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说,奶奶驼背了。
听到这话,是在深夜时分,彼时,我正与久违的母亲并排躺在床上卧谈。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绝对是真理中的真理,永远颠扑不破,尤其是随着年岁渐长,更觉每一次与母亲的重逢是极不易的,需要竭尽全力来呵护,来珍惜。所以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会不完的意。但我们却总是隔着遥遥的时空,聚少离多是真相——倘若将之归结为人力所不能及的命运,那么,我还是相信真情在某些时候确然可以摆脱命运的桎梏。比如说,血浓于水的母女之情、父女之情,恩重如山的夫妻之情,相濡以沫的祖孙之情。
母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媳妇。老家在农村,自从下岗后,父亲因病只能留在乡下,当时他试图将母亲留在身边时,母亲如一头暴怒的野马般极力咆哮着,她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愤恨口吻对父亲说:“绝对不行!留在乡下我下半辈子就算完了!”父亲表面上英勇魁梧,但骨子里毕竟是个孱弱的男人,在母亲那一霎时逼人英气的震慑下,长叹一口气,重重垂下头,任母亲自此从他身边飞走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小小的心里不知不觉间种下了对于母亲的憎恨,一种无来由的滔天憎恨。
在我从少年长成一名成人的道路上,父亲就是我最坚实的靠山,物质上,精神上。我忘不了那些在父爱的呵护下小心成长的日子。若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是我不得不对命运做出的坚强妥协,于一个向往五彩斑斓的少年来说,不能不说这成长的底色有一种抹不去的暗灰,且在那些亟需母爱滋润的年代里,母爱却离奇地缺失了,这种缺失导致了我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母亲无来由的麻木的憎恨,但父亲适时的关爱,却似一道道刺破阴霾的明亮,令我觉出成长的力度与生命的甜美,总不至于太绝望。
或许,这也是我些微恋父情结的根系。我不否认我恋父,但最美的是,我恋得恰到好处。就像父亲曾叮嘱母亲给他买茉莉花茶,母亲并未真正放在心上,以买不到为由换来父亲一声无言的叹息。但我却就此记住了父亲这个卑微的请求,恰好前不久我路过一家茶叶店时,试品了一杯茉莉花茶,那种清香令我刹时间就想起了父亲,于是心里不自觉又于微甜中泛起一阵清苦,便毫不犹豫地进去给父亲买下足够半年喝的茶叶。不为什么,如此,便可以心安。后来打电话告诉父亲,也并非为了炫耀什么,只愿他能于我淡淡言语间,感受到一种细微而温暖的力量。
说这些,也并不意味着我对母亲的憎恨已经进行到怎样的一种田地。事实上,我现在对于母亲已无一丝恨意。一心一意只这样想——她是我的母亲,是她给了我繁盛而坚忍的生命,我是与她血脉相通、灵魂相映的女儿,仅仅这些,就足够我今生今世用尽全力好好爱她,给她足够多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温暖,不再让她为我曾经的叛逆与倔强而心伤。至于曾经那些所谓的憎恨,都是属于青春期的逆反,是一种映照往事的微茫,时过境迁了,便皆已不重要。我现在要做的是,怎样以我最辛辣的姿势开放,以此来保证她能真正拥有这尘世的安稳与静好,不再为生计愁,不再面对一片茫然未知的苦海。
我曾质疑过母亲对父亲如今是否还有感情,也曾一度沦身于此,哀伤到不能自拔。每每面对母亲在春节后便决然离开乡村的背影,再望望身后如树一般静默挺拔的父亲,我的心中总有一种被撼动的凄楚。我多么希望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如这世上许多的凡俗夫妻一般安然地厮守在一起,就过那种烟火甚至世俗的小日子,只要各自心中成就一种恰实的圆满,那比什么都宝贵。可是不。如今看来,这希望很渺茫,除非将来我能在城市里为他们买下一处栖身之所,或许也只能够维持某种貌合神离的安好。因为到底是分居了十年的夫妻,且一个在城市,热爱自由与时尚,一个在乡下,尊崇孝道与礼数,所以这其中横亘着的十年,其实就是一道越来越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既有人力之因,更是岁月之葬,做儿女的,并不可硬生生地批判父亲亦或母亲,他们都不容易。都有难处。如今,当想到这里,我已经能够泰然面对父母之间的这种不圆满。且以为这不圆满竟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圆满。
一次,与母亲卧谈至深夜。我们聊到父亲。罗列了一长串关于父亲的缺点、毛病之后,母亲竟然先我一步剧烈地笑了起来,我不知哪根弦被拨动了,笑声也像决了堤的水一样没命地狂涌……两个人简直就是笑岔了气,也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力量可以支持如此长久而强劲的笑,总之,笑到最后,我眼里满是泪水,母亲也在一边抽着鼻子。也就是这一次酣畅淋漓的笑,让我深刻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母亲依然深爱父亲。倘若不深爱,母亲不可能如此歇斯底里地笑,那笑里,都是积淀在岁月中的泪水啊!只因这泪无奈,且无望。
对于父母这种长久离居的状态,我竟越来越泰然。说到底,我泰然与否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是否真正泰然?如今,母亲依然在城市里如夸父追日一般追求着她梦想中的自由与幸福,她是三毛一般的追梦女子,为我所真心敬佩与欣赏;爷爷去世近两年了,伯父去世也已一年多,父亲日日在乡下守着为老崔家劳碌了四世四代的奶奶,那种反哺的深情,虽看来是一种不务正业的愚痴,但我却觉得这是将人情的深刻淋漓入木三分地刻画到了极致,所以,我依然要在心底为父亲喝彩,琐碎凡常的平素中,他自不失一颗铁血丹心!
