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学生用英文交流的问题,然后推荐了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并讨论了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英语交流;口语;跨文化交际;接触;思维方式;参与度;动机
【作者简介】宁雪萍(1989.10-),女,湖北钟祥人,武昌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英语教育,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竞争(Kim and Shin, 2014)。中国学生基于他们的语法技巧不遗余力地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因为所有的中国英语考试并不包含口语部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没有讲重点放在口语表达训练上,中国学生的口语能力比起听力和阅读相对较弱。这一点,从雅思考试的成绩上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国学生听力和阅读分数较高,口语和写作分数较低。很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把重点放在了语法知识上,通过做题大量的输入提高了分数,但是在输出部分(口语和写作),最体现语言能力水平的地方,结果却差强人意。然而,外语学习不仅需要语法知识,也需要掌握母语者流利和合适的表达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可避免地要分析中国学生所遇到的英语学习交流问题。
一、影响中国学生英文交流的问题
首先,年龄是影响语言学习尤其是口语的决定性因素(Shumin, 2002)。根据Krashen, Long, and Scarella(1982,cited in Shumin, 2002),在儿童时期接触第二语言的学生比更晚时期接触第二语言的学生的语言水平要更流利。12岁之后声带已经发育成熟,所以当上中学时,他们不能像母语为英语的人一样发音地道。而且,他们的语调、重音以及其他语音上的细微差别都会引起误会。然而,交流不仅需要表达正确,还需要发音正确。当学生超过12岁,他们的身体特征不能被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成年学习者不能像儿童一样拥有是口语表达流利和自然的内在的能力。年龄是现实存在的弱点,这影响了中国学生的交流能力。
其次,由于很少接触英语以及很少和母语为英语的人交流,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相对较弱(Shumin, 2002)。虽然他们掌握了语法知识,但是在现实场景中他们依然不知道怎么开口交流。缺少讲英语的机会是中国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毫无疑问,学生参与口语课堂活动和他们的学习水平有关系(Lim, 1992, cited in Tsou, 2005)。而且,语言学习绝远不止是只学习语法知识(Shumin, 2002)。通常,大多数中国课堂教学采取教师为主、基于练习册的教学法(Sharpe and Ning, 1998, cited in Hu, 2004)。更進一步说,课堂上没有讨论,老师仅仅是在灌输语法知识,学生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他们所做的就是听老师讲然后做笔记。 即便轮到学生开口讲话,大多数学生也会选择以单词来回答问题而不是完整的句子。然而,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意识的提高和他们的学习环境(Wu,2001)。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 53%的参与者说他们没有英语交流课程(Kim and Shin, 2014)。口语表达在某些场景下对学习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口语交流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如果学生不能利用所学的语言来沟通交流,那么他们所学的语言将没有意义。所以,说英语的机会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再次,中文和英语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另一个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大量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但是在说话的时候,依然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翻译。这是中国学生常见的问题,这叫作中式英语(Megan, 2011)。中文的思维会产生不地道的英文表达。例如:在中文的文化中,人们经常对别人的赞美进行否定的回复,“不是的,并没有那么好”来表达谦虚。但是这类回答在英语文化中是不合适的尴尬的(Shumin,2002)。 还有一些表达虽然没有语法上的错误,母语者可以听明白,但是母语者并不会运用同样的表达,这就叫表达不地道。众所周知,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使用系统(Bern,1990, cited in Shumin, 2002)。比如:中文句子里并没有直接变词语的形式来表达时态。而英文中需要将单词变形来表达时态。因此,需要掌握在社会场景下使用语言。也就是说,掌握这门语言的标准准则能帮助学生知道在沟通交流中怎样问问题,知道哪一种评价是合适的,知道怎样回答问题(Shumin,2002)。思维方式是中国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影响(Megan, 2011)。如果学习者决定学好英语,那么他们就要以英文的表达方式来思考而不是中文。他们需要把自己沉浸到英语文化当中去,因为文化是语言不可避免的一部分(Prodromou, 1992)。
二、解决策略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措施让学生更早的接受英语教育。 Oyama的研究(1976, cited in Shumin, 2002)表明很多成年人的第二语言不能达到母语者的水平。他们不能持续取得进步,这一现象叫作“石化”,意思是语言学习的发展永远地停止了(Shumin,2002)。可以宣传这个概念,来提高人们尽早学习英文的意识。许多研究表明,开始学习英文越早的学生的英文熟练度要比开始学习英文晚的学生要高。身体特征决定了学习语言的优势(Goh and Burns, 2012)。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在幼儿园就开设英语课程,这样,学生才能更早地接触英语。
