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在学段目标中,也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等教学目标,可以说,新《课标》把课本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联系的紧密程度作为了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但在我们现行的数学课本中,出现的例题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习题也是经过编制的可以套用公式、模仿例题的各种练习。加上现在的中小学生较少参与现实社会生活,在学习中很少考虑书本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懂得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长期的学习中,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虽然可以达到熟练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能、技巧的要求,但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不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各种现实问题。所以,我们的学生很多是解题能手,但也有不少学生在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面前产生了乏味、厌学情绪。美国19世纪著名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儿童之所以对传统教材感到厌倦,就在于给他们提供的东西同现实生活的经验相脱离。 在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種状况,把生活例子引入课堂教学,逐步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科学重组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理念,有效地运用好教科书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课程标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在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现数学的价值,不仅使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时,若当时正在进行世界杯比赛,其赛况必然成为学生课间的热门话题,在教学中便可选用中国队在小组赛中的比赛场景,先播放一段精彩的实况录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场比赛(分上半场、下半场)的净得分情况,归纳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从而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讨中掌握了“有理数加法法则”。
二、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经验数学化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师生合作与互动,共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并把二者统一于一定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逐步解决中把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在运用数学方法使实际问题一一破解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实践(“做一做”)、思考(“想一想”)、探索(“猜一猜”)、交流(“议一议”)等学习过程来展开。这样能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能力化
知识是数学的源头活水,知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引导学生多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作为数学老师,必须深刻重视数学同实践的紧密联系,掌握它们的能动反映。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老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四、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实现数学“生活化”的途径。
学生抽象能力较好,就可以将生活问题变得清楚,转化成数学问题,容易解决。比如:要求拦河坝的体积,就要把它的横截面抽象成梯形;要求仓库的容积,就要把仓库抽象成长方体……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生活情境,让学生把生活情境编成数学题目;或是尽量少给学生提供模型,代之以适当的实物,使实物自然地成为学生课堂中的学习模型。抽象能力是学生沟通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的一种必备能力,抽象能力的提高,将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一定要善于挖掘和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走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丰富、有趣,学生的学习才会更积极、主动。
但在我们现行的数学课本中,出现的例题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习题也是经过编制的可以套用公式、模仿例题的各种练习。加上现在的中小学生较少参与现实社会生活,在学习中很少考虑书本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懂得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长期的学习中,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虽然可以达到熟练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能、技巧的要求,但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不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各种现实问题。所以,我们的学生很多是解题能手,但也有不少学生在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面前产生了乏味、厌学情绪。美国19世纪著名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儿童之所以对传统教材感到厌倦,就在于给他们提供的东西同现实生活的经验相脱离。 在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種状况,把生活例子引入课堂教学,逐步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科学重组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理念,有效地运用好教科书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课程标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在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现数学的价值,不仅使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时,若当时正在进行世界杯比赛,其赛况必然成为学生课间的热门话题,在教学中便可选用中国队在小组赛中的比赛场景,先播放一段精彩的实况录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场比赛(分上半场、下半场)的净得分情况,归纳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从而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讨中掌握了“有理数加法法则”。
二、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经验数学化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师生合作与互动,共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并把二者统一于一定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逐步解决中把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在运用数学方法使实际问题一一破解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实践(“做一做”)、思考(“想一想”)、探索(“猜一猜”)、交流(“议一议”)等学习过程来展开。这样能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能力化
知识是数学的源头活水,知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引导学生多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作为数学老师,必须深刻重视数学同实践的紧密联系,掌握它们的能动反映。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老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四、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实现数学“生活化”的途径。
学生抽象能力较好,就可以将生活问题变得清楚,转化成数学问题,容易解决。比如:要求拦河坝的体积,就要把它的横截面抽象成梯形;要求仓库的容积,就要把仓库抽象成长方体……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生活情境,让学生把生活情境编成数学题目;或是尽量少给学生提供模型,代之以适当的实物,使实物自然地成为学生课堂中的学习模型。抽象能力是学生沟通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的一种必备能力,抽象能力的提高,将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一定要善于挖掘和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走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丰富、有趣,学生的学习才会更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