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有效教学”主要是针对教者来提的,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课堂教学“重教轻学”的面貌,一方面教师要不断钻研更好地开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研究推动学生更加有效地听课从而高度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的方法。教师“有效教学”是学生有效听课的前提条件,而学生有效听课才是决定学生学习优劣的核心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或经历这样一个相似的教学状况:几十个学生同在一间教室听同一个教师上课,而听课的行为和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学生收获丰硕,有的学生则收获甚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也有学生的。就学生来说,既有智力因素的,又有非智力因素的。但总体上来说,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是否有效听课。
教育家林格曾说:“学生学习好不好,85%取决于学生上课水平的高低。上课时学生表面都一样,内心差别却很大。有的学生上课热情,思维积极活跃,而有的学生上课态度懒散,思维简单,时间长了,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可以说,学生在学校期间,出现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差异,包括其素质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上课参与水平不同的结果。”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有效听课对学生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使学生有效听课呢?
一、明内涵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效听课,它其实涵盖了课前和课堂两个环节。有效听课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超前兴趣”,教师要大力倡导课前自主学习。记下预习中没弄懂的问题,对研究问题提出大胆的预设和猜想,并把这些思考带到课堂上去。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主动发言,展开联想,有意记忆,积累经验,注重举一反三,善于概括,能较好地把知识系统化。学生有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并能用较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能进行探索式的学习,讨论时善于交流,进行“合作式学习”。让每个学生做到“堂堂清,堂堂丰”,堂堂有进步。
二、悟道理
让学生懂得有效听课的重要性,开展通识性培训,可以通过全班讨论、写小论文、办黑板报的形式,来宣传强调听课在整个学习环节中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了,行动上才可能自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名人或其他典型事例与学生分享,在榜样身上感受听课的重要意义。比如,可以用“同桌激励法”,身边同桌的听课状态最能起到直接唤醒、现场模仿的良好效应,而身边同桌通过良好的听课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最能直接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激情。
三、习方法
让学生习得有效听课的方法:一是要做好有效听课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精神准备。知识准备就是通过预习,了解新课需要的基础知识;精神准备就是上课铃一响,就要振奋精神,抛去其他杂念,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二是“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蔡林森语),要求学生上课时全神贯注。认真倾听教师讲的和学生的发言,边听边思考,边听边记,边听边总结归纳,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交流。三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比如,在学习生字词的环节,当教师让全班学生齐读词语时,有的学生可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读而根本不思考如何快速记住这个词语。这时,教师可以抽问一些学生:“刚才在读词语的时候你在思考什么?”有的学生会回答说,“我什么也没思考”,而有的学生则会说,“我在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词语”。由此可见,有一些学生确实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所以教师要教他们如何做。
四、抓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是培养学生速记的习惯。速记就是快速记忆,每学一个知识点都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快速地将这个知识理解记忆。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拖沓的习惯,都留到课后去掌握,因为初中学生每天要学的东西很多,课余时间有限。可以这样做:学习古诗词时,首先明确目标,即边学边记。读完两遍,教师就可以让全班学生试着背诵,虽然有一些不太熟悉,但是却让学生形成一种速记的意识。学完之后,马上让学生当场背诵。在完成目标这个清晰认识的推动下,全班绝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背诵。如果没有提出这样速记、速背的要求,不少学生可能好几天都背不下来。坚持每节课这样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形成速记、速背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就能学后成诵。二是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由于学生存在理解能力、领悟能力高下的差异,所以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听懂了,而有的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如果学生将这些不懂的问题搁置一边不管,久而久之,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进而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甚至对课堂产生畏惧感和厌倦感。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并随时留心关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或经历这样一个相似的教学状况:几十个学生同在一间教室听同一个教师上课,而听课的行为和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学生收获丰硕,有的学生则收获甚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也有学生的。就学生来说,既有智力因素的,又有非智力因素的。但总体上来说,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是否有效听课。
教育家林格曾说:“学生学习好不好,85%取决于学生上课水平的高低。上课时学生表面都一样,内心差别却很大。有的学生上课热情,思维积极活跃,而有的学生上课态度懒散,思维简单,时间长了,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可以说,学生在学校期间,出现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差异,包括其素质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上课参与水平不同的结果。”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有效听课对学生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使学生有效听课呢?
一、明内涵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效听课,它其实涵盖了课前和课堂两个环节。有效听课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超前兴趣”,教师要大力倡导课前自主学习。记下预习中没弄懂的问题,对研究问题提出大胆的预设和猜想,并把这些思考带到课堂上去。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主动发言,展开联想,有意记忆,积累经验,注重举一反三,善于概括,能较好地把知识系统化。学生有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并能用较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能进行探索式的学习,讨论时善于交流,进行“合作式学习”。让每个学生做到“堂堂清,堂堂丰”,堂堂有进步。
二、悟道理
让学生懂得有效听课的重要性,开展通识性培训,可以通过全班讨论、写小论文、办黑板报的形式,来宣传强调听课在整个学习环节中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了,行动上才可能自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名人或其他典型事例与学生分享,在榜样身上感受听课的重要意义。比如,可以用“同桌激励法”,身边同桌的听课状态最能起到直接唤醒、现场模仿的良好效应,而身边同桌通过良好的听课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最能直接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激情。
三、习方法
让学生习得有效听课的方法:一是要做好有效听课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精神准备。知识准备就是通过预习,了解新课需要的基础知识;精神准备就是上课铃一响,就要振奋精神,抛去其他杂念,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二是“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蔡林森语),要求学生上课时全神贯注。认真倾听教师讲的和学生的发言,边听边思考,边听边记,边听边总结归纳,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交流。三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比如,在学习生字词的环节,当教师让全班学生齐读词语时,有的学生可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读而根本不思考如何快速记住这个词语。这时,教师可以抽问一些学生:“刚才在读词语的时候你在思考什么?”有的学生会回答说,“我什么也没思考”,而有的学生则会说,“我在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词语”。由此可见,有一些学生确实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所以教师要教他们如何做。
四、抓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是培养学生速记的习惯。速记就是快速记忆,每学一个知识点都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快速地将这个知识理解记忆。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拖沓的习惯,都留到课后去掌握,因为初中学生每天要学的东西很多,课余时间有限。可以这样做:学习古诗词时,首先明确目标,即边学边记。读完两遍,教师就可以让全班学生试着背诵,虽然有一些不太熟悉,但是却让学生形成一种速记的意识。学完之后,马上让学生当场背诵。在完成目标这个清晰认识的推动下,全班绝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背诵。如果没有提出这样速记、速背的要求,不少学生可能好几天都背不下来。坚持每节课这样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形成速记、速背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就能学后成诵。二是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由于学生存在理解能力、领悟能力高下的差异,所以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听懂了,而有的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如果学生将这些不懂的问题搁置一边不管,久而久之,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进而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甚至对课堂产生畏惧感和厌倦感。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并随时留心关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