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就是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倾向性行为表现。从教的方面看,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其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参与 主体性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其对象是一个个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受其自我意识的支配。因此,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以学生的自身活动为中介,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配合,才能成为有效的活动。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是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倾向性的行为表现,它实质上是在教学活动中解放学生,使他们获得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逐渐成为主体教育研究在教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它是把主体教育理念转变成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种有效机制。
一、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的依据
在过去的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内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个体要主动地建构对外部信息的解释。罗斯杰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为了实现“全部沉浸”,他提倡“自我主导型”教学,布鲁纳的“掌握学习”认为要使“人人都能学习”,学生就必须人人参与教学。斯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在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参与性教学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于教育实践。
二、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的意义
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从而融于集体之中,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可以使他们轻松地、全面地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可以使学生主体本身得到发展。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的主体本身将无从发展,所以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与调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佳程度。
加之,主体参与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从学而言,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会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要求,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要根据教师所引导的内容和自己的思维加工来获得新的知识和判断能力,对于教师的问题要大胆地质疑和反驳,以引发出新的问题的探讨和答案。从教的主体而言,为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教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协调的人,其作用是更好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从教学过程而言,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可以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发展,从而缩短教师、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学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得以完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对整个教学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三、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和实施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我们可以对此设计如下策略:
1.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方式——活动。活动是主体参与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活动不会自己发生,正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才有了活动。从直接目的而言,主体参与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完成,而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方式上看,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活动是主体参与的内容。从结果上看,主体参与实现了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它成为发展学生的重要途径。其具体的活动策略为:(1) 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对材料进行加工,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2)处理课后的协作活动,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认知,利于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加强。(3)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移情于教学活动中。
2.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保证——民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理解。只有真正的平等才能体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正确地位;没有真正的民主,教育中的主体参与将无法实行,这需要教师有一个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塑造一种为人和善的师长形象,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让学生有一种亲和的感受。同时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的关系,教师除了教师本身的身份之外,还应该以一种朋友的身份面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过程不单是一个“施舍”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师生共同探讨问题,以体现真正的师生民主。还要从心理的角度来激励学生,不能盲目的批评和下结论,教师应当正确处理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科学地加以引导。并且让学生自己支配空余时间,发挥其主体性,尊重学生意见,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3.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条件——课堂气氛。课堂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且也取决于一定的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但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为课堂气氛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或动作而暗示他人。课堂气氛的好坏取决于学习内容的安排。教师安排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任务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最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教师的移情便是将自身的情绪或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与学生相似的积极反应。
4.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关键——兴趣。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各种环境因素来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的创造一种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学习对象间的联系来激发兴趣,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唤醒学生对学习对象本身的好奇心,从而来唤醒其认识的需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以通过采用幻灯、录像、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来达到以上的目的。在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远不只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权威状态,使学生感到明显的压力或紧张,他们在活动中不能完全轻松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教学效果。我们的教学是要培养出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主体,明确了教学的这种目的,我们才能真正地把学生融入到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启亮:《困惑与抉择》,山东教育出版社。
[3]王 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教育研究.2001。
(作者联通:725800陕西省白河县城关镇桔子园小学)
【关键词】学生参与 主体性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其对象是一个个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受其自我意识的支配。因此,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以学生的自身活动为中介,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配合,才能成为有效的活动。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是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倾向性的行为表现,它实质上是在教学活动中解放学生,使他们获得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逐渐成为主体教育研究在教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它是把主体教育理念转变成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种有效机制。
一、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的依据
在过去的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内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个体要主动地建构对外部信息的解释。罗斯杰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为了实现“全部沉浸”,他提倡“自我主导型”教学,布鲁纳的“掌握学习”认为要使“人人都能学习”,学生就必须人人参与教学。斯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在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参与性教学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于教育实践。
二、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的意义
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从而融于集体之中,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可以使他们轻松地、全面地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可以使学生主体本身得到发展。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的主体本身将无从发展,所以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与调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佳程度。
加之,主体参与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从学而言,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会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要求,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要根据教师所引导的内容和自己的思维加工来获得新的知识和判断能力,对于教师的问题要大胆地质疑和反驳,以引发出新的问题的探讨和答案。从教的主体而言,为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教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协调的人,其作用是更好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从教学过程而言,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可以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发展,从而缩短教师、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学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得以完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对整个教学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三、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和实施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我们可以对此设计如下策略:
1.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方式——活动。活动是主体参与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活动不会自己发生,正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才有了活动。从直接目的而言,主体参与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完成,而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方式上看,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活动是主体参与的内容。从结果上看,主体参与实现了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它成为发展学生的重要途径。其具体的活动策略为:(1) 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对材料进行加工,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2)处理课后的协作活动,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认知,利于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加强。(3)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移情于教学活动中。
2.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保证——民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理解。只有真正的平等才能体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正确地位;没有真正的民主,教育中的主体参与将无法实行,这需要教师有一个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塑造一种为人和善的师长形象,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让学生有一种亲和的感受。同时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的关系,教师除了教师本身的身份之外,还应该以一种朋友的身份面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过程不单是一个“施舍”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师生共同探讨问题,以体现真正的师生民主。还要从心理的角度来激励学生,不能盲目的批评和下结论,教师应当正确处理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科学地加以引导。并且让学生自己支配空余时间,发挥其主体性,尊重学生意见,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3.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条件——课堂气氛。课堂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且也取决于一定的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但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为课堂气氛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或动作而暗示他人。课堂气氛的好坏取决于学习内容的安排。教师安排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任务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最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教师的移情便是将自身的情绪或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与学生相似的积极反应。
4.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关键——兴趣。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各种环境因素来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的创造一种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学习对象间的联系来激发兴趣,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唤醒学生对学习对象本身的好奇心,从而来唤醒其认识的需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以通过采用幻灯、录像、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来达到以上的目的。在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远不只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权威状态,使学生感到明显的压力或紧张,他们在活动中不能完全轻松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教学效果。我们的教学是要培养出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主体,明确了教学的这种目的,我们才能真正地把学生融入到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启亮:《困惑与抉择》,山东教育出版社。
[3]王 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教育研究.2001。
(作者联通:725800陕西省白河县城关镇桔子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