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可能性》一课执教,我很自信,源于我们二度磨课,对教材把握应该算是到位了。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定位
《可能性》这一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陛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共安排了3个例题。通过例1例2的学习使学生体验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例3安排了一个摸棋子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初步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推测出可能性的大小。
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①让学生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存在,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②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概率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升华为理性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在体验、描述中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则是难点。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故事引入,切入正题
由故事《守株待兔》引入,用“他这样等,能不能等到第二只兔子撞死在大树上”的问题引出“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教师可以顺势揭题:生活中有些事情有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还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可能”、“不可能”、“一定”是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再通过让学生试着举例,如果能把学生认识的问题暴露出来,那再好不过了。
第二环节:模拟“摸奖活动”,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一次摸到白球算中奖,老师准备了三个方案:第一方案,袋子里放10个白球,请你用“可能、不可能或一定”来分析中奖情况。第二方案,袋子里放了10个黄球呢?第三个方案,袋子里放了2个自球,8个黄球呢?
板书学生分析的结果。
问:这三种方案中,哪些方案的分析结果是确信无疑的(确定的)?哪些方案的分析结果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摸来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后,摸球并做记录。
师:刚才我们摸球之前分析如果是2个白球,8个黄球是有可能中奖的,现在利用我们摸后得到的数据再次理解一下是不是有可能中奖?
针对没有摸到白球的情况,如果一直摸下去,是不是永远都不可能摸到白球?现在你怎么理解“有可能”?
问:在抽奖活动中,什么情况下一定摸到白球?什么情况下不可能摸到白球?什么情况下有可能摸到白球?
师:刚才的摸球活动很热闹,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一定”、“不可能”、“有可能”,希望大家静下心来思考。
第三环节:判断、描述生活现象
第四环节:回顾总结,适当延伸
问题《可能性》执教后,来听课的教研员指出,这节课在一些地方感到数学本体知识缺乏!我前段时间听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的讲座,主题是《课改背景下学科知识的缺乏》。听过曹老师的剖析后,我想自己在教学中加工处理教材内容时,要慎之又慎。没想到还是无心犯错错成大。教研员说:方案一、方案二通过摸球来验证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做无用功,因为就是不摸其实就已经知道的。方案三针对两种球摸出哪种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的问题,也不该是选择2个白球、8个黄球这个实验模型来验证,如果摸出白球反而多怎么办?又怎么理解数量多摸出可能性大呢?
反思老师们为什么会出现数学本体知识缺乏呢?怎么才能补充数学本体知识呢?
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之所以暴露得比较明显,其主要的背景除了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更新的力度较大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被激活了。随着课改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加上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更为丰富多样,于是,学生质疑问难、节外生枝的频率与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显露同步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思维的“童化”,即伴随教师重建儿童心智的努力而出现的本体性知识及其思维的退化。
弥补知识缺陷,需自身努力。教师平时需要自觉地发现井恢复被遗忘了的学科知识,通过“学”与“问”,寻觅答案。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以理性的目的,居高临下地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做到在儿童世界与理性世界之间自如穿梭、往返。在教学中特别需要提高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学中不能只为教某个知识点而去,需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方法和原理。
弥补知识缺陷,需要外界帮助。在教研活动时,把这个内容提到议程上来。在教研中、在磨课中,依靠集体的力量使自己快速成长,比如教研活动时带着学科本位知识的问题,让教研组的每个人做做,共同讨论,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定位
《可能性》这一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陛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共安排了3个例题。通过例1例2的学习使学生体验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例3安排了一个摸棋子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初步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推测出可能性的大小。
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①让学生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存在,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②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概率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升华为理性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在体验、描述中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则是难点。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故事引入,切入正题
由故事《守株待兔》引入,用“他这样等,能不能等到第二只兔子撞死在大树上”的问题引出“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教师可以顺势揭题:生活中有些事情有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还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可能”、“不可能”、“一定”是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再通过让学生试着举例,如果能把学生认识的问题暴露出来,那再好不过了。
第二环节:模拟“摸奖活动”,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一次摸到白球算中奖,老师准备了三个方案:第一方案,袋子里放10个白球,请你用“可能、不可能或一定”来分析中奖情况。第二方案,袋子里放了10个黄球呢?第三个方案,袋子里放了2个自球,8个黄球呢?
板书学生分析的结果。
问:这三种方案中,哪些方案的分析结果是确信无疑的(确定的)?哪些方案的分析结果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摸来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后,摸球并做记录。
师:刚才我们摸球之前分析如果是2个白球,8个黄球是有可能中奖的,现在利用我们摸后得到的数据再次理解一下是不是有可能中奖?
针对没有摸到白球的情况,如果一直摸下去,是不是永远都不可能摸到白球?现在你怎么理解“有可能”?
问:在抽奖活动中,什么情况下一定摸到白球?什么情况下不可能摸到白球?什么情况下有可能摸到白球?
师:刚才的摸球活动很热闹,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一定”、“不可能”、“有可能”,希望大家静下心来思考。
第三环节:判断、描述生活现象
第四环节:回顾总结,适当延伸
问题《可能性》执教后,来听课的教研员指出,这节课在一些地方感到数学本体知识缺乏!我前段时间听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的讲座,主题是《课改背景下学科知识的缺乏》。听过曹老师的剖析后,我想自己在教学中加工处理教材内容时,要慎之又慎。没想到还是无心犯错错成大。教研员说:方案一、方案二通过摸球来验证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做无用功,因为就是不摸其实就已经知道的。方案三针对两种球摸出哪种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的问题,也不该是选择2个白球、8个黄球这个实验模型来验证,如果摸出白球反而多怎么办?又怎么理解数量多摸出可能性大呢?
反思老师们为什么会出现数学本体知识缺乏呢?怎么才能补充数学本体知识呢?
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之所以暴露得比较明显,其主要的背景除了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更新的力度较大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被激活了。随着课改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加上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更为丰富多样,于是,学生质疑问难、节外生枝的频率与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显露同步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思维的“童化”,即伴随教师重建儿童心智的努力而出现的本体性知识及其思维的退化。
弥补知识缺陷,需自身努力。教师平时需要自觉地发现井恢复被遗忘了的学科知识,通过“学”与“问”,寻觅答案。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以理性的目的,居高临下地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做到在儿童世界与理性世界之间自如穿梭、往返。在教学中特别需要提高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学中不能只为教某个知识点而去,需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方法和原理。
弥补知识缺陷,需要外界帮助。在教研活动时,把这个内容提到议程上来。在教研中、在磨课中,依靠集体的力量使自己快速成长,比如教研活动时带着学科本位知识的问题,让教研组的每个人做做,共同讨论,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