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造雪
1946年11月13日,通用电气公司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文森特·瑟尔福正在纽约以东约30英里处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山脉上。这一年,受通用电气公司之托,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兰米尔正在研究飞机机翼在穿过云层时结冰的课题,而瑟尔福就是他的助手。
这一天早上,瑟尔福在单翼机舱里对马萨诸塞州西部山上空的一块过冷层云体上部播撒了干冰,结果发现眼前一片银色的光芒闪烁,他们创造了第一次人工降雪。
通用电气公司在集体讨论研究这一场试验后,所有的与会者都有一种兴奋感觉,人类将有能力控制地球上的生命变数,那一年,冷战的紧张局势加剧,天气控制被视为美国一个潜在的终极武器,甚至有人觉得它的毁灭性可能超过核武器。
美国在1953年成立了控制天气咨询委员会,目的在于确定人工影响天气的有效性和政府应该如何研究这项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媒体公开讨论着一个由美国和苏联专家共同提出的设想:融化极地冰盖,并释放毁灭性的洪水,并在白令海峡建立一个巨型的核动力泵,理论上这能提高纽约、莫斯科、伦敦的温度,以“减轻北半球的寒冷”,但美国科学家担心这样的方式可能会造成海平面上升,那样,纽约就沉到海底去了。
1953年,霍华德·奥威尔上尉成为了控制天气咨询委员会的主席,他的豪言壮语被广泛引述在美国的报纸和流行杂志上:美国将如何利用这个控制气象的优势。
1954年5月,在一份杂志的封面上,出现了一只手,它按动着一只按钮,以期改变季节的变迁。在这本杂志的封面故事里,作者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里,改变气象的意义将与原子弹、超音速飞机一样重大。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霍华德·奥威尔。
卷云计划
与此同时,欧文·兰米尔在进行着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当他看到天气也能被人类影响的时候,他开始动用自己的威望,在他的演说与牵头之下,通用电气、美国陆军通信兵和美国海军不顾其他反对的声音,合作进行了一个名为“卷云计划”的人工影响天气的行动。
卷云计划一直在等待飓风,并妄图影响它们。这个计划在1947年初就开始了,但运气不好,一直没有飓风出现,直到8个月后,有人发现一场飓风正从加勒比海上向北移动,于是有几架飞机飞到了飓风区,并投下了几十公斤干冰。
地面的观测站并没有发现飓风有所变化,但飓风开始转头,大有向西登陆美国大陆的倾向,当时佐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民众都认为是“卷云计划”搞的鬼,于是在公众的抗议下,这个计划近乎闹剧般地收场了。
1954年7月6日,美联社发表了一篇文章,试图阐述控制气象能给美国在战略上带来怎么样的优势,这篇文章描绘着这样的景象:美国将能随意让天上的云层靠近苏联,并让莫斯科沉浸在一片风雨飘摇里,同样,也能够让苏联的农业区滴雨不下,用毁灭性的干旱造成该国粮食歉收,对于这些,位于东欧的莫斯科几乎无计可施,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天气系统都是从西向东移动的。
而氢弹之父更是对此充满幻想,他觉得控制天气也许比登月更加容易。
1958年5月25日的美国杂志上,霍华德·奥威尔发表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假设,利用卫星上的一块能聚集太阳光的能源板,能够将冰封的港口解冻或者烧毁敌人的城市。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期间,美政府在佛罗里达州神秘的坦帕湾空军基地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用以开发气象武器。
不过,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64年的报告上对此保持怀疑态度,认为大规模运作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还为时过早,气象战争的研究至少还需几十年的时间。
但美国在那些年的行动无疑刺激着其他国家的眼球:越战爆发以后,为了妨碍北越的补给工作,美军投入了许多催雨弹,据美国军方统计,1971年4月初未进行人工降雨时,每周通过“胡志明小道”的物资运输车多达9000辆;而6月份美军投入了1391枚人工降雨催化弹后,每周车流量锐减至900辆,其效果大大优于使用B-52轰炸机实施轰炸。
小范围改变气象的事实令美军的形象开始过分夸大,1974年10月,一场飓风横扫洪都拉斯,人员伤亡过万,人们将矛头纷纷指向了美国,认为正是美国利用了人工操纵飓风,令其他国家遭受打击。