只是,奶奶驼了背,这竟是此时此刻的我所不能接受的!
印象中的奶奶,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坚忍女子。我骨子里的清气与坚毅都传自于她,这是一种超越性别超越年岁而足以与生命共比肩的力度,足以支撑一个人在任何境况里都走得镇定稳当,无惧无畏,于困境与逆境中尤甚。刚被送回乡下时,我不懂她,只觉得她是那样严厉,对我也是那样糟糕,比如,她从來不夸我,尽管我总是考很高的分数回来。甚至后来,我还在日记里偷偷写过心里对奶奶的不满,不幸后来被邻居发现,并读给奶奶听,那一次,奶奶用世界上最狠的眼神盯住我看,结果我哭了整整一下午,又是那么无助,想死的心都有了。从此以后,我便对奶奶有了一种发自本能的畏惧,甚至后来婶婶问我:“小玉,你是不是怕奶奶啊?”这一句话竟把我的泪问了下来,当时,就像心窝子一下子被人捅了个洞一样,血似江河一般涌流不止。真是这样的,我真的很怕奶奶,我怕她总是那么劳碌,我怕她一整天总阴着脸,我怕一直一言不发的她冷不丁冒出一句话来震穿了我孱弱的心神,我怕……后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怕奶奶了。曾经的那种恐惧荡然无存,仿佛曾经就是一个梦。
后来,当我开始在小镇读初中时,奶奶已渐渐不要我帮忙做家务,都是她和爷爷两人用力扛。再后来,我离开小镇去县城读高中,我离开县城去北方的城市读大学,每年与奶奶的见面就遥遥无期了。距离与说不出口的思念,竟让我成了一个懂得默默报恩的孩子。高中时,得到的第一笔稿费是97元,记得刚拿到这些似乎流淌着滚烫热血的票子时,我的第一个念头竟是给奶奶买衣服。于 是像得了失心疯一样,独自跑到市中心的服装城给奶奶买棉袄。羽绒服是买不起的,只能买棉袄。但也已经很好。后来父亲对我说,那件灰褐色的袄,奶奶穿了整整一个冬天,特别爱惜,且逢人便说,这是我家小孙女买的。后来又给她买了一件藏蓝色的棉衣,从县城里带回去给她,她竟穿不上,拱手把衣服交给我的时候,竟一脸怅惘,那种怅然若失的表情,像极了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为何,我为那一刻的发现而无比心伤。
后来上了大学,积蓄多了,终于有能力给奶奶买羽绒服了。那个春节前的冬天,奶奶竟“矫情”得像个娃娃,无论如何不肯与我一起上街。她一个劲地说,“你还是个孩子呢”,但我执意要买,我知道,在奶奶予我的恩情面前,区区一件羽绒服,真不算什么。是奶奶,延续,或者说,延展了我的生命。于是,2008年的春节,穿一件宝蓝色羽绒服的奶奶,有着说不出的飒然英气。那种闪耀着坚毅光芒的宝蓝色,与坚忍绵厚的奶奶,真是丝丝入扣且相得益彰的!于是那一年正月,着一身墨绿的我与着一身宝蓝的奶奶,两人相依相偎在镜头前含笑着留下的那张定格,真是一记骨力进溅的绝唱!后来,每次回家,我都要带奶奶上街,买衣,买鞋,买袜。在小镇上买的东西,价格并不很贵,奶奶却心疼我的钱,但我却喜欢看着奶奶在摆手之后试鞋时的满足以及被我挽着走在街上时的得意。多么不易啊,一名用枯枝一般的双手与苍树一般的身躯支撑起一个家族四个世代的伟女子,此时此刻,那只渐行苍老的手臂,竟被我,她最小的孙女,安稳而有力地环在臂弯里。
尤其是近来,我正在冲刺人生中除高考以外的另一座高峰,父亲知我日日劳碌不成形,便再不把家中的真实景况告知我。每次问及他与奶奶的身体,他都是一个简短有力的“好”字。我知是假,他也知假造假,并无悔过之意。很多真相,我都是过了很久才从母亲与姐姐处得知。就比如这一次,听母亲在黑暗中幽幽道一声“奶奶驼背了”,我竟暗自肆无忌惮地泪流不止——晴天霹雳!岁月无情!人生如梦!
