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上旬,藏东海拔5000多米的知拉山下,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六名隐遁在树林中的侦察兵对“敌”实施抵近观察,呼叫后方火力,摧毁“敌”指挥所……这是驻藏边防某团在巡逻过程中穿插实战性科目,检验“穿越林间投弹”新训法的一幕。很难想象,这一训法的组训者居然是一名战士。
他就是陈永国。个子不高,体型偏瘦,但说起他,团长谭东方自豪之情难掩:“这个兵不一样!”
陈永国的简历用惊艳来形容绝不过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西藏军区“优秀班长标兵”、昌都军分区“爱军精武标兵”……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串串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陈永国走过的与大家不一样的路。
心存志高远,选择不一样
“西藏艰苦,但不能阻挡我脚步;边防条件恶劣,但不能夺我志向;哨所地处雪山峡谷,但不能吓跑我,所以我坚守这里……”
去年底,陈永国在改选上士申请书中,陈词激昂、声泪俱下向党支部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这是一名优秀的战士。父母听说儿子被确定继续留队服役,绽放在脸上的笑容,像大西北高原上金灿灿的油菜花。
知子莫如母。1986年出生于甘肃民乐县的陈永国,2005年高中毕业后,当其他人想方设法外出打工赚钱过幸福日子时,他选择了从“吃水困难”的家乡到“吃氧困难”的西藏当兵服役。
新训结束,别人找各种关系想去轻松一点的单位,能学技术的单位,不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单位,陈永国没找任何人。连队干部征求意见,他说:“当兵不扛枪,不算真军人。”他分到了边防四连,后又调整到边防三连日东哨所。
哨所的主要任务是巡逻执勤放哨。巡逻一次要翻越两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走10多公里的沼泽地,20多公里的泥石流多发地段,趟7条冰河……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按规定第一次巡逻,只是徒手跟队了解情况,熟悉地形。陈永国找到哨长,软磨硬泡要和大家一样背战斗装备和枪,不然这叫什么巡逻?
哨长不解,路危险,百姓徒手不走,你何以如此?“当兵死都不怕,怕吃苦?”他整整装备,同大家一起走向边境线。
过了郭哈林牧场,路越来越窄,在多数只有一人宽的“猎人小道”地段,大家弯腰抓着路边的野草、树丛艰难前行。越往上走,海拔越高。在一截暗冰地段,没有任何经验的陈永国脚下一滑,顺势往山下滑。
“永国,伸手抓东西。”大家齐声惊叫提醒他。还好,不远处的土包将他救下。
“有惊多险”的第一次巡逻永生难忘。别人笑问,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因一次巡逻差点献出生命,值不?
陈永国呵呵一笑:忠诚!使命!在许多人眼里,也许不知道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但从入伍宣誓那天起,他就树立了自己最朴素的信仰和价值观。
甘肃民乐,这里曾以军事重地闻名遐迩,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熟谙历史知识的陈永国,知道这里是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第一次远征河西匈奴的必经之地。
泱泱中国今日无战事,心中崇拜张骞、霍去病等英雄的陈永国,却想着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富强效力,为民族振兴效力。
抱着这样的信念,入伍以来,他参加各项巡逻24次,累计行程3800公里,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
当兵想打赢,追求不一样
翻开陈永国的笔记本,扉页上是他画的一幅驻地敌我防区不规则地图,上面各种颜色的笔密密麻麻标注了“敌人”的驻点、我方防点,以及敌人可能发起进攻的位置、路线、应对措施等。虽不尽标准,却让人肃然起敬。
“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用“四有”形容陈永国,实不为过。
在偏远哨所,陈永国的举动十分“另类”。走在路上,站岗执勤,坐下吃饭,躺在床上……他说脑子里常勾勒着一幅图,战争爆发,如何利用地形地势遏制敌人的进攻,完成作战任务等。
在他建议下,哨所巡逻途中穿插实战化科目,结合不同路段、不同地形,组织官兵进行快速机动、隐蔽伪装、野战生存、反击战斗等课题演练,锤炼打赢未来作战的本领。“一路上大家都绷紧了弦,这样的巡逻像打仗!”中士杨宏感慨说。
“在这么艰苦的边防哨所,完成好巡逻本职工作就够了,何苦为难自己?”但陈永国一句话让他们不吭声:“如果明天打仗,你摸得稳枪吗?”
