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多年来一直开展以“汉字文化教育”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教育成果累累、形势喜人。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笔者尝试着就“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了一番探究,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指点。
一、以拜师为主线,求学之路无止境
《孔子拜师》从题目入手,先要解决“拜”字,拜师是全文的主线。第一步,我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们弄懂它的音形义。平时的学习中,有少部分学生老是将“拜”字右边少写一横,读音和意思学生似乎都知道,就是错在形上。究其原因,其实学生还是对“拜”的意思不明白。“拜”字是会意字,古文“拜”(拜)字是双手下加“一”(表示地面)。会意为磕头时双手按地。后来文字在书写时演变,将“一”并入右边的“手”。本义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学生明白了“拜”的字理,自然就不会再写错了。第二步,“拜”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拜师前后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课文中有三个“拜”字)就呈现在我们眼前:首先要知道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呢?然后孔子是如何恭敬地去向老子拜师的?最后师生之间又是如何教学相长的?
课文开篇第一段,学生很容易找出孔子向老子拜师的愿望和原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尽管此时三十岁的孔子既年轻,又“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还是决意去千里之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
接下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寻孔子拜师之路历尽的艰辛。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很快能画出描写孔子旅途之苦的几个重要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风餐露宿”(表明途中之艰),“日夜兼程”(表明求知之切);“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仍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一个“谦虚好学、志向坚定”的孔子形象就初步建立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了。
二、识字析词品句,初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我们再细细品味三个“拜”字:1.“……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2.“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3.“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前面对“拜”用的是字理识字,现在就用字理析词对“拜访”和“拜见”进行对比分析。“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这三个句子,细细地品味,学生们再次深深感受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谦逊有礼。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促进了对人文性的理解和深化,人文性通过字词句的工具性得以展现。
同样的例子,可以再次引导学生们对“迎候”和“等候”两个词的字理析词:1.“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2.“多谢老师等候。”虽然“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教学时,还可以重点抓住孔子和老子的言行,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的方式,体会二人在言行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孔子的彬彬有礼,老子爱护晚辈,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再次感染了学生,此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师长、同学和朋友如何言行礼让,自然是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三、询名问姓,再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孔子和老子的言行,在初次见面时还是重在对话。询名问姓就很有讲究:1.“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2.“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3.“你就是仲尼啊,听说……”这也体现出他们之间的谦逊有礼。中华民族的姓氏有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姓氏至今逾24000个,姓氏文化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姓氏、姓名学问大着呢!就孔子而言,“孔子”是后人对“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尊称。学生们不明白的是:他知道自己的姓名“孔丘”,而老子却称呼他为“仲尼”?要让学生知晓姓氏文化,寻根问祖的话,就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我鼓励学生去收集一些孔子、老子的生平介绍以及中华姓氏、名、字、号等方面的知识。很快学生在这个方面就有了重大收获:孔子,名丘,字仲尼。老子,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称老子为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20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所以,他俩分别尊称对方为“老聃”“仲尼”,而孔子自称“孔丘”就是谦称了。
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增进对人物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这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又一尝试。
四、综合性学习,三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前面,我们师生一起感知了孔子的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师生见面了,故事当然还没有完。而孔子的认真求学:“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的认真教学:“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各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把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行展现在师生面前。课后,我安排了选做题,列举了几句孔子的传诵最广的名言。这几句名言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作了精辟的论述,和本课孔子拜师求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古典文化的精髓。我们完全有条件安排学生继续搜集、背诵一些孔子的名句。结合课后的选做题、资料袋、综合性学习,我想再来一次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我校“汉字文化教育”不光包括字理识字、析词,还有经典诵读。前面,我鼓励学生找资料了解姓名字号,现在我就再鼓励学生从我们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教材》中的《论语》里面去找找孔子的名言。选做题中的四句孔子名言还不足以体现孔子的学习态度(老子的教学态度),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收集,在《论语》中我们找出很多句孔子的名言,学生们认为与“诲人不倦”最相匹配的就是“学而不厌”,这不正是孔子这位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所极力提倡的吗?“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正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实践,也是他对三千弟子的谆谆教诲和期望!同学们都希望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小学语文实验稿再版的时候能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收录到书中去,而且要放在另四句话的前面。这样的综合学习,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更高热情更足,掌握的知识就更多更深更广了。
课后,我让学生们再去了解人们对孔子、老子的评价,了解《论语》,儒家学说的地位,曲阜“三孔”的历史价值等,综合起来学习感受,同学们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不一定遥远,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笔者尝试着就“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了一番探究,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指点。
一、以拜师为主线,求学之路无止境
《孔子拜师》从题目入手,先要解决“拜”字,拜师是全文的主线。第一步,我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们弄懂它的音形义。平时的学习中,有少部分学生老是将“拜”字右边少写一横,读音和意思学生似乎都知道,就是错在形上。究其原因,其实学生还是对“拜”的意思不明白。“拜”字是会意字,古文“拜”(拜)字是双手下加“一”(表示地面)。会意为磕头时双手按地。后来文字在书写时演变,将“一”并入右边的“手”。本义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学生明白了“拜”的字理,自然就不会再写错了。第二步,“拜”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拜师前后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课文中有三个“拜”字)就呈现在我们眼前:首先要知道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呢?然后孔子是如何恭敬地去向老子拜师的?最后师生之间又是如何教学相长的?