还有什么好说的?泪都流在心里,沁在文字里,我对这一沉重事实的悲恸无以复加。也沒有要在下一次通话中反问父亲的意向。我是游子,我终究是要归故乡的。就在八月,爷爷故去两周年的那个永远的八月,我将回到以温厚怀抱与弘忍情怀哺育与延续了我生命的乡村、以及奶奶的身边。我的地气接在那里,我所有喜怒哀乐的根子盘结在那里。到时,我将以怎样的一种情态面对我那已经驼了背的奶奶,先让未然的岁月替我悲悯吧——这种眼睁睁的疼痛,想必比任何血淋淋的伤害都来得有力而沉重。
在静寂的夜里,我把头悄悄往母亲的枕边靠了靠,一种力量促使我的声音竟无比轻、无比柔,我无比轻柔地对母亲说:“妈,你也要保重自己。”我不忍说出更多“美人迟暮”的话语,徒令母亲心伤,尽管母亲的身影,也已确然有了一种不可抑止的微妙弧度。
母亲似乎也还沉浸在“奶奶驼背”这一事实中不能自拔,良久,微微应了我一声:“好。”在我看来,这一声“好”,是岁月对于母亲与奶奶之间曾经所谓的那些纠结之间的最佳和解。
岁月,终于弯了腰。只是,岁月终也驼了背——母亲的背,奶奶的背,父亲的背。
听到这话,是在深夜时分,彼时,我正与久违的母亲并排躺在床上卧谈。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绝对是真理中的真理,永远颠扑不破,尤其是随着年岁渐长,更觉每一次与母亲的重逢是极不易的,需要竭尽全力来呵护,来珍惜。所以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会不完的意。但我们却总是隔着遥遥的时空,聚少离多是真相——倘若将之归结为人力所不能及的命运,那么,我还是相信真情在某些时候确然可以摆脱命运的桎梏。比如说,血浓于水的母女之情、父女之情,恩重如山的夫妻之情,相濡以沫的祖孙之情。
母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媳妇。老家在农村,自从下岗后,父亲因病只能留在乡下,当时他试图将母亲留在身边时,母亲如一头暴怒的野马般极力咆哮着,她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愤恨口吻对父亲说:“绝对不行!留在乡下我下半辈子就算完了!”父亲表面上英勇魁梧,但骨子里毕竟是个孱弱的男人,在母亲那一霎时逼人英气的震慑下,长叹一口气,重重垂下头,任母亲自此从他身边飞走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小小的心里不知不觉间种下了对于母亲的憎恨,一种无来由的滔天憎恨。
在我从少年长成一名成人的道路上,父亲就是我最坚实的靠山,物质上,精神上。我忘不了那些在父爱的呵护下小心成长的日子。若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是我不得不对命运做出的坚强妥协,于一个向往五彩斑斓的少年来说,不能不说这成长的底色有一种抹不去的暗灰,且在那些亟需母爱滋润的年代里,母爱却离奇地缺失了,这种缺失导致了我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母亲无来由的麻木的憎恨,但父亲适时的关爱,却似一道道刺破阴霾的明亮,令我觉出成长的力度与生命的甜美,总不至于太绝望。
或许,这也是我些微恋父情结的根系。我不否认我恋父,但最美的是,我恋得恰到好处。就像父亲曾叮嘱母亲给他买茉莉花茶,母亲并未真正放在心上,以买不到为由换来父亲一声无言的叹息。但我却就此记住了父亲这个卑微的请求,恰好前不久我路过一家茶叶店时,试品了一杯茉莉花茶,那种清香令我刹时间就想起了父亲,于是心里不自觉又于微甜中泛起一阵清苦,便毫不犹豫地进去给父亲买下足够半年喝的茶叶。不为什么,如此,便可以心安。后来打电话告诉父亲,也并非为了炫耀什么,只愿他能于我淡淡言语间,感受到一种细微而温暖的力量。
