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浪地球》是我国2019年在国内外均获得成功的影片,对中国文化向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有深远影响。本文选取了美国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的32篇专业影评,用统计影评角度和主题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以探寻该影片的对外传播是否有产生文化折扣,并结合中美背景分析原因,得出虽然文化背景不同,在全球性议题和审美层面也不存在文化折扣,但在文化积淀较深的方面仍会产生较大的文化折扣的结论,以此为中国影片的对外传播探究路径。
关键词:《流浪地球》 文化折扣 跨文化传播
一、研究缘起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升,但文化输出尚少,在全球的影响力并不能与中国的大国形象相匹配。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及文化产业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而有别于官方声音,电影因其新颖性、可观性,更能潜移默化地传递国家价值观,并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内普遍得到认可,同时也希望能获得国际认可。《流浪地球》一片在中国斩获46亿人民币的票房,也在北美市场收获了587万美元的票房,上座率达90%。可以说,《流浪地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了世界。因此,除了视觉上的特效制作精美之外,我们更应该探讨其内涵和价值,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寻找正确的方向。
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传递的价值观是全球性的,而目前中华文化还没有被广泛认同,中国想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传递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且减少文化折扣,还有一定的困难。
二、文献综述
文化折扣指的是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等差异造成的文化产品在国外不被受众理解,从而导致文化价值打折扣的情况,这一概念最早由霍斯金斯和米卢斯(1988)提出。随后,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增值的概念,指的是一国文化产品在国外的传播效果优于本国,以致文化价值增高的现象(胥琳佳、刘建华,2014)。相比增值而言,中国的电影目前更多的是遭遇了文化折扣。如何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减少文化折扣,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其传播的很大一部分是文化内涵。不少研究从价值观角度探讨《流浪地球》电影里中国文化的存在,提出了诸如“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等思想(张慧瑜,2019;张敏,2019;邸含玮,2019;詹秦川、武公衡,2019)。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些中国独特的价值观与美国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些研究却忽略了海外观众对它们是否接受、理解,理解的程度,以及是否会产生文化折扣,甚至产生反向文化引导等问题。有学者用符号学理论解析了“中国唱诗班”动画中的中国风色彩,同时也提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着重重的阻碍,如何做到既保留中国文化意蕴,又得到国际理解是一大难题(肖林、李炫錫,2019)。陈梅霞(2019)从中英翻译的角度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理论,为电影中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借鉴意义。而为大多数学者所赞同的是,要将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做好,一定需要有全球性价值观(魏佳,2019;汤新部,2019),立足于国际化主题和叙事(贾冀川,2019),才能减少文化折扣。几方都不无道理,由此看来,中国如何利用国际机会,讲好中国故事,让全球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化,还有待研究。
美国是全球电影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电影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因此不少研究探讨了美国大报《纽约时报》对中国电影的评价(李静,2018;李亦中、赵菲,2015),虽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但忽略了《纽约时报》是新闻报刊,在影评方面缺乏专业性,且数据来源单一。以传统报道为对象的研究多采用主题分类和高频词统计的方法分析数据(郑雯等,2019;徐明华、王中字,2016;蔡馥谣,2018),高频词虽然直观,但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文本,采用主题分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
