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展示]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命题分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这种传统的命题方式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从古代科举考试一直到现在的小考、中考、全国高考、职称考试、研究生考试及公务员考试等,已成为最主要的命题方式。因此,正确把握命题意图、准确理解题目含义是作文者的首要任务。
从语法结构上分析,这个题目是一个兼语式短语。其中的兼语就是“感恩”。“感恩”既是使令动词“让”的宾语,又是“成为一种习惯”的主语,是整个短语的意核。何为“感恩”?感恩是对别人给予你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从“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这些佳句都折射出一种朴实的感恩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所以,参赛者既要明白“感恩”一词的词典义,又要弄清“感恩”一词的文化意蕴。而这个题目的谓语部分是个动宾短语——“成为一种习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其核心目的就是成为“习惯”。“习惯” 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依靠惯性这样想、这样做、这样说而不易改变的行为。兼语短语往往无主句,而无主句实际上是泛主句,也就是说发出这个动作的主语是你、我、他等一切相关的人。结合这次作文大赛的总主题——“感恩,与青春同行”,可知这个题目的特定主使者是我们的青少年。所以,审题的时候,我们要以青少年为主人公,以其他人为辅。
从命题意图上分析,这是个观点式题目,即(我们青少年要)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为什么“我们青少年” 要这样做?是因为这一代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处在整个家庭的宠爱之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有呼必至;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都尽其所能来满足孩子。长此以往,许多孩子对于亲人师友给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觉得理所当然,坦然受之。他们不仅不懂感激、不愿感谢、不会感动、不知感恩,反而会因为亲人师友的帮助不到位而责怪怨怼。他们一旦走上社会,不但人际关系糟糕,而且心理孤僻阴暗。所以大赛命题组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宗旨,拟定这样一个总主题,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那么为什么要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呢?因为任何事情只有成为习惯,才会自觉去做、主动去做,无须他人提醒或者督促。感恩也是这样,一个人在思想认识上对感恩不以为然,或行动上没有把感恩当作习惯,那么“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一再发生,“救人反遭诬陷”的闹剧重复上演,一些心存善念的人在做好事时犹豫再三,也就见惯不怪了。感恩于心,才能报恩以行,才能促進人际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感恩于心、施恩于人、报恩以行,真正让感恩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和谐、充满尊严的美好社会就指日可待。
[构思点拨]
这个题目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或者抒情散文。
[1] [ 如果写记叙文,最好以第一人称来写,更能写出真情实感。]
叙述方式可以是顺叙,也可以是倒叙。
若按顺叙方式写,那就从一件自己不懂感恩的故事讲起,详细描述;再铺展到自己不懂感激、不愿感谢、不会感动、不知感恩的事例,概略叙述。然后笔锋一转,写一件触动自己灵魂、促使自己转变的事情,浓墨重彩地渲染自己在那一刻幡然醒悟之情景,再写懂得感恩后获得的幸福感。最后,写现在把感恩形成了习惯,能够自觉主动地付诸行动,进而自然地帮助他人、回报亲人师友的恩惠。自此,整个人格得以升华。
若按倒叙方式写,可先写一件触动自己灵魂、促使自己转变的事情,再回溯过去不懂感激、不愿感谢、不会感动、不知感恩的事情,最后写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以后,自己言行举止的变化,突出精神层面上的提升。
[ 如果写议论文,一定注意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谨。] [2]
引论部分,宜先引用古今中外关于感恩的名言,比如:1.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谚语);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3.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4.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中国谚语);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7.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选用两三则就可以了)。然后用一个过渡句,推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青少年要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也可以先痛陈现实中以怨报德、反诬陷施恩人的现象,再引出中心论点。这种方式更能触目惊心。
本论部分,最好采用层进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逐层推进。第一,人为什么要学会感恩;第二,为什么青少年要学会感恩;第三,青少年为什要让感恩成为习惯。这些在本次大赛的主题与方案中都有精彩的阐述,本文的“命题分析”中也有说明,在此不赘述。当然,也可以采用对比式结构: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论证我们要学会感恩、并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采用哪一种论证结构,都要把事实论证与引用论证有机调配开来,把典型事例与概括事例穿插开来,这样才不死板。举例以后,还要对事例作分析推理,以紧扣论点。万不可只见事例,不见分析。
结论部分,侧重阐述怎样做才能让感恩成为我们的习惯。可由表及里地说明怎么做,最好用一组排比句分别回扣分论点,提出总的目的要求。
[ 写抒情散文,注意思路上可以由实到虚,由物及人。][3]
先铺叙几则古今中外感恩的动人故事,然后进行情感升华。或者先描写几个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感恩的感人故事,再写我们这一代在爱的浓荫下成长的青少年应该怎样把感恩变成习惯。注意写人写物写事,要点面结合,详略有序,既铺展得开,又紧扣中心,形散神聚。特别要注意最后落脚点要在“成为习惯”上。