说这些,也并不意味着我对母亲的憎恨已经进行到怎样的一种田地。事实上,我现在对于母亲已无一丝恨意。一心一意只这样想——她是我的母亲,是她给了我繁盛而坚忍的生命,我是与她血脉相通、灵魂相映的女儿,仅仅这些,就足够我今生今世用尽全力好好爱她,给她足够多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温暖,不再让她为我曾经的叛逆与倔强而心伤。至于曾经那些所谓的憎恨,都是属于青春期的逆反,是一种映照往事的微茫,时过境迁了,便皆已不重要。我现在要做的是,怎样以我最辛辣的姿势开放,以此来保证她能真正拥有这尘世的安稳与静好,不再为生计愁,不再面对一片茫然未知的苦海。
我曾质疑过母亲对父亲如今是否还有感情,也曾一度沦身于此,哀伤到不能自拔。每每面对母亲在春节后便决然离开乡村的背影,再望望身后如树一般静默挺拔的父亲,我的心中总有一种被撼动的凄楚。我多么希望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如这世上许多的凡俗夫妻一般安然地厮守在一起,就过那种烟火甚至世俗的小日子,只要各自心中成就一种恰实的圆满,那比什么都宝贵。可是不。如今看来,这希望很渺茫,除非将来我能在城市里为他们买下一处栖身之所,或许也只能够维持某种貌合神离的安好。因为到底是分居了十年的夫妻,且一个在城市,热爱自由与时尚,一个在乡下,尊崇孝道与礼数,所以这其中横亘着的十年,其实就是一道越来越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既有人力之因,更是岁月之葬,做儿女的,并不可硬生生地批判父亲亦或母亲,他们都不容易。都有难处。如今,当想到这里,我已经能够泰然面对父母之间的这种不圆满。且以为这不圆满竟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圆满。
一次,与母亲卧谈至深夜。我们聊到父亲。罗列了一长串关于父亲的缺点、毛病之后,母亲竟然先我一步剧烈地笑了起来,我不知哪根弦被拨动了,笑声也像决了堤的水一样没命地狂涌……两个人简直就是笑岔了气,也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力量可以支持如此长久而强劲的笑,总之,笑到最后,我眼里满是泪水,母亲也在一边抽着鼻子。也就是这一次酣畅淋漓的笑,让我深刻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母亲依然深爱父亲。倘若不深爱,母亲不可能如此歇斯底里地笑,那笑里,都是积淀在岁月中的泪水啊!只因这泪无奈,且无望。
对于父母这种长久离居的状态,我竟越来越泰然。说到底,我泰然与否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是否真正泰然?如今,母亲依然在城市里如夸父追日一般追求着她梦想中的自由与幸福,她是三毛一般的追梦女子,为我所真心敬佩与欣赏;爷爷去世近两年了,伯父去世也已一年多,父亲日日在乡下守着为老崔家劳碌了四世四代的奶奶,那种反哺的深情,虽看来是一种不务正业的愚痴,但我却觉得这是将人情的深刻淋漓入木三分地刻画到了极致,所以,我依然要在心底为父亲喝彩,琐碎凡常的平素中,他自不失一颗铁血丹心!
只是,奶奶驼了背,这竟是此时此刻的我所不能接受的!