这句话,是他2010年在报纸上看到“三栖精兵”何祥美的报道后的感触。何祥美“当兵就要当能打仗的兵”这句话,也成了陈永国的座右铭,而成为“爱军精武标兵”,更是他的梦想。
人生有了梦,旅途不孤单。哨所训练场地有限,加上巡逻任务繁重,军事训练一直是“软肋”。可在他心中,天地之间,处处是天然训练场!
巡逻路上,别人休息时,他进行匍匐训练。路上全是乱石,胳膊肘和胯部磨破,晚上衣服脱不下,一使劲,皮被带下一大块。
雪地练习举枪、射击,不一会儿手冻得失去知觉。但为了保证举枪的稳定性,他将圆石子放在枪管上,一个小时不能掉,掉一次加练十分钟。别人在枪管上挂一个水壶,他就挂两个、三个……虎口和食指顶不住高强度的训练,很快磨出一个个水泡,时间一长,形成厚厚的老茧……
陈永国将梦想装进沉甸甸的背囊,记不清多少个黎明,他如“夸父”一般追逐初升的旭日;记不得多少个黄昏,他将夕阳的影子踩在脚下,用拼搏的汗水浇灌梦想的幼芽。由于长时间练习,哨所外不大的空地上,他双手支撑的地板被掉落的汗水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形图案。
结合部队担负的任务实际,他阅览群书,研究战例。无数个夜晚,陈永国在一盏孤灯下与书相伴。《军事训练指导法》《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这些遗忘角落的书被他重新捡起,慢慢地,陈永国对军事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平生多志气,境界不一样
2010年底,陈永国参加分队战士考核获第三名,并被团评为“边防执勤先进单位”, 2012年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2013年8月参加分区军事比武荣获基础科目个人第二名。
哨所出了这样的“名人”,团里决定将他调整到条件好一点的连队,可陈永国有自己的想法:哨所地处对敌斗争最前沿,关键时刻作用最明显,提高战斗力应放第一位。
百花齐放春满园。渐渐地,在陈永国带动下,大家和他一起投入训练。陈永国结合射击教材,将自己训练中的心得体会分享给战友,手把手示范如何瞄准、打准,让哨所官兵射击优秀率达到了96%。上级配发的新装备,他总是第一个带头钻研,结合武器操作使用规范和训练教材,反复推敲,制定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案。此外,他创新的“野外‘背靠背’对抗”、“高寒山地野外生存”等战法训法在团里得到推广。
哨所的军事训练越来越贴近实战,火药味越来越浓。囿于相关规定,一线哨所和执勤点不能进行“实打实投实爆”训练,哨所请示连队,在军区支持下,距20多公里的地方,一个综合性的“小五场”于去年投入使用。对抗射击、单兵战术、班战术、实打实投实爆等训练在哨所相继展开。
“你不是连长,也不是哨长,部队的训练关你什么事?”看到陈永国每天在众人前跑来跑去,一些人不解地问。
“打仗亲兄弟,要是现在爆发战争,有一名朝夕相处的战友倒下,你是什么心情?作为战斗员,要是没有出众的能力,在战场上牺牲的可能性最大。”在陈永国眼里,训练永远是第一位的,战时保住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去年初,为迎接西藏军区五、六月间的万人大比武,各单位纷纷组织选拔赛。此时的日东哨所,被厚厚的积雪“与世隔绝”。战时,检验军人的价值在沙场;和平时期,赛场是检验军人价值的主要方式之一,我要参加这场比赛。
他下定决心,走也要走下山。近百公里山路,他在两名战友帮助下,徒步两天两夜,跋冰涉雪,翻越一道道陡峭的山峰,站在了比武场上。最终,他夺得团“爱军精武”比武竞赛轻武器射击项目第一名、军区第三名的好成绩。据团长谭东方介绍,陈永国是日东哨所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
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许多人听了陈永国的事迹后讲这个兵“境界不一样”,可妻子张银杰却笑说他境界“一般”:十月怀胎,他不在身边;儿子呱呱坠地,他没伺候几天;家中老人生病,他不能床前尽孝……可她最后却说嫁给这样的人我苦点累点,值。
六名隐遁在树林中的侦察兵对“敌”实施抵近观察,呼叫后方火力,摧毁“敌”指挥所……这是驻藏边防某团在巡逻过程中穿插实战性科目,检验“穿越林间投弹”新训法的一幕。很难想象,这一训法的组训者居然是一名战士。
他就是陈永国。个子不高,体型偏瘦,但说起他,团长谭东方自豪之情难掩:“这个兵不一样!”
