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石。以往对学生计算重点要求计算方法与速度。新课标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保证计算速度,更要求学生能够恰当合理地在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计算方法中灵活选择、有机结合。但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不仅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下,而且不能灵活选择做题方法。因此,计算教学绝不容忽视。
【关键词】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 计算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71-02
《数学课程标准》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符合课程改革要求,设计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计算教学方案,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达到理解算理促进算法的目的,注重口算和估算教学,协调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任教小学数学也有些年了,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而且错误率也较高,与其他数学老师谈论时,他们也深有同感。为此,我们围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计算教学”开展了研究,通过几年的探究,获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與大家来共同分享。
一、抓好基础教学,灵活选择做题方法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问题。如:有些同学运算定律掌握不好,有些同学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记得不清楚,还有些同学出现知识混淆等多种问题。因此,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例如在学习完了小数除法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下面的题目:24÷25÷4,很多学生都习惯地从左到右计算,按部就班,结果既费时,正确率也降低了。在计算0.5×32×0.125时,对运算定律运用不灵活的学生也会按部就班地先算0.5×32,再用乘出的结果去乘以0.125,出现了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较低的状况。而对运算定律掌握熟练的同学就会灵活地把32分成4×8原式就变成(0.5×4)×(8×0.125),这样就把一道较复杂的计算题变成了一道简单的口算题,不仅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计算的结果也不易出现错误。而对计算法则混淆的同学会写成(0.5×4)+(8×0.125),从而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马上去批评学生,而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知识迁移,不断深入,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只有让学生真正明确了算理,学生才能掌握这一类题型的基本做题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淡化了算理和计算法则教学,书上没有现成的算理和法则介绍。而是让学生多经历计算,自己去探究、发现、总结、归纳,得出计算方法,着重凸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通过学生的尝试、探究、合作,教师的引导、点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极大的效果。
二、不搞题海战术,创设实效性练习
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除了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外,在选择习题时也需要下一番工夫。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们教师不能认为多多益善,而是要注重科学性,讲究实效性。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每节课课前安排2~3分钟时间进行口算训练,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机地渗透口算训练。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只有持之以恒,坚持每天练习,学生才能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教师还要结合生活现实,出示一些与实际相关的估算、求近似值的计算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计算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计算的正确率下降。比如把“56”写成“65”,把“+”写成“-”,把括号丢了,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只做题,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卡片、ppt课件、小黑板等形式出示题目,由我计时,看每组学生做完给出的题目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做对了多少道题。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做对的人数最多,用时少,哪组就为本周的计算优胜组,并给予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计算训练,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课后对于学生的作业也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而且对检查的结果要及时通报,做到奖罚分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达到理解算理促进算法的目的,注重口算和估算教学,协调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突出计算教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计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做到及时纠正错误,有效地防止错误,实现从教师的计算教学到学生人生行为习惯的转变,使新课程理念中的计算教学既扎实有效,又能体现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波娜.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理性回归,2006.
【关键词】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 计算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71-02
《数学课程标准》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符合课程改革要求,设计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计算教学方案,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达到理解算理促进算法的目的,注重口算和估算教学,协调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任教小学数学也有些年了,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而且错误率也较高,与其他数学老师谈论时,他们也深有同感。为此,我们围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计算教学”开展了研究,通过几年的探究,获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與大家来共同分享。
一、抓好基础教学,灵活选择做题方法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问题。如:有些同学运算定律掌握不好,有些同学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记得不清楚,还有些同学出现知识混淆等多种问题。因此,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例如在学习完了小数除法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下面的题目:24÷25÷4,很多学生都习惯地从左到右计算,按部就班,结果既费时,正确率也降低了。在计算0.5×32×0.125时,对运算定律运用不灵活的学生也会按部就班地先算0.5×32,再用乘出的结果去乘以0.125,出现了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较低的状况。而对运算定律掌握熟练的同学就会灵活地把32分成4×8原式就变成(0.5×4)×(8×0.125),这样就把一道较复杂的计算题变成了一道简单的口算题,不仅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计算的结果也不易出现错误。而对计算法则混淆的同学会写成(0.5×4)+(8×0.125),从而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马上去批评学生,而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知识迁移,不断深入,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只有让学生真正明确了算理,学生才能掌握这一类题型的基本做题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淡化了算理和计算法则教学,书上没有现成的算理和法则介绍。而是让学生多经历计算,自己去探究、发现、总结、归纳,得出计算方法,着重凸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通过学生的尝试、探究、合作,教师的引导、点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极大的效果。
二、不搞题海战术,创设实效性练习
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除了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外,在选择习题时也需要下一番工夫。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们教师不能认为多多益善,而是要注重科学性,讲究实效性。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每节课课前安排2~3分钟时间进行口算训练,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机地渗透口算训练。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只有持之以恒,坚持每天练习,学生才能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教师还要结合生活现实,出示一些与实际相关的估算、求近似值的计算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计算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计算的正确率下降。比如把“56”写成“65”,把“+”写成“-”,把括号丢了,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只做题,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卡片、ppt课件、小黑板等形式出示题目,由我计时,看每组学生做完给出的题目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做对了多少道题。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做对的人数最多,用时少,哪组就为本周的计算优胜组,并给予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计算训练,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课后对于学生的作业也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而且对检查的结果要及时通报,做到奖罚分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达到理解算理促进算法的目的,注重口算和估算教学,协调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突出计算教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计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做到及时纠正错误,有效地防止错误,实现从教师的计算教学到学生人生行为习惯的转变,使新课程理念中的计算教学既扎实有效,又能体现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波娜.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理性回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