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89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明一派”在岁末“为人民服务”了一把,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连续开了4场个唱,从12月9号开始,12号已经烧到滚烫。香港妖娆人士黄耀明和他已经发福的昔日搭档刘以达,在重组后第一次现身红馆。
  1985年组团,分分合合20载,“达明一派”一直以自己前卫的创意和独特的音乐风格独领香港乐坛风骚。黄耀明俊朗的外形,刘以达卓越的创作才能,在3个小时中浓缩展现,即使对于我这样不熟悉他们音乐的人来说,也不得不直呼过瘾。
  红馆的舞台被安置成了恐龙骨架的构造。4只伸向观众席的手骨赫然屹立,层层叠叠的骨架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的表演中被当作了背景,不断有图片和MV的片断投影上来,居然有一种强烈的解构意味。或近或远,或明或暗,摇曳生姿,却又森森然然。20年的历练,一代人的回忆。为人民服务,为乐坛服务,为歌迷服务。
  黄耀明的出场总是有那么些喧嚣的味道,一首“天问”奏响,只见他一头白色长假发,透明眼罩,严严实实地遮蔽着自己的面孔,从舞台下方乘着升降机渐渐出现。黑色的闪光帽子成为一个亮点。之后他甩掉了这些累赘,而以惊艳的闪亮服装亮相。
  充斥着早期英伦摇滚和迷幻电子的意味,配合着中式乐器,“达明一派”一首首地唱着那些曾经让人心动的歌曲。无论是快节奏的“十个救火少年”或者抒情的“你还爱我吗”、“石头记”,每一首都会在全场的合唱中结束。整个红馆像一个大的KTV,而我们不用点歌,就可以随意放肆地唱到最high。
  总有一段回忆的时光。于是他们选择了黄霑创作的“上海滩”,为了纪念这位狮子山下沧海一声笑的香港之光。黄耀明说起当初组团的情况,谈到“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信”的词作者何秀萍,谈到“禁色”、“石头记”的填词人陈少琪(是时陈正在台下起身接受全场的掌声)。而阿达总是背着吉他,一副要马上出征的样子。“达明一派”的成就,是一个时代有理想的音乐人的努力。在那个风花雪月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达明一派”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颠覆,他们是悲观的,他们是逆主流而行的,明哥一头长发和迷离的眼神,阿达倔强的短发和一脸的执着,是一副反叛的姿态。阿达的音乐与明哥的歌声更是天衣无缝,对政治现象的讽刺,对同性爱的歌颂,对世纪末都市爱欲的描绘,为当时的流行音乐创作添加了几分清新、深度和另类。《石头记》、《你还爱我吗?》、《意难平》三张具有重要意义的唱片,成就了一个永不磨灭的传说。沉淀在乐迷心中的除了他们扣动心弦的音乐外,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一场自省与觉醒之旅。较时下鱼龙混杂的流行音乐,他们的坚持无疑给热爱音乐的人们一个理想的印记,至于有没有,因人而异。
  


  现场有很多三、四十岁的乐迷,而这次的演唱会也没有像许冠杰的演唱会那样打出字幕。因为“达明一派”相信,来的都是喜欢他们的歌迷,都是熟悉他们每一首歌的歌迷,都是一起经历成长辛酸和愉悦的歌迷。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山人海”这次也是费尽了心计,团员扮演成各种职业人士:警察、建筑工人、大厨、手术医生。每个角色的服装都是具有明显香港特色的,或者鲜亮的颜色或者笔挺的造型。唯一一个另类,算是当下红通通的少女组合at17的Ellen的修女装扮。据说第一场的嘉宾就是at17中Eman的哥哥林一峰。而作为最后一场的暖场嘉宾at17不甘示弱,现场清唱刘以达创作的“万人迷”和“流星”。
  两个乐坛成熟男子和两个乐坛新晋女子,两个时代的表达,倒也配合得恰到好处。于细微处彰显“达明一派”对于音乐的理念,对于新人的提携,就像他们的宣传画册中说的:
  “香港电车,始行于1904,到今天刚好百年。
  沿着历史斑驳的轨道,穿越时间曲折之深邃,伸展出香港最悠长的一条生命线。不知不觉中,电车已成为最具香江特色的一道文化景观。
  而成军于1984年的‘达明一派’,经过几番离合,历尽潮涨潮退,穿行20年后,亦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那是香港流行音乐史上最澎湃的乐队时代,奔涌最前就是达明。”
  “达明一派”已经成为一个香港的历史名词。二人这边厢混入浪迹尖东的黑衣少年,那边厢化作声色舞台上的白衣胜雪。对时政的关注,于岸边的沉思,注入淋漓的吉他扫出问天之愤怒,迸发耀眼的歌声唱出末世之悲情。不管路再弯烟雨再冷,绝尘而去直至豁达开明。即使达明解散,香港经济滑坡,唱片业陷入萎靡不振的泥沼,他们依然继续追寻。
  作为2004年个唱的最后一场,12月12日那场他们加唱了5首歌,其中一首是重新填词的“排名不分先后左右忠奸”,将2004年的新闻人物串在一起,从内地到台湾到香港,从娱乐明星到政治人物。香港人的调侃滋味,就像随处可吃到的鱼蛋,弹弹糯糯,却又回味无穷。
  “达明一派”,超越了一个简单的符号,成为一个时代的名词,是70年代出生人的一种集体记忆,是80年代香港人的集体烙印。于是,看达明,就像是看自己,体味他们的成长,回首我们的成长,在烟雾缭绕的红馆中,渐渐也分得不是那么清楚了。歌声依然,只是物是人非而已。