陈永国的简历用惊艳来形容绝不过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西藏军区“优秀班长标兵”、昌都军分区“爱军精武标兵”……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串串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陈永国走过的与大家不一样的路。
心存志高远,选择不一样
“西藏艰苦,但不能阻挡我脚步;边防条件恶劣,但不能夺我志向;哨所地处雪山峡谷,但不能吓跑我,所以我坚守这里……”
去年底,陈永国在改选上士申请书中,陈词激昂、声泪俱下向党支部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这是一名优秀的战士。父母听说儿子被确定继续留队服役,绽放在脸上的笑容,像大西北高原上金灿灿的油菜花。
知子莫如母。1986年出生于甘肃民乐县的陈永国,2005年高中毕业后,当其他人想方设法外出打工赚钱过幸福日子时,他选择了从“吃水困难”的家乡到“吃氧困难”的西藏当兵服役。
新训结束,别人找各种关系想去轻松一点的单位,能学技术的单位,不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单位,陈永国没找任何人。连队干部征求意见,他说:“当兵不扛枪,不算真军人。”他分到了边防四连,后又调整到边防三连日东哨所。
哨所的主要任务是巡逻执勤放哨。巡逻一次要翻越两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走10多公里的沼泽地,20多公里的泥石流多发地段,趟7条冰河……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按规定第一次巡逻,只是徒手跟队了解情况,熟悉地形。陈永国找到哨长,软磨硬泡要和大家一样背战斗装备和枪,不然这叫什么巡逻?
哨长不解,路危险,百姓徒手不走,你何以如此?“当兵死都不怕,怕吃苦?”他整整装备,同大家一起走向边境线。
过了郭哈林牧场,路越来越窄,在多数只有一人宽的“猎人小道”地段,大家弯腰抓着路边的野草、树丛艰难前行。越往上走,海拔越高。在一截暗冰地段,没有任何经验的陈永国脚下一滑,顺势往山下滑。
“永国,伸手抓东西。”大家齐声惊叫提醒他。还好,不远处的土包将他救下。
“有惊多险”的第一次巡逻永生难忘。别人笑问,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因一次巡逻差点献出生命,值不?
陈永国呵呵一笑:忠诚!使命!在许多人眼里,也许不知道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但从入伍宣誓那天起,他就树立了自己最朴素的信仰和价值观。
甘肃民乐,这里曾以军事重地闻名遐迩,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熟谙历史知识的陈永国,知道这里是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第一次远征河西匈奴的必经之地。
泱泱中国今日无战事,心中崇拜张骞、霍去病等英雄的陈永国,却想着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富强效力,为民族振兴效力。
抱着这样的信念,入伍以来,他参加各项巡逻24次,累计行程3800公里,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
当兵想打赢,追求不一样
翻开陈永国的笔记本,扉页上是他画的一幅驻地敌我防区不规则地图,上面各种颜色的笔密密麻麻标注了“敌人”的驻点、我方防点,以及敌人可能发起进攻的位置、路线、应对措施等。虽不尽标准,却让人肃然起敬。
“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用“四有”形容陈永国,实不为过。
在偏远哨所,陈永国的举动十分“另类”。走在路上,站岗执勤,坐下吃饭,躺在床上……他说脑子里常勾勒着一幅图,战争爆发,如何利用地形地势遏制敌人的进攻,完成作战任务等。
在他建议下,哨所巡逻途中穿插实战化科目,结合不同路段、不同地形,组织官兵进行快速机动、隐蔽伪装、野战生存、反击战斗等课题演练,锤炼打赢未来作战的本领。“一路上大家都绷紧了弦,这样的巡逻像打仗!”中士杨宏感慨说。
“在这么艰苦的边防哨所,完成好巡逻本职工作就够了,何苦为难自己?”但陈永国一句话让他们不吭声:“如果明天打仗,你摸得稳枪吗?”
