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低碳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模式。但我国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目前发展也存在一些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确认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价值;模式转型
一、引言
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目前的研究大多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莅临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论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方式和方法,对经济价值的分析却凤毛麟角。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里提到。《能源白皮书》明确表示,低碳经济是基于更低的自然资源消耗率以及更低的生态破坏程度前提下,得到更高的经济收益;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水平以及更优质的生活品质的渠道以及机会,亦给发展、运用以及输出先进科技创造了机会,并且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商机以及更多的工作岗位。
我国学者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与清洁能源的结构,而核心为能源技术以及其创新。实行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气候变暖,从而维持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其报告中说明,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最终要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生态环境可以调控的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1.经济学奠基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中,世界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是经济学的探究和发展不但包含本国的经济发展,还应该重视全球的经济发展。而就低碳经济而言,其发展能够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下降,避免全球生态的失衡,极大的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与进步。
法国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西蒙认为,财富是人类物质享受的一种表现,是人们获得物质享受的一种手段。而政治经济学需要关注的是社会中大部分人的生活福利以及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他看来,国家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国家公民享受财富代表的物质生活。他的想法,为现代低碳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经济学价值分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经济学合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经济理论;另外一种是新国际贸易理论。二者都主张通过国际经济合作来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能力,而贸易只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式与手段。如果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低碳经济,国际经济贸易以及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个国家自己进行合作。但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得生态环境的负担加重,加剧生态问题的产生。
3.引导转变消费方式
目前消费的主要群体是发达国家及其居民,他们的消费从生理需求转向享受需求,如果放任此类需求,不仅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也会造成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经济发展方式从物质需求转化为精神需求,推动经济发展与进步。
4.提供经济发展新模式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活动相对较少,也就是说,由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状态的发展是平衡稳定的。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活动的增多,形成的温室气体等也日益增加,远高于生态体系可以调控的最高限度,导致了生态体系的不平衡,环境遭受非常大的破坏,对于社会经济长久持续的发展有很大负面作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危机。
我们长期以来对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探究重点是为了提升中国社会发展的经济财富,特别是物质层面。然而倘若再继续以此种理论观点指导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加不可预测的问题。我国甚至是全球目前最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温室效应对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温室效应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经济的不合理生产与发展。那么完善低碳经济理论的内容,将目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为新的绿色经济模式就是一项新的系统研究工程,用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行指导,才能够有效达到预期估计的目标。
四、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长期发展的趋势。但是结合实际,我国面临着以下挑战:
1.资源禀赋
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里,煤炭占据比重为94%,石油占据比重为5.4%,天然气仅有0.6%,基于目前的“富煤贫油少气”能源资源架构,直接导致我国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生产以及消费格局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前的20多年,我国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煤炭在一次能源里的消费比例由1980年的72.3%降低至2001年的66.7%。然而今年伴随全球石油以及天然气价格的上升以及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里的比例又呈现出回升的态势,2006年其比例高达69.4%。因为煤的碳密集程度相较别的化石燃料要高出很多,单位能源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碳大约为天然气的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架构必将伴随着相当高的排放强度。
2.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生产以及消费需求的快速增加。当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经高居全球第二。虽然《京都议定书》里并未明确指出包含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之前的具体减排量,然而身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我们国家目前遭遇着非常大的减排压力。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2.6%),2020年将达到81.54亿吨,届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3.贸易结构
在目前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里,美、日、欧等国家已经步入知识经济亦或是服务经济阶段,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里处在领先地位,而我国产业依然处在低端位置,不管是技术含量、附加值亦或是竞争水平等层面都和发达国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在国际贸易里,我国出口的产品很大一部分是高能源消耗、对于原料加工高度依赖的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产品。而且,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里,我国承接了很大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能源消耗以及高污染的产业,我国在发展成“全球制造业基地”的时候,亦直接亦或是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对于生态体系造成极大的破坏。
五、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设想
1.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度电、每一桶石油和每一方天然气比开采更多的煤、石油以及天然气拥有更高的经济以及环境价值。基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应该始终秉持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从一个层面来说,淘汰高能源消耗的产业以及生产工艺;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照明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展开技术革新,提升热的使用效率以及能源转换效率。唯有持续提升节能水平,才可以促进能源供应安全、生态平衡等目标的实现。
2.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中国化石能源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架构直接导致我们国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里的比例大约为70%,相较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41个百分点。尽管石油的比例略有增加,然而仅能够满足我国的内需,无法用其代替煤炭。所以,煤炭作为能源消费主体的架构在十年内获得根本改变的难度非常大。此就需要碳中和技术,在消费之前对于煤炭展开低碳化以及无碳化处理,降低燃烧环节中碳的排放。基于此格局下,加快发展天然气,科学合理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水电,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架构里的比例,会成为将来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向。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发展的进程里,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应对气候发展变化的进程中来,在政策机制、发展战略以及技术创新等层面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王云飞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J]. 生产力研究.2015(4).
