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届斩获金球奖的电影《逃离德黑兰》极有可能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桂冠
本·阿弗莱克的影片《逃离德黑兰》讲述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非常离奇的故事。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加拿大的帮助下,成功营救了一些被抗议者围困在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的美国人。
剧情的真实与虚构
《逃离德黑兰》获得奥斯卡电影金像奖7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这一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电影,究竟又有多少杜撰成分呢?
马克·里杰克在美国外交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德黑兰大使馆。他当时就知道这份工作相当不容易。他解释说:“1978年10月开始接到这份工作时伊朗的情况就已经非常糟糕。德黑兰街头已经出现了暴力抗议示威,伊朗国王是不是能熬过时局也不清楚。结果到了1月份,国王宣布退位,之后流亡出国。”
1979年夏天马克学了半年的波斯语后赴任,妻子科拉随后也到了伊朗。科拉虽然不是外交人员,但是也拿到了一份工作合同,因为当时美国在伊朗的大使馆非常需要能说波斯语的工作人员。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情况会如此急转直下。
美国在德黑兰的大使馆占地26公顷,周围环绕着超过一英里长的围墙,只有13名陆战队员把守。在马克到达之前,大使馆已经被反美示威者占领过一次,他们呆了几个小时后离去。
1979年11月4日,当示威者再次闯入大使馆时,马克还以为他们还是会像上次那样很快就撤走。“抗议主要是因为美国同意接受伊朗国王前去接受治疗。我和科拉工作的领事大楼距离大使馆至少有5分钟的距离,而且有门通向街道。那些占领了大使馆的人都忘了我们的存在,或者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在意我们。”
阿弗莱克的影片《逃离德黑兰》中描写的抗议者占领领事馆这一段给马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段影片部分是在伊斯坦布尔拍摄的,还有一部分在加利福尼亚拍摄。
已经退休了的马克说,这是他第一次认真想想在大使馆主楼里的50多个美国人当时的情境。“那些片断看起来令我非常难过。”
过来人回忆当时
电影中有一幕是当年大使馆成功出逃者:马克和科拉、鲍勃·安德斯、李·斯查兹和卡西·斯塔弗德在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家中安顿下来。
而实际上,住了几晚之后,他们就分成了两组,分别住在大使泰勒家和另一名大使馆官员约翰·谢尔顿家中。
马克说,他理解修改这一细节的原因。“大家聚在一起能增加故事的紧张气氛,特别是有分歧时更能产生戏剧效果。不过,我们并不是像影片中那样不能外出。约翰·谢尔顿家有一个小院子和花园,我们可以随意在那里散步。我们没什么可做,只能看书和玩拼字游戏倒是真的。我们喝酒也很多。”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是在加拿大大使官邸内的一个伊朗女佣认出了来寄居者的身份,这也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角色。这个故事的最关键情节虽然不可思议但是却绝对真实。中央情报局计划将这6人从德黑兰机场接走,他们都乔装是一部根本不存在的科幻电影的工作人员。
马克回忆说,自己是他们6个人当中最热心这一计划的。“除了搞电影的,谁还会有那股疯劲在一个国家发生革命的时候来呢?我觉得自己装成电影界的人毫无问题。”
实际上,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根本就没用上,而且与他们的逃离一点关系都沒有。
电影中有一段是描写他们6人去了德黑兰的一个取景地,让外人以为他们是拍电影的。马克说,这一场景纯属虚构。“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这么做。加拿大大使强烈建议我们不要去任何地方,因为街道上的局面很不稳定。要是有人问起来,我们当时准备好的回答是我们暂时离开伊朗,等局势安全些了再回来。可是根本就没有人问我们。”
马克说:“杜撰出这个拍电影的故事更多是让我们在经过机场关卡时更有信心些。”
影片的结尾特别紧张扣人心弦。中央情报局给了他们假的离境身份证明,而机场方面根本就没有相对应的入境登记卡。
影片最高潮的一段是在飞机跑道上的紧张枪战,伊朗革命卫队队员们阻止他们的飞机起飞。
马克说:“这些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要说证件有问题可能还行,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不可信之处。但是中央情报局的人早就做过研究,知道伊朗边检当局一般不再查对入境和出境文件。
“我们很幸运,根本就没有革命卫队的人在机场出现。我们的飞机是早晨5点半的,他们没有那么早。
“实际情况是,移民官看都懒得看我们,我们就这么走了。上了一班去苏黎世的飞机,然后去了波恩的美国大使官邸。就是这么简单。”
原本他们6人应该用假名在佛罗里达生活一段时间直到其他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扣押的人员1981年1月全部都被释放。不过,后来报纸上刊登了这次出逃的过程,这一隐姓埋名计划也就被搁置了。
1981年,曾有电视剧《逃出伊朗》讲述这个故事,不过没有涉及中央情报局的内容,因为中央情报局直到1997年才承认参与这一出逃计划。
马克说,现在终于可以不再提心吊胆,可以公开讲述当年的经过了。他是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粉丝,看到电影把真实故事渲染得这么紧张刺激扣人心弦感到很有意思。
当然,马克本人对电影行业也很有心得。上世纪80年代,他本人就曾短暂干过电影这一行。(编辑/唐馨)
本·阿弗莱克的影片《逃离德黑兰》讲述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非常离奇的故事。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加拿大的帮助下,成功营救了一些被抗议者围困在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的美国人。
剧情的真实与虚构
《逃离德黑兰》获得奥斯卡电影金像奖7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这一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电影,究竟又有多少杜撰成分呢?
