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进之路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石器时代占据人类演化历史99.9%以上,是人类社会走向黎明前的“黑暗时刻”,也是一切现代技术要素孕育的源头,今天的镰刀、斧头,锥子、砍刀都能在人类古老的石器技术中寻找到源头。伴随着人类的每一次进化,石器技术也开始了漫长的演进之路,为我们后世各种器物奠定了技术基础。
  人猿分离大约发生在距今700万年,对撒海尔人乍得种的研究表明,它们已经可以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解放双手改变了我们的体质和骨骼特征,为后来制作较为复杂的工具奠定了基础。漫长的人类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有机质工具寥寥无几,现在能够看到的多数是各类石质工具,其耐风化、难腐蚀所以长久地保存下来。石器演化的道路也不是直线进化式,同古人类的进化一样,呈现多线条、具有连续性、复杂化等特征。
  理想的石器技术演化模式如克拉克在《世界史前史概要》(World Prehistory:An Outline)一书中的描述,包括奥杜威技术(Mode 1)、阿舍利技术(Mode 2)、莫斯特技术(Mode 3)、旧石器晚期石叶技术(Mode 4)、中石器时代细石叶技术(Mode 5),5种技术模式呈特点明显的阶段性、系统性演替。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对人类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发现最早的石器是距今330万年出土于非洲肯尼亚西土卡纳附近Lomekwi 3地点的石制品,2015年《自然》杂志报道了这一改写人类历史的成果。遗址出土石制品显示出十分原始的打制特征,表现出的打击与摔砸的技术特点显示古人类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这一遗址的发现将人类确切制造并使用工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70万年,将其命名为“Lomekwian”以标识已知考古记录的一个新开端。
  奥杜威技术


  从距今大约260万年开始,石器开始进入“规模量化”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石器制造只是数量的提升,尚未开始标准化生产。石制品的主要特點是以砾石、岩块等为原料,经过简单打制,形成以石核、石片为主体的一套石制品组合。这套组合包括与初级剥片产品共生的简单石核类产品,如砍砸器、盘状器、多面体石核等以及石片类产品,石片很少经过二次修理,随意修理的石片类产品包括刮削器等类型,部分石核类产品可以作为重型切割或锤击类工具。剥片技术包括锤击法、砸击法和碰砧法,以锤击法为主。奥杜威技术的打制流程简单,反映了人类石器打制技术萌芽阶段的特点。早期的奥杜威工业主要发现于东非大裂谷,代表性遗址有Gona、Middle Awash、West Turkana、Hadar、Koobi Fora、Fejej、Omo、Kanjera等,年代距今260万—250万年。
  阿舍利技术
  大约从距今176 万年开始,阿舍利技术首先在东非出现,标志石器技术进入模式2阶段。阿舍利技术应该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前的第一个标准化生产阶段,早期代表性遗址有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以西的科基赛雷(Kokiselei 4)遗址和埃塞俄比亚孔索(Konso)遗址。稍晚在南非的斯泰克方丹(Sterkfontein)和斯瓦特科兰斯(Swartkrans)遗址也发现了目前在非洲以外发现的100万年以前的阿舍利遗址,数量稀少,仅在西亚和南亚有所发现,东亚、东南亚以及整个欧洲地区尚没有发现确凿的100万年前的阿舍利技术,中国境内的阿舍利技术主要分布在百色盆地、洛南盆地和丹江口库区。距今30万年开始,阿舍利技术开始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并与后期的莫斯特技术融合。


