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助维持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参与校园巡逻,帮助排查安全隐患,监管校园卫生,参加学校工作会议……这些是王先斌成为防城港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防城港市二中)家长义工后的工作内容。虽然这些工作都比较繁琐,但他还是从中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
“在义工工作中,我感受到了校园美、老师美、学生美。通过参与学校的工作,我跟孩子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了,家庭也变美了。”王先斌笑言。
“美”,是防城港市二中的核心办学理念。该校校长陈永棠解释说:“‘美’包含了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校园环境美、课堂美,师生行为美、心灵美……我们只有深入挖掘‘美’的内涵,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渗透‘美’的思想,才能办成一所‘美’的学校。”
美在环境,建设美丽校园
要问防城港市二中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已在该校任教23年的黄燕老师最有发言权。23年前,刚毕业的黄燕来到该校报到时,眼前所见的是凹凸不平的黄泥地面、煤渣铺成的田径跑道、年代久远的教学楼、散发着臭味的垃圾堆,还有让她发愁的雨天漏雨、冷天漏风的瓦房宿舍。她感慨道:“当时的条件真是艰苦,吃不好、住不好,教学条件也很差。”
如今,记者在该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30多种花、树夹道而生,校园里芳香弥漫;足球场上铺着人工草坪,学生们在上面恣意奔跑;一座近百米的诗词长廊,分7个板块分别镶刻着古今名家诗词、本地名家诗词和本校师生优秀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教学楼的走廊、楼梯是学生作品的展示天地,科技画、小手工,件件令人眼花缭乱……
“现在,学校的每间教室都配备了一体机,每一位教师都配有办公电脑,老师们查找资料、开展教学都非常方便。学校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啊!”黄燕老师无限感慨。
近年来,防城港市二中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学生食堂、体育馆、图书实验综合楼各1栋,并对原有的3栋教学楼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对田径场、足球场进行了塑胶化改造,完成了校园的硬化、绿化工作,校园环境得到了极大的美化。
为了让人人参与学校“美”的建设,该校着力打造“变废为宝——美的品牌”,要求每个班级设立两个垃圾箱,一个装可回收垃圾,一个装不可回收垃圾,每到星期五,由各班班委组织学生变卖可回收垃圾,所得的钱作为班会费。
“你看,我们的教室多干净!在这里学习、玩耍,我们觉得很快乐。”该校五年级学生冯苏丹不无自豪地说。的确,在该校,每个班级教室的地板都干干净净,到处都给人以清爽舒心的美感。
美在课堂,打造快乐课堂
4月1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中学校长何毅参加了防城港市二中的云课堂实验课观摩活动。他说:“二中的老师用平板电脑开展‘四步教学’,课堂教学节奏明快、目标明确,师生互动效果好,为我们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
谈及当天的课堂,防城港市二中七(4)班学生陈艺文说:“那天,我们通过平板电脑,在网上查找丰富的学习资料,在线上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这样的课堂真是有趣极了,我们很喜欢。”
可是在几年前,该校的课堂是另一番景象。该校科研处主任邓雪梅说:“在四五年前是看不到这样的课堂的。就拿英语教学来说,很多教师都遵守着‘老三路’教学方式——背单词、句型,诵读与写作,习题巩固。老师花很多功夫去备课,可学生学到的还是很少,老师、学生都觉得累。”
对此感受更深的是陈永棠校长。一次,他路过某班教室,无意间看到坐在后排的几个学生竟公然伏桌睡觉,而授课教师却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熟视无睹。这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危机”:长此以往,学生还愿意学习吗?改革的念头在他心里油然而生。不久之后,全校的课改工作提上了日程。
该校组织教师先后学习了杜威的“以儿童经验为中心”“在做中学”理论,借鉴了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以及山东杜朗口中学的导学案教学理论,再结合本校实际,提炼出了“四步教学法”。“四步”指的是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展示反馈、当堂达标4个教学环节。课堂中,教师借助导学案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比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活动,完成从“听课者”到“学习者”的身份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老三路”到新“四步”,该校英语老师包苑华感触良多:“现在上课比过去有激情多了,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不再只有讲、读、背,学生还可以演课本剧,可以组织辩论赛、唱英文歌。授课和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的热情很高涨。”
