承担。
三、加强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通过合同管理,严格遵循建设领域规则,加强对各个阶段的监督与控制,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组织结构
在公路工程中,要通过合同管理,将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以及权限一一做出明确的划分与规定,团结组织目标,分工协作,确保员工岗位与其工作能力相适应,全面推进工程项目的展开进行。
另外,在公路工程中,要完善工程管理组织结构,加强对建设工程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制度的研究与细化,成立相关的合同管理部门,科学编制各项投资计划,做好相关的审查与汇报,做到责任、权利、义务的相互协调统一,坚持分工协作的原则,使得在工程进行中,不论是采用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都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组织制度是保证工程各项工作完成的基础,更是促进合同双方对合同管理条款履行和执行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印章制度、统计考核制度、评估制度、目标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建立,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另一方面,有利于工程中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对于合同管理而言,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从整体上讲,目前,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水平和技术的发展,其业务水平就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合同管理人员在管理上过于随意,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的展开,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法制观念过于淡薄,随意性太强,再加上一些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原则性,使得合同管理的职能作用根本没有充分发挥;二、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与之相应的财务管理的严肃性大大降低,进而影响了预算职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定期展开培训工作,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4.强化信息化管理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电子、传真,以及数据交换等等,为此,合同管理可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新型的合同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推进合同管理的有效执行。首先,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合同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将合同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与此同时,对文档进行收集与处理,完善信息传达制度和行文制度。合同修改、签字等管理行为均通过系统网络操作完成,既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社会资源,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合同管理人员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对合同信息的管理,从工作实际,展开合同管理工作。
四、注意事项
合同管理關系到发承包双方争议处理以及风险控制等问题,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合同管理对于项目各参建单位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合同管理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合同内容要有严谨性。合同文本要以国家合同示范文本为依据,在签订之前,对起草的合同文本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尤其是对于关键词的含义要达成一致,避免由于多义性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其次,合同内容要有合法性。所谓合法性,主要体现在合同各项条款中,要求,条款一定要真实、全面地反映双方当事人的责任与义务,相关的履行方式和责任追纠,一定要细致,避免责任不清。
总结:
总而言之,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确保工程有效完成和工程达标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要加强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管理,约束双方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并将其作为解决双方问题的法律依据,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纠纷。
参考文献:
[1]赵君.加强合同管理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陈洁.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J].中国商贸.2011(20)
[3]韩道云.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J].中华民居.2011(09)
[4]赵若全.论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5]姚芳,张开侣,王素伏.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13)
关键词:合同管理;实施;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索赔与纠纷解决的依据,也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中合同管理的作用探讨有其必要性。
合理管理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已成为依法治理建设事业,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后续项目进行的重要保障
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合同作为其中的核心,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着有效的调控。在工程项目中,通过合同,科学分解目标责任,优化资源组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工程的管理职能,规范工程内部管理职能,推进工程项目紧紧围绕合同条款的相关内容一一展开与执行。科学规范建设工程发承包交易行为,遏制发承包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保证交易活动中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目的。
2.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的依据
任何的工程项目,都需要通过合同的签订来实现,通过合同,对承包工程的内容、范围、价款以及工期和质量安全标准等一一规范处理,并且合同双方根据相关条款的约定一一执行,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安全、规范完成。合同作为双方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依据,通过对双方责任的明确,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条款相关规定,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整体出发,从大局出发,加强对工程建设活动的管理监督,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3.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
在公路工程中,相关的示范文本中提出了工程保险、争议、索赔、违约等风险条款,若是在合同管理中,将这些条款一一在合同中体现出来,那么就可将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和风险转移,比如工程变更、违约、意外伤害等等,通过将合同条款的体现,可以将风险向第三方转移。
合同管理的实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体系中,合同管理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订立前管理。合同双方,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公开进行。合同一旦签订生效后,双方就要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具体执行,履行合同的所有条款。为此,需要双方在订立合同之前,以认真、严肃、谨慎的态度,做好签订合同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合同签订前的行为管理。
其次,订立中管理。在订立合同时,也要加强管理。首先,需要管理人员与有关责任人事先起草相关的合同条款,双方针对起草的内容进行谈判和商定。其次,在合同条款中,一定要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责任,规范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坚持公平、公正、有效的原则,建立起以合同为中心的法律关系。
第三,签订后管理。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后,需要按照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和条款对各自的组织和人员加强管理,认真履行合同中的相关事项,同时,有关责任人还要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协调处理,既保证合同内容条款的贯彻落实,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一旦发生问题,一定要按照合同的条款自觉承担。
三、加强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通过合同管理,严格遵循建设领域规则,加强对各个阶段的监督与控制,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组织结构
在公路工程中,要通过合同管理,将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以及权限一一做出明确的划分与规定,团结组织目标,分工协作,确保员工岗位与其工作能力相适应,全面推进工程项目的展开进行。
另外,在公路工程中,要完善工程管理组织结构,加强对建设工程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制度的研究与细化,成立相关的合同管理部门,科学编制各项投资计划,做好相关的审查与汇报,做到责任、权利、义务的相互协调统一,坚持分工协作的原则,使得在工程进行中,不论是采用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都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组织制度是保证工程各项工作完成的基础,更是促进合同双方对合同管理条款履行和执行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印章制度、统计考核制度、评估制度、目标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建立,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另一方面,有利于工程中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对于合同管理而言,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从整体上讲,目前,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水平和技术的发展,其业务水平就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合同管理人员在管理上过于随意,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的展开,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法制观念过于淡薄,随意性太强,再加上一些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原则性,使得合同管理的职能作用根本没有充分发挥;二、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与之相应的财务管理的严肃性大大降低,进而影响了预算职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定期展开培训工作,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4.强化信息化管理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电子、传真,以及数据交换等等,为此,合同管理可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新型的合同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推进合同管理的有效执行。首先,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合同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将合同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与此同时,对文档进行收集与处理,完善信息传达制度和行文制度。合同修改、签字等管理行为均通过系统网络操作完成,既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社会资源,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合同管理人员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对合同信息的管理,从工作实际,展开合同管理工作。
四、注意事项
合同管理關系到发承包双方争议处理以及风险控制等问题,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合同管理对于项目各参建单位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合同管理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合同内容要有严谨性。合同文本要以国家合同示范文本为依据,在签订之前,对起草的合同文本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尤其是对于关键词的含义要达成一致,避免由于多义性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其次,合同内容要有合法性。所谓合法性,主要体现在合同各项条款中,要求,条款一定要真实、全面地反映双方当事人的责任与义务,相关的履行方式和责任追纠,一定要细致,避免责任不清。
总结:
总而言之,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确保工程有效完成和工程达标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要加强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管理,约束双方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并将其作为解决双方问题的法律依据,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纠纷。
参考文献:
[1]赵君.加强合同管理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陈洁.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J].中国商贸.2011(20)
[3]韩道云.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J].中华民居.2011(09)
[4]赵若全.论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5]姚芳,张开侣,王素伏.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