  阿舍利技术常见的器物组合是手斧、手镐和薄刃斧。手斧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标志性器物,是远古人类技术与智能发展的里程碑,对旧石器时代晚期两面器技术有深远影响。手斧一般经两面打制加工,两侧边进行修理,形成锋利刃缘,且呈中线基本对称的心型外形。手镐是对尖部进行加工修理,形成具有三棱形尖以满足挖掘的作用,左右两侧及两面一般较少加工处理。薄刃斧作为这一组合的重要器型,一般以长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其远端刃为使用刃口,一般为较宽的横向或斜向刃缘。手斧、手镐和薄刃斧这些大型工具很可能兼具切割、砍伐、挖掘等多种功能,并作为组合配套使用。
  莫斯特技术
  莫斯特技术出现于距今30万—25 万年,延续至距今约4万年,这一时期是欧洲旧石器早期向旧石器中期过渡的阶段,即模式3阶段。这一技术以高度预制的勒瓦娄哇(Levallois)石核以及较高比例的勒瓦娄哇石片石器为主要代表,其特点是复杂、高效的剥片策略,传统的阿舍利技术开始被以勒瓦娄哇石片为毛坯制作的各式精致边刮器、锯齿刃器、单面或两面加工的莫斯特尖状器、小型两面器、带尖的装柄工具以及娴熟的硬锤和软锤技术所代替,反映了这一时期古人类更复杂的认知、行为能力。
  莫斯特技术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西侧,包括欧洲、西亚、中亚等地区。1960 年代,法国史前学家博尔德(F. Bordes)根据石制品剥片技术和石器类型,将莫斯特组合分为5种类型:典型的莫斯特,以较低比例的刮削器为代表;锯齿型莫斯特,以较高比例的锯齿刃器、凹缺器为代表;基纳(Quina)莫斯特,以加工程度较高、具多层修疤的刮削器为代表;费拉西(Ferrassie)莫斯特,以较高比例的勒瓦娄哇制品、较高比例的刮削器为代表;阿舍利传统莫斯特,以两面器为代表。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目前在中国发现较少,仅见于几个少数遗址,如内蒙古金斯泰洞穴遗址、新疆通天洞遗址。


  石叶技术
  距今4万年左右,石叶技术开始占据石器演进历史的舞台。石叶技术在旧石器中期,甚至在欧洲、非洲、近东地区的旧石器早期就已经出现,但真正作为一种主导技术体系则是从距今4万年左右开始。这一技术的主要特征是精致的预制石核与定向剥片技术,石器形态规范、精致,是石器制作技术的又一巅峰,也曾被学者认为是现代人行为及技术标识。现阶段各地区的考古材料表明,石叶制品可由多种技术产生,但最主要的是棱柱状石核石叶技术和勒瓦娄哇石叶技术。柱状石核剥取石叶,剥片主要采取硬锤技术、软锤技术和间接打击法或者压制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剥取石叶,剥片主要使用硬锤技术。
  目前中国境内发现含石叶技术的遗址较少,有宁夏水洞沟遗址、西藏尼阿底遗址和河南西施遗址,前者主要是以勒瓦娄哇技术获取石叶,后两者主要是以棱柱状石核剥取石叶。
  细石叶技术
  伴随着石叶技术的发展,晚更新世晚期也就是末次盛冰期前后,全球石器技术的发展趋向细石器化,是目前已知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阶段中最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现象,石器技术开始进入模式5阶段,并一直持续至全新世,一些地区延续时间甚至更晚。细石器技术是晚更新时晚期古人类适应极端环境的产物,这一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群的流动性,使生计方式多样化,降低生存风险,获得优质资源。这种技术强化对某些资源的利用可能也是促使早期农业和家畜起源的重要因素。


  细石器在不同地域也表现出不同形态,在欧亚草原东部、东亚、东北亚和西北美地区,主要以细石叶及相关制品为主;非洲、欧洲和西亚和南亚等地主要是几何形细石器;在中国表现为以细石核、细石叶、端刮器、刮削器、琢背石刀、两面器等为代表的遗存,并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石器技术历经了漫长的演化历史,每一次演进都伴随着人类智能的提高。石器技术演进模式复杂多样,五种技术模式并非直线进化,有的区域呈连续演进附带镶嵌的演进模式,旧的技术传统尚未消逝,新的技术就已经传播开来,或者新的技术承袭了旧的技术因素,如阿舍利传统莫斯特和勒瓦娄哇技术石叶;有的区域一种石器技术可以从旧石器早期一直持续到旧石器晚期,石器技术整体保持稳定;有的技术模式有各自区域的演化特点,并非因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术标准。石器技术的演化具有区域不平衡性、滞后性和复杂性,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不能陷入直线进化的窠臼。
  (作者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馆员)