尽管多数研究都谈及了《流浪地球》“走出去”的成功,但其是否存在文化折扣,以及存在怎样的文化折扣,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仍待探讨。同时,也鲜有研究将目光放在专业影评上。基于此,本文将站在文化折扣视角下探寻《流浪地球》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梳理《流浪地球》的成功因素及不足,以期找到可为中国电影提供借鉴意义的地方,为讲好中国故事探索路径。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
(一)选取文本
本研究选取了美国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的32篇专业影评作为数据来源,该网站包含了诸如《纽约时报》之类的新闻报刊和专业电影杂志《综艺》等影评机构,涵盖范围较广且全面,弥补了前文提到新闻报道專业性欠缺、数据来源单一的不足。在获取英文原文影评后,笔者用谷歌翻译将其译为中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主题分类的方法,按照画面、剧情、人物、音乐、其他五个角度对每篇影评进行了梳理,在此之后将五个角度内的影评内容进行了主题聚类,整理结果如下:
1.提及剧情的有32篇:认为其“模仿好莱坞”18篇,“荒谬”13篇,“复杂混乱”10篇,“有想象力”7篇,“具有中国特色”5篇,“缺乏原创性”4篇,“是老套的中国家庭剧情”4篇。(每篇影评涉及主题不止一个,下同。)
2.提及人物的有19篇:“人物塑造不充实”8篇,“角色多余”6篇,“感情宣泄过头”5篇,“人物行动混乱”3篇。
3.提及画面的有30篇:“壮观”27篇,“凌乱”3篇,“渲染差”2篇。
4.提及音乐的有9篇:“壮美”7篇,“过于煽情”1篇,“抄录”1篇。
5.其他方面的有:“使人思考全球气候问题”2篇,“标题、字体漂亮”2篇,“字幕太快”1篇。
根据烂番茄网站上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来看,在32篇影评中,给予好评的文章有24篇,给予差评的文章有8篇,整体而言,影评人对《流浪地球》持积极态度。 经初步整理发现,大多数影评人对这部影片的画面和音乐持赞扬态度,说明《流浪地球》的视听文化输出是成功的;但影评人们对其剧情和人物的意见歧义较大,可见《流浪地球》在其内容输出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数据和影评文本,进一步分析各种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这样的评价的原因,探析该电影产生的文化折扣及原因。
四、《流浪地球》的文化折扣与原因
(一)画面“壮美”与山水写意
提及画面的30篇影评中,有27篇认为其非常壮观,用了“壮观的”(spectacular)等词来形容。可以认为,绝大部分影评认为这部电影的画面效果非常好。
影片中被高度贊扬的场景有冰雪覆盖下广袤无垠的地球表面景观、巨大且色彩饱满的木星表面、地球在太空中运动时产生的细微轨迹等。这些被赞扬的元素的成功与中国的绘画理念是分不开的。地表上实景与冰雪的结合,营造了一种苍茫大地的氛围,冰雪透明的质感给人透视感,更能呈现自然风光之美。这源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中国山水画中充满了大气与宽广的意蕴,而《流浪地球》的美学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感。这是一种取景于实、回归于实的手法,而这是在西方科幻片中并不常见的。《流浪地球》则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因此,在海外观众看惯了虚构的太空景象和机械场面之后,受到这样的自然景观的纯粹洗礼更能心生震撼感。
另一个被高度赞扬的画面则是地球在宇宙中被推离的场景。随着地球的移动,其走过的地方有几缕晶莹剔透的蓝色轨迹,以及木星与地球相吸时二者大气层混合产生的氤氲,都运用了中国画中水墨晕染的方式,虚实结合,点到为止。这也与西方油画追求写实、饱和的特点不相同,重在写意的水墨渲染更能给西方观众耳目一新之感。正是这种中美差异产生的视觉新鲜感,让这部电影的画面设计受到了一致好评。
除了画面之外,还有两篇影评认为片中传统的字幕设计十分优美。不难发现,这些其实都包含了中国风元素在内,而美国观众的赞同说明,至少在视觉方面,这部电影并没有产生文化折扣。细究其原因,一是该影片特效制作十分优秀,二是该影片呈现的画面效果在西方并不常见,因此才会产生“视觉奇观”。美学始终是一致的,国外观众对画面的赞美其实是对审美的讨论,而艺术也一直是全球共通的议题。这虽然属于文化领域,而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这并不需要完全一样的语境才能理解,因此产生的隔阂相对较少,才得以被广泛接受。
(二)剧情“荒谬”与故土情怀
在剧情方面,影评出现了褒贬不一的情况,很大一部分持批评的态度。在谈及剧情的共32篇影评中,13篇认为这部影片的剧情十分“荒谬”(ridiculous),其中一篇影评说明了原因:
The planet’s population is drastically reduced by the after-effect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being forcibly stopped and those who remain live in huge underground cities to escape the hostile wintry conditions on the surface.(强迫地球停止自转的后遗症就是,地球人口大大减少,留下来的人们住在巨大的地下城市中,以逃避地表上恶劣的寒冷环境。)
