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19-02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推广,推动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朝着素质化教学方面大步迈进。参加高中新课改教学两年来,面对着一个全新的课程环境,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深地体会着新课改带来的各种变化;而高中英语教学在新的课改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下面是我在英语教学中对贯彻“新”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成人”的培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不断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增加了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相关的文化。尤其是我校成为“华文教育基地”后,经常有欧美国家的老师和学生来我校进行学习交流,我们的学生也有机会走出去,参加如“北美中学生论坛”等国际活动,体验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只重视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却忽视了学习语言的用途是利用该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他们往往仅从母语文化背景出发,而忽略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这很容易导致文化冲突、文化休克,“交际失误”屡屡出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要准确深刻地认识两种文化的异同,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那么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教材、报刊、杂志、网络上的资料或买一些英语原声录音带放给学生听,这样既练习了学生听力,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待人接物的习俗。同时还通过对比教学(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英文化差异并简单地了解一下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或社会背景。例如,中国人询问同事或朋友物件是经常发生的事,可是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种禁忌。这种差异可能己讲解过多次,但由于日常生活中已形成习惯,在实际交谈中,不少学生还是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课堂练习与讨论,可以减少这类错误。课余时间,我还组织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等,创设形式多样的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优化英语课堂活动,注重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状况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尽管我们绞尽脑汁地换着不同的教法,但很多教学活动内容偏离教学目标或是预设活动目标不明确,一些课堂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情感体验;或者课堂活动的预设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视了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作用……,结果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入教材,钻研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经验、兴趣为出发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任务)。课堂活动应目标具体、明确化,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有能力参与;课堂活动力求精简、生成化,避免无效参与;课堂活动要求形式多样化和趣味化,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到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自然情景中去学习语言,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既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又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教师应明确自己是一个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支持者,不可完全依赖多媒体。对于学生,课堂活动如何进行要依赖老师的组织和分工,因此教师对活动内容、步骤、分组、时间安排的解释说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效率。而且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随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小组进行指导,随时了解学生的活动进程,掌握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完成参与。这种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恰当的运用身势语,充分发挥 在英语教学中潜在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四)教师还要对课堂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而且评价要激励化。教师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或是通过口头表扬,或是通过肯定的眼神或动作(如点头等);对其不足之处则应委婉地提出一些建议。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活动效率使学生积极参与。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教师改变教育理念,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地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3]杨良雄、黄远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M]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01期
[4]许秀梅: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看法和观点背景[J] 新课程学习;2011年01期
[5]吴婧:浅析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效应[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推广,推动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朝着素质化教学方面大步迈进。参加高中新课改教学两年来,面对着一个全新的课程环境,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深地体会着新课改带来的各种变化;而高中英语教学在新的课改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下面是我在英语教学中对贯彻“新”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成人”的培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不断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增加了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相关的文化。尤其是我校成为“华文教育基地”后,经常有欧美国家的老师和学生来我校进行学习交流,我们的学生也有机会走出去,参加如“北美中学生论坛”等国际活动,体验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只重视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却忽视了学习语言的用途是利用该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他们往往仅从母语文化背景出发,而忽略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这很容易导致文化冲突、文化休克,“交际失误”屡屡出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要准确深刻地认识两种文化的异同,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那么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教材、报刊、杂志、网络上的资料或买一些英语原声录音带放给学生听,这样既练习了学生听力,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待人接物的习俗。同时还通过对比教学(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英文化差异并简单地了解一下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或社会背景。例如,中国人询问同事或朋友物件是经常发生的事,可是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种禁忌。这种差异可能己讲解过多次,但由于日常生活中已形成习惯,在实际交谈中,不少学生还是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课堂练习与讨论,可以减少这类错误。课余时间,我还组织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等,创设形式多样的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优化英语课堂活动,注重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状况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尽管我们绞尽脑汁地换着不同的教法,但很多教学活动内容偏离教学目标或是预设活动目标不明确,一些课堂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情感体验;或者课堂活动的预设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视了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作用……,结果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入教材,钻研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经验、兴趣为出发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任务)。课堂活动应目标具体、明确化,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有能力参与;课堂活动力求精简、生成化,避免无效参与;课堂活动要求形式多样化和趣味化,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到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自然情景中去学习语言,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既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又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教师应明确自己是一个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支持者,不可完全依赖多媒体。对于学生,课堂活动如何进行要依赖老师的组织和分工,因此教师对活动内容、步骤、分组、时间安排的解释说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效率。而且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随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小组进行指导,随时了解学生的活动进程,掌握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完成参与。这种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恰当的运用身势语,充分发挥 在英语教学中潜在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四)教师还要对课堂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而且评价要激励化。教师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或是通过口头表扬,或是通过肯定的眼神或动作(如点头等);对其不足之处则应委婉地提出一些建议。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活动效率使学生积极参与。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教师改变教育理念,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地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3]杨良雄、黄远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M]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01期
[4]许秀梅: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看法和观点背景[J] 新课程学习;2011年01期
[5]吴婧:浅析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效应[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