印象中的奶奶,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坚忍女子。我骨子里的清气与坚毅都传自于她,这是一种超越性别超越年岁而足以与生命共比肩的力度,足以支撑一个人在任何境况里都走得镇定稳当,无惧无畏,于困境与逆境中尤甚。刚被送回乡下时,我不懂她,只觉得她是那样严厉,对我也是那样糟糕,比如,她从來不夸我,尽管我总是考很高的分数回来。甚至后来,我还在日记里偷偷写过心里对奶奶的不满,不幸后来被邻居发现,并读给奶奶听,那一次,奶奶用世界上最狠的眼神盯住我看,结果我哭了整整一下午,又是那么无助,想死的心都有了。从此以后,我便对奶奶有了一种发自本能的畏惧,甚至后来婶婶问我:“小玉,你是不是怕奶奶啊?”这一句话竟把我的泪问了下来,当时,就像心窝子一下子被人捅了个洞一样,血似江河一般涌流不止。真是这样的,我真的很怕奶奶,我怕她总是那么劳碌,我怕她一整天总阴着脸,我怕一直一言不发的她冷不丁冒出一句话来震穿了我孱弱的心神,我怕……后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怕奶奶了。曾经的那种恐惧荡然无存,仿佛曾经就是一个梦。
后来,当我开始在小镇读初中时,奶奶已渐渐不要我帮忙做家务,都是她和爷爷两人用力扛。再后来,我离开小镇去县城读高中,我离开县城去北方的城市读大学,每年与奶奶的见面就遥遥无期了。距离与说不出口的思念,竟让我成了一个懂得默默报恩的孩子。高中时,得到的第一笔稿费是97元,记得刚拿到这些似乎流淌着滚烫热血的票子时,我的第一个念头竟是给奶奶买衣服。于 是像得了失心疯一样,独自跑到市中心的服装城给奶奶买棉袄。羽绒服是买不起的,只能买棉袄。但也已经很好。后来父亲对我说,那件灰褐色的袄,奶奶穿了整整一个冬天,特别爱惜,且逢人便说,这是我家小孙女买的。后来又给她买了一件藏蓝色的棉衣,从县城里带回去给她,她竟穿不上,拱手把衣服交给我的时候,竟一脸怅惘,那种怅然若失的表情,像极了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为何,我为那一刻的发现而无比心伤。
后来上了大学,积蓄多了,终于有能力给奶奶买羽绒服了。那个春节前的冬天,奶奶竟“矫情”得像个娃娃,无论如何不肯与我一起上街。她一个劲地说,“你还是个孩子呢”,但我执意要买,我知道,在奶奶予我的恩情面前,区区一件羽绒服,真不算什么。是奶奶,延续,或者说,延展了我的生命。于是,2008年的春节,穿一件宝蓝色羽绒服的奶奶,有着说不出的飒然英气。那种闪耀着坚毅光芒的宝蓝色,与坚忍绵厚的奶奶,真是丝丝入扣且相得益彰的!于是那一年正月,着一身墨绿的我与着一身宝蓝的奶奶,两人相依相偎在镜头前含笑着留下的那张定格,真是一记骨力进溅的绝唱!后来,每次回家,我都要带奶奶上街,买衣,买鞋,买袜。在小镇上买的东西,价格并不很贵,奶奶却心疼我的钱,但我却喜欢看着奶奶在摆手之后试鞋时的满足以及被我挽着走在街上时的得意。多么不易啊,一名用枯枝一般的双手与苍树一般的身躯支撑起一个家族四个世代的伟女子,此时此刻,那只渐行苍老的手臂,竟被我,她最小的孙女,安稳而有力地环在臂弯里。
尤其是近来,我正在冲刺人生中除高考以外的另一座高峰,父亲知我日日劳碌不成形,便再不把家中的真实景况告知我。每次问及他与奶奶的身体,他都是一个简短有力的“好”字。我知是假,他也知假造假,并无悔过之意。很多真相,我都是过了很久才从母亲与姐姐处得知。就比如这一次,听母亲在黑暗中幽幽道一声“奶奶驼背了”,我竟暗自肆无忌惮地泪流不止——晴天霹雳!岁月无情!人生如梦!
还有什么好说的?泪都流在心里,沁在文字里,我对这一沉重事实的悲恸无以复加。也沒有要在下一次通话中反问父亲的意向。我是游子,我终究是要归故乡的。就在八月,爷爷故去两周年的那个永远的八月,我将回到以温厚怀抱与弘忍情怀哺育与延续了我生命的乡村、以及奶奶的身边。我的地气接在那里,我所有喜怒哀乐的根子盘结在那里。到时,我将以怎样的一种情态面对我那已经驼了背的奶奶,先让未然的岁月替我悲悯吧——这种眼睁睁的疼痛,想必比任何血淋淋的伤害都来得有力而沉重。
在静寂的夜里,我把头悄悄往母亲的枕边靠了靠,一种力量促使我的声音竟无比轻、无比柔,我无比轻柔地对母亲说:“妈,你也要保重自己。”我不忍说出更多“美人迟暮”的话语,徒令母亲心伤,尽管母亲的身影,也已确然有了一种不可抑止的微妙弧度。
母亲似乎也还沉浸在“奶奶驼背”这一事实中不能自拔,良久,微微应了我一声:“好。”在我看来,这一声“好”,是岁月对于母亲与奶奶之间曾经所谓的那些纠结之间的最佳和解。
岁月,终于弯了腰。只是,岁月终也驼了背——母亲的背,奶奶的背,父亲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