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还孩子自由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149099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踏 雪
  参与者:金砚(北京家长,儿子14岁,读初三)
  谢 军(北京家长,女儿9岁,读小学四年级)
  嘉 宾(张雅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学习太苦、太累了;孩子自己也抱怨没有自由。家长说是社会造成的,但在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家长真的只能任由社会牵着前进吗?请看本期话题:
  
  家长的尴尬
  
  踏雪:赞成给孩子自由吗?
  金砚:赞成,但不是完全撒手。
  踏雪: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自由了吗?
  金砚:家长都愿意给孩子自由,但是想的跟做的有很大区别。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了。由于对孩子不放心或者认为孩子做不好,家长不自觉地就包办代替,这种情况很普遍。
  踏雪:不放心的原因是什么?
  金砚:现在基本都是一个孩子,这就没有时间让你去不断实践摸索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以前孩子多,一个孩子不成,我们可以吸取教育老大的教训,好好教育第二个孩子,但现在没有实验期,家长只有按照自己理解的去教育孩子,那就是,做我们所有能为他做的,给他所有我们能给的,所以这对独生子女也挺残酷的。
  踏雪:你看到的有自由空间的孩子。
  金砚:两类人的孩子比较自由发展:一类是家长非常懂家庭教育,知识层次也比较高,真正能从科学角度对孩子实施系统教育,他们能把握孩子自由的度,这种孩子的未来也比较成功,但这种家长少;还有一类就是粗放型的,家长知识非常少,根本不管,孩子自由成长,这种孩子倒也自由,也能得到锻炼,穷人孩子早当家,但这种孩子就不能说百分百成功,有些失去家庭教育,也许就走向歧途了。
  嘉宾点评:
  对于儿童来说,自由首先是一种基本权利,是不受任何干涉和强制的自由状态,是给儿童提供一个基本的、能够自由伸展和成长的空间。家长应当尊重儿童个人自由的权利。儿童的自由应当既是家庭进行教育的条件,也是家庭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给孩子自由,并不是孩子喜欢怎样就怎样。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对孩子进行正当的教育引导。也就是说,无论是知识层级比较高还是知识层次比较低的,采用粗放型教育的父母,还是其他教育者,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要选择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教育的道德性和价值性的一面,而与家长自身的意识形态、物质利益等外在目的无关。同时应当尊重孩子自身的个性,考虑孩子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而不是将父母自身的意志强加于儿童。
  
  学习压倒一切
  踏雪:会放手给孩子些自由吗?
  金砚:要看不同的事情,比如我对孩子上网有限制,他要上网的话,学习,看文章,搜索跟学习有关的,你都可以看,但玩游戏就要限制时间了。
  踏雪:在学习上呢?报了很多学习班吧?
  金砚:没停止过,其实并不愿意报。考重点中学时,考题都是那些班里才教的,只看课本,孩子考不上重点中学,家长自己也不能辅导,所以只能报班。
  谢军:我的心态跟她一样,别的家长都报,我也随着大溜,给孩子先报上,起码她先有个敲门砖,不然,上中学的时候,她没接受这个教育,连考的机会都没有。
  踏雪:孩子们自己愿意吗?
  金砚:不愿意。我孩子的同学写日记说:要中考了,家长把我的一切都没收了,PSP再见吧,电脑再见吧……有一天,我写完作业特别累,就躺在床上,妈妈说快点下来,在那躺着干什么呢?快去做那道题去。他最后写道,不会把我在床上躺着的权利也剥夺了吧。
  踏雪:其他事情也由家长来做?
  金砚:是的。比如说洗衣服,我心里特别希望他自己能做,但他晚上从进了家门开始写作业,写到11点,如果让他洗袜子,怎么也得洗10分钟,那就快11点一刻了,我又心疼孩子该睡觉了。最后情不自禁就变成家长包办了,自由,锻炼若给了他们,那就得少睡半小时觉了。
  谢军:有时候孩子不着急,家长就着急了。
  
  嘉宾点评:
  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家庭、学校、伙伴、社会文化环境及社会宏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中国目前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强度越来越大,社会对儿童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下,很多父母也被社会的期望和价值观所左右,按照成年人既定的理想模式和目标来左右孩子的成长,甚至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与目标转嫁给孩子,孩子的现在只是为了他的未来。家长把自己和家庭的未来寄希望于孩子的同时,也就把社会竞争的压力转嫁给了孩子,比如家长认为“别的家长都报了,那我也应该报”,并不首先考虑孩子自身的接受能力和特点。
  另一方面就表现为家长自觉自愿地包揽了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一切,把自己的付出作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就会“情不自禁地家长包办”。又由于教育有思维惯性,家长总是用不变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去应对变化申的孩子,因此,就会出现孩子拒绝、抗拒或者依赖。
  