学生是课改的受益者。该校七年级学生杨海湄觉得自己“变化很大”。“以前我只跟同桌好,跟其他同学都不怎么说话,更别说上课举手发言了。学校实施课改后,看到别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言、上台展示,我想我不能落后了,于是也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自那之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像上了瘾一样,一有机会就想发言、展示。我现在大胆、开朗了许多。”她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说。
美在心灵,培育美德少年
防城港市二中八年级学生吴燕的父母感到“女儿发生明显变化”是在1年前。“小时候,她挺娇气的,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可进了二中后,她变了很多,平时会主动帮我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一次我们回来晚了,她还自己做了一顿饭。那顿饭我现在还记得,非常好吃。”吴燕妈妈激动地说。
“我想,这得益于学校实施的‘六项常能’活动。”吴燕妈妈补充道。
防城港市二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学生心理、思想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很容易产生“管理死角”。为此,该校针对4—9年级学生开展了“六项常能”德育工作,主要内容有:每月为家里拖2次地板,每学期累计10次;每月为家人炒两道菜,每学期累计10道;每周向父母交1篇百字书法作品,每学期交20篇;每周向父母背诵1首诗词,每学期背诵20首;每月向父母唱两支歌,每学期唱10支;每天锻炼1小时(含早操和体育课),每学期累计100个小时。
如今,该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改变了许多像吴燕一样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大力开发“第二课程”资源。“一班一特色”风采展示活动是为初中阶段学生所设计的,每周五下午第七节课安排一个班进行节目展演,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应变和创新能力;针对小学1—5年级学生,该校设计了科学小实验兴趣班、围棋班等;在全校范围开展“2+1+2”活动,包括2项全校性体育项目(踢毽子、跳绳)、1项艺术项目(书法课程,中学为软笔书法、小学为硬笔书法)和各班自定的体育特色、艺术特色项目各1项。其他如“诗词进校园”、经典诵读活动,“美丽之星”“美丽班级”“美丽办公室”评比活动等,在该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多元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的路径。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校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获得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自治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并连续四年在防城港市年度绩效考评工作中名列市直学校第一名……如今的防城港市二中,正行进在通往“美”的路上!
(责编 欧金昌)
“在义工工作中,我感受到了校园美、老师美、学生美。通过参与学校的工作,我跟孩子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了,家庭也变美了。”王先斌笑言。
“美”,是防城港市二中的核心办学理念。该校校长陈永棠解释说:“‘美’包含了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校园环境美、课堂美,师生行为美、心灵美……我们只有深入挖掘‘美’的内涵,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渗透‘美’的思想,才能办成一所‘美’的学校。”
美在环境,建设美丽校园
要问防城港市二中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已在该校任教23年的黄燕老师最有发言权。23年前,刚毕业的黄燕来到该校报到时,眼前所见的是凹凸不平的黄泥地面、煤渣铺成的田径跑道、年代久远的教学楼、散发着臭味的垃圾堆,还有让她发愁的雨天漏雨、冷天漏风的瓦房宿舍。她感慨道:“当时的条件真是艰苦,吃不好、住不好,教学条件也很差。”
如今,记者在该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30多种花、树夹道而生,校园里芳香弥漫;足球场上铺着人工草坪,学生们在上面恣意奔跑;一座近百米的诗词长廊,分7个板块分别镶刻着古今名家诗词、本地名家诗词和本校师生优秀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教学楼的走廊、楼梯是学生作品的展示天地,科技画、小手工,件件令人眼花缭乱……
“现在,学校的每间教室都配备了一体机,每一位教师都配有办公电脑,老师们查找资料、开展教学都非常方便。学校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啊!”黄燕老师无限感慨。
近年来,防城港市二中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学生食堂、体育馆、图书实验综合楼各1栋,并对原有的3栋教学楼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对田径场、足球场进行了塑胶化改造,完成了校园的硬化、绿化工作,校园环境得到了极大的美化。
为了让人人参与学校“美”的建设,该校着力打造“变废为宝——美的品牌”,要求每个班级设立两个垃圾箱,一个装可回收垃圾,一个装不可回收垃圾,每到星期五,由各班班委组织学生变卖可回收垃圾,所得的钱作为班会费。
“你看,我们的教室多干净!在这里学习、玩耍,我们觉得很快乐。”该校五年级学生冯苏丹不无自豪地说。的确,在该校,每个班级教室的地板都干干净净,到处都给人以清爽舒心的美感。
美在课堂,打造快乐课堂
