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术后追加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辅助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乙状结肠癌1例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早期结直肠癌可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但如果术后病理显示存在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则需追加根治性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提高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及清除率对判断肿瘤分期、改善预后等意义重大。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能够对淋巴结进行染色定位,提高根治术中淋巴结的检出率。现报道1例内镜黏膜剥离术后追加纳米碳淋巴染色辅助下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诊疗经过,通过对此病例的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结直肠癌;内镜切除;腹腔镜;纳米碳
  [Abstract]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can be treated by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o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However, if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shows that there are risk factors for poor prognosis, additional radical surgery is required. In radical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rate and clearance rate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judging tumor staging and improving prognosis. Nanocarbon lymphatic tracer technique can stain and locate lymph nodes and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lymph nodes during radical surgery.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one case of patient in the treatment of sigmoid colon cancer is reported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olon cancer resection assisted by nanocarbon lymphatic staining after ES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case, it is expected to be helpful to clinical work.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Endoscopic resection; Laparoscopy; Nanocarbon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病情复杂、易复发转移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不同时期的结直肠肿瘤的预后有显著差异,早期结直肠肿瘤的生存率可达90%以上[2],故对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可使患者受益匪浅。消化内镜技术现已成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镜下治疗无法评估淋巴结状态,甚至部分术后标本病理无法明确肿瘤是否残留。有研究显示,黏膜下浸润性结直肠癌(Submucosal,SM)的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发病率在7%~15%[3],需要进一步行根治性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尽可能地提高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及清除率对判断肿瘤分期、规范术后辅助治疗、改善预后等有重要意义[4]。而纳米碳示踪剂不仅可以定位肿瘤,还可以显示肿瘤区域回流淋巴结,可于术前注射纳米碳以指导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本研究总结1例内镜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追加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诊疗经过,该患者腹腔镜术前行纳米碳染色技术辅助手术,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6岁。2019年12月患者出现大便带血伴下腹疼痛间作,食后痛甚,大便3~4 次/d,不成形。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生化:总胆红素7.4 μmol/L,清蛋白56.1 g/L,肌酐46.4 μmol/L,尿素2.7 mmol/L,葡萄糖6.53 mmol/L;血常规、肿瘤筛查及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2020-01-02于该院行肠镜检查示:升结肠近回盲部可见一大小为1 cm×1 cm不规则带蒂黏膜隆起,表面分叶;距离肛缘65 cm横结肠可见一大小为0.4 cm×0.3 cm半球形黏膜隆起;距离肛缘25 cm可见一大小为2.5 cm×2.5 cm长蒂不规则黏膜隆起,表面分叶,取活检2块;距离肛缘约20 cm可见一大小为0.3 cm×0.3 cm黏膜隆起,部分血液覆盖直肠。病理示:(结肠)局部腺上皮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局部可疑癌变)。随后就诊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查血常规、粪便常规、肿瘤筛查、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否认恶性肿瘤家族史。
