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中职教育都在呼吁要实现课堂与企业工作的无缝对接,让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相信很多中职教师都在为此努力,但如何实现这一理想,笔者就自己任教的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直接引入旅行社管理软件,通过课堂的教,实践的做,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对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有个全面、系统而又直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的期末环节,安排学生直接到旅行社企业去跟岗学习和工作,让企业检验学生对旅行社业务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关键词:课程 教学改革 企业检验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鲁昕部长提出建立教育和就业间积极促进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建立教育和就业间积极促进关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笔者就自己担任的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进行大胆尝试,针对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通过“四让”方式,即让教师先学,让课堂植入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操作软件,让学生跨入旅行社实体工作,让企业参与学生期末考核评价体系的方式,对教师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四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转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将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以一名未来旅游社工作人员的身份,积极投入学习,为今后到旅行社上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提问、模拟演练、习题、作业等方式,这种教学形式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上岗能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一)教师技能不硬,教学素养不深,对技能教学的现代化手段缺乏必要的研究;(二)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学生缺少综合实训平台,对旅行社业务只能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操作的经验。(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拟实训均在教室,学生没有与行业接触的机会,所以直到学期结束也不清楚旅行社的工作如何开展;(四)考试评价体系不完整,以纸质笔答试题为主,忽视学生技能操作考试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不利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就中职《旅游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进下以下改革。
二、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实践
(一)教师技能的改革
1、送出去,请进来。学校通过将专业教师送出去培训的方式,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升,为有效开展《旅游社服务与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到旅行社进行跟岗工作,在实践中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同时,学校还可以把旅游行业一线的精英、经理、专家请上课堂,给教师、学生带来新理论、新观念、新信息、新政策、新热点问题,并与师生对话交流。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开阔师生的视野,是对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
2、边改革,边提炼。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满堂灌”为主,教师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只管在那里“灌”。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不以市场为导向,始终跟着教材走,学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所以,我们在进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成立了《旅行社服务与管理》实践操作校本教材研发小组,并让相关旅行社企业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制工作,使教材的编制能尽量不偏离市场及学生需求。该小组由教学校长牵头,教研组长总负责,组内两名旅游专业教学骨干负责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企业工作人员负责技术和材料收集工作。目前,我们通过在同一年级段不同旅游班级开同一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经验的积累,其目的有二:一是可以进行教学的横向比较,二是在教研组内形成研讨氛围,为校本教材积累素材。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让企业软件植入课堂,让学生就业更加多样。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包括门市接待、外联营销、计调业务、导游带团等,笔者通过旅行社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在实际接触旅游业工作时的情况反馈,我们发现,企业认为学生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缺乏职业能力;而学生方面,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对旅游企业基层工作的适应能力较差。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能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是本次教学内容改革的要点。为此我校在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改革上,直接引入目前旅行社企业普遍使用的管理软件,该软件最大的优势是,其并非当地某一家旅行社专门使用的软件,而是大多数旅行社均在使用的同一个标准模式的旅行社管理软件, 学校通过该软件教学,借助软件开发企业的力量,让其能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对软件进行适时适宜的二次开发和完善,使之既适合教学,又与企业办公操作系统无缝对接;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再以旅行社管理软件系统为平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使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质的提升。同时让企业软件植入课堂,学生毕业后除了手中有几本技能证书外,还多了一门“手艺”, 改变了以往学校“订单式”培养所带来的就业局限性,让学生毕业后有更多选择。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总结和实践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笔者采用项目教学、情景体验教学、启发引导教学等教学法,同时应用旅行社管理软件,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旅行社门市、外联、计调、导游、财务等部门的模拟环境,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亲身体验旅行社实际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创意思维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项目教学法。创意、创新能力,教学中安排了门市接待、签合同及受理客人参团后的各项事宜,只有明确的任务要求,没有事先预定的内容。学生自主选题、自愿组成门市接待团队分工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内外时间完成,并选派代表进行公开演示,学生提问互动,教师进行讲评。 2.情景体验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模拟组建旅行社计调部门,在与企业经营环境、工作任务要求相类似的情景设定条件下,提出组团计调计划制定、计划下达及回团报账的要素,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角色扮演、分析、计划的可行性、周密性、利润性等等,提出合理方案,并发布信息,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
