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环境下新型教学方法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可在任务驱动教育理念下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改进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作用下主动探究课堂上的知识或问题。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学生面临着不小的学习压力,为了改善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疲惫感和厌烦感,教师可引入任务驱动法对课堂教学予以优化。
【关键词】 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任务驱动法 探究学习
任务驱动法可成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保障学生发挥自主意识展开学习。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可将任务驱动法引进来,并加以推广运用,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
一、了解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师要合理设置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展开探究学习。目前,这一教学法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被推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师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首先,任务驱动法充分尊重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强。在学生不断主动展开任务驱动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任务驱动法可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动力,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以往更加明显,有利于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积极学习情感态度。最后,任务驱动法可满足能力建设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需要,便于教师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途径
(一)收集教学的素材,明确教学目标
丰富的教学素材可以为教师开展理论性强的知识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时也便于教师更好地明确新课的教学目标。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丰富的教学素材优化道德與法治教学,并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自主的学习。以“走向共同富裕”一课为例,教师可立足社会生活中关于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等方面的做法,搜集相关教学素材。
教师搜集好这些教学素材之后,可从其中蕴含的知识点中总结学习主题,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与意义,学会辩证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懂得理性回应或处理某些社会问题等等。针对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可合理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1)从精准扶贫的角度思考问题:为贫困人口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就可以实现脱贫目的吗?如何理解扶贫与扶教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扶贫和扶教的关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2)站在扶贫和扶教的角度,创造性地解析“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3)整理国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让大家真正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可行建议。在这些学习任务的驱动作用下,九年级学生可很好地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
(二)使用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生动教学场景,它可增强学生积极情感和学习体验。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自主性,提高其在情境教学中的参与度,则可辅助教学情境来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氛围。
以“创新改变生活”一课为例,教师可先播放华为手机的广告,将学生带进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受华为手机先进科技带来的浓郁的技术创新氛围。在这一情境下,教师可引入华为手机的真实案例:“如今手机外观严重同质化,华为手机有没有做出什么改变?华为手机一直专注于发展高端机市场,它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原因是什么?美国为何会打压华为?你如何看待华为手机的5G技术?”学生在围绕华为手机的实际案例来展开探究学习时,可充分感受到创新的作用,并获得“创新源于生活”的感悟。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选择新爆款华为手机,对这款手机的技术创新之处进行分析,了解它的关键技术,并了解它与以前的华为手机相比,创新在哪里,甚至了解它与其他品牌的手机存在哪些优点和创新之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有效领悟本节课知识的精髓。
(三)使用开放式问题,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
开放式问题是指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可支持学生在探究开放式问题时,根据个人的思维特点发散思维,找出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这可有效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式问题设计的教学作用,可结合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以“正视发展挑战”一课为例,教师可设计这一开放式问题:“社会生活面临着什么发展挑战?你有什么应对措施?”
在这一开放式问题的情境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材料,如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经济建设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常常出现在中考道德与法治的试卷上,学生可围绕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展开探究,并发挥开放性思维,结合更多的社会热点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比如学生可结合每年“两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事例,对社会生活中人们面临的挑战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自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自主提出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然后展开共同讨论和解决。各小组在探究相关话题时,其学习思路非常广阔,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为了让九年级学生有效学习与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点,教师应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展开高效学习,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更加理想可观,促进九年级学生从整体上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伍金明.任务驱动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读天下(综合),2018(08):169.
【关键词】 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任务驱动法 探究学习
任务驱动法可成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保障学生发挥自主意识展开学习。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可将任务驱动法引进来,并加以推广运用,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
一、了解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师要合理设置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展开探究学习。目前,这一教学法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被推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师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首先,任务驱动法充分尊重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强。在学生不断主动展开任务驱动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任务驱动法可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动力,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以往更加明显,有利于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积极学习情感态度。最后,任务驱动法可满足能力建设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需要,便于教师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途径
(一)收集教学的素材,明确教学目标
丰富的教学素材可以为教师开展理论性强的知识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时也便于教师更好地明确新课的教学目标。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丰富的教学素材优化道德與法治教学,并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自主的学习。以“走向共同富裕”一课为例,教师可立足社会生活中关于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等方面的做法,搜集相关教学素材。
教师搜集好这些教学素材之后,可从其中蕴含的知识点中总结学习主题,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与意义,学会辩证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懂得理性回应或处理某些社会问题等等。针对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可合理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1)从精准扶贫的角度思考问题:为贫困人口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就可以实现脱贫目的吗?如何理解扶贫与扶教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扶贫和扶教的关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2)站在扶贫和扶教的角度,创造性地解析“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3)整理国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让大家真正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可行建议。在这些学习任务的驱动作用下,九年级学生可很好地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
(二)使用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生动教学场景,它可增强学生积极情感和学习体验。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自主性,提高其在情境教学中的参与度,则可辅助教学情境来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氛围。
以“创新改变生活”一课为例,教师可先播放华为手机的广告,将学生带进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受华为手机先进科技带来的浓郁的技术创新氛围。在这一情境下,教师可引入华为手机的真实案例:“如今手机外观严重同质化,华为手机有没有做出什么改变?华为手机一直专注于发展高端机市场,它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原因是什么?美国为何会打压华为?你如何看待华为手机的5G技术?”学生在围绕华为手机的实际案例来展开探究学习时,可充分感受到创新的作用,并获得“创新源于生活”的感悟。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选择新爆款华为手机,对这款手机的技术创新之处进行分析,了解它的关键技术,并了解它与以前的华为手机相比,创新在哪里,甚至了解它与其他品牌的手机存在哪些优点和创新之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有效领悟本节课知识的精髓。
(三)使用开放式问题,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
开放式问题是指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可支持学生在探究开放式问题时,根据个人的思维特点发散思维,找出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这可有效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式问题设计的教学作用,可结合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以“正视发展挑战”一课为例,教师可设计这一开放式问题:“社会生活面临着什么发展挑战?你有什么应对措施?”
在这一开放式问题的情境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材料,如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经济建设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常常出现在中考道德与法治的试卷上,学生可围绕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展开探究,并发挥开放性思维,结合更多的社会热点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比如学生可结合每年“两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事例,对社会生活中人们面临的挑战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自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自主提出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然后展开共同讨论和解决。各小组在探究相关话题时,其学习思路非常广阔,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为了让九年级学生有效学习与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点,教师应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展开高效学习,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更加理想可观,促进九年级学生从整体上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伍金明.任务驱动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读天下(综合),2018(0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