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我国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经之路。笔者以“课程思政”改革为背景,浅析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和教师团队思政素养及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以及英语教师团队思政素养及能力提升路径。为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提供具体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师团队;思政素养;思政能力
【作者简介】金姿,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高职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高职英语教育。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三全育人”人才培養目标为高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明确了教学方向。“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为各类课程的教学明确了新的思路及挑战。“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体系,在高校中,依托专业课及公共通识课等其他课程,将德育内容渗透于其他学科知识,与思政课程协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公共英语课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覆盖了高校中所有的学生,开设时长通常在一年以上,且由于大部分学生有考级和专升本需要,因此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有效育人载体。英语课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缺乏育德意识,认为德育是思政课的任务,与自己的课程无关,过分强调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要求,高职英语课程要更加注重语言的实用,而非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对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应是高职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然而,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往往注重引入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宣扬西方价值观,忽略了本国文化的输出,在英语课上一度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西方宣扬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正侵蚀大批中国青年,有些学生因判断力不强,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动摇。如何引导学生批判性看待西方文化,提升学生对于本国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是高职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高校不仅要育人,更要育德,而立德树人要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立德树人意为,立“师德”和“学德”,树德才兼备、品格高尚之人。“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行使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更是学生的模范和榜样,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立“学德”,首先要立“师德”,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德行至关重要。
依据R.E.Park与E.W.Burges的同心圆理论体系,思政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一环,高职公共英语课作为二环空间结构,是一环的延伸和补充。英语教师如果不具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课程思政工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无法全面成长成才。高职公共英语课是学生接触世界的第一道门,不同于中学应试教育,学生除了学习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之外,更多的是以语言为桥梁认识世界,传播声音。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既要让学生认识到华夏文明的伟大,增强文化自信,又要具备向世界介绍中国、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例,在2013年四级改革后开始,四级翻译题材主要为中国文化及国情,话题涉及历史名胜、名山大川、传统节日习俗等,可见英语教学目标已经从过去的学做题、学西方文化,转变为学语言交流、用语言传递中国声音。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职英语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老师的工作,自己的责任在于教英语,这显然与当代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不符。要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敢于表达观点,表明立场,宣扬本国文化,就必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到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如何提升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的思政素养和能力就成了课程思政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及能力提升路径
1. 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的思政素养。要实现课程思政改革,首先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目前,很多高职英语教师本身缺乏相关思想政治理论,无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更有部分英语教师,政治觉悟不够,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因此,第一,以团队为单位,加强高职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尤其加强教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现实运用。教师应明确思政教育不仅是政治理论的学习,更是价值观的传递,而价值观不局限于诚信敬业、爱国守法,学科教师往往缺乏思政所需的基本知识储备,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英语教师思政素养的第一步。
第二,要充分利用好党支部和党员,尤其是英语课程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其他高职英语教师起到示范作用,做好“结对子”工作,以先进带动全体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师政治觉悟及政治站位。
第三,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西方文化和西方意识形态。不少西方媒体,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近期新疆棉事件,歪曲事实,挑起舆论,恶意散布人权高于主权论,过度宣扬“美国梦”。高职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思想政治理论储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文化等知识储备,在学生感受西方文明,开阔眼界的同时,能够辩证看待中西方政治及文化,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西方文化和制度,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目的。
2. 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教师除了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还要提升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能力。当前,英语课本中大多数内容还是以西方文化元素为主,有些教师照本宣科,不知如何挖掘思政元素;有些教师过度关注语言技能培养,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及思想的重要性。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已给出具体的回答,教师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人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分别是“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英语教师可以从这六个方面深挖思政元素,扩充自己的教学内容。
以新理念交互英语(1)3为例。在讲解Unit 7“Science”时,可以通过讲述华为手机不惧西方制裁,研发出鸿蒙系统,摆脱他国限制,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讲解Unit 8“Health Care”时,可以引出新冠疫情中所有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牺牲自我,拯救他人以及志愿者们义务冲在前线,为早日夺取抗疫胜利牺牲小家,顾全大家的感人故事,这些最美逆行者就是中国精神的最好写照,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学生心中。
在讲解Unit 1“Gratitude”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主题,借用疫情期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答记者关于多国向中方提出援助请求,中方向哪些国家提供了医疗物资援助的问题,耿爽答:“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出中国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品德修养上得到熏陶。
在讲解Unit4“Culture”时,借用中外疫情控制情况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大谈人权论导致疫情的大肆蔓延,而中方则理智看待人权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加上我国钟南山等呼吸病专家制定的科学防控计划,中国是全球控制疫情最成功的国家。以此引出孔子儒家文化中推行的礼乐文化,其内涵是追求真理、启发智慧的,激励学生沿着求真理、明事理的方向增长知识见识。
在讲解Unit“Famous People”时,根据本单元的名人主题,让学生翻译sleeping on brushwood and tasting gall,引出越王勾踐卧薪尝胆的故事,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敢于吃苦、敢于奋斗的精神。
在讲解Unit2“Sports”时,可以扩展出我国古代流行的运动,现代足球是源自战国时期的一项运动“蹴鞠”,现代高尔夫球很可能源自我国唐代的一项运动“捶丸”,让学生看到中国古人的智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教师团队还应改进自己教学体系,时刻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且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学目标来学习。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要合作尝试新模式、新方法,坚持“四个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可用于实际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案,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1590173511475862&wfr=spider&for=pc[OL].
[3]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5,2.
[4]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
[5]邱立中,章宁,王晓艳.新理念交互英语1[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6]https://www.sohu.com/a/381741050_106610[OL].
