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育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系着祖国人才培养和国计民生的大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性;语文素养
几十年来,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工具性,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而是让学生一味地分析记忆老师的答案,忽视了学生自身思想的发展,束缚了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更谈不上人文教学,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我经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对老师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思维受到禁锢,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任何新奇的想法都被扼杀了,学生们也对课堂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是厌恶情绪。
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冷笑话,这样先激发起学生的精神,让他们感觉到乐趣,从而就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上去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课堂搬到课外,无疑会令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不要被“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缚。人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思维。
二、科学地给学生留作业,注重思维的培养
现在很多学生经常抱怨课下作业很多,做不完,甚至很厌恶老师留的作业,以至于出现很多抄袭作业的现象,这是很让老师头疼的事。课下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步,但是要学会科学地留作业,留有用的作业。不要一下子发好几张卷子,让学生做完后交上来,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学生们反感,而且没什么教学效果。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工具,这个环节做好了,可以很好地记忆课堂的知识。
作业要适量留,但要精,如在《为学》中,可设置作业——体会相同的两句“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让学生感悟相同语句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树立正确的认识观。还有阅读练习,做完后,老师不要马上就在课堂上讲解,可以先分组进行讨论,把自己的答案拿出来跟其他学生一起分析,这个过程是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不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做题时思考的不足之处,也更清楚了以后要如何做类似的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容易得多,效果也会很好。
三、注重向课本外延伸教学,摒弃以课本为终极目标的思想
老师以课本为依据进行教学,无可厚非,但是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貌似所有老师都达成了一个规定:凡是课本上的东西都是重要的,都是要给学生讲透的;凡是与之无关的都是没用的。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课外的世界很丰富,也会给学生增加更多的知识,无形中渗透到语文的学习中去。老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把课堂变得有激情和个性,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带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引进些课外的知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对语文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实践证明,要想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地方,必须经过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发掘好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人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固然重要,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的评价也会深入探讨,语文的本质性特点也会凸显出来,相信语文的人文性教学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郭根福.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石家庄:河北教育,2003(10).
[2]吴世列.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烟台:中国创新教育,2004(2).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性;语文素养
几十年来,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工具性,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而是让学生一味地分析记忆老师的答案,忽视了学生自身思想的发展,束缚了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更谈不上人文教学,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我经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对老师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思维受到禁锢,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任何新奇的想法都被扼杀了,学生们也对课堂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是厌恶情绪。
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冷笑话,这样先激发起学生的精神,让他们感觉到乐趣,从而就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上去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课堂搬到课外,无疑会令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不要被“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缚。人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思维。
二、科学地给学生留作业,注重思维的培养
现在很多学生经常抱怨课下作业很多,做不完,甚至很厌恶老师留的作业,以至于出现很多抄袭作业的现象,这是很让老师头疼的事。课下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步,但是要学会科学地留作业,留有用的作业。不要一下子发好几张卷子,让学生做完后交上来,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学生们反感,而且没什么教学效果。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工具,这个环节做好了,可以很好地记忆课堂的知识。
作业要适量留,但要精,如在《为学》中,可设置作业——体会相同的两句“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让学生感悟相同语句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树立正确的认识观。还有阅读练习,做完后,老师不要马上就在课堂上讲解,可以先分组进行讨论,把自己的答案拿出来跟其他学生一起分析,这个过程是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不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做题时思考的不足之处,也更清楚了以后要如何做类似的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容易得多,效果也会很好。
三、注重向课本外延伸教学,摒弃以课本为终极目标的思想
老师以课本为依据进行教学,无可厚非,但是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貌似所有老师都达成了一个规定:凡是课本上的东西都是重要的,都是要给学生讲透的;凡是与之无关的都是没用的。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课外的世界很丰富,也会给学生增加更多的知识,无形中渗透到语文的学习中去。老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把课堂变得有激情和个性,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带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引进些课外的知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对语文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实践证明,要想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地方,必须经过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发掘好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人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固然重要,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的评价也会深入探讨,语文的本质性特点也会凸显出来,相信语文的人文性教学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郭根福.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石家庄:河北教育,2003(10).
[2]吴世列.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烟台:中国创新教育,2004(2).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