其他文献
“我并没有离开音乐。我用了3年时间在家庭生活上,我有了一个在北京念幼儿园的女儿。这3年里面,我仍然有公益演出,花很多时间体会不同的音乐。”眼前的柯以敏不紧不慢谈笑风生,有一种历经喧嚣的恬然,而恬然里又有一种从容的自信。“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不是吗?”  十年前柯以敏和李玟一起出道的时候,被冠以台湾的Celine Dion和Mariah Carey而浮出水面,而以后李玟在奥斯卡放歌风光无限,柯以敏
期刊
“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是上帝的指示。我要做善事,来洗刷身上的罪恶。”  ——波诺  爱尔兰的U2乐队在摇滚乐坛活跃了25年,乐队的4名成员,从最初的朋克乐手成为了今天的慈善家。U2的音乐风格几经转变,去年11月底终于再推新作。乐队称,这才是他们的第一张“摇滚专辑”。    一小半是魔鬼    喜欢U2有年头了。  最早是在1990年的时候,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了“有你或没你”(With or Wit
期刊
唱片市场不景气,但国内的唱片业还得继续生存。毕竟还是有人要听音乐,只是市场份额的归属是正版还是盗版的问题。  相对于电脑软件的厂商还可以挖空心思搞搞“认证”和“激活”,音乐唱片的产业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正版唱片要抬头,除了价格必须让人有充分的理由接受,接下来就是品质的问题了。  音乐的品质毫无疑问全面掌握在唱片公司手里,盗版商人不可能养艺人、付版税,因此内容始终还是跟着正版走的,即使音乐全是垃圾,他
期刊
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自己变成一只气球,在冷天来到时升空,俯瞰着结成冰块的大地。每到冬天就有强烈的隔绝感,人显得有点可怜,或者说,这种岁末的慌乱感使人产生对自己的怀疑。  还好,我是一个皮厚的“老战士”。我在自己过于缓慢的成长期中给自己设置了底线——不去偷也不去抢。于是,我把自己的恐慌感大大地降低,并保持足够的敏感度。比如我可以不动脑筋地将所有认识的人分成:够朋友的朋友和不够朋友的朋友,诸如此类的事
期刊
有时候一个很黑的场景会向你走来,加上一声非常柔软的咆哮。浅浅,深深,全部都在咫尺的山脉上覆盖。类似于轮廓,削薄,无从触摸。  这夜夜夜,哦夜夜夜。靠近点,被发出邀请,气氛变得低沉;靠近点,看不清她,可能也不需要看清,世界正和寂寞一样唐突着;靠近点,节拍很颓很颓,节拍后面Mandell和唱得很散很散。  她有菱形眼,凝视带着挑逗,她在北美大小酒吧里泡酥了喉咙,你听不见奶油和糖果,找得到的惟有咖啡和香
期刊
我的一个老相识,男性,年龄29岁左右,近来热衷于请人见面吃饭。虽然掏钱的还不定是谁,然而盛情难却,遂抽空去火锅店和此君叙旧。  在南京路某座大楼灯火辉煌的第7层,他稍动杯箸,很快与其他人谈起了文德斯的《百万酒店谋杀案》,中间穿插了12宗趣闻3宗衰事,牵扯到他踏足上海5年8个月零22天以来自茫茫人海中遇到的58个——34女24男,等到我实在忍不住哈欠连天,时间也不早了,他答应让我做件事以后回家休息,
期刊
时间:2004年12月6日  地点:北京北兵马司剧场  2004年的冬天,天气异乎寻常的温暖,已经进入12月,可雪的影子依然迟迟不来,让人怀疑这季节是否已经乱套,乱到连上帝都没有头绪去整理。就连一向讨厌冬天的我都开始盼望下雪,因为只有在最寒冷的时候,人们才最容易感觉到温暖,当然不仅仅是身上的衣服和让人口干舌燥的暖气。   12月6日,北风凛冽,气温骤然下降,虽然没有下雪,但所有的行人都感觉到了冬的
期刊
阴冷的初冬,缠绵的雨天,原来以为我会乖乖地呆在家里,懒洋洋地窝在沙发一角,捧着本新出炉的小说,伴着悠扬的音乐声,细细品味手中香浓的咖啡。可谁料那一天,沸腾的ROJAM使我们丢开了期待良久的同学聚会,抛开了筹划多日的周末大餐,只为在此相约HANSON,亲眼见证“夏日人气偶像总动员”周年影音光碟的首发仪式,为“夏日”5周年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更添加一串满载期望的省略号。  由于“5周年”压轴活动的劲爆
期刊
凌晨三点,跳上一辆出租车,司机问上哪儿。耳朵还在嗡嗡作响,瞪着眼睛看了对方半天才反应过来,费劲地说了两个字。等到车窗外吹进来的风让脸渐渐绷紧,汗水和Paul Van Dyk全部化作一个遥远过去,穿过城市中心地带,大转弯,小转弯,停下来,好,现在什么都不去想了,我要睡觉。  20天以前,看DJ Sasha那次,已经知道这个晚上大概是逃不过去的。当日同去的mhp两点钟左右就把我撇下,先走了,此君似乎对
期刊
很难想象,什么样的人会对巧克力充满仇恨?对巧克力浓厚的可可味,阳光下混杂其中的糖浆散发的黄金般色彩,粘稠而幽深的姿态,或者对它少女般的甜蜜,对可可因诱发的开始低烧的欲念,充满了仇恨和畏惧?  长得并不标准美貌的朱丽叶·比诺什的电影,似乎没有一部让我失望过。《蓝》中坚强而性情的未亡人,《新桥恋人》中为了爱义无反顾的女画家,都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脱离了基斯洛夫斯基、菲利普·考夫曼等欧洲电影大师,来到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