[7]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18,9.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师团队;思政素养;思政能力
【作者简介】金姿,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高职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高职英语教育。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三全育人”人才培養目标为高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明确了教学方向。“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为各类课程的教学明确了新的思路及挑战。“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体系,在高校中,依托专业课及公共通识课等其他课程,将德育内容渗透于其他学科知识,与思政课程协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公共英语课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覆盖了高校中所有的学生,开设时长通常在一年以上,且由于大部分学生有考级和专升本需要,因此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有效育人载体。英语课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缺乏育德意识,认为德育是思政课的任务,与自己的课程无关,过分强调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要求,高职英语课程要更加注重语言的实用,而非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对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应是高职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然而,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往往注重引入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宣扬西方价值观,忽略了本国文化的输出,在英语课上一度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西方宣扬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正侵蚀大批中国青年,有些学生因判断力不强,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动摇。如何引导学生批判性看待西方文化,提升学生对于本国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是高职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高校不仅要育人,更要育德,而立德树人要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立德树人意为,立“师德”和“学德”,树德才兼备、品格高尚之人。“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行使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更是学生的模范和榜样,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立“学德”,首先要立“师德”,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德行至关重要。
依据R.E.Park与E.W.Burges的同心圆理论体系,思政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一环,高职公共英语课作为二环空间结构,是一环的延伸和补充。英语教师如果不具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课程思政工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无法全面成长成才。高职公共英语课是学生接触世界的第一道门,不同于中学应试教育,学生除了学习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之外,更多的是以语言为桥梁认识世界,传播声音。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既要让学生认识到华夏文明的伟大,增强文化自信,又要具备向世界介绍中国、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例,在2013年四级改革后开始,四级翻译题材主要为中国文化及国情,话题涉及历史名胜、名山大川、传统节日习俗等,可见英语教学目标已经从过去的学做题、学西方文化,转变为学语言交流、用语言传递中国声音。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职英语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老师的工作,自己的责任在于教英语,这显然与当代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不符。要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敢于表达观点,表明立场,宣扬本国文化,就必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到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如何提升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的思政素养和能力就成了课程思政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及能力提升路径
1. 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的思政素养。要实现课程思政改革,首先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目前,很多高职英语教师本身缺乏相关思想政治理论,无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更有部分英语教师,政治觉悟不够,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因此,第一,以团队为单位,加强高职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尤其加强教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现实运用。教师应明确思政教育不仅是政治理论的学习,更是价值观的传递,而价值观不局限于诚信敬业、爱国守法,学科教师往往缺乏思政所需的基本知识储备,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英语教师思政素养的第一步。
第二,要充分利用好党支部和党员,尤其是英语课程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其他高职英语教师起到示范作用,做好“结对子”工作,以先进带动全体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师政治觉悟及政治站位。
第三,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西方文化和西方意识形态。不少西方媒体,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近期新疆棉事件,歪曲事实,挑起舆论,恶意散布人权高于主权论,过度宣扬“美国梦”。高职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思想政治理论储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文化等知识储备,在学生感受西方文明,开阔眼界的同时,能够辩证看待中西方政治及文化,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西方文化和制度,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目的。
2. 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教师除了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还要提升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能力。当前,英语课本中大多数内容还是以西方文化元素为主,有些教师照本宣科,不知如何挖掘思政元素;有些教师过度关注语言技能培养,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及思想的重要性。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已给出具体的回答,教师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人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分别是“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英语教师可以从这六个方面深挖思政元素,扩充自己的教学内容。
以新理念交互英语(1)3为例。在讲解Unit 7“Science”时,可以通过讲述华为手机不惧西方制裁,研发出鸿蒙系统,摆脱他国限制,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讲解Unit 8“Health Care”时,可以引出新冠疫情中所有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牺牲自我,拯救他人以及志愿者们义务冲在前线,为早日夺取抗疫胜利牺牲小家,顾全大家的感人故事,这些最美逆行者就是中国精神的最好写照,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学生心中。
在讲解Unit 1“Gratitude”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主题,借用疫情期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答记者关于多国向中方提出援助请求,中方向哪些国家提供了医疗物资援助的问题,耿爽答:“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出中国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品德修养上得到熏陶。
在讲解Unit4“Culture”时,借用中外疫情控制情况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大谈人权论导致疫情的大肆蔓延,而中方则理智看待人权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加上我国钟南山等呼吸病专家制定的科学防控计划,中国是全球控制疫情最成功的国家。以此引出孔子儒家文化中推行的礼乐文化,其内涵是追求真理、启发智慧的,激励学生沿着求真理、明事理的方向增长知识见识。
在讲解Unit“Famous People”时,根据本单元的名人主题,让学生翻译sleeping on brushwood and tasting gall,引出越王勾踐卧薪尝胆的故事,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敢于吃苦、敢于奋斗的精神。
在讲解Unit2“Sports”时,可以扩展出我国古代流行的运动,现代足球是源自战国时期的一项运动“蹴鞠”,现代高尔夫球很可能源自我国唐代的一项运动“捶丸”,让学生看到中国古人的智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教师团队还应改进自己教学体系,时刻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且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学目标来学习。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团队要合作尝试新模式、新方法,坚持“四个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可用于实际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案,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1590173511475862&wfr=spider&for=pc[OL].
[3]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5,2.
[4]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
[5]邱立中,章宁,王晓艳.新理念交互英语1[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6]https://www.sohu.com/a/381741050_106610[OL].
[7]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