4月1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中学校长何毅参加了防城港市二中的云课堂实验课观摩活动。他说:“二中的老师用平板电脑开展‘四步教学’,课堂教学节奏明快、目标明确,师生互动效果好,为我们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
谈及当天的课堂,防城港市二中七(4)班学生陈艺文说:“那天,我们通过平板电脑,在网上查找丰富的学习资料,在线上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这样的课堂真是有趣极了,我们很喜欢。”
可是在几年前,该校的课堂是另一番景象。该校科研处主任邓雪梅说:“在四五年前是看不到这样的课堂的。就拿英语教学来说,很多教师都遵守着‘老三路’教学方式——背单词、句型,诵读与写作,习题巩固。老师花很多功夫去备课,可学生学到的还是很少,老师、学生都觉得累。”
对此感受更深的是陈永棠校长。一次,他路过某班教室,无意间看到坐在后排的几个学生竟公然伏桌睡觉,而授课教师却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熟视无睹。这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危机”:长此以往,学生还愿意学习吗?改革的念头在他心里油然而生。不久之后,全校的课改工作提上了日程。
该校组织教师先后学习了杜威的“以儿童经验为中心”“在做中学”理论,借鉴了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以及山东杜朗口中学的导学案教学理论,再结合本校实际,提炼出了“四步教学法”。“四步”指的是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展示反馈、当堂达标4个教学环节。课堂中,教师借助导学案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比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活动,完成从“听课者”到“学习者”的身份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老三路”到新“四步”,该校英语老师包苑华感触良多:“现在上课比过去有激情多了,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不再只有讲、读、背,学生还可以演课本剧,可以组织辩论赛、唱英文歌。授课和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的热情很高涨。”
学生是课改的受益者。该校七年级学生杨海湄觉得自己“变化很大”。“以前我只跟同桌好,跟其他同学都不怎么说话,更别说上课举手发言了。学校实施课改后,看到别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言、上台展示,我想我不能落后了,于是也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自那之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像上了瘾一样,一有机会就想发言、展示。我现在大胆、开朗了许多。”她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说。
美在心灵,培育美德少年
防城港市二中八年级学生吴燕的父母感到“女儿发生明显变化”是在1年前。“小时候,她挺娇气的,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可进了二中后,她变了很多,平时会主动帮我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一次我们回来晚了,她还自己做了一顿饭。那顿饭我现在还记得,非常好吃。”吴燕妈妈激动地说。
“我想,这得益于学校实施的‘六项常能’活动。”吴燕妈妈补充道。
防城港市二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学生心理、思想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很容易产生“管理死角”。为此,该校针对4—9年级学生开展了“六项常能”德育工作,主要内容有:每月为家里拖2次地板,每学期累计10次;每月为家人炒两道菜,每学期累计10道;每周向父母交1篇百字书法作品,每学期交20篇;每周向父母背诵1首诗词,每学期背诵20首;每月向父母唱两支歌,每学期唱10支;每天锻炼1小时(含早操和体育课),每学期累计100个小时。
如今,该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改变了许多像吴燕一样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大力开发“第二课程”资源。“一班一特色”风采展示活动是为初中阶段学生所设计的,每周五下午第七节课安排一个班进行节目展演,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应变和创新能力;针对小学1—5年级学生,该校设计了科学小实验兴趣班、围棋班等;在全校范围开展“2+1+2”活动,包括2项全校性体育项目(踢毽子、跳绳)、1项艺术项目(书法课程,中学为软笔书法、小学为硬笔书法)和各班自定的体育特色、艺术特色项目各1项。其他如“诗词进校园”、经典诵读活动,“美丽之星”“美丽班级”“美丽办公室”评比活动等,在该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多元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的路径。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校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获得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自治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并连续四年在防城港市年度绩效考评工作中名列市直学校第一名……如今的防城港市二中,正行进在通往“美”的路上!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