不少影评认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的举措使得地球人承受了巨大的代价——地表不能生存、人口减半等。从《圣经》挪亚方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带人逃离,因此,接受了这种观念灌输的美国人会对这部影片的做法表示不解。这种中美思维的差异导致这部影片的设定在美国观众之中饱受诟病。而如果观众对影片的设定不赞同,就相当于从源头上否定了影片的理念,这对电影的价值观输出是一种阻断,文化折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从根源上看,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大国,几千年来对土地的依赖造就了安土重迁的本性,因此有着强烈的故土情怀,这与欧美的海洋文明有所区别,因此他们认为不会有“挪亚方舟”式的逃离。影片中,带着地球前往新家园表现出对故乡的不舍,最后关头不放弃地球也是对故土的留恋。正因为中国具有浓重的历史基础以及传统的思想观念,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这些是美国观众没有的。
(三)人物“冗杂”与集体主义
在谈及人物的19篇影评中,有6篇认为这部电影的人物过多,许多人物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且有8篇认为人物多余导致每个人物都只能简短带过,单个角色形象塑造并不是很成功,例如:
The characters are drawn as blandly and broadly as in any American action movie.(这些角色就像任何一部美国动作片中的人物一样苍白。)
近年来,西方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片一直以个人英雄主义著名,但中国一直崇尚集体主义,认为一个人完不成大事,表现在《流浪地球》中也是如此。在影片中,整个运输火石、点燃木星的过程,几乎所有人都被分配了任务,并且靠互相协调合作才得以完成。看似多余的人物实际上都发挥了他们的作用,每个人物其实都是团队中的一部分,环环相扣,必不可少。影片中救援团队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为了表现任务的艰巨,这些平凡的人们都在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不平凡的大事,更凸显人物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国际合作理念的微观呈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的缩影。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影片中的众多人物并非冗杂,而是为了表现集体主义。
(四)角色“煽情”与家庭观念
在32篇影评中,有4篇认为这部影片的情感戏十分老套,与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剧如出一辙,有1篇影评认为其音乐也过于煽情,并且有5篇影评认为这部电影中的角色过于情绪化,如下:
Characters who should be defined by focused action or technical expertise are given too many tearful moments.(应该通过专注的动作或技术专长来定义的角色被赋予了太多的眼泪。) 尽管不少影评均持以这样的态度,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影片中出现了两个感人的场景:一是姥爷韩子昂在运送火石的过程中牺牲;二是父亲刘培强为了拯救地球,亲自驾驶空间站点燃木星,自己也葬身火海。同时,贯穿影片始终的是刘培强为了参加流浪地球计划,作为领航员上了太空,因此和儿子刘启十多年没有见面,两人产生隔阂并最终化解的过程。
亲情是经久不衰的中国主题,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是指在国与家之间往往需要有所牺牲。我国也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说明家国观是中国扎根已久的精神。片中的刘培强、韩子昂在面临国与家的抉择时几次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两者都是在大义面前牺牲小我。正是有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故事才是令人感动的、充满温情的,也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得以升华,如若不然,整部影片则空有科幻的皮囊和机械化的特效设计,却缺少了中国精神。因此,影片中为了服务于情节所设计的音乐,也就显得不那么多余了。
(五)字幕“混乱”与语言差异
有1篇影评认为字幕节奏过快,导致观众的理解从一开始就没跟得上剧情的发展,而有10篇影评认为影片剧情略显混乱,字幕翻译也阻碍了观众对于影片剧情的理解。
笔者认为,这是由无法避免的语言差异造成的,例如影片开头是一个中国新年场景,出现了打麻将等情形,这时说的话带有浓厚的中国民俗色彩,确实对有效信息的传播产生了干扰,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观众一头雾水。不少影评提到字幕进行太快,导致许多人在影片的开头就无法跟进剧情,而这是由中英语言的音节差异、语速差异造成的,难以避免。但同时这也反映了一定程度上的翻译问题,中译英的句子太长,又没有英语配音,才导致英语观众理解起来跟不上剧情发展的速度。如果说前文提到的都是软文化的问题,那么字幕翻译则是硬差异,很难消除,并将长期影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表明,中国电影想要更加深入海外市场,除了软文化方面,在翻译等硬文化方面还需要加强。