其他文献
鼠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与鼠就产生了交集。考古发现,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遗址的灰烬层中有大量烤焦的鼠骨。到了新石器时代,农业兴起,人类在满足口粮之外节余了大量的粮食。粮食富余和定居生活给鼠的生息繁衍创造了条件,鼠在人类聚居地躲避天敌,盗取粮食,就此鼠与人类结成了隐秘的共栖关系,人鼠矛盾剧烈。  为了消除鼠害,先民采用了各种办法,留下大量与消除鼠害相关的文物遗存和历史文献。200
期刊
2013年10月的一个下午,重庆永川朱沱镇长江左岸的二级阶地上,来了一群考古人,打破了这个名叫汉东城的遗址千年来的宁静。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答案只有一个——寻城。这里没有半点城的模样,何来寻城?这一切还得从汉东城这个有些神奇的名字说起。  这里为什么叫有些高大上的“汉东城”,而非重庆境内习见的“大水田”“冬瓜包”“天平丘”等等土得掉渣的名字?是因为这里现在有汉东村、汉东小学的缘故吗?  文献中的
期刊
成语典故“唇亡齿寒”和“假虞灭虢”出自两周之际的虢国,这个位于今天河南三门峡市境内、被周王室倚重的封国盛极一时。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过大量青铜礼器和玉器,印证了当时虢国国君的地位和国家的强盛。20世纪90年代发掘的虢季墓(M2001)和虢仲墓(M2009),分别入选1990和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用计灭亡之后,虢人被灭族抑或逃亡?史书上没有记载,这成了一个
期刊
2017年10—11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威海湾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在刘公岛东南海域海床下扫测到一处沉船类遗迹。2018年6—8月,两家机构调集来自全国的近20名水下考古队员对该遗迹进行重点调查,采用水下抽泥挖探方的方式最终在海床下3米处找到并确认了这一沉船遗迹,命名为“威海湾一号”沉船。  2019年7—8月,水下考古队员继续对“威海湾一号”沉船进行调查
期刊
明楚王墓坐落于长江南岸龙泉山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营泉村,东距武汉市市区约15公里。明洪武三年(1370),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分封武昌,国号楚,是为昭王。自昭王始至定王(1643)终,明代楚藩共八代九王陵园皆建于此,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山东临梁子湖、南临牛山湖,西侧靠近汤逊湖,三面环水,由南北两面的天马峰、玉屏峰两条山脉蜿蜒相环成一葫蘆形小盆
期刊
公元398年,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至494年迁都洛阳,北魏在大同定都近百年,史称“平城时代”。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上百万人口被迁移到以平城为核心的京畿重地。因此,今天的大同地区北魏遗存十分丰富,除云冈石窟、平城建筑遗址外,还有数量巨大的北魏墓葬。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大同地区先后发现发掘近千座北魏墓葬,其中壁画墓20余座。  墓葬形制  大同地区的北魏墓葬主要集中在城东、城南,沿
期刊
1981年3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考古所)李征先生收到新疆大学职工张逌捐赠的六页手抄经书,清点后悉数收藏于新疆考古所。此六页手抄经书,以汉文正、反面书写,字迹清晰,保存较好,共十二面。因文书无题目、印章及题记等信息,故经文名、年代、抄写者、译者等内容不详。这里拟从经书内容、捐赠背景等方面对经书作初步分析。经书内容及译者  六页十二面经书皆楷体书写,未点句
期刊
西汉中晚期以来,具有图案化装饰效果的铭文圈带在汉镜构图中广为流播。为适应镜面特殊形状、空间大小、艺术美感等需要,铸镜者常对铭文圈带中的辞句组合与文字数量、形构、书体等做加工处理,镜铭中文字笔画与形构部件的简化、省略、变形、移位、替代、衍赘、错讹及文字通假、同音通用、合文、拆分、反书等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新莽朝前后,镜铭辞句的组合与文字书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给研究者释读造成困难。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的“
期刊
古埃及陵墓和神庙的墙壁上,浮雕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并常常配有文字说明。古埃及浮雕,有凸雕和凹雕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凸雕是把图象轮廓的四周铲平,使图象从底面上突出,又称高浮雕。凹雕是刻出图像的轮廓线条和细节,使之凹入墙面,又称浅浮雕。制作浅浮雕的工序比高浮雕要容易,所以在古代埃及淺浮雕是更常用的手法。  古埃及浮雕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史前墓葬中出土的调色板和石刀柄等器物上都刻着动物、人物和战斗场面
期刊
大顶山墓地位于广东河源东源县蓝口镇车头山村李屋小组,西距东江约2公里,属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结合处。为配合新建赣州至深圳铁路工程(赣深高铁)的建设,2018年5—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源大顶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约600平方米,清理商周时期墓葬14座,出土器物150余件。大顶山墓地地层为坡状堆积,其上部原生堆積主要为浅红褐色土,夹杂灰土,中部有黑灰色粉沙土不均匀分布,底部堆积为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