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处理好微课教学与探究实验教学的关系;依托课程标准开发微课资源,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的关系,可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情境化,又有针对性、适用性,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微课;实验教学;自主学习
一、注重实验教学课堂互动与参与性
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展了实验教学,不过实验教学对教学场地、设备、时间有一定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用讲述法来阐述某些实验过程与结果。学生在无法参与且不能亲眼见证实验现象的情况下会觉得实验教学比较枯燥,缺乏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学效果也比较差。对此,学校可以采用微课实验教学来改善这一现象,例如教学中要求学生们进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的实验。该实验短期内的效果不明显,对此,我提前将学生们分为几组,每组分配不同的研究任务,要求他们们将实验结果拍摄下来。例如,第一组负责拍摄生活中铁生锈的情况;第二组负责拍摄玻璃容器内,铁钉在水中的变化情况,其中用于实验的铁不能全部没入水中;第三组负责将铁钉全部放入煮沸后的水内,并且用塑料播磨密封玻璃容器口,然后拍摄铁钉的变化;第四组人员负责拍摄完全干燥且用塑料薄膜封住口的玻璃容器内铁钉的变化。所有参与实践的同学需要记录并拍摄每天铁钉表面的情况,之后将资料上交老师。老师负责整理学生们上交的内容,将视频或者图片进行剪辑、编辑,配上文字性解释,形成一个短小的视频,而后让所有小组都派出各自的发言人对实验过程进行讲解。可以看出,这个实验虽然耗时較长,但是难度比较小,对器械要求也不高,学生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实验观察、记录的任务,而且实验视频剪辑出来后还能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让学生觉得非常有成就,观看微课以及讲解实验过程时就会比较积极,甚至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自己的实验观点以及建议,加深对实验以及科学理论的理解。由此可见,微课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
二、以微课为例,突破知识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操作向学生们演示实验现象,引发其思考的教学手段被称为演示实验,该类教学的实验结果比较准确,直观性比较好,不易让学生产生困惑。不过,演示实验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操作规范且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然而有的实验发生的现象以及操作过程直观性较低,不利于全班同学观看;有的实验操作繁琐,且用到的仪器也多;还有的实验出错率比较高,如温度计测量、天平操作与结果计量、电路连接、酒精灯使用方法以及动滑轮固定等。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微课模式,即实现了教学目标有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通过网络技术重点标出实验的关键内容,如用放大功能放大实验器材,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实验器材的功能以及实验过程中发饰的现象;此外,教师还以重点标注教学中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提示、字幕等方式呈现实验的重点以及重点知识内容。同以往讲解式实验或者文字展示性讲解模式相比,微课教学模式更为直观,既能让学生掌握实验过程还能克服教学中的多种问题,提高实验的教学意义,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三、合理運用微课展播
探究实验是一种参与性实验,实验主导权在学生手中,这种实验模式能够让学生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发散其思维。教师会在实验开始前向学生讲述实验的重点,如实验问题、实验流程、实验假设情况以及实验过程中要遵守的标准、记录的数据与分析结果等。通常,参加探究实验的学生很难记住所有的要求,实验过程中需要教师不停地对其进行纠正、指导。若问题过多,教师就有可能估计不过来。针对以上情况,我采用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们来展示实验问题的设计、实验具体流程、实验要求以及实验数据分析与记录等内容,让学生在多次观看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进行实验以及数据统计中,事实证明,微课模式不仅能让实验更顺利,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四、灵活运用微课,拓展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微课还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例如教材中时常会有一些“小制作、小实验”课后作业。然而学生们通常不知道要如何进行这些实验,实验开始前要准备什么材料,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对此,我将某些小制作、小实验的方法、需要的材料等制成视频或者图片,通过微课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利用身边常见的东西进行创新与制作。例如,用款泉水瓶做个精致可爱的笔筒或者是做一个雨量器;用线轴做一个可以提起重物的小滑轮;用旧纸盒做个美观的垃圾桶;用纸杯、铅笔、小刀做个走马灯等。
五、标注细节,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
每节课都有固定时间,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认知实验器材、掌握实验相关的知识,会在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用到的器材。但是,每个班都有好几十人,而教师展示的器材多比较小,所以大多时候,班内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老师展示的东西。再者,学生们平时很少能碰到实验器材,操作难免生疏,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出错,记录的数据误差极大,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正,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的精力也有限,有时候可能会顾及不到所有人。这时,微课视频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反复展示实验中的细节与注意事项,例如过滤实验中,学习必须要根据操作规范来打开、剪切、摆放滤纸,否则实验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播放过滤实验“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即便有问题也能根据这些内容自我纠正,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总之,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具备概括性、主体性、资源占用小等特征的微课贴合我国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发展以及学生们的成长来说价值很大。因此,教师不但要将微课引入教学当中,还要懂得变通与运用,让它符合实际教学需求,争取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成库.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上),2018(02):50.
[2]杨秋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时代教育,2018(02):165.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4]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05).
[5]李玉平.如何开发微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13(01).
