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方式。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接受干预护理。
结果: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29%,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满意率达91.4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达77.14%,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干预护理模式临床实践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糜烂性胃炎 干预护理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5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19-01
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炎,严重危险患者健康[1]。我们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取干预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背景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为37.6岁。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均发现胃黏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出血、多发性糜烂、溃疡,确诊为糜烂性胃炎。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接受干预护理。干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宣讲方案。宣讲内容要涉及健康教育、专家讲座、病友讨论、电话随访等方面。随访要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其目的在于使患者意识到不良行为和习惯可能诱发疾病,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护理、保健,防止疾病复发,起到逐渐治愈疾病的作用。在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时,要涉及糜烂性胃炎的基本医学知识、患者心理、饮食、休息、药物使用、运动、体重控制、禁烟禁酒等方面内容。同时定期制作宣传手册,组织专家讲座,并邀请患者参加,组织患者和病友一起讨论疾病相关知识和日常保健等内容。第二,饮食干预。糜烂性胃炎患者日常应该保持清淡饮食。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绿色蔬菜和高蛋白类食物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饮食还要注意维生素的合理摄取。患者平时避免食用腌制食物和刺激性食物,要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也不可以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患者进食时应该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要鼓励其戒烟,因为长期吸烟会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大量分泌,进而破坏胃黏膜屏障,最终导致胃部炎性病变。第三,心理护理干预。许多患者患病后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如抑郁、焦虑、烦躁、自信心下降等。这种不良心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比如长期处于焦虑、精神紧张的状态,会导致胃黏膜血管舒张收缩的功能紊乱,造成胃黏膜血流减少,进而破坏其屏障作用,最终导致炎症反应。针对这些特点,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进行积极开导,避免患者受刺激,保持心情愉悦舒畅。要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要保持室内安静,使患者可以精心修养。第四,并发症干预护理。平日要嘱咐患者绝对休息,尽量保持侧卧位或半坐卧位,在出血没有停止时尽量减少搬动。如果患者出现大量呕血现象,要及时嘱咐患者将血吐出口腔而不能咽下。要及时了解患者胃内积血的数量、颜色、性质等信息。要嘱咐患者不可屏气,以免增加腹压进而加大出血量。患者发生出血时,还要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尽快为其补充血容量。可以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要及时备血、配血。如果患者出现烦躁症状且比较强烈,可以考虑使用镇静剂,但是要注意对于门静脉高压出血患者不可使用镇静剂。尽量保持患者被褥清洁,避免可能的不良刺激,要及时安慰患者,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
1.3 疗效评定。护理结束后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考察患者以下一些方面的情况:生活态度和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情况;上腹饱胀、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是否出现好转;心理状况;是否出现出血等症状。最后采用计分的方法,根据患者打分情况进行评定。将疗效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显效:患者评分在80分以上;有效:患者评分介于60~80分之间;无效:患者评分低于60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处理所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显著。
2 结果
我们的护理结果显示,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29%,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我们的护理结果显示,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满意率达91.4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达77.14%,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炎,也称胃黏膜病变或糜烂性出血性胃炎[2]。该疾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隐痛、恶心、呕血、柏油样便等。患者出血常为间歇性,部分患者出血比较严重,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3,4]。
多種不良刺激都可能引发糜烂性胃炎发病,如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通过胃黏膜直接损伤及抑制环氧合酶[5]。应激反应也可能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黏膜缺血造成黏液和碳酸氢钠分泌不足,最终导致胃黏膜屏障作用减低,造成黏膜损害。酒精也会造成胃黏膜上皮细胞损害,黏膜内出血和水肿亦可导致胃酸分泌亢进造成黏膜损伤[6]。
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我们对部分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说明这种护理模式临床实践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翟坤.糜烂性胃炎患者白睛脉络变化规律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33(10):12-13
[2] 梅琼.护胃汤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23(12):45-46
[3] 阳家长,李章勇,刘纯伦,方晓杰.生物阻抗方法评价糜烂性胃炎患者胃动力[J].重庆医学,2009,11(10):1356-1358
[4] 王伯军,丁勇.20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情绪障碍及其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07,07(09):474-476
[5] 邝杰思,关玉峰.不同病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改变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33(06):80-81