[3]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 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4]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5]章升东,宋维明,何宇.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林业经济,2007,(7):46-48.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价值;模式转型
一、引言
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目前的研究大多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莅临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论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方式和方法,对经济价值的分析却凤毛麟角。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里提到。《能源白皮书》明确表示,低碳经济是基于更低的自然资源消耗率以及更低的生态破坏程度前提下,得到更高的经济收益;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水平以及更优质的生活品质的渠道以及机会,亦给发展、运用以及输出先进科技创造了机会,并且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商机以及更多的工作岗位。
我国学者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与清洁能源的结构,而核心为能源技术以及其创新。实行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气候变暖,从而维持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其报告中说明,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最终要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生态环境可以调控的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1.经济学奠基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中,世界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是经济学的探究和发展不但包含本国的经济发展,还应该重视全球的经济发展。而就低碳经济而言,其发展能够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下降,避免全球生态的失衡,极大的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与进步。
法国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西蒙认为,财富是人类物质享受的一种表现,是人们获得物质享受的一种手段。而政治经济学需要关注的是社会中大部分人的生活福利以及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他看来,国家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国家公民享受财富代表的物质生活。他的想法,为现代低碳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经济学价值分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经济学合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经济理论;另外一种是新国际贸易理论。二者都主张通过国际经济合作来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能力,而贸易只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式与手段。如果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低碳经济,国际经济贸易以及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个国家自己进行合作。但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得生态环境的负担加重,加剧生态问题的产生。
3.引导转变消费方式
目前消费的主要群体是发达国家及其居民,他们的消费从生理需求转向享受需求,如果放任此类需求,不仅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也会造成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经济发展方式从物质需求转化为精神需求,推动经济发展与进步。
4.提供经济发展新模式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活动相对较少,也就是说,由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状态的发展是平衡稳定的。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活动的增多,形成的温室气体等也日益增加,远高于生态体系可以调控的最高限度,导致了生态体系的不平衡,环境遭受非常大的破坏,对于社会经济长久持续的发展有很大负面作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危机。
我们长期以来对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探究重点是为了提升中国社会发展的经济财富,特别是物质层面。然而倘若再继续以此种理论观点指导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加不可预测的问题。我国甚至是全球目前最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温室效应对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温室效应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经济的不合理生产与发展。那么完善低碳经济理论的内容,将目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为新的绿色经济模式就是一项新的系统研究工程,用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行指导,才能够有效达到预期估计的目标。
四、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长期发展的趋势。但是结合实际,我国面临着以下挑战:
1.资源禀赋
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里,煤炭占据比重为94%,石油占据比重为5.4%,天然气仅有0.6%,基于目前的“富煤贫油少气”能源资源架构,直接导致我国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生产以及消费格局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前的20多年,我国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煤炭在一次能源里的消费比例由1980年的72.3%降低至2001年的66.7%。然而今年伴随全球石油以及天然气价格的上升以及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里的比例又呈现出回升的态势,2006年其比例高达69.4%。因为煤的碳密集程度相较别的化石燃料要高出很多,单位能源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碳大约为天然气的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架构必将伴随着相当高的排放强度。
2.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生产以及消费需求的快速增加。当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经高居全球第二。虽然《京都议定书》里并未明确指出包含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之前的具体减排量,然而身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我们国家目前遭遇着非常大的减排压力。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2.6%),2020年将达到81.54亿吨,届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3.贸易结构
在目前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里,美、日、欧等国家已经步入知识经济亦或是服务经济阶段,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里处在领先地位,而我国产业依然处在低端位置,不管是技术含量、附加值亦或是竞争水平等层面都和发达国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在国际贸易里,我国出口的产品很大一部分是高能源消耗、对于原料加工高度依赖的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产品。而且,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里,我国承接了很大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能源消耗以及高污染的产业,我国在发展成“全球制造业基地”的时候,亦直接亦或是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对于生态体系造成极大的破坏。
五、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设想
1.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度电、每一桶石油和每一方天然气比开采更多的煤、石油以及天然气拥有更高的经济以及环境价值。基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应该始终秉持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从一个层面来说,淘汰高能源消耗的产业以及生产工艺;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照明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展开技术革新,提升热的使用效率以及能源转换效率。唯有持续提升节能水平,才可以促进能源供应安全、生态平衡等目标的实现。
2.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中国化石能源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架构直接导致我们国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里的比例大约为70%,相较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41个百分点。尽管石油的比例略有增加,然而仅能够满足我国的内需,无法用其代替煤炭。所以,煤炭作为能源消费主体的架构在十年内获得根本改变的难度非常大。此就需要碳中和技术,在消费之前对于煤炭展开低碳化以及无碳化处理,降低燃烧环节中碳的排放。基于此格局下,加快发展天然气,科学合理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水电,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架构里的比例,会成为将来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向。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发展的进程里,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应对气候发展变化的进程中来,在政策机制、发展战略以及技术创新等层面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王云飞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J]. 生产力研究.2015(4).
[3]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 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4]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5]章升东,宋维明,何宇.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林业经济,2007,(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