[6]徐鹤松.物理“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旬),2013,(9).
关键词:微课;实验教学;自主学习
一、注重实验教学课堂互动与参与性
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展了实验教学,不过实验教学对教学场地、设备、时间有一定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用讲述法来阐述某些实验过程与结果。学生在无法参与且不能亲眼见证实验现象的情况下会觉得实验教学比较枯燥,缺乏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学效果也比较差。对此,学校可以采用微课实验教学来改善这一现象,例如教学中要求学生们进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的实验。该实验短期内的效果不明显,对此,我提前将学生们分为几组,每组分配不同的研究任务,要求他们们将实验结果拍摄下来。例如,第一组负责拍摄生活中铁生锈的情况;第二组负责拍摄玻璃容器内,铁钉在水中的变化情况,其中用于实验的铁不能全部没入水中;第三组负责将铁钉全部放入煮沸后的水内,并且用塑料播磨密封玻璃容器口,然后拍摄铁钉的变化;第四组人员负责拍摄完全干燥且用塑料薄膜封住口的玻璃容器内铁钉的变化。所有参与实践的同学需要记录并拍摄每天铁钉表面的情况,之后将资料上交老师。老师负责整理学生们上交的内容,将视频或者图片进行剪辑、编辑,配上文字性解释,形成一个短小的视频,而后让所有小组都派出各自的发言人对实验过程进行讲解。可以看出,这个实验虽然耗时較长,但是难度比较小,对器械要求也不高,学生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实验观察、记录的任务,而且实验视频剪辑出来后还能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让学生觉得非常有成就,观看微课以及讲解实验过程时就会比较积极,甚至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自己的实验观点以及建议,加深对实验以及科学理论的理解。由此可见,微课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
二、以微课为例,突破知识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操作向学生们演示实验现象,引发其思考的教学手段被称为演示实验,该类教学的实验结果比较准确,直观性比较好,不易让学生产生困惑。不过,演示实验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操作规范且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然而有的实验发生的现象以及操作过程直观性较低,不利于全班同学观看;有的实验操作繁琐,且用到的仪器也多;还有的实验出错率比较高,如温度计测量、天平操作与结果计量、电路连接、酒精灯使用方法以及动滑轮固定等。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微课模式,即实现了教学目标有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通过网络技术重点标出实验的关键内容,如用放大功能放大实验器材,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实验器材的功能以及实验过程中发饰的现象;此外,教师还以重点标注教学中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提示、字幕等方式呈现实验的重点以及重点知识内容。同以往讲解式实验或者文字展示性讲解模式相比,微课教学模式更为直观,既能让学生掌握实验过程还能克服教学中的多种问题,提高实验的教学意义,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三、合理運用微课展播
探究实验是一种参与性实验,实验主导权在学生手中,这种实验模式能够让学生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发散其思维。教师会在实验开始前向学生讲述实验的重点,如实验问题、实验流程、实验假设情况以及实验过程中要遵守的标准、记录的数据与分析结果等。通常,参加探究实验的学生很难记住所有的要求,实验过程中需要教师不停地对其进行纠正、指导。若问题过多,教师就有可能估计不过来。针对以上情况,我采用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们来展示实验问题的设计、实验具体流程、实验要求以及实验数据分析与记录等内容,让学生在多次观看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进行实验以及数据统计中,事实证明,微课模式不仅能让实验更顺利,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四、灵活运用微课,拓展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微课还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例如教材中时常会有一些“小制作、小实验”课后作业。然而学生们通常不知道要如何进行这些实验,实验开始前要准备什么材料,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对此,我将某些小制作、小实验的方法、需要的材料等制成视频或者图片,通过微课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利用身边常见的东西进行创新与制作。例如,用款泉水瓶做个精致可爱的笔筒或者是做一个雨量器;用线轴做一个可以提起重物的小滑轮;用旧纸盒做个美观的垃圾桶;用纸杯、铅笔、小刀做个走马灯等。
五、标注细节,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
每节课都有固定时间,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认知实验器材、掌握实验相关的知识,会在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用到的器材。但是,每个班都有好几十人,而教师展示的器材多比较小,所以大多时候,班内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老师展示的东西。再者,学生们平时很少能碰到实验器材,操作难免生疏,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出错,记录的数据误差极大,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正,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的精力也有限,有时候可能会顾及不到所有人。这时,微课视频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反复展示实验中的细节与注意事项,例如过滤实验中,学习必须要根据操作规范来打开、剪切、摆放滤纸,否则实验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播放过滤实验“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即便有问题也能根据这些内容自我纠正,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总之,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具备概括性、主体性、资源占用小等特征的微课贴合我国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发展以及学生们的成长来说价值很大。因此,教师不但要将微课引入教学当中,还要懂得变通与运用,让它符合实际教学需求,争取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成库.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上),2018(02):50.
[2]杨秋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时代教育,2018(02):165.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4]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05).
[5]李玉平.如何开发微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13(01).
[6]徐鹤松.物理“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旬),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