第二,为了吸引学生更早的开始英语学习,教育部门需要组织各类教师培训项目来培养有相应资质的教师,他们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始学习英语(Wu, 2001)。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结果的重要决定因素(Kim and Shin, 2014)。第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资质的老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这是常识(Wu, 2001)。然而,偏远地区的中学老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Hu, 2004)。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来使项目有效的发展。更进一步来说,该项目需要符合不同熟练度的老师,讲授一般英语知识,特定英语教学法(Wu, 2001)。只有给学生提供了有益的环境和高水平的教师学生才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熟练度。 第三,教材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另一种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式,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学习者来说(Wu, 2001)。如今,教材需要将传统知识和多媒体有效结合。时下引起讨论的话题,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作为素材来引导学生开口。中国出版社和母语出版社需要经常合作(Hu, 2004)。更重要的是,教材的编写者需要有思辨的能力,在涉及相关的理论和方式研究成果上(Kim and Shin, 2014)。随着信息的传播,高质量的教材要呈现系统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英语学习内容。而且,日常生活中地道的高频词汇、短语需要包含在教科书中。固定搭配、俚语在口语表达中也是很重要的。及时更新的教材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很宝贵的。然而,这些在没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是不可能达到的。
另外,关于课堂上缺少开口说英语的机会的问题,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其中。学生参与的越多,在口语流利度方面取得的进步越大(Tsou,2005)。课堂上多以学生为主导,引导他们开口表达,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多设计游戏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实课堂上有五个原则,根据Nation and Newton(2009),“关注有意义的相关的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维持兴趣、避免让学生符合太多的新语言知识、提供学生可理解的输入、创造有好安全的合作氛围”。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短语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单词需要加强练习。有意义的交流需要老师教学生怎样听别人说话、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在某种场景下弄懂含义(Tsou, 2005)。在社会中和人交往的能力可能和他们是否能参与到对话交谈中并交换观点有关系(Nation and Newton, 2009)。关于天气、交通、假期、体育运动的对话可能看上去没有意义,但是,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社会归属感(Tsou, 2005)。所以学习者需要参与到这些对话中来,尤其是初学者,他们需要学习简短的交流技能(Shumin,2002)。老师应该激励学生开口表达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是在自己的文化中学习这门语言,课堂上的练习是唯一的机会。 英语学习进步的关键因素是课堂上的练习。
就思维方式来说,学生需要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作为一种尝试,第一语言的特征会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Menal, 2000)。因此,学习语言同样也需要学习这门语言在特定的社会场景下是怎样被运用的(Tsou, 2005)。由于第一语言的影响,非母语人士对于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要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经常感到很困难。口语表达经常包含非语言表达系统(Shumin, 2002)。有些学生不熟悉手势或者肢体语言,很多学习者不知道怎么选择非语言表达。根据Goh and Burns(2012),交流能力包含语法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策略能力。语法能力是指关于语法词汇的知识;语篇能力是指把单词连成一句话;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环境中合适、准确地使用语言。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并没有完全掌握这门语言,语篇知识可以帮助他们猜测他们听到的信息并做出适应的回答(Shumin, 2002)。他们可以把这么知识翻译成清楚地合适的信息。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学习重要的一部分(Menal, 2000)。文化和语言是相互影响的因素。了解了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这门语言,只有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文化才能帮助他们学习到地道的表达。
总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学生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他们不遗余力地学习,文化上的差异和缺少开口表达的机会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仅凭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对英语学习做出贡献。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练习。换句话说,不要局限于思维方式或者害怕犯错,多开口说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比如怎样把这些解决办法付诸实际。哪些方式是适合在中国培养英语教师的?英语是全球化的语言。有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表达更地道和准确。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试高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拥有能够真正使用语言能力的人才是被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金E.G,锡恩A.为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工程专业学生寻找有效的项目[J].韩国工程学校案例,2014.
[2]马内尔.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J].2000.
[3]舒民K.需要考虑的因素:发展英语为非母语的成年学生的口语能力[J].2002.
[4]邹W.通过口语课堂参与指导提升口语技能[J].2005.
[5]胡G W.中国英语语言教育[J].2004.
[6]梅根E.英语中式英语,或者中国英语[J].2011.