除上述内容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剧情,这方面的影评提及最多的就是《流浪地球》与美国早期末日题材电影的相似性,有18篇,占比30%,且有4篇影评认为该电影缺乏原创性;只有7篇认为其富有想象力,5篇认为其具有中国特色,而后两者的数量在总和上远不及前两者,这说明我国电影在剧情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电影市场特效泛滥、日益重视优秀内核的今天,一部电影想要获得海外观众好评,编剧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除了差异外,《流浪地球》中也有共识体现,例如其中的生态保护、气候问题得到了许多影评的重视,这说明全球性议题始终是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一部影片想要从本国走向海外必不可少的因素。
五、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流浪地球》一片在画面设计等方面并不存在文化折扣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文化增值(胥琳佳、刘建华,2014)。也就是说,尽管画面设计也是属于文化板块,且具有很浓重的中国文化元素,但想要理解这类产品不需要与创作者有相同的文化积淀,这样全球共识型的东西并不会由于文化差异而难以接受,因此不会产生文化折扣,甚至可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理解为“奇观”现象,获得比本国更高的文化认同,提高文化价值。
而同为文化产品,但凡上升到思想、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例如前文提到的家国观、集体主义精神、落叶归根的故土情怀等,会因其具有深厚且短期内无法理解的文化底蕴而产生很大的文化折扣,甚至使海外受众出现严重误解。这并不利于中国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会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产生反作用。
这回到了本文最开始提到的问题,即在面临本質性的巨大差异时,文化产品如何做到既能使国外受众理解,又能保持本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国文化有效输出,让文化产品及价值观得到国际认可?笔者认为,诚如魏佳(2019)、汤新部(2019)和贾冀川(2019)所言,一部影片要想获得国际认可,必定要有全球议题或价值观,但中华文化的传播也绝不能让步于全球价值观(肖林,2019)而舍弃本国文化的传承。要保障本国文化得以传扬,《流浪地球》的成功和陈梅霞(2019)的“归化”“异化”翻译理论给了电影创作一些启示。在内容上,中华文化需要利用“异化”的方法,来保留原汁原味;但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归化”的方法,将文化产品传扬全球,利用形式先行的方法,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全球价值观,让国际受众先认可中国的文化产品,然后再进行中华文化输出,让形式先得到接受,再谈深奥的内容问题。
参考文献:
[1] Hoskins, C. and R. Mirus.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s [J]. Media Culture & Society,1988(10):499-504.
[2] 胥琳佳,刘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流变: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J].中国出版,2014(8):8-12.
[3] 张慧瑜.《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电影的全球叙事[J].当代电影,2019(3):21-24+2.
[4] 张敏.大国形象建构视域下的《流浪地球》传播解读[J].传播力研究,2019(25):1-2.
[5] 邸含玮.通向电影艺术高峰之路——从《流浪地球》看开去[J].当代文坛,2019(5):84-89.
[6] 詹秦川,武公衡.中国人文精神在《流浪地球》中的建构与表达[J].出版广角,2019(6):91-93.
[7] 肖林,李炫錫.中国风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以“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为例[J].出版广角,2019(14):82-84.
[8] 陈梅霞.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中国特色词汇译介研究——基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实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9(3):55-58.
[9] 魏佳.讲好“本国故事”的电影视域——2018“一带一路”国际电影系列的话语框架建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3):122-126.
[10] 汤新部.文化折扣度视角下国产影片国际传播策略——以国产电影《流浪地球》为例[J].中国电影市场,2019(3):23-28+22.
[11] 贾冀川.从《流浪地球》看中国电影“走出去”[J].群言,2019(3):29-31.
[12] 李静.中国电影导演在北美市场的文化传播力差异及其探析——基于《纽约时报》影评文本(1979—2017)的实证研究[J].艺术百家,2018(6):146-152.
[13] 李亦中,赵菲.中国电影在美国的口碑与传播——基于对《纽约时报》中国电影影评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2):74-78.
[14] 郑雯,乐音,兴越.“后殖民城市”的媒介镜像与文化想象——基于葡文媒体对“澳门”的报道研究(1999—2018)[J].新闻大学,2019(4):100-115+120-121.