马克·里杰克在美国外交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德黑兰大使馆。他当时就知道这份工作相当不容易。他解释说:“1978年10月开始接到这份工作时伊朗的情况就已经非常糟糕。德黑兰街头已经出现了暴力抗议示威,伊朗国王是不是能熬过时局也不清楚。结果到了1月份,国王宣布退位,之后流亡出国。”
1979年夏天马克学了半年的波斯语后赴任,妻子科拉随后也到了伊朗。科拉虽然不是外交人员,但是也拿到了一份工作合同,因为当时美国在伊朗的大使馆非常需要能说波斯语的工作人员。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情况会如此急转直下。
美国在德黑兰的大使馆占地26公顷,周围环绕着超过一英里长的围墙,只有13名陆战队员把守。在马克到达之前,大使馆已经被反美示威者占领过一次,他们呆了几个小时后离去。
1979年11月4日,当示威者再次闯入大使馆时,马克还以为他们还是会像上次那样很快就撤走。“抗议主要是因为美国同意接受伊朗国王前去接受治疗。我和科拉工作的领事大楼距离大使馆至少有5分钟的距离,而且有门通向街道。那些占领了大使馆的人都忘了我们的存在,或者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在意我们。”
阿弗莱克的影片《逃离德黑兰》中描写的抗议者占领领事馆这一段给马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段影片部分是在伊斯坦布尔拍摄的,还有一部分在加利福尼亚拍摄。
已经退休了的马克说,这是他第一次认真想想在大使馆主楼里的50多个美国人当时的情境。“那些片断看起来令我非常难过。”
过来人回忆当时
电影中有一幕是当年大使馆成功出逃者:马克和科拉、鲍勃·安德斯、李·斯查兹和卡西·斯塔弗德在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家中安顿下来。
而实际上,住了几晚之后,他们就分成了两组,分别住在大使泰勒家和另一名大使馆官员约翰·谢尔顿家中。
马克说,他理解修改这一细节的原因。“大家聚在一起能增加故事的紧张气氛,特别是有分歧时更能产生戏剧效果。不过,我们并不是像影片中那样不能外出。约翰·谢尔顿家有一个小院子和花园,我们可以随意在那里散步。我们没什么可做,只能看书和玩拼字游戏倒是真的。我们喝酒也很多。”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是在加拿大大使官邸内的一个伊朗女佣认出了来寄居者的身份,这也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角色。这个故事的最关键情节虽然不可思议但是却绝对真实。中央情报局计划将这6人从德黑兰机场接走,他们都乔装是一部根本不存在的科幻电影的工作人员。
马克回忆说,自己是他们6个人当中最热心这一计划的。“除了搞电影的,谁还会有那股疯劲在一个国家发生革命的时候来呢?我觉得自己装成电影界的人毫无问题。”
实际上,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根本就没用上,而且与他们的逃离一点关系都沒有。
电影中有一段是描写他们6人去了德黑兰的一个取景地,让外人以为他们是拍电影的。马克说,这一场景纯属虚构。“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这么做。加拿大大使强烈建议我们不要去任何地方,因为街道上的局面很不稳定。要是有人问起来,我们当时准备好的回答是我们暂时离开伊朗,等局势安全些了再回来。可是根本就没有人问我们。”
马克说:“杜撰出这个拍电影的故事更多是让我们在经过机场关卡时更有信心些。”
影片的结尾特别紧张扣人心弦。中央情报局给了他们假的离境身份证明,而机场方面根本就没有相对应的入境登记卡。
影片最高潮的一段是在飞机跑道上的紧张枪战,伊朗革命卫队队员们阻止他们的飞机起飞。
马克说:“这些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要说证件有问题可能还行,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不可信之处。但是中央情报局的人早就做过研究,知道伊朗边检当局一般不再查对入境和出境文件。
“我们很幸运,根本就没有革命卫队的人在机场出现。我们的飞机是早晨5点半的,他们没有那么早。
“实际情况是,移民官看都懒得看我们,我们就这么走了。上了一班去苏黎世的飞机,然后去了波恩的美国大使官邸。就是这么简单。”
原本他们6人应该用假名在佛罗里达生活一段时间直到其他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扣押的人员1981年1月全部都被释放。不过,后来报纸上刊登了这次出逃的过程,这一隐姓埋名计划也就被搁置了。
1981年,曾有电视剧《逃出伊朗》讲述这个故事,不过没有涉及中央情报局的内容,因为中央情报局直到1997年才承认参与这一出逃计划。
马克说,现在终于可以不再提心吊胆,可以公开讲述当年的经过了。他是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粉丝,看到电影把真实故事渲染得这么紧张刺激扣人心弦感到很有意思。
当然,马克本人对电影行业也很有心得。上世纪80年代,他本人就曾短暂干过电影这一行。(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