这句话,是他2010年在报纸上看到“三栖精兵”何祥美的报道后的感触。何祥美“当兵就要当能打仗的兵”这句话,也成了陈永国的座右铭,而成为“爱军精武标兵”,更是他的梦想。
人生有了梦,旅途不孤单。哨所训练场地有限,加上巡逻任务繁重,军事训练一直是“软肋”。可在他心中,天地之间,处处是天然训练场!
巡逻路上,别人休息时,他进行匍匐训练。路上全是乱石,胳膊肘和胯部磨破,晚上衣服脱不下,一使劲,皮被带下一大块。
雪地练习举枪、射击,不一会儿手冻得失去知觉。但为了保证举枪的稳定性,他将圆石子放在枪管上,一个小时不能掉,掉一次加练十分钟。别人在枪管上挂一个水壶,他就挂两个、三个……虎口和食指顶不住高强度的训练,很快磨出一个个水泡,时间一长,形成厚厚的老茧……
陈永国将梦想装进沉甸甸的背囊,记不清多少个黎明,他如“夸父”一般追逐初升的旭日;记不得多少个黄昏,他将夕阳的影子踩在脚下,用拼搏的汗水浇灌梦想的幼芽。由于长时间练习,哨所外不大的空地上,他双手支撑的地板被掉落的汗水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形图案。
结合部队担负的任务实际,他阅览群书,研究战例。无数个夜晚,陈永国在一盏孤灯下与书相伴。《军事训练指导法》《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这些遗忘角落的书被他重新捡起,慢慢地,陈永国对军事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平生多志气,境界不一样
2010年底,陈永国参加分队战士考核获第三名,并被团评为“边防执勤先进单位”, 2012年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2013年8月参加分区军事比武荣获基础科目个人第二名。
哨所出了这样的“名人”,团里决定将他调整到条件好一点的连队,可陈永国有自己的想法:哨所地处对敌斗争最前沿,关键时刻作用最明显,提高战斗力应放第一位。
百花齐放春满园。渐渐地,在陈永国带动下,大家和他一起投入训练。陈永国结合射击教材,将自己训练中的心得体会分享给战友,手把手示范如何瞄准、打准,让哨所官兵射击优秀率达到了96%。上级配发的新装备,他总是第一个带头钻研,结合武器操作使用规范和训练教材,反复推敲,制定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案。此外,他创新的“野外‘背靠背’对抗”、“高寒山地野外生存”等战法训法在团里得到推广。
哨所的军事训练越来越贴近实战,火药味越来越浓。囿于相关规定,一线哨所和执勤点不能进行“实打实投实爆”训练,哨所请示连队,在军区支持下,距20多公里的地方,一个综合性的“小五场”于去年投入使用。对抗射击、单兵战术、班战术、实打实投实爆等训练在哨所相继展开。
“你不是连长,也不是哨长,部队的训练关你什么事?”看到陈永国每天在众人前跑来跑去,一些人不解地问。
“打仗亲兄弟,要是现在爆发战争,有一名朝夕相处的战友倒下,你是什么心情?作为战斗员,要是没有出众的能力,在战场上牺牲的可能性最大。”在陈永国眼里,训练永远是第一位的,战时保住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去年初,为迎接西藏军区五、六月间的万人大比武,各单位纷纷组织选拔赛。此时的日东哨所,被厚厚的积雪“与世隔绝”。战时,检验军人的价值在沙场;和平时期,赛场是检验军人价值的主要方式之一,我要参加这场比赛。
他下定决心,走也要走下山。近百公里山路,他在两名战友帮助下,徒步两天两夜,跋冰涉雪,翻越一道道陡峭的山峰,站在了比武场上。最终,他夺得团“爱军精武”比武竞赛轻武器射击项目第一名、军区第三名的好成绩。据团长谭东方介绍,陈永国是日东哨所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
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许多人听了陈永国的事迹后讲这个兵“境界不一样”,可妻子张银杰却笑说他境界“一般”:十月怀胎,他不在身边;儿子呱呱坠地,他没伺候几天;家中老人生病,他不能床前尽孝……可她最后却说嫁给这样的人我苦点累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