而历史的真相其实是:美国新一轮试图操纵飓风的计划(简称“飓风计划”)在3年前(1971年)曾经试验过一次,但天公不作美,美国附近的北大西洋没有出现过适合进行试验的飓风。好不容易出现的飓风金姐也并没有如想象一般受到美国军方的控制。而在针对1977年飓风安妮娜和1979年飓风戴维的行动里,军方根本无法证明飓风计划几次所谓成功干扰飓风强度的播撒试验,是不是正好碰到飓风自身演变。飓风计划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统计学上都是不可靠的。
阴谋论者说
在阴谋论者的眼中,一切的气候异常都是大国捣的鬼。
2010年,莫斯科遭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温度,俄罗斯科学家安德烈·阿尔什尔夫站出来说,现在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高温以及农作物产量低的问题,都是邪恶的美帝国主义的天气控制器在作怪,这个著名的阴谋论者把这一切现象归根于美国使用了气候变化武器。
尽管同一时刻美国人民也在忍受着高温,但安德烈说道,就地理环境来看,美国的高温是正常的,而在偏北的莫斯科还遭遇高温则显得异常古怪。
无独有偶,2007年西班牙《起义报》刊出的长篇报道《气象战:警惕美国的军事试验》,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美国空军设立在阿拉斯加半岛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简称HAARP)及其负责人伯纳德·伊斯特兰。
据说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给伊斯特兰起的绰号是“气象战教父”。伊斯特兰从小就表现出出类拔萃的科学研究天赋,他曾经只用3年时间,就捣鼓出一项碱土金属的提纯新技术。
伊斯特兰曾经公开辩解,说HAARP项目是利用大功率高频波,使地球电离层变热,进而改变某些区域电离层的结构,最终实现对臭氧层的修补,他进而补充这是为了改善无线电联络。
然而在外界的传言里,伊斯特兰在给美国政府所作的秘密报告里宣称HAARP的军事用途是为美军潜艇提供先进、便捷的通信系统,此外侦察敌人的地下核试验情况、追踪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及敌方战机,甚至还可利用高频波摧毁敌人的通信系统。但不知为何,这些军事技术被吊诡地拔高成了所谓的“气象战争”。
其实,在1996年,美国空军的一份报告里提到过,气象武器目前不存在,但基于它的特殊力量,开放与研究从未停止。尽管联合国在1977年就通过了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的法案。
在那份报告里也提到,人类对气象战争的研究,但很有限,贸然启用,不仅打击不了敌人,反倒可能带来一场全球性灾难。这份1996年的报告还预测过美国真正拥有气象武器的年份:2025。
1946年11月13日,通用电气公司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文森特·瑟尔福正在纽约以东约30英里处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山脉上。这一年,受通用电气公司之托,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兰米尔正在研究飞机机翼在穿过云层时结冰的课题,而瑟尔福就是他的助手。
这一天早上,瑟尔福在单翼机舱里对马萨诸塞州西部山上空的一块过冷层云体上部播撒了干冰,结果发现眼前一片银色的光芒闪烁,他们创造了第一次人工降雪。
通用电气公司在集体讨论研究这一场试验后,所有的与会者都有一种兴奋感觉,人类将有能力控制地球上的生命变数,那一年,冷战的紧张局势加剧,天气控制被视为美国一个潜在的终极武器,甚至有人觉得它的毁灭性可能超过核武器。
美国在1953年成立了控制天气咨询委员会,目的在于确定人工影响天气的有效性和政府应该如何研究这项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媒体公开讨论着一个由美国和苏联专家共同提出的设想:融化极地冰盖,并释放毁灭性的洪水,并在白令海峡建立一个巨型的核动力泵,理论上这能提高纽约、莫斯科、伦敦的温度,以“减轻北半球的寒冷”,但美国科学家担心这样的方式可能会造成海平面上升,那样,纽约就沉到海底去了。
1953年,霍华德·奥威尔上尉成为了控制天气咨询委员会的主席,他的豪言壮语被广泛引述在美国的报纸和流行杂志上:美国将如何利用这个控制气象的优势。
1954年5月,在一份杂志的封面上,出现了一只手,它按动着一只按钮,以期改变季节的变迁。在这本杂志的封面故事里,作者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里,改变气象的意义将与原子弹、超音速飞机一样重大。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霍华德·奥威尔。
卷云计划
与此同时,欧文·兰米尔在进行着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当他看到天气也能被人类影响的时候,他开始动用自己的威望,在他的演说与牵头之下,通用电气、美国陆军通信兵和美国海军不顾其他反对的声音,合作进行了一个名为“卷云计划”的人工影响天气的行动。
卷云计划一直在等待飓风,并妄图影响它们。这个计划在1947年初就开始了,但运气不好,一直没有飓风出现,直到8个月后,有人发现一场飓风正从加勒比海上向北移动,于是有几架飞机飞到了飓风区,并投下了几十公斤干冰。