3.启发引导式教学。如针对旅行社外联部工作内容,教师选择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代表性的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组合案例,引导学生增强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着力培养创意、创新性思维及敏锐的市场运作、战略管理理念。
4.网络互助式教学。为有效延伸课堂教学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对旅行社实践操作的学习和巩固,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专门账号,用于学生上课及课后的旅行社实践内容的操作,学生可以通过账号,在家上网登录旅行社管理系统平台进行操作练习,并以作业的形式通过网络传输给教师,真正实现低碳环保无纸化作业,以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另外,学生若在网络操作时遇到困难,可直接联系企业在线客服或教师本人,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企业的“帮”,教师的“扶”,学生多了一项技能,企业多了一批软件操作能手,从而实现校企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如此方便了学生的课后学习及对课程学习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除了在教师培养、课堂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外,同时还应在教学考核上进行变革,安排学生在学期末快结束前的一周时间,直接到旅行社实体店,进行跟岗工作,用企业标准,验学生成绩,帮助学生对旅行社工作的整体环境和工作流程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学生深入到经济实体,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技能演练,实现技能运用“零距离”。如此,学生对该门课程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课堂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目的性和紧迫感,对知识的渴求和深入,使课堂教学质量呈视一种质的飞跃。在跟岗工作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检验学生成绩的标准,并将该项成绩做为学生期末实践应用的考核成绩,如此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及职业自豪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改革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考核评价方法,针对传统考核方式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形成为考而学观念的弊端,从“重结果、轻过程”到“过程和结果并重”,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采用教学理论、软件操作和企业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在成绩评定上.期末成绩由考勤、课堂提问、作业、软件操作成果展示、到旅行社实践评定成绩及期末理论纸质考试分数组成。实践表明,这种评价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涉及到旅行社门市、外联、计调、导游等部门,本文针对该课程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结合笔者在课程教学中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通过让企业软件植入课堂,用企业标准检验课堂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从中受到更专业、更贴近实际工作的训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余顺云.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
[2]高燕南.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现状及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3]马丽涛.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林业科技情报,2006(4).
[2]赵秀红.让信息技术轻松进入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3-09-12(8).
[3]傅细三.旅游信息化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时代,2009年2期
关键词:课程 教学改革 企业检验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鲁昕部长提出建立教育和就业间积极促进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建立教育和就业间积极促进关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笔者就自己担任的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进行大胆尝试,针对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通过“四让”方式,即让教师先学,让课堂植入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操作软件,让学生跨入旅行社实体工作,让企业参与学生期末考核评价体系的方式,对教师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四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转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将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以一名未来旅游社工作人员的身份,积极投入学习,为今后到旅行社上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提问、模拟演练、习题、作业等方式,这种教学形式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上岗能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一)教师技能不硬,教学素养不深,对技能教学的现代化手段缺乏必要的研究;(二)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学生缺少综合实训平台,对旅行社业务只能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操作的经验。(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拟实训均在教室,学生没有与行业接触的机会,所以直到学期结束也不清楚旅行社的工作如何开展;(四)考试评价体系不完整,以纸质笔答试题为主,忽视学生技能操作考试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不利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就中职《旅游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进下以下改革。
二、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实践
(一)教师技能的改革
1、送出去,请进来。学校通过将专业教师送出去培训的方式,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升,为有效开展《旅游社服务与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到旅行社进行跟岗工作,在实践中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同时,学校还可以把旅游行业一线的精英、经理、专家请上课堂,给教师、学生带来新理论、新观念、新信息、新政策、新热点问题,并与师生对话交流。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开阔师生的视野,是对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