【关键词】英语交流;口语;跨文化交际;接触;思维方式;参与度;动机
【作者简介】宁雪萍(1989.10-),女,湖北钟祥人,武昌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英语教育,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竞争(Kim and Shin, 2014)。中国学生基于他们的语法技巧不遗余力地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因为所有的中国英语考试并不包含口语部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没有讲重点放在口语表达训练上,中国学生的口语能力比起听力和阅读相对较弱。这一点,从雅思考试的成绩上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国学生听力和阅读分数较高,口语和写作分数较低。很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把重点放在了语法知识上,通过做题大量的输入提高了分数,但是在输出部分(口语和写作),最体现语言能力水平的地方,结果却差强人意。然而,外语学习不仅需要语法知识,也需要掌握母语者流利和合适的表达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可避免地要分析中国学生所遇到的英语学习交流问题。
一、影响中国学生英文交流的问题
首先,年龄是影响语言学习尤其是口语的决定性因素(Shumin, 2002)。根据Krashen, Long, and Scarella(1982,cited in Shumin, 2002),在儿童时期接触第二语言的学生比更晚时期接触第二语言的学生的语言水平要更流利。12岁之后声带已经发育成熟,所以当上中学时,他们不能像母语为英语的人一样发音地道。而且,他们的语调、重音以及其他语音上的细微差别都会引起误会。然而,交流不仅需要表达正确,还需要发音正确。当学生超过12岁,他们的身体特征不能被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成年学习者不能像儿童一样拥有是口语表达流利和自然的内在的能力。年龄是现实存在的弱点,这影响了中国学生的交流能力。
其次,由于很少接触英语以及很少和母语为英语的人交流,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相对较弱(Shumin, 2002)。虽然他们掌握了语法知识,但是在现实场景中他们依然不知道怎么开口交流。缺少讲英语的机会是中国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毫无疑问,学生参与口语课堂活动和他们的学习水平有关系(Lim, 1992, cited in Tsou, 2005)。而且,语言学习绝远不止是只学习语法知识(Shumin, 2002)。通常,大多数中国课堂教学采取教师为主、基于练习册的教学法(Sharpe and Ning, 1998, cited in Hu, 2004)。更進一步说,课堂上没有讨论,老师仅仅是在灌输语法知识,学生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他们所做的就是听老师讲然后做笔记。 即便轮到学生开口讲话,大多数学生也会选择以单词来回答问题而不是完整的句子。然而,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意识的提高和他们的学习环境(Wu,2001)。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 53%的参与者说他们没有英语交流课程(Kim and Shin, 2014)。口语表达在某些场景下对学习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口语交流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如果学生不能利用所学的语言来沟通交流,那么他们所学的语言将没有意义。所以,说英语的机会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再次,中文和英语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另一个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大量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但是在说话的时候,依然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翻译。这是中国学生常见的问题,这叫作中式英语(Megan, 2011)。中文的思维会产生不地道的英文表达。例如:在中文的文化中,人们经常对别人的赞美进行否定的回复,“不是的,并没有那么好”来表达谦虚。但是这类回答在英语文化中是不合适的尴尬的(Shumin,2002)。 还有一些表达虽然没有语法上的错误,母语者可以听明白,但是母语者并不会运用同样的表达,这就叫表达不地道。众所周知,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使用系统(Bern,1990, cited in Shumin, 2002)。比如:中文句子里并没有直接变词语的形式来表达时态。而英文中需要将单词变形来表达时态。因此,需要掌握在社会场景下使用语言。也就是说,掌握这门语言的标准准则能帮助学生知道在沟通交流中怎样问问题,知道哪一种评价是合适的,知道怎样回答问题(Shumin,2002)。思维方式是中国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影响(Megan, 2011)。如果学习者决定学好英语,那么他们就要以英文的表达方式来思考而不是中文。他们需要把自己沉浸到英语文化当中去,因为文化是语言不可避免的一部分(Prodromou, 1992)。
二、解决策略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措施让学生更早的接受英语教育。 Oyama的研究(1976, cited in Shumin, 2002)表明很多成年人的第二语言不能达到母语者的水平。他们不能持续取得进步,这一现象叫作“石化”,意思是语言学习的发展永远地停止了(Shumin,2002)。可以宣传这个概念,来提高人们尽早学习英文的意识。许多研究表明,开始学习英文越早的学生的英文熟练度要比开始学习英文晚的学生要高。身体特征决定了学习语言的优势(Goh and Burns, 2012)。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在幼儿园就开设英语课程,这样,学生才能更早地接触英语。
