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趣味浓郁的数学课堂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7792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和探索热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思维习惯以及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教师要设计和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动活泼 情境引导 合作探究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成功的保证。可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极为重要,它为学生打开了通向知识宝库的一扇明亮的窗。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在我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教师要善于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们整体整体地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很辛苦很疲惫,甚至会达到一种难以忍耐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学习与思考,如何能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状态,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的应该琢磨的关键所在。例如,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的教学,我就采取了情境引导的形式,我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情境事件:解放前,有几个共产党员被关押在监狱里需要马上解救,了解到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外有岗哨严密看守,分处在不同的地方,围墙内的他们,还被带上了脚镣手铐,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救他脱离虎口呢?学生们纷纷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然后我归纳总结了学生的解救步骤:①干掉岗哨;②推倒围墙;③分类转移到指定处;④汇总人数;⑤砸掉脚镣手铐,获得自由。
  得到学生们的认可,我于是写出了这样一个方程:(x-3)=2-(x-3),引导学生说,这个x就是那个共产党员,方程中的分母就是岗哨,括号就是围墙,而x的系数就是戴在他身上的脚镣手铐,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他脱险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一下子记住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就是: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通过引导,使学生们把一个枯燥呆板的数学解题过程变得活灵活现,便于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激发点。比如在讲解“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很多学生对相交、内含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掌握得模棱两可,我于是就运用了大家熟知的“天狗吃月亮”来创设情境,类比迁移到两圆位置关系的认识上,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正迁移学习能力,学生们既因此理解了月全食的科学道理,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很好的认识了两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三种情形,我还放手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圆反复操作、仔细观察、大胆猜测、积极验证,从整体思考和数形结合的角度演绎两圆的位置关系。有的学生居然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独特思路,创造性地解决了两圆相交关系的问题,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数学潜能,而且使学生体验了理解创新、获取新知、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
  然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仅把教材内容当成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总是复印式地复习知识,格式化地推理论证,最后再粘贴式地归纳小结。表面上看,似乎也能让学生探索得很热烈,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把数学知识中那些自然而然,生动活泼的背景、情境及发生过程掩盖的严严实实,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预设的,答案也是框定的,怎么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失去了学习热情,学生的思维又怎么可能深入下去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卡壳”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去深入思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当一种好的习惯养成之后,就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动力。
  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结合生活经验去分析和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探索规律”这节时,我首先创设了用火柴棒摆三角形的情境,然后提问:“用六根火柴棒最多能摆成几个三角形呢?”让学生们动手操作,几分钟后,没有人做出答案,于是我说:“大家要开动脑子想一想,摆一摆,怎样做才能摆得三角形最多?”这时只听见学生们的讨论声和争论声,同学们情绪激昂,积极探索。大约五分钟后,一名学生站起来汇报:“我摆出来了,最多能摆四个三角形。”“能说说理由吗?”我说道,他于是一板一眼地说:摆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火柴棒,六根就能摆两个三角形,若想摆得最多,就需要每根都共用一次,这样摆出的图形是三角锥,共有四个三角形。真是太精彩了!孩子们真是太聪明!我不由的称赞道。学生们也很高兴,因为他们体验到了自我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种把知识的传授融入到游戏中的方法,不仅能及时消除学生的课堂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变苦学为乐学。
  第四,教师还要善于创造机会,激发学困生的情绪,并把他们的情绪推向高潮。学困生之所以有“困”,绝大多数不是困在智力上,而是困在学习习惯尤其是思维习惯上,他们往往懒于思考,人云亦云,盲目随从,所以,教师要想法设法推动他们进行思考交流。鼓励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错了不怕,怕的是不说,不说的话,错误就永远得不到纠正,当然也就得不到进步了。创设问题时,要照顾到所有学生,一定要等到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层面的问题,让学困生们尽量多的体会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没举手的学生,要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从而激发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第五,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教学其实就是用一颗心灵去感化另一颗心灵,用激情去点燃另一个激情的过程。所以,一节课内,如果教师没有饱满的激情,就很难激发出学生的激情,没有激情的课堂学生就会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就不能提高的教学效率。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激情有趣的表述,恰到好处的点拨,有理有据的分析,自主探究后的概括,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总之,新教学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趣味浓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乐园,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和提高的土壤。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给学生奉献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让我们做一个辛勤而智慧的园丁,在课堂这块土地上,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祖国和未来培养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数学教育学导论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3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而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学生积极的精神状态,养成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也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
期刊
阅读是一把金钥匙,学生学会了阅读就能自由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自主学习。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展语文素养。  1 好课是一次知识的储备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学好语文基础知识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以生动多样的方式给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崔峦先生提出的语文教学“八字经”:识、书
期刊
【摘 要】 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今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要让学生善于思考,教师首先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有效教学     当今英语的词汇总量已到达200多万,是世界上词汇量最大的语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更新,词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师传递信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要高效,教师的提问就要有一定艺术性,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问什么,怎么问,什么时候问,问到什么程度都要有一定的技巧。本文就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作了以下初步的探讨。  1 提问要有目的性  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对不对”、“是不是”、“会不会”、“
期刊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就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 加强并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  数
期刊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整个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和内化,即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感知、识记、保持、应用。而在整个非智力因素活动中,情感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对有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加以吸收,进行知识的积累。这
期刊
课堂教学要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力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放开手脚去主宰每一堂课。  1 优化教师的“讲”,做到精讲  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如采取自学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由于语
期刊
【摘 要】 要想让学生真正写出一篇结合实际,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首先要狠抓习作训练,让学生除正式作文外,每人另有一个习作练习,把课内外的好词佳句、口语交际或看到的图片、景物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每天坚持写成段或篇,并让家长适当指导,天天检查,努力做到“贵在坚持”。同时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进果树园,庄稼地,让他们仔细观察,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 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