  谁该还孩子自由
  
  踏雪:到底是什么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金砚:现在的竞争特别激烈,压力大,孩子都报班,这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看到未来多少年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学习,到时候孩子就没有出路,所以家长感到压力才给孩子报班,还有就是我们的教育,最后一条道就是考大学,这样,家长们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给报班了,所有的小学生、中学生几乎没有没报过班的:家庭费用的1/3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另外,有些生活区周围的学校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他们就带孩子到好的学校就读,可是现在的治安不如从前,家长也不敢让孩子自己走,又没有校车,所以必须得管。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踏雪:自由受限制是社会原因?
  金砚:是的。家长希望让孩子自由地成长,但是没有办法,现在孩子都培养得高分低能,每天就是学习,别的做不了,家长每天还得检查孩子的作业,孩子该在童真的时候,却全都给抹杀了,最后就变成低头学习的状态了。
  谢军:我认为是家长自身的问题。家长特别愿意把愿望加到孩子身上,比如她的未来,必须得考好学校,将来才有前途,实际上这都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孩子未来到底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嘉宾点评:
  金家长提到“孩子本应有的童真全都给抹杀了,最后就变成低头学习的状态”,这点应该引起父母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长期的、持久的、巨大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学生心态焦虑,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整个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存在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与缺乏适当的家教方法的矛盾,父母过度关注子女的学业与子女追求多样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种信息冲击与家长对于女正确引导的心理准备不足间的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的前提是我们要知道孩子接受各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说,教育即成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成长的。荷兰教育学家兰格威尔德认为,首要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
  家长、社会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尊重儿童,尊重孩子的天性,根据孩子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来因材施教,而不是强迫孩子,如此,盲目报班的情况就会减少。
  另外,家长应该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成为身心健康、品德优秀、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侵袭,不是给孩子安排“他/她的未来”。应当给予儿童自由成长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我空间。这个自我空间又是建立在一定纪律基础上的,纪律是保障孩子自由的必要条件。在适当的限制下拥有自由,自由的情境中培养自律,一步一步地,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功。
  结语: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家长应该意识到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比什么都重要,自由的孩子是快乐的孩子。儿童在家庭及学校都应该享有一个充分自由空间,这也是孩子个性充分得到发展以及儿童享有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
  
  (责编 冯 梅)
其他文献
一位妈妈的困惑最近发现女儿有一个问题,她每天早晨起来,待在洗漱间里半天都不出来,一开始我很担心,以为她在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后来有一次当我推开门的时候,发现她一直在镜子前面对着镜子微笑,做各种表情,给自己梳各种各样的发型。早上上学的时间非常紧张,她在镜子前面还这么浪费时间,我非常生气,当时就训了她。可是并没有奏效,一个月以后,她在书房里看书,我推门进去给她送牛奶,发现她正对着镜子咧着嘴笑,不知道她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利用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分工也变得更加紧密。文章以红领巾广播站为例,研究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改革,总结出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策略,要求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自主实践活动。  关键词:团队合作;学生;实践能力;红领巾广播站  一、团队合作下的学生实践能力理论
Q我和丈夫教育孩子的意见不一致,他总是喜欢哄着孩子玩。孩子现在已经上六年级了,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丈夫也带着孩子打篮球、踢足球等,但一遇到正事.比如做作业或者起床,包括开家长会,他就不管了!或者老师找家长谈话,他都不去,而是让我去。我感到很困惑,我这边急的风风火火,经常对他们两个人发脾气,而孩子的爸爸则不急不恼,和孩子一起在电脑前抢着玩游戏,却从来不谈学习,我都急死了。我该怎么办啊?!
“反正儿子不吃亏”,这恐怕是中国很多男孩父母对孩子两性问题的想法。相对来说,在两性问题方面,男孩较女孩占有优势,古时有三妻四妾,现时有“小三小四”,这是中国从男权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思想糟粕,是很多父母在男孩性教育上总认为“男孩不吃亏”的根源,也是很多家庭在男孩性教育方面偏离正道的重要社会因素。  不论男孩、女孩都应秉持同样的性教育,那就是洁身自爱,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及身体并对此负责,也对他人的身体
编者:上世纪90年代初,《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曾轰动全国,中日青少年体质方面的差距,引发社会诸多的思考和质疑。20年后,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怎么样呢?2011年10月的足球场上,北京两所小学学生气喘吁吁地输给了俄罗斯少年,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体质问题刻不容缓。本刊以提高孩子体质为宗旨,特约营养师、医生、兒童问题研究学者等专家为家长们出谋划策,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体质下降为哪般  
怎样培养孩子有始有终    我儿子都上初中了,做什么事情总是有头无尾的,请问我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终呢?  专家解答:  家长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做孩子的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模仿和学习。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从严要求。坏的
Q 前不久开家长会时老师说我儿子偏科问题比较严重,语文成绩很好,数学却总在70分左右。孩子才四年级,现在就开始偏科,将来的学习会很吃力。我该怎么帮他纠正这个的问题?  A 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不同偏好和更擅长的方面,家长不能强求每一科成绩都很好,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但小学阶段学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明显偏科还是应该采取一些措施纠正。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在此给您几点建议:  1 向孩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语文教学和初中阶段古诗文学习提出的要求,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模式进行古诗文教学,通过“设置预习导引,在诵读积累中夯实基础”“找准切入口,在课堂探究中深入主题”“巧设拓展延伸,在文本阅读中领悟真谛”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以期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古诗文;主题学习  导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健康公平研究中心从1953年开始,对当年出生的1.4万名瑞典孩子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孩子中,12岁至13岁时在学校里有很多伙伴、受同学欢迎的孩子,在成年后到医院就诊的频率较那些不受欢迎、经常独处的孩子要低很多。  并且,1973年至2003年的瑞典医院病人记录-也显示,儿时孤独的孩子长大后患病风险是那些受欢迎孩子的4倍。多项研究表明,孤独的孩子比受欢迎的孩子更容
摘 要:小学音乐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竖笛作为一种轻巧易上手的乐器,在音乐课堂上受到教师跟学生的青睐。竖笛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竖笛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有效对策以提高竖笛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