[15] 徐明华,王中字.西方媒介话语中中国形象的“变”与“不变”——以《纽约时报》十年涉华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2):56-61.
[16] 蔡馥谣.德国媒体视域下中国电影报道研究[J].当代电影,2018(6):140-144.
作 者:王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流浪地球》 文化折扣 跨文化传播
一、研究缘起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升,但文化输出尚少,在全球的影响力并不能与中国的大国形象相匹配。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及文化产业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而有别于官方声音,电影因其新颖性、可观性,更能潜移默化地传递国家价值观,并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内普遍得到认可,同时也希望能获得国际认可。《流浪地球》一片在中国斩获46亿人民币的票房,也在北美市场收获了587万美元的票房,上座率达90%。可以说,《流浪地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了世界。因此,除了视觉上的特效制作精美之外,我们更应该探讨其内涵和价值,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寻找正确的方向。
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传递的价值观是全球性的,而目前中华文化还没有被广泛认同,中国想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传递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且减少文化折扣,还有一定的困难。
二、文献综述
文化折扣指的是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等差异造成的文化产品在国外不被受众理解,从而导致文化价值打折扣的情况,这一概念最早由霍斯金斯和米卢斯(1988)提出。随后,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增值的概念,指的是一国文化产品在国外的传播效果优于本国,以致文化价值增高的现象(胥琳佳、刘建华,2014)。相比增值而言,中国的电影目前更多的是遭遇了文化折扣。如何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减少文化折扣,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其传播的很大一部分是文化内涵。不少研究从价值观角度探讨《流浪地球》电影里中国文化的存在,提出了诸如“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等思想(张慧瑜,2019;张敏,2019;邸含玮,2019;詹秦川、武公衡,2019)。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些中国独特的价值观与美国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些研究却忽略了海外观众对它们是否接受、理解,理解的程度,以及是否会产生文化折扣,甚至产生反向文化引导等问题。有学者用符号学理论解析了“中国唱诗班”动画中的中国风色彩,同时也提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着重重的阻碍,如何做到既保留中国文化意蕴,又得到国际理解是一大难题(肖林、李炫錫,2019)。陈梅霞(2019)从中英翻译的角度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理论,为电影中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借鉴意义。而为大多数学者所赞同的是,要将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做好,一定需要有全球性价值观(魏佳,2019;汤新部,2019),立足于国际化主题和叙事(贾冀川,2019),才能减少文化折扣。几方都不无道理,由此看来,中国如何利用国际机会,讲好中国故事,让全球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化,还有待研究。
美国是全球电影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电影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因此不少研究探讨了美国大报《纽约时报》对中国电影的评价(李静,2018;李亦中、赵菲,2015),虽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但忽略了《纽约时报》是新闻报刊,在影评方面缺乏专业性,且数据来源单一。以传统报道为对象的研究多采用主题分类和高频词统计的方法分析数据(郑雯等,2019;徐明华、王中字,2016;蔡馥谣,2018),高频词虽然直观,但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文本,采用主题分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
尽管多数研究都谈及了《流浪地球》“走出去”的成功,但其是否存在文化折扣,以及存在怎样的文化折扣,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仍待探讨。同时,也鲜有研究将目光放在专业影评上。基于此,本文将站在文化折扣视角下探寻《流浪地球》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梳理《流浪地球》的成功因素及不足,以期找到可为中国电影提供借鉴意义的地方,为讲好中国故事探索路径。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