第二,为了吸引学生更早的开始英语学习,教育部门需要组织各类教师培训项目来培养有相应资质的教师,他们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始学习英语(Wu, 2001)。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结果的重要决定因素(Kim and Shin, 2014)。第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资质的老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这是常识(Wu, 2001)。然而,偏远地区的中学老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Hu, 2004)。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来使项目有效的发展。更进一步来说,该项目需要符合不同熟练度的老师,讲授一般英语知识,特定英语教学法(Wu, 2001)。只有给学生提供了有益的环境和高水平的教师学生才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熟练度。 第三,教材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另一种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式,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学习者来说(Wu, 2001)。如今,教材需要将传统知识和多媒体有效结合。时下引起讨论的话题,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作为素材来引导学生开口。中国出版社和母语出版社需要经常合作(Hu, 2004)。更重要的是,教材的编写者需要有思辨的能力,在涉及相关的理论和方式研究成果上(Kim and Shin, 2014)。随着信息的传播,高质量的教材要呈现系统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英语学习内容。而且,日常生活中地道的高频词汇、短语需要包含在教科书中。固定搭配、俚语在口语表达中也是很重要的。及时更新的教材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很宝贵的。然而,这些在没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是不可能达到的。
另外,关于课堂上缺少开口说英语的机会的问题,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其中。学生参与的越多,在口语流利度方面取得的进步越大(Tsou,2005)。课堂上多以学生为主导,引导他们开口表达,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多设计游戏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实课堂上有五个原则,根据Nation and Newton(2009),“关注有意义的相关的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维持兴趣、避免让学生符合太多的新语言知识、提供学生可理解的输入、创造有好安全的合作氛围”。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短语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单词需要加强练习。有意义的交流需要老师教学生怎样听别人说话、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在某种场景下弄懂含义(Tsou, 2005)。在社会中和人交往的能力可能和他们是否能参与到对话交谈中并交换观点有关系(Nation and Newton, 2009)。关于天气、交通、假期、体育运动的对话可能看上去没有意义,但是,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社会归属感(Tsou, 2005)。所以学习者需要参与到这些对话中来,尤其是初学者,他们需要学习简短的交流技能(Shumin,2002)。老师应该激励学生开口表达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是在自己的文化中学习这门语言,课堂上的练习是唯一的机会。 英语学习进步的关键因素是课堂上的练习。
就思维方式来说,学生需要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作为一种尝试,第一语言的特征会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Menal, 2000)。因此,学习语言同样也需要学习这门语言在特定的社会场景下是怎样被运用的(Tsou, 2005)。由于第一语言的影响,非母语人士对于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要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经常感到很困难。口语表达经常包含非语言表达系统(Shumin, 2002)。有些学生不熟悉手势或者肢体语言,很多学习者不知道怎么选择非语言表达。根据Goh and Burns(2012),交流能力包含语法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策略能力。语法能力是指关于语法词汇的知识;语篇能力是指把单词连成一句话;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环境中合适、准确地使用语言。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并没有完全掌握这门语言,语篇知识可以帮助他们猜测他们听到的信息并做出适应的回答(Shumin, 2002)。他们可以把这么知识翻译成清楚地合适的信息。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学习重要的一部分(Menal, 2000)。文化和语言是相互影响的因素。了解了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这门语言,只有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文化才能帮助他们学习到地道的表达。
总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学生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他们不遗余力地学习,文化上的差异和缺少开口表达的机会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仅凭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对英语学习做出贡献。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练习。换句话说,不要局限于思维方式或者害怕犯错,多开口说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比如怎样把这些解决办法付诸实际。哪些方式是适合在中国培养英语教师的?英语是全球化的语言。有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表达更地道和准确。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试高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拥有能够真正使用语言能力的人才是被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金E.G,锡恩A.为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工程专业学生寻找有效的项目[J].韩国工程学校案例,2014.
[2]马内尔.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J].2000.
[3]舒民K.需要考虑的因素:发展英语为非母语的成年学生的口语能力[J].2002.
[4]邹W.通过口语课堂参与指导提升口语技能[J].2005.
[5]胡G W.中国英语语言教育[J].2004.
[6]梅根E.英语中式英语,或者中国英语[J].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