地面的观测站并没有发现飓风有所变化,但飓风开始转头,大有向西登陆美国大陆的倾向,当时佐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民众都认为是“卷云计划”搞的鬼,于是在公众的抗议下,这个计划近乎闹剧般地收场了。
1954年7月6日,美联社发表了一篇文章,试图阐述控制气象能给美国在战略上带来怎么样的优势,这篇文章描绘着这样的景象:美国将能随意让天上的云层靠近苏联,并让莫斯科沉浸在一片风雨飘摇里,同样,也能够让苏联的农业区滴雨不下,用毁灭性的干旱造成该国粮食歉收,对于这些,位于东欧的莫斯科几乎无计可施,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天气系统都是从西向东移动的。
而氢弹之父更是对此充满幻想,他觉得控制天气也许比登月更加容易。
1958年5月25日的美国杂志上,霍华德·奥威尔发表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假设,利用卫星上的一块能聚集太阳光的能源板,能够将冰封的港口解冻或者烧毁敌人的城市。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期间,美政府在佛罗里达州神秘的坦帕湾空军基地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用以开发气象武器。
不过,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64年的报告上对此保持怀疑态度,认为大规模运作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还为时过早,气象战争的研究至少还需几十年的时间。
但美国在那些年的行动无疑刺激着其他国家的眼球:越战爆发以后,为了妨碍北越的补给工作,美军投入了许多催雨弹,据美国军方统计,1971年4月初未进行人工降雨时,每周通过“胡志明小道”的物资运输车多达9000辆;而6月份美军投入了1391枚人工降雨催化弹后,每周车流量锐减至900辆,其效果大大优于使用B-52轰炸机实施轰炸。
小范围改变气象的事实令美军的形象开始过分夸大,1974年10月,一场飓风横扫洪都拉斯,人员伤亡过万,人们将矛头纷纷指向了美国,认为正是美国利用了人工操纵飓风,令其他国家遭受打击。
而历史的真相其实是:美国新一轮试图操纵飓风的计划(简称“飓风计划”)在3年前(1971年)曾经试验过一次,但天公不作美,美国附近的北大西洋没有出现过适合进行试验的飓风。好不容易出现的飓风金姐也并没有如想象一般受到美国军方的控制。而在针对1977年飓风安妮娜和1979年飓风戴维的行动里,军方根本无法证明飓风计划几次所谓成功干扰飓风强度的播撒试验,是不是正好碰到飓风自身演变。飓风计划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统计学上都是不可靠的。
阴谋论者说
在阴谋论者的眼中,一切的气候异常都是大国捣的鬼。
2010年,莫斯科遭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温度,俄罗斯科学家安德烈·阿尔什尔夫站出来说,现在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高温以及农作物产量低的问题,都是邪恶的美帝国主义的天气控制器在作怪,这个著名的阴谋论者把这一切现象归根于美国使用了气候变化武器。
尽管同一时刻美国人民也在忍受着高温,但安德烈说道,就地理环境来看,美国的高温是正常的,而在偏北的莫斯科还遭遇高温则显得异常古怪。
无独有偶,2007年西班牙《起义报》刊出的长篇报道《气象战:警惕美国的军事试验》,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美国空军设立在阿拉斯加半岛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简称HAARP)及其负责人伯纳德·伊斯特兰。
据说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给伊斯特兰起的绰号是“气象战教父”。伊斯特兰从小就表现出出类拔萃的科学研究天赋,他曾经只用3年时间,就捣鼓出一项碱土金属的提纯新技术。
伊斯特兰曾经公开辩解,说HAARP项目是利用大功率高频波,使地球电离层变热,进而改变某些区域电离层的结构,最终实现对臭氧层的修补,他进而补充这是为了改善无线电联络。
然而在外界的传言里,伊斯特兰在给美国政府所作的秘密报告里宣称HAARP的军事用途是为美军潜艇提供先进、便捷的通信系统,此外侦察敌人的地下核试验情况、追踪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及敌方战机,甚至还可利用高频波摧毁敌人的通信系统。但不知为何,这些军事技术被吊诡地拔高成了所谓的“气象战争”。
其实,在1996年,美国空军的一份报告里提到过,气象武器目前不存在,但基于它的特殊力量,开放与研究从未停止。尽管联合国在1977年就通过了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的法案。
在那份报告里也提到,人类对气象战争的研究,但很有限,贸然启用,不仅打击不了敌人,反倒可能带来一场全球性灾难。这份1996年的报告还预测过美国真正拥有气象武器的年份: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