(一)选取文本
本研究选取了美国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的32篇专业影评作为数据来源,该网站包含了诸如《纽约时报》之类的新闻报刊和专业电影杂志《综艺》等影评机构,涵盖范围较广且全面,弥补了前文提到新闻报道專业性欠缺、数据来源单一的不足。在获取英文原文影评后,笔者用谷歌翻译将其译为中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主题分类的方法,按照画面、剧情、人物、音乐、其他五个角度对每篇影评进行了梳理,在此之后将五个角度内的影评内容进行了主题聚类,整理结果如下:
1.提及剧情的有32篇:认为其“模仿好莱坞”18篇,“荒谬”13篇,“复杂混乱”10篇,“有想象力”7篇,“具有中国特色”5篇,“缺乏原创性”4篇,“是老套的中国家庭剧情”4篇。(每篇影评涉及主题不止一个,下同。)
2.提及人物的有19篇:“人物塑造不充实”8篇,“角色多余”6篇,“感情宣泄过头”5篇,“人物行动混乱”3篇。
3.提及画面的有30篇:“壮观”27篇,“凌乱”3篇,“渲染差”2篇。
4.提及音乐的有9篇:“壮美”7篇,“过于煽情”1篇,“抄录”1篇。
5.其他方面的有:“使人思考全球气候问题”2篇,“标题、字体漂亮”2篇,“字幕太快”1篇。
根据烂番茄网站上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来看,在32篇影评中,给予好评的文章有24篇,给予差评的文章有8篇,整体而言,影评人对《流浪地球》持积极态度。 经初步整理发现,大多数影评人对这部影片的画面和音乐持赞扬态度,说明《流浪地球》的视听文化输出是成功的;但影评人们对其剧情和人物的意见歧义较大,可见《流浪地球》在其内容输出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数据和影评文本,进一步分析各种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这样的评价的原因,探析该电影产生的文化折扣及原因。
四、《流浪地球》的文化折扣与原因
(一)画面“壮美”与山水写意
提及画面的30篇影评中,有27篇认为其非常壮观,用了“壮观的”(spectacular)等词来形容。可以认为,绝大部分影评认为这部电影的画面效果非常好。
影片中被高度贊扬的场景有冰雪覆盖下广袤无垠的地球表面景观、巨大且色彩饱满的木星表面、地球在太空中运动时产生的细微轨迹等。这些被赞扬的元素的成功与中国的绘画理念是分不开的。地表上实景与冰雪的结合,营造了一种苍茫大地的氛围,冰雪透明的质感给人透视感,更能呈现自然风光之美。这源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中国山水画中充满了大气与宽广的意蕴,而《流浪地球》的美学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感。这是一种取景于实、回归于实的手法,而这是在西方科幻片中并不常见的。《流浪地球》则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因此,在海外观众看惯了虚构的太空景象和机械场面之后,受到这样的自然景观的纯粹洗礼更能心生震撼感。
另一个被高度赞扬的画面则是地球在宇宙中被推离的场景。随着地球的移动,其走过的地方有几缕晶莹剔透的蓝色轨迹,以及木星与地球相吸时二者大气层混合产生的氤氲,都运用了中国画中水墨晕染的方式,虚实结合,点到为止。这也与西方油画追求写实、饱和的特点不相同,重在写意的水墨渲染更能给西方观众耳目一新之感。正是这种中美差异产生的视觉新鲜感,让这部电影的画面设计受到了一致好评。
除了画面之外,还有两篇影评认为片中传统的字幕设计十分优美。不难发现,这些其实都包含了中国风元素在内,而美国观众的赞同说明,至少在视觉方面,这部电影并没有产生文化折扣。细究其原因,一是该影片特效制作十分优秀,二是该影片呈现的画面效果在西方并不常见,因此才会产生“视觉奇观”。美学始终是一致的,国外观众对画面的赞美其实是对审美的讨论,而艺术也一直是全球共通的议题。这虽然属于文化领域,而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这并不需要完全一样的语境才能理解,因此产生的隔阂相对较少,才得以被广泛接受。
(二)剧情“荒谬”与故土情怀
在剧情方面,影评出现了褒贬不一的情况,很大一部分持批评的态度。在谈及剧情的共32篇影评中,13篇认为这部影片的剧情十分“荒谬”(ridiculous),其中一篇影评说明了原因:
The planet’s population is drastically reduced by the after-effect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being forcibly stopped and those who remain live in huge underground cities to escape the hostile wintry conditions on the surface.(强迫地球停止自转的后遗症就是,地球人口大大减少,留下来的人们住在巨大的地下城市中,以逃避地表上恶劣的寒冷环境。)
不少影评认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的举措使得地球人承受了巨大的代价——地表不能生存、人口减半等。从《圣经》挪亚方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带人逃离,因此,接受了这种观念灌输的美国人会对这部影片的做法表示不解。这种中美思维的差异导致这部影片的设定在美国观众之中饱受诟病。而如果观众对影片的设定不赞同,就相当于从源头上否定了影片的理念,这对电影的价值观输出是一种阻断,文化折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从根源上看,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大国,几千年来对土地的依赖造就了安土重迁的本性,因此有着强烈的故土情怀,这与欧美的海洋文明有所区别,因此他们认为不会有“挪亚方舟”式的逃离。影片中,带着地球前往新家园表现出对故乡的不舍,最后关头不放弃地球也是对故土的留恋。正因为中国具有浓重的历史基础以及传统的思想观念,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这些是美国观众没有的。