   患者于2020-01-08在静脉麻醉下行肠ESD术,术中见乙状结肠中段为2.5 cm×2.5 cm分叶状广基(恶)息肉,头端呈珊瑚样,表面不规则,僵硬感,周围黏膜棘皮样增生,剥离时息肉基底部与肌层紧密连接,病灶完整剥离,体外测量为3.0 cm×3.5 cm,送检病理。術中内镜诊断:乙状结肠广基息肉样隆起(0-I sp)。病理结果:(升结肠)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乙状结肠ESD切除标本)管状腺癌(中-高分化),大体分型:隆起型(0-I sp),总病变大小为2.0 cm×1.5 cm×1.0 cm,癌组织毁损式浸润黏膜下层,浸润最深处约为1.7 cm(表面量至浸润最深处),此处距离基底切缘最近处约为0.25 cm,肿瘤出芽:Grade 1级;脉管内见癌栓,未见明确神经侵犯;周边黏膜示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水平及基底切缘未见病变残留(图1)。癌细胞表达Her-2(40% 1 );免疫组化:癌组织中MMR蛋白MLH1、PMS2、MSH2、MSH6均保留表达(图2)。根据患者病理结果,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及相关的医疗风险后,患者选择追加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 手术经过
  患者术前复查生化:总蛋白59.42 g/L,球蛋白56.10 g/L,总胆红素5.00 μmol/L;并在术前1 d采用肠镜在肿瘤周围肠黏膜下注入纳米碳混悬液。后患者于2020-01-16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下肠黏连松解术”。
   术中探查见:肝脏表面粗糙,可见小囊肿,脾、胃未见明显异常。乙状结肠中下段浆膜可见片状蓝染,乙状结肠系膜内及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可见多个蓝染结节(图3)。
   助手以两把肠钳提拎乙状结肠系膜,展开系膜向腹侧牵拉,以超声刀打开乙状结肠系膜根部内侧,进入Tolds间隙,锐性与顿性结合向外侧拓展Tolds间隙,保护腹下神经丛、输尿管和生殖血管。向上分离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向下分离至骶骨岬。再将乙状结肠拉向右侧,分离乙状结肠左侧黏连,与右侧切口贯通,保护好输尿管和生殖血管。后术者提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依次裸化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第1、2、3属支、直肠上动脉,清扫根部淋巴结,以两枚hemo-lock夹闭近侧端,一枚夹闭远侧端,依次离断乙状结肠动脉第1、2、3属支(图4)。于左结肠动脉和肠系膜下静脉交叉处离断肠系膜下静脉。术者向前上方提拎乙状结肠系膜下段,向下继续分离直肠后间隙约5 cm,于距肿瘤下缘约5 cm处以超声刀分离直肠后方系膜,裸化直肠,用强生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于肿瘤下缘约5 cm处离断直肠。于脐部trocar处作一长约3 cm的切口取出、离断乙状结肠肠管,取走标本。结肠近端置入强生圆形吻合器29蘑菇头,扩肛后自肛门导入吻合器,与远端肠管完成吻合,倒刺线在吻合口处加强缝合。大量蒸馏水冲洗腹腔,未见出血灶,放置粘连平预防术后肠粘连。左下腹操作孔置入腹腔引流管,置于腹腔吻合口附近,腹壁固定。缝合关闭腹膜、前鞘及切口。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3 mL,未输血,切除标本送病理。
  术后病理示:①“乙状结肠肿块ESD切除”术后,黏膜缺损区周围见多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伴灶性坏死,其余肠黏膜未见特殊改变;②标本两侧切缘、下切缘及放射状切缘均未见癌组织残留;③查及肠管周淋巴结2/27枚见癌转移;另外“肠系膜下”淋巴结0/2枚未见癌转移。病理分期(AJCC第8版):ⅢA(pT1N1bcM0)(图5)。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与患者及家属讨论后,拟于术后4周开始行CapeOx辅助化疗。
  3 讨论
  一般认为50%以上的结直肠癌由腺瘤演变而来,即典型的“腺瘤-黏膜内癌(早癌)-浸润癌”进展趋势,有研究报道腺瘤癌变率为 2.9%~9.4%[5-6]。早期结直肠癌(T1)是指肿瘤浸润局限于黏膜下层,未累及固有肌层,与LNM无关。对于结肠腺瘤和部分T1期结肠腺癌,CSCO指南建议可采用内镜下治疗。由于T1期结肠癌存在约15%的风险会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而内镜下局部切除无法明确判断淋巴结状态,故SM癌的治疗存在一定争议,需要更具体的标准来规范内镜术后是否需要追加根治性手术或其他治疗措施。
   日本指南建议对低风险T1期结直肠癌进行无手术监测[7]。CSCO指南也建议,在T1期SM癌内镜治疗后,如果满足标本完整切除,切缘阴性,且组织学特征良好(如1或2级分化,无血管、淋巴管浸润)等条件,提示预后良好,可進行术后观察:①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同时需检测癌胚抗原(CEA)、腹部超声、胸部和腹部 CT;②若切缘无法判断阴性还是阳性时,建议在3~6个月内复查内镜;③如果切缘阴性,可以在1年内复查肠镜。但在某些西方国家,T1期癌通常不分亚组,一般建议行额外的手术切除。而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8-9],对所有内镜术后的T1期肿瘤进行额外手术切除并没有明显获益。为避免不必要的切除术,CSCO指南指出以下因素是预后不良的指征,需要追加结肠癌根治术和区域淋巴结清扫:①标本破碎;②切缘未能评估或阳性(距切缘1 mm内存在肿瘤或电刀切缘可见肿瘤细胞);③具有预后不良的组织学特征(包括3或4级分化、黏膜下深层浸润、血管和/或淋巴管浸润)。
   针对结直肠癌内镜治疗后是否需要追加根治性手术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探讨。穆桂玲[10]通过对接受内镜切除术的T1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后提出如下建议:内镜术后追加手术指征为肿瘤边缘垂直(阳性)、黏膜下深层浸润、淋巴管或静脉浸润、分化较差(分化较差的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癌)以及高等级肿瘤出芽。具体如下:①无追加手术指征患者,肠镜检查确认是否存在局部复发;②低风险患者(只存在黏膜下深层浸润危险因素)可不追加手术,但必须通过CT和结肠镜检查随访是否发生转移;③高风险患者(存在黏膜下深层浸润1种或多种其他危险因素),复发风险较高,建议行追加手术;④特别的是,强烈建议对非外生型高风险患者进行追加手术。此外,金黑鹰[11]也指出,对确保是T1期肿瘤的患者,只要内镜下完整切除、切缘和基底无残余肿瘤、通过胸腹部CT排除远处和淋巴结转移、无危险因素如低分化腺癌、肿瘤侵犯淋巴管或神经,就不需要追加手术。同时也提到,对于分次切除的较大肠息肉,如果发现息肉癌变,建议进行手术切除。而曹益晟等[12]则通过研究发现抬举征阴性、肿瘤位于结肠近侧、隆起型和分块切除是影响内镜切除后行根治性切除的重要因素。由于结肠癌根治手术风险大、创伤严重、并发症较多,因此需要进行仔细、全面地评估以确定是否追加根治性手术,避免行不必要的手术增加患者健康和经济等方面的负担。