2、边改革,边提炼。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满堂灌”为主,教师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只管在那里“灌”。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不以市场为导向,始终跟着教材走,学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所以,我们在进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成立了《旅行社服务与管理》实践操作校本教材研发小组,并让相关旅行社企业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制工作,使教材的编制能尽量不偏离市场及学生需求。该小组由教学校长牵头,教研组长总负责,组内两名旅游专业教学骨干负责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企业工作人员负责技术和材料收集工作。目前,我们通过在同一年级段不同旅游班级开同一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经验的积累,其目的有二:一是可以进行教学的横向比较,二是在教研组内形成研讨氛围,为校本教材积累素材。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让企业软件植入课堂,让学生就业更加多样。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包括门市接待、外联营销、计调业务、导游带团等,笔者通过旅行社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在实际接触旅游业工作时的情况反馈,我们发现,企业认为学生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缺乏职业能力;而学生方面,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对旅游企业基层工作的适应能力较差。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能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是本次教学内容改革的要点。为此我校在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改革上,直接引入目前旅行社企业普遍使用的管理软件,该软件最大的优势是,其并非当地某一家旅行社专门使用的软件,而是大多数旅行社均在使用的同一个标准模式的旅行社管理软件, 学校通过该软件教学,借助软件开发企业的力量,让其能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对软件进行适时适宜的二次开发和完善,使之既适合教学,又与企业办公操作系统无缝对接;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再以旅行社管理软件系统为平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使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质的提升。同时让企业软件植入课堂,学生毕业后除了手中有几本技能证书外,还多了一门“手艺”, 改变了以往学校“订单式”培养所带来的就业局限性,让学生毕业后有更多选择。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总结和实践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笔者采用项目教学、情景体验教学、启发引导教学等教学法,同时应用旅行社管理软件,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旅行社门市、外联、计调、导游、财务等部门的模拟环境,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亲身体验旅行社实际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创意思维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项目教学法。创意、创新能力,教学中安排了门市接待、签合同及受理客人参团后的各项事宜,只有明确的任务要求,没有事先预定的内容。学生自主选题、自愿组成门市接待团队分工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内外时间完成,并选派代表进行公开演示,学生提问互动,教师进行讲评。 2.情景体验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模拟组建旅行社计调部门,在与企业经营环境、工作任务要求相类似的情景设定条件下,提出组团计调计划制定、计划下达及回团报账的要素,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角色扮演、分析、计划的可行性、周密性、利润性等等,提出合理方案,并发布信息,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
3.启发引导式教学。如针对旅行社外联部工作内容,教师选择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代表性的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组合案例,引导学生增强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着力培养创意、创新性思维及敏锐的市场运作、战略管理理念。
4.网络互助式教学。为有效延伸课堂教学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对旅行社实践操作的学习和巩固,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专门账号,用于学生上课及课后的旅行社实践内容的操作,学生可以通过账号,在家上网登录旅行社管理系统平台进行操作练习,并以作业的形式通过网络传输给教师,真正实现低碳环保无纸化作业,以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另外,学生若在网络操作时遇到困难,可直接联系企业在线客服或教师本人,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企业的“帮”,教师的“扶”,学生多了一项技能,企业多了一批软件操作能手,从而实现校企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如此方便了学生的课后学习及对课程学习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除了在教师培养、课堂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外,同时还应在教学考核上进行变革,安排学生在学期末快结束前的一周时间,直接到旅行社实体店,进行跟岗工作,用企业标准,验学生成绩,帮助学生对旅行社工作的整体环境和工作流程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学生深入到经济实体,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技能演练,实现技能运用“零距离”。如此,学生对该门课程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课堂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目的性和紧迫感,对知识的渴求和深入,使课堂教学质量呈视一种质的飞跃。在跟岗工作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检验学生成绩的标准,并将该项成绩做为学生期末实践应用的考核成绩,如此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及职业自豪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改革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考核评价方法,针对传统考核方式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形成为考而学观念的弊端,从“重结果、轻过程”到“过程和结果并重”,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采用教学理论、软件操作和企业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在成绩评定上.期末成绩由考勤、课堂提问、作业、软件操作成果展示、到旅行社实践评定成绩及期末理论纸质考试分数组成。实践表明,这种评价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涉及到旅行社门市、外联、计调、导游等部门,本文针对该课程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结合笔者在课程教学中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中职《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通过让企业软件植入课堂,用企业标准检验课堂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从中受到更专业、更贴近实际工作的训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余顺云.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
[2]高燕南.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现状及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3]马丽涛.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林业科技情报,2006(4).
[2]赵秀红.让信息技术轻松进入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3-09-12(8).
[3]傅细三.旅游信息化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时代,200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