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当代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充分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错误思潮,影响了部分国民的行为,误导了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导致个别人理想信念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良知沦丧等,一定程度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壮大主流思想、弘扬传统美德,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二)是价值尺度和价值准则。个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当稳定性。
核心价值观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判断善恶的标准;(二)是这个群体对目标的认同;(三)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四)是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表述,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规范和凝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述,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从三个不同层面,分别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在当代中国,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直接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人民幸福安康。
三、当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高综合素质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当代大学生要肩负起历史使命,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一)树立理想,坚定信念。
“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要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要有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进取心和意志力,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勇于担当。
(二)爱国爱民,知行合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对党对祖国要有真挚深厚的感情,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促进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时刻准备报效国家。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兢兢业业服务社会,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三)刻苦学习,修身养性。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当代大学生在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国际化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本领,就要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独立思考,求知求新。要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养性、学以广才、学以实践。
(四)恪守道德,严于律己。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代大学生做人接物,要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对人对己,做到责己甚厚,责人甚轻。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向大地包容万物一样,兼容并包。要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律观念,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五)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诠释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无畏精神,体现了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了奋发图强、绝不放弃的处事精神,当代大学生要有披荆斩棘,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高尚品质。
(六)志愿服务,崇尚科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要自觉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营造劳动光荣、服务伟大的社会氛围。在全校开展读好书、提能力活动,以明辨是非,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低俗庸俗现象,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七)弘扬传统,点滴做起。
“仁义礼智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使传统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形成自觉遵循奉行的思想理念,“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润物无声,历久弥新。
(八)和谐友善,互帮互助。
“和为贵,谐为美!”。“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待人诚恳,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包容、和谐友好,为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要坚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才能茁壮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2-96.
[2]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30.
作者简介:孙照彰,女,199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现就读于中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大学教育和中文。
【关键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当代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充分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错误思潮,影响了部分国民的行为,误导了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导致个别人理想信念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良知沦丧等,一定程度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壮大主流思想、弘扬传统美德,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二)是价值尺度和价值准则。个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当稳定性。
核心价值观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判断善恶的标准;(二)是这个群体对目标的认同;(三)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四)是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表述,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规范和凝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述,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从三个不同层面,分别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在当代中国,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直接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人民幸福安康。
三、当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高综合素质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当代大学生要肩负起历史使命,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一)树立理想,坚定信念。
“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要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要有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进取心和意志力,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勇于担当。
(二)爱国爱民,知行合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对党对祖国要有真挚深厚的感情,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促进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时刻准备报效国家。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兢兢业业服务社会,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三)刻苦学习,修身养性。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当代大学生在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国际化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本领,就要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独立思考,求知求新。要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养性、学以广才、学以实践。
(四)恪守道德,严于律己。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代大学生做人接物,要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对人对己,做到责己甚厚,责人甚轻。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向大地包容万物一样,兼容并包。要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律观念,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五)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诠释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无畏精神,体现了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了奋发图强、绝不放弃的处事精神,当代大学生要有披荆斩棘,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高尚品质。
(六)志愿服务,崇尚科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要自觉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营造劳动光荣、服务伟大的社会氛围。在全校开展读好书、提能力活动,以明辨是非,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低俗庸俗现象,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七)弘扬传统,点滴做起。
“仁义礼智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使传统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形成自觉遵循奉行的思想理念,“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润物无声,历久弥新。
(八)和谐友善,互帮互助。
“和为贵,谐为美!”。“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待人诚恳,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包容、和谐友好,为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要坚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才能茁壮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2-96.
[2]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30.
作者简介:孙照彰,女,199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现就读于中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大学教育和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