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动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情境,产生内心体验,受到情感陶冶。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八年,一直努力把对语文教学的热情“传染”给我的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把学习语文看成是一种乐趣,让课堂丰富多彩。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在语文教学中,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文为“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乐观的人生观。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即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有见解的人才。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热爱语文,热爱语文课堂,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才华、青春飞扬的舞台。
一、巧设导语,引人入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我特别重视导语的设计,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在执教《春》时,开篇:“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和《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满目新绿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色,歌颂春天。诗人杜甫《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学生背诵略)“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哪个句子描绘春天的?”(学生背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往往是选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写春的。今天学的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定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花、鸟、蜜蜂、蝴蝶,有风、雨等等。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描绘的呢?与我们生活的春天有什么差异呢?”这个导入,我用形象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描绘春色,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感情;组织学生背诵咏春名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提前步入“春”的意境中;把绝句同散文比较,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中的“春”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在执教《再别康桥》时,我先调动学生背诵几句送别诗歌,给学生营造一个伤感、忧伤的离别情绪。学生背好后,我引导学生带着忧伤的感情走进课文,这样尝试后,学生对《再别康桥》的意境把握非常到位,朗读起来效果甚佳。无论是哪种体裁的课文,我都精心设计导语,不仅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我在其中也享受了快乐。短短的导语,可谓昙花一现,但呈现给学生的是无边的美色。
二、联系生活,博取大爱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把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才是关键,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是很难愉快地接受知识的。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特别的爱好、特别的兴趣,才能持久地、深入地去探索、研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作所为。
只有联系生活,缩短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这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是很有帮助的。笔者在讲解《唐山大地震》一课时,和学生探讨了“大灾显大爱”的生活感受,把学生了解和知道的事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发表看法,体会伟大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博爱精神,重点联系了2009年的“5.12”大地震中的实例,让学生受到触动,受到震撼,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进行了情感教育。
三、作秀课文,乐在其中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也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要达到此等效果,就必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阅读、理解,去讨论、争论,去“品尝那语文书中的绿色食品”。
在进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时,面对如此陌生的内容,怎么让学生投入其中,对此感兴趣呢?一方面,在内容上,我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知识竞答中了解戏曲;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我们进行师生合作,穿插了对各地方戏的演唱和表演。如: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京剧《苏三起解》等,在学生的表演中获得了一阵阵掌声。而几个女生对京剧《拾玉镯》片段的表演更是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激发思维,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我觉得只有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学生才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独特的思维特征,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的生命得以个性发展。
四、美读生情,情不胜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就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因此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教学倾注的热情,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以及教师心情的愉悦、兴奋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那些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语文佳作,让教师用语言和情感为学生创设美的课堂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角色之中。
吟诵的时侯,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而定。大体说来,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到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取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否则难有理想的效果。例如,教学舒婷的《致橡树》,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音乐美,得到了美的熏陶。
在进行《黄河颂》一诗的朗读指导中,我怀着对母亲河壮怀激越的情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诗人一起去感受雄奇壮丽的山河,去感受英勇抗敌的战士,去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这样入情入境地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并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语文教师应该是美的发现者,美的传播者,这样语文课堂能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展示学生才华、放飞青春梦想的乐园,使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责任编辑:李雪虹)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八年,一直努力把对语文教学的热情“传染”给我的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把学习语文看成是一种乐趣,让课堂丰富多彩。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在语文教学中,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文为“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乐观的人生观。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即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有见解的人才。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热爱语文,热爱语文课堂,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才华、青春飞扬的舞台。
一、巧设导语,引人入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我特别重视导语的设计,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在执教《春》时,开篇:“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和《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满目新绿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色,歌颂春天。诗人杜甫《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学生背诵略)“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哪个句子描绘春天的?”(学生背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往往是选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写春的。今天学的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定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花、鸟、蜜蜂、蝴蝶,有风、雨等等。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描绘的呢?与我们生活的春天有什么差异呢?”这个导入,我用形象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描绘春色,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感情;组织学生背诵咏春名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提前步入“春”的意境中;把绝句同散文比较,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中的“春”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在执教《再别康桥》时,我先调动学生背诵几句送别诗歌,给学生营造一个伤感、忧伤的离别情绪。学生背好后,我引导学生带着忧伤的感情走进课文,这样尝试后,学生对《再别康桥》的意境把握非常到位,朗读起来效果甚佳。无论是哪种体裁的课文,我都精心设计导语,不仅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我在其中也享受了快乐。短短的导语,可谓昙花一现,但呈现给学生的是无边的美色。
二、联系生活,博取大爱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把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才是关键,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是很难愉快地接受知识的。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特别的爱好、特别的兴趣,才能持久地、深入地去探索、研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作所为。
只有联系生活,缩短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这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是很有帮助的。笔者在讲解《唐山大地震》一课时,和学生探讨了“大灾显大爱”的生活感受,把学生了解和知道的事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发表看法,体会伟大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博爱精神,重点联系了2009年的“5.12”大地震中的实例,让学生受到触动,受到震撼,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进行了情感教育。
三、作秀课文,乐在其中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也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要达到此等效果,就必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阅读、理解,去讨论、争论,去“品尝那语文书中的绿色食品”。
在进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时,面对如此陌生的内容,怎么让学生投入其中,对此感兴趣呢?一方面,在内容上,我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知识竞答中了解戏曲;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我们进行师生合作,穿插了对各地方戏的演唱和表演。如: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京剧《苏三起解》等,在学生的表演中获得了一阵阵掌声。而几个女生对京剧《拾玉镯》片段的表演更是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激发思维,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我觉得只有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学生才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独特的思维特征,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的生命得以个性发展。
四、美读生情,情不胜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就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因此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教学倾注的热情,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以及教师心情的愉悦、兴奋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那些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语文佳作,让教师用语言和情感为学生创设美的课堂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角色之中。
吟诵的时侯,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而定。大体说来,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到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取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否则难有理想的效果。例如,教学舒婷的《致橡树》,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音乐美,得到了美的熏陶。
在进行《黄河颂》一诗的朗读指导中,我怀着对母亲河壮怀激越的情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诗人一起去感受雄奇壮丽的山河,去感受英勇抗敌的战士,去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这样入情入境地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并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语文教师应该是美的发现者,美的传播者,这样语文课堂能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展示学生才华、放飞青春梦想的乐园,使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