(三)人物“冗杂”与集体主义
在谈及人物的19篇影评中,有6篇认为这部电影的人物过多,许多人物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且有8篇认为人物多余导致每个人物都只能简短带过,单个角色形象塑造并不是很成功,例如:
The characters are drawn as blandly and broadly as in any American action movie.(这些角色就像任何一部美国动作片中的人物一样苍白。)
近年来,西方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片一直以个人英雄主义著名,但中国一直崇尚集体主义,认为一个人完不成大事,表现在《流浪地球》中也是如此。在影片中,整个运输火石、点燃木星的过程,几乎所有人都被分配了任务,并且靠互相协调合作才得以完成。看似多余的人物实际上都发挥了他们的作用,每个人物其实都是团队中的一部分,环环相扣,必不可少。影片中救援团队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为了表现任务的艰巨,这些平凡的人们都在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不平凡的大事,更凸显人物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国际合作理念的微观呈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的缩影。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影片中的众多人物并非冗杂,而是为了表现集体主义。
(四)角色“煽情”与家庭观念
在32篇影评中,有4篇认为这部影片的情感戏十分老套,与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剧如出一辙,有1篇影评认为其音乐也过于煽情,并且有5篇影评认为这部电影中的角色过于情绪化,如下:
Characters who should be defined by focused action or technical expertise are given too many tearful moments.(应该通过专注的动作或技术专长来定义的角色被赋予了太多的眼泪。) 尽管不少影评均持以这样的态度,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影片中出现了两个感人的场景:一是姥爷韩子昂在运送火石的过程中牺牲;二是父亲刘培强为了拯救地球,亲自驾驶空间站点燃木星,自己也葬身火海。同时,贯穿影片始终的是刘培强为了参加流浪地球计划,作为领航员上了太空,因此和儿子刘启十多年没有见面,两人产生隔阂并最终化解的过程。
亲情是经久不衰的中国主题,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是指在国与家之间往往需要有所牺牲。我国也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说明家国观是中国扎根已久的精神。片中的刘培强、韩子昂在面临国与家的抉择时几次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两者都是在大义面前牺牲小我。正是有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故事才是令人感动的、充满温情的,也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得以升华,如若不然,整部影片则空有科幻的皮囊和机械化的特效设计,却缺少了中国精神。因此,影片中为了服务于情节所设计的音乐,也就显得不那么多余了。
(五)字幕“混乱”与语言差异
有1篇影评认为字幕节奏过快,导致观众的理解从一开始就没跟得上剧情的发展,而有10篇影评认为影片剧情略显混乱,字幕翻译也阻碍了观众对于影片剧情的理解。
笔者认为,这是由无法避免的语言差异造成的,例如影片开头是一个中国新年场景,出现了打麻将等情形,这时说的话带有浓厚的中国民俗色彩,确实对有效信息的传播产生了干扰,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观众一头雾水。不少影评提到字幕进行太快,导致许多人在影片的开头就无法跟进剧情,而这是由中英语言的音节差异、语速差异造成的,难以避免。但同时这也反映了一定程度上的翻译问题,中译英的句子太长,又没有英语配音,才导致英语观众理解起来跟不上剧情发展的速度。如果说前文提到的都是软文化的问题,那么字幕翻译则是硬差异,很难消除,并将长期影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表明,中国电影想要更加深入海外市场,除了软文化方面,在翻译等硬文化方面还需要加强。
除上述内容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剧情,这方面的影评提及最多的就是《流浪地球》与美国早期末日题材电影的相似性,有18篇,占比30%,且有4篇影评认为该电影缺乏原创性;只有7篇认为其富有想象力,5篇认为其具有中国特色,而后两者的数量在总和上远不及前两者,这说明我国电影在剧情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电影市场特效泛滥、日益重视优秀内核的今天,一部电影想要获得海外观众好评,编剧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除了差异外,《流浪地球》中也有共识体现,例如其中的生态保护、气候问题得到了许多影评的重视,这说明全球性议题始终是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一部影片想要从本国走向海外必不可少的因素。
