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幼儿园德育教学,着重强调了幼儿个体综合能力素质的不断养成,如何真正实现学前幼儿园德育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在切实完成幼儿园基础知识系统启蒙教育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幼儿园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成为广大幼教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新时代文明;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
农村德育效果较差,无论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还是学校的教育都存在一定问题。小学教育阶段是孩子整个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形成阶段,开展一些科学性的德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农村中小幼儿园应对科学德育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帮助广大农村中小幼儿园园长树立正确道德认知。
一、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家长及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包括幼儿的性格、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品德及性格是个体发展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如较强的自控能力、自信及乐观的性格等是成功者需要具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要注重塑造幼儿的健康性格,加强对幼儿的德育,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二)有利于帮助幼儿走向社会化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将经历从一无所知到逐步成长的过程,而所谓的社会化发展即幼儿的成长过程。幼儿开始学习群体文化,然后意识到自身在社会所要承担的角色和义务,逐步融入社会的各方面。幼儿园是幼儿开始独立及真正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不断引导幼儿了解生活的基本现象,使其认识真善美、辨别丑恶是非,同时教会幼儿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而这一过程是帮助幼儿成长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幼儿园德育工作现状
(一)农村幼儿园不够重视德育教学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内在及外在素质的体现。德育工作应从幼儿做起。教师应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目前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忽略了德育工作,或只停留在表面,未能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未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德育是幼儿初步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但在农村幼儿德育中,教师一味地向适龄幼儿主动灌输德育理论知识,如,看见长辈主动要求幼儿懂礼貌、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就要对他说一声谢谢。这种被动德育下,幼儿无法真正理解相关道德标准,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三)忽略了家园合作
幼儿德育应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在幼儿园进行德育外,生活中的影响也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农村家长将幼儿送至幼儿园后便完全放手,认为教育完全是教师的责任,未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然而,在生活中家长的行为也会影响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应加强和家长的合作,提高整体的德育效率。
三、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德育的途径
(一)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德育奠定基础
幼儿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未教孩子做,孩子却学会了做某事。其实这并不突然,可能是家长或身边的人有这样的行为,影响了孩子,孩子才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样的行为。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幼儿家长们都应充分注意自身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对德育的兴趣
德育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来帮助幼儿感知何为德育,使幼儿明白应如何约束自身行为。农村幼儿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如创设情境来开展德育,激发幼儿对德育的兴趣。
(三)家校结合,共建幼儿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体现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园和家长要对其引起重视。幼儿园应尽可能地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加,提高家长对德育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提高幼儿德育的效果。同时,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用智能手机等多种方式随时记录一下幼儿在生活中所表现的良好的行为,如,让幼儿自己动手穿鞋、洗衣服、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其视频拍下来并分發给小班教师。教师可以将相关照片粘贴在“我爱劳动”一栏,让幼儿之间互相欣赏和学习。在这种氛围的激励下,幼儿能逐渐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同时转变传统教育中家长事事包办的错误观念。
四、结语
德育幼儿教学工作是幼儿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有利于少年幼儿以后逐步走向社会化,促进少年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适龄幼儿的社会主体利益地位,采用多种德育教学方式,灵活组合开展幼儿德育,将幼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切实培养出幼儿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袁海霞.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德育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幸福家庭,2020(15).
[2]谢英伟.在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J].好家长,2014(6):45-47.
注:本文系南通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文明实践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重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GH2020105)研究结果。
关键词:新时代文明;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
农村德育效果较差,无论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还是学校的教育都存在一定问题。小学教育阶段是孩子整个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形成阶段,开展一些科学性的德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农村中小幼儿园应对科学德育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帮助广大农村中小幼儿园园长树立正确道德认知。
一、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家长及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包括幼儿的性格、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品德及性格是个体发展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如较强的自控能力、自信及乐观的性格等是成功者需要具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要注重塑造幼儿的健康性格,加强对幼儿的德育,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二)有利于帮助幼儿走向社会化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将经历从一无所知到逐步成长的过程,而所谓的社会化发展即幼儿的成长过程。幼儿开始学习群体文化,然后意识到自身在社会所要承担的角色和义务,逐步融入社会的各方面。幼儿园是幼儿开始独立及真正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不断引导幼儿了解生活的基本现象,使其认识真善美、辨别丑恶是非,同时教会幼儿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而这一过程是帮助幼儿成长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幼儿园德育工作现状
(一)农村幼儿园不够重视德育教学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内在及外在素质的体现。德育工作应从幼儿做起。教师应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目前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忽略了德育工作,或只停留在表面,未能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未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德育是幼儿初步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但在农村幼儿德育中,教师一味地向适龄幼儿主动灌输德育理论知识,如,看见长辈主动要求幼儿懂礼貌、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就要对他说一声谢谢。这种被动德育下,幼儿无法真正理解相关道德标准,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三)忽略了家园合作
幼儿德育应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在幼儿园进行德育外,生活中的影响也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农村家长将幼儿送至幼儿园后便完全放手,认为教育完全是教师的责任,未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然而,在生活中家长的行为也会影响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应加强和家长的合作,提高整体的德育效率。
三、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德育的途径
(一)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德育奠定基础
幼儿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未教孩子做,孩子却学会了做某事。其实这并不突然,可能是家长或身边的人有这样的行为,影响了孩子,孩子才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样的行为。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幼儿家长们都应充分注意自身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对德育的兴趣
德育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来帮助幼儿感知何为德育,使幼儿明白应如何约束自身行为。农村幼儿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如创设情境来开展德育,激发幼儿对德育的兴趣。
(三)家校结合,共建幼儿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体现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园和家长要对其引起重视。幼儿园应尽可能地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加,提高家长对德育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提高幼儿德育的效果。同时,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用智能手机等多种方式随时记录一下幼儿在生活中所表现的良好的行为,如,让幼儿自己动手穿鞋、洗衣服、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其视频拍下来并分發给小班教师。教师可以将相关照片粘贴在“我爱劳动”一栏,让幼儿之间互相欣赏和学习。在这种氛围的激励下,幼儿能逐渐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同时转变传统教育中家长事事包办的错误观念。
四、结语
德育幼儿教学工作是幼儿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有利于少年幼儿以后逐步走向社会化,促进少年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适龄幼儿的社会主体利益地位,采用多种德育教学方式,灵活组合开展幼儿德育,将幼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切实培养出幼儿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袁海霞.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德育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幸福家庭,2020(15).
[2]谢英伟.在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J].好家长,2014(6):45-47.
注:本文系南通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文明实践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重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GH2020105)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