   结直肠癌主要通过淋巴结转移,提高术中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确保淋巴结的清扫数目(结肠癌NCCN指南强调应至少清扫12枚或以上的淋巴结才能对肠癌进行有效分期[13]),才能实现满意的手术效果。基于此,纳米碳染色作为结直肠癌手术中常用的跟踪技术,应用于临床。纳米碳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向结直肠肿瘤周围组织中注射纳米碳后,其不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进入淋巴系统,滞留积聚到肿瘤局部淋巴结并染黑,易于与周围组织分辨[14]。多项研究表明[4,15-16],腹腔镜手术前应用纳米碳淋巴染色技术可提高平均淋巴结检出枚数,特别是直径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比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0例直肠癌患者,8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85例患者同期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将腹腔镜组及开腹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为(143.42±37.6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8.70±15.63)h、术后住院时间为(9.12±2.71)d,优
[摘要]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抑制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增殖情况以及与多药耐药相关因子P170及GST-π表达规律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SGC7901/ADR细胞12 h、24 h、36 h的抑制情况;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各浓度梯度姜黄素作用36 h时P170及GST-π的表达差异;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結果 姜黄素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ADR耐药细
[關键词] 精子DFI;IVF-ET;ICSI;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5-0104-05  Effect of sperm DNA damage on pregnancy outcome of IVF-ET/ICSI assisted fertility patients  LONG Ting1, 2
【摘 要】对教学文化“呵壁问天”,不难发现传话式课堂是一种“没有人的教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应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而学习的基础则在于倾听。黑柳彻子笔下《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直观、弥散而又渗透的教学,作为“倾听教学”最具体、最形象的描述,揭示了“教学要从倾听开始”,而问题之肯綮在于,教学何以从倾听开始?——应“氤之以爱、氲之以心”,“屈己之先、尊人之见”,“洞以机敏、察以智变”。  【
许友超老师执教的“议论文升格指导”一课,以“比喻论证”为中心内容,以审美的态度来观照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各个层面的升格活动,在师生互动中审美地发现、发展和提高。有限的课堂,却打造了师生“美美与共”的审美语境,构建了生机蓬勃的作文生态。以下是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  一、大题小做,层层深入  语文教学中,阅读有按主题分类、按文体分类等体系,写作却缺乏自成体系的课程,作文课常常因为内容宽
新课改以来,教师们基本摆脱了“就教材教教材”、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的状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编排体系、教学内容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穿新鞋走老路”和“新手迷路”的现象时常可见,主要表现是部分老教师对修订后的教材内容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老教材的水平上,部分青年教师对新教材的专业解读上不够科学。  一、如何精准解读教材  1.把握教材的整体观。  新课改以改革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实现包括课程功能、
调研综述  我省自2005年全面进入高中课改,新课程理念是否在教学中得到落实?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根本性的改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于2011年组织开展了全省高中英语教学情况调研活动,围绕课改以来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研究、教学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内容,力求通过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当前我省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摘要] 目的 提高放療辅助设备物体表面洁净度,控制医院感染,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对设备进行常规消毒,研究组患者对放疗辅助设备物体表面使用一次性卫生湿巾进行擦拭,一步完成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2 h消毒
【设计理念】  阅读的第一课时重在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细节脉络的梳理、阅读策略的渗透和情感教育的延伸。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往往需将这些预设的具体学习目标与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目标无缝连接,而摆脱条条框框的模式束缚。阅读课的活力就在于将文本题材和社会话题结合之后迸发的闪光点。以前的阅读课不主张学生预习,是为了模拟出阅读训练中第一次接触文章的真实场景。但笔者尝试着让学生课前预习,以预习学案的形式检查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早期及中期維生素A、E水平及其浓度变化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调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孕妇的妊娠早期及中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数据,其中正常孕妇759例(正常组),子痫前期孕妇63例(PE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二元逻辑回归,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早期和中期VA和VE浓度及其差值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价值。 结果 PE组孕妇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