课文开篇第一段,学生很容易找出孔子向老子拜师的愿望和原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尽管此时三十岁的孔子既年轻,又“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还是决意去千里之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
接下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寻孔子拜师之路历尽的艰辛。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很快能画出描写孔子旅途之苦的几个重要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风餐露宿”(表明途中之艰),“日夜兼程”(表明求知之切);“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仍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一个“谦虚好学、志向坚定”的孔子形象就初步建立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了。
二、识字析词品句,初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我们再细细品味三个“拜”字:1.“……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2.“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3.“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前面对“拜”用的是字理识字,现在就用字理析词对“拜访”和“拜见”进行对比分析。“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这三个句子,细细地品味,学生们再次深深感受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谦逊有礼。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促进了对人文性的理解和深化,人文性通过字词句的工具性得以展现。
同样的例子,可以再次引导学生们对“迎候”和“等候”两个词的字理析词:1.“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2.“多谢老师等候。”虽然“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教学时,还可以重点抓住孔子和老子的言行,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的方式,体会二人在言行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孔子的彬彬有礼,老子爱护晚辈,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再次感染了学生,此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师长、同学和朋友如何言行礼让,自然是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三、询名问姓,再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孔子和老子的言行,在初次见面时还是重在对话。询名问姓就很有讲究:1.“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2.“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3.“你就是仲尼啊,听说……”这也体现出他们之间的谦逊有礼。中华民族的姓氏有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姓氏至今逾24000个,姓氏文化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姓氏、姓名学问大着呢!就孔子而言,“孔子”是后人对“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尊称。学生们不明白的是:他知道自己的姓名“孔丘”,而老子却称呼他为“仲尼”?要让学生知晓姓氏文化,寻根问祖的话,就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我鼓励学生去收集一些孔子、老子的生平介绍以及中华姓氏、名、字、号等方面的知识。很快学生在这个方面就有了重大收获:孔子,名丘,字仲尼。老子,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称老子为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20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所以,他俩分别尊称对方为“老聃”“仲尼”,而孔子自称“孔丘”就是谦称了。
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增进对人物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这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又一尝试。
四、综合性学习,三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前面,我们师生一起感知了孔子的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师生见面了,故事当然还没有完。而孔子的认真求学:“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的认真教学:“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各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把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行展现在师生面前。课后,我安排了选做题,列举了几句孔子的传诵最广的名言。这几句名言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作了精辟的论述,和本课孔子拜师求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古典文化的精髓。我们完全有条件安排学生继续搜集、背诵一些孔子的名句。结合课后的选做题、资料袋、综合性学习,我想再来一次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我校“汉字文化教育”不光包括字理识字、析词,还有经典诵读。前面,我鼓励学生找资料了解姓名字号,现在我就再鼓励学生从我们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教材》中的《论语》里面去找找孔子的名言。选做题中的四句孔子名言还不足以体现孔子的学习态度(老子的教学态度),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收集,在《论语》中我们找出很多句孔子的名言,学生们认为与“诲人不倦”最相匹配的就是“学而不厌”,这不正是孔子这位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所极力提倡的吗?“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正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实践,也是他对三千弟子的谆谆教诲和期望!同学们都希望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小学语文实验稿再版的时候能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收录到书中去,而且要放在另四句话的前面。这样的综合学习,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更高热情更足,掌握的知识就更多更深更广了。
课后,我让学生们再去了解人们对孔子、老子的评价,了解《论语》,儒家学说的地位,曲阜“三孔”的历史价值等,综合起来学习感受,同学们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不一定遥远,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