(责任编辑 / 胡 璐)
[命题分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这种传统的命题方式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从古代科举考试一直到现在的小考、中考、全国高考、职称考试、研究生考试及公务员考试等,已成为最主要的命题方式。因此,正确把握命题意图、准确理解题目含义是作文者的首要任务。
从语法结构上分析,这个题目是一个兼语式短语。其中的兼语就是“感恩”。“感恩”既是使令动词“让”的宾语,又是“成为一种习惯”的主语,是整个短语的意核。何为“感恩”?感恩是对别人给予你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从“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这些佳句都折射出一种朴实的感恩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所以,参赛者既要明白“感恩”一词的词典义,又要弄清“感恩”一词的文化意蕴。而这个题目的谓语部分是个动宾短语——“成为一种习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其核心目的就是成为“习惯”。“习惯” 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依靠惯性这样想、这样做、这样说而不易改变的行为。兼语短语往往无主句,而无主句实际上是泛主句,也就是说发出这个动作的主语是你、我、他等一切相关的人。结合这次作文大赛的总主题——“感恩,与青春同行”,可知这个题目的特定主使者是我们的青少年。所以,审题的时候,我们要以青少年为主人公,以其他人为辅。
从命题意图上分析,这是个观点式题目,即(我们青少年要)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为什么“我们青少年” 要这样做?是因为这一代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处在整个家庭的宠爱之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有呼必至;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都尽其所能来满足孩子。长此以往,许多孩子对于亲人师友给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觉得理所当然,坦然受之。他们不仅不懂感激、不愿感谢、不会感动、不知感恩,反而会因为亲人师友的帮助不到位而责怪怨怼。他们一旦走上社会,不但人际关系糟糕,而且心理孤僻阴暗。所以大赛命题组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宗旨,拟定这样一个总主题,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那么为什么要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呢?因为任何事情只有成为习惯,才会自觉去做、主动去做,无须他人提醒或者督促。感恩也是这样,一个人在思想认识上对感恩不以为然,或行动上没有把感恩当作习惯,那么“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一再发生,“救人反遭诬陷”的闹剧重复上演,一些心存善念的人在做好事时犹豫再三,也就见惯不怪了。感恩于心,才能报恩以行,才能促進人际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感恩于心、施恩于人、报恩以行,真正让感恩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和谐、充满尊严的美好社会就指日可待。
[构思点拨]
这个题目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或者抒情散文。
[1] [ 如果写记叙文,最好以第一人称来写,更能写出真情实感。]
叙述方式可以是顺叙,也可以是倒叙。
若按顺叙方式写,那就从一件自己不懂感恩的故事讲起,详细描述;再铺展到自己不懂感激、不愿感谢、不会感动、不知感恩的事例,概略叙述。然后笔锋一转,写一件触动自己灵魂、促使自己转变的事情,浓墨重彩地渲染自己在那一刻幡然醒悟之情景,再写懂得感恩后获得的幸福感。最后,写现在把感恩形成了习惯,能够自觉主动地付诸行动,进而自然地帮助他人、回报亲人师友的恩惠。自此,整个人格得以升华。
若按倒叙方式写,可先写一件触动自己灵魂、促使自己转变的事情,再回溯过去不懂感激、不愿感谢、不会感动、不知感恩的事情,最后写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以后,自己言行举止的变化,突出精神层面上的提升。
[ 如果写议论文,一定注意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谨。] [2]
引论部分,宜先引用古今中外关于感恩的名言,比如:1.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谚语);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3.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4.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中国谚语);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7.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选用两三则就可以了)。然后用一个过渡句,推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青少年要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也可以先痛陈现实中以怨报德、反诬陷施恩人的现象,再引出中心论点。这种方式更能触目惊心。
本论部分,最好采用层进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逐层推进。第一,人为什么要学会感恩;第二,为什么青少年要学会感恩;第三,青少年为什要让感恩成为习惯。这些在本次大赛的主题与方案中都有精彩的阐述,本文的“命题分析”中也有说明,在此不赘述。当然,也可以采用对比式结构: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论证我们要学会感恩、并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采用哪一种论证结构,都要把事实论证与引用论证有机调配开来,把典型事例与概括事例穿插开来,这样才不死板。举例以后,还要对事例作分析推理,以紧扣论点。万不可只见事例,不见分析。
结论部分,侧重阐述怎样做才能让感恩成为我们的习惯。可由表及里地说明怎么做,最好用一组排比句分别回扣分论点,提出总的目的要求。
[ 写抒情散文,注意思路上可以由实到虚,由物及人。][3]
先铺叙几则古今中外感恩的动人故事,然后进行情感升华。或者先描写几个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感恩的感人故事,再写我们这一代在爱的浓荫下成长的青少年应该怎样把感恩变成习惯。注意写人写物写事,要点面结合,详略有序,既铺展得开,又紧扣中心,形散神聚。特别要注意最后落脚点要在“成为习惯”上。
(责任编辑 / 胡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