[6] 隋晓艳.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25(12):46-48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接受干预护理。
结果: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29%,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满意率达91.4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达77.14%,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干预护理模式临床实践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糜烂性胃炎 干预护理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5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19-01
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炎,严重危险患者健康[1]。我们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取干预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背景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为37.6岁。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均发现胃黏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出血、多发性糜烂、溃疡,确诊为糜烂性胃炎。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接受干预护理。干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宣讲方案。宣讲内容要涉及健康教育、专家讲座、病友讨论、电话随访等方面。随访要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其目的在于使患者意识到不良行为和习惯可能诱发疾病,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护理、保健,防止疾病复发,起到逐渐治愈疾病的作用。在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时,要涉及糜烂性胃炎的基本医学知识、患者心理、饮食、休息、药物使用、运动、体重控制、禁烟禁酒等方面内容。同时定期制作宣传手册,组织专家讲座,并邀请患者参加,组织患者和病友一起讨论疾病相关知识和日常保健等内容。第二,饮食干预。糜烂性胃炎患者日常应该保持清淡饮食。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绿色蔬菜和高蛋白类食物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饮食还要注意维生素的合理摄取。患者平时避免食用腌制食物和刺激性食物,要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也不可以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患者进食时应该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要鼓励其戒烟,因为长期吸烟会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大量分泌,进而破坏胃黏膜屏障,最终导致胃部炎性病变。第三,心理护理干预。许多患者患病后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如抑郁、焦虑、烦躁、自信心下降等。这种不良心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比如长期处于焦虑、精神紧张的状态,会导致胃黏膜血管舒张收缩的功能紊乱,造成胃黏膜血流减少,进而破坏其屏障作用,最终导致炎症反应。针对这些特点,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进行积极开导,避免患者受刺激,保持心情愉悦舒畅。要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要保持室内安静,使患者可以精心修养。第四,并发症干预护理。平日要嘱咐患者绝对休息,尽量保持侧卧位或半坐卧位,在出血没有停止时尽量减少搬动。如果患者出现大量呕血现象,要及时嘱咐患者将血吐出口腔而不能咽下。要及时了解患者胃内积血的数量、颜色、性质等信息。要嘱咐患者不可屏气,以免增加腹压进而加大出血量。患者发生出血时,还要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尽快为其补充血容量。可以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要及时备血、配血。如果患者出现烦躁症状且比较强烈,可以考虑使用镇静剂,但是要注意对于门静脉高压出血患者不可使用镇静剂。尽量保持患者被褥清洁,避免可能的不良刺激,要及时安慰患者,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
1.3 疗效评定。护理结束后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考察患者以下一些方面的情况:生活态度和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情况;上腹饱胀、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是否出现好转;心理状况;是否出现出血等症状。最后采用计分的方法,根据患者打分情况进行评定。将疗效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显效:患者评分在80分以上;有效:患者评分介于60~80分之间;无效:患者评分低于60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处理所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显著。
2 结果
我们的护理结果显示,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29%,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我们的护理结果显示,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满意率达91.4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达77.14%,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炎,也称胃黏膜病变或糜烂性出血性胃炎[2]。该疾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隐痛、恶心、呕血、柏油样便等。患者出血常为间歇性,部分患者出血比较严重,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3,4]。
多種不良刺激都可能引发糜烂性胃炎发病,如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通过胃黏膜直接损伤及抑制环氧合酶[5]。应激反应也可能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黏膜缺血造成黏液和碳酸氢钠分泌不足,最终导致胃黏膜屏障作用减低,造成黏膜损害。酒精也会造成胃黏膜上皮细胞损害,黏膜内出血和水肿亦可导致胃酸分泌亢进造成黏膜损伤[6]。
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我们对部分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说明这种护理模式临床实践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翟坤.糜烂性胃炎患者白睛脉络变化规律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33(10):12-13
[2] 梅琼.护胃汤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23(12):45-46
[3] 阳家长,李章勇,刘纯伦,方晓杰.生物阻抗方法评价糜烂性胃炎患者胃动力[J].重庆医学,2009,11(10):1356-1358
[4] 王伯军,丁勇.20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情绪障碍及其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07,07(09):474-476
[5] 邝杰思,关玉峰.不同病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改变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33(06):80-81
[6] 隋晓艳.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25(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