五、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流浪地球》一片在画面设计等方面并不存在文化折扣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文化增值(胥琳佳、刘建华,2014)。也就是说,尽管画面设计也是属于文化板块,且具有很浓重的中国文化元素,但想要理解这类产品不需要与创作者有相同的文化积淀,这样全球共识型的东西并不会由于文化差异而难以接受,因此不会产生文化折扣,甚至可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理解为“奇观”现象,获得比本国更高的文化认同,提高文化价值。
而同为文化产品,但凡上升到思想、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例如前文提到的家国观、集体主义精神、落叶归根的故土情怀等,会因其具有深厚且短期内无法理解的文化底蕴而产生很大的文化折扣,甚至使海外受众出现严重误解。这并不利于中国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会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产生反作用。
这回到了本文最开始提到的问题,即在面临本質性的巨大差异时,文化产品如何做到既能使国外受众理解,又能保持本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国文化有效输出,让文化产品及价值观得到国际认可?笔者认为,诚如魏佳(2019)、汤新部(2019)和贾冀川(2019)所言,一部影片要想获得国际认可,必定要有全球议题或价值观,但中华文化的传播也绝不能让步于全球价值观(肖林,2019)而舍弃本国文化的传承。要保障本国文化得以传扬,《流浪地球》的成功和陈梅霞(2019)的“归化”“异化”翻译理论给了电影创作一些启示。在内容上,中华文化需要利用“异化”的方法,来保留原汁原味;但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归化”的方法,将文化产品传扬全球,利用形式先行的方法,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全球价值观,让国际受众先认可中国的文化产品,然后再进行中华文化输出,让形式先得到接受,再谈深奥的内容问题。
参考文献:
[1] Hoskins, C. and R. Mirus.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s [J]. Media Culture & Society,1988(10):499-504.
[2] 胥琳佳,刘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流变: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J].中国出版,2014(8):8-12.
[3] 张慧瑜.《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电影的全球叙事[J].当代电影,2019(3):21-24+2.
[4] 张敏.大国形象建构视域下的《流浪地球》传播解读[J].传播力研究,2019(25):1-2.
[5] 邸含玮.通向电影艺术高峰之路——从《流浪地球》看开去[J].当代文坛,2019(5):84-89.
[6] 詹秦川,武公衡.中国人文精神在《流浪地球》中的建构与表达[J].出版广角,2019(6):91-93.
[7] 肖林,李炫錫.中国风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以“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为例[J].出版广角,2019(14):82-84.
[8] 陈梅霞.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中国特色词汇译介研究——基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实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9(3):55-58.
[9] 魏佳.讲好“本国故事”的电影视域——2018“一带一路”国际电影系列的话语框架建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3):122-126.
[10] 汤新部.文化折扣度视角下国产影片国际传播策略——以国产电影《流浪地球》为例[J].中国电影市场,2019(3):23-28+22.
[11] 贾冀川.从《流浪地球》看中国电影“走出去”[J].群言,2019(3):29-31.
[12] 李静.中国电影导演在北美市场的文化传播力差异及其探析——基于《纽约时报》影评文本(1979—2017)的实证研究[J].艺术百家,2018(6):146-152.
[13] 李亦中,赵菲.中国电影在美国的口碑与传播——基于对《纽约时报》中国电影影评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2):74-78.
[14] 郑雯,乐音,兴越.“后殖民城市”的媒介镜像与文化想象——基于葡文媒体对“澳门”的报道研究(1999—2018)[J].新闻大学,2019(4):100-115+120-121.
[15] 徐明华,王中字.西方媒介话语中中国形象的“变”与“不变”——以《纽约时报》十年涉华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2):56-61.
[16] 蔡馥谣.德国媒体视域下中国电影报道研究[J].当代电影,2018(6):140-144.
作 者:王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