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老年人的个体体征,提出应结合环境建筑心理学理论进行老年人建筑设计,并将老年人建筑纳入社区规划,最后总结了老年住宅设计要点,以完善老年人建筑设计,更好地关心老年人。
【关键词】 老年;住宅;设计
前言:
老年人是人类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人们在追求健康长寿的同时,更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往往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老年人对住宅的依赖程度和对住宅的要求远远大于年轻人,住宅及相应设施的设置对老年人极为重要。
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从少年、青年、中年、一路走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老年以后,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叫做老化现象。主要表现有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等。因此,老年人需求方面比其他人群更多。
1、健康的需求
老年人常常能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尤其是70岁以后,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是显著的。对于健康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2、工作的需求
这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更强烈。他们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他们有的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以体现自身价值。
3、依存的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这时他们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有所依靠。
4、和睦的需求
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5、安静的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6、支配的需求
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7、尊重的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仰郁和消沉,埋下疾病的祸根。
8、求偶的需求
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丧偶后生活寂寞,心理表现无助,有很强的找个伴的愿望,希望有人照顾。
二、适合我国老年人居住的老年住宅设计探讨
目前无论从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状况和我国的老年人口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老龄社会和西方国家有显著的不同,盲目借鉴西方国家老年住宅发展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发展适合我国老年人居住的老年住宅是建筑设计者面临的必然问题。
1、尊重社会习俗,提供多样化老年居住模式
虽然老年住宅建設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就设计角度而言,应切实从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出发,在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习俗的前提下,提供多种类型的老年住房,使不同收入、不同阶层的老人家庭都能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理想的居住环境。从我国老年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措施有:
(1)对普通家庭住宅进行适当改造。针对老年人不愿离开熟悉环境的特点,改善现有居住条件和环境,同时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家庭养老,社区入户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
(2)积极发展和探索新的合居型住宅。在设计新住宅建筑时,应尊重我国亲情和家庭伦理观念,鼓励子女和老人同住或毗邻居住,完善“老少居”型住宅,探索具有传统大家庭模式的现代“家族型住宅”,如深圳翠海花园的两代居住宅,主人的住房和老人的住房邻近,老人的套房考虑老人的特点和需求,如有紧急需求子女可以立即赶到,如图1所示。
(3)依据不同需要,在新开发的居住区内设立不同层次、规模的老年公寓。我们应将老年公寓的设立逐步纳入国家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新建筑区的总人口数设立不同规模、档次的老年公寓,以满足老人的需求。
2、尊重老年人心理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可交往空间
社会交往是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寻求精神寄托、获得心理满足的重要途径,是老年人减少孤独和寂寞的主要方式。积极的交往空间,一方面可以使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交往,排遣心中的不良情绪,增进精神方面的健康。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良好的老年住区应当为老人提供参与社会的途径和舞台。具体措施有:
(1)创造安全的无障碍环境,提供易于到达的联系系统,方便老人出行活动。这种无障碍的环境体现在公共活动场所和道路系统上,在各种空间之间提供易于到达的、舒适方便的连接,鼓励老年人参与各种活动。
(2)强化空间的可识别性,鼓励老年人出行活动。设计时应依据不同功能要求创造不同特征和不同性格的空间品质,划分出活动场地的空间层次和等级。利用道路形式、材料、质感、色彩等细部处理,结合传统文化和各种特征符号、手法,赋予环境以诗情画意的联想及高品味的鉴赏情境。如北京的东方太阳城老年社区按照功能的差异赋予每一个社区独立的外观形象,而后通过各社区内道路、绿地、水体空间形态以及植物配种方式的区别强化社区、邻里单元的视觉特色,形成了良好的空间导向,如图2所示。
(3)提供必要的社会活动场所,充实老年人晚年的精神生活。具体地说,包括各种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不同规格的社区老年大学,各式各样的社区老年文体组合,以及社区专门为老年人举办的各种活动。 3、尊重老年人生理需求,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的户外活动会相应的减少,居室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老年建筑都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具体措施有:
(1)注重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其一,要注重沟坎、台阶、楼梯、门窗、扶手等细节的无障碍设计,如某老年公寓在走廊上安装扶手,方便了老人的活动需求,如图3所示。其二,住宅空间应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指标,主要体现在日照、自然通风和采光等方面。
(2)树立住宅建设的全寿命的理念。人的老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老年住宅设计中应有一定的可变性设计,满足家庭和人生年龄变化对居住环境可变性的要求。
(3)提供周到的健康护理设施。在住区内部应设有相应规模的医疗设施,同时在老年住宅内部,要特别重视社区智能管理系统对老龄家庭防护和救助系统的建设,避免老人造成无谓的伤害。
三、老年住宅内部环境的细节考虑
根据老年人行为方式和需求特点的特殊性要求,在老年人住宅内部环境的设计上应做到提供的房间尺寸的合理性、朝向的良好性、能使老年人行动方便的的辅助性设施、体贴入微的室内细节考虑,具体设计要点如下:
1、没有高差的地面设计
老年人行动不方便,所以地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高低落差。首先,从住宅的入口开始,在住宅入口应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地面力求平坦。室内地面应当平坦无高差、无门槛等真正实现无障碍性、无高差设计。
2、简单化的平面设计
在设计之初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变化,考虑到将来老年人轮椅的实用频率,应尽量避免流线多并且繁复的的平面,这又要考虑到室内装饰和家具摆放的合理性,储藏空间和高度空间的利用,使平面流线简约化处理,对其他人的生活学习不产生影响。
3、坐姿设计思考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老人的平衡能力和腿力均有所下降。所以大部分的时间老人是处于坐着时的稳定状态,因此,老年人站着换鞋很不方便,或在洗漱间洗浴,应考虑设置座椅,方便老人,不仅仅是对于舒适性的考虑,更多的是对安全性的思考。相对容易引发事故的浴盆的设计,可以选用洗浴专用座椅,椅面高度基本和浴盆平行。或是选择使用浴盆引渡板,可以在墙面上安装扶手,这样在整个洗浴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姿势,也保证了出入的安全性。
4、开关方便的出入口
出入口门的选择应该考虑门的操作难易程度和门的尺寸。在开关门时,要尽量减少身体的移动。把手和门锁以及局部照明要配合开发专用产品,例如使用平开门时应选用杆式把手,避免选用球形把手。杆式把手应向内侧弯。老年人分辨暗淡阴影的能力弱,视力差,设计时应多使用鲜亮的颜色,并使用不同的颜色帮助老人分辨方向和层数。
5、家具尽量减少棱角
家具应该从实用出发,以少不宜多。家具外露部分应该尽量减少棱角,老人用的床应两面都可以上下,有条件的应有手扶之处,床与沙发不宜过软,沙发家具应体现人体工程学,不要过深过矮,不要坐下去站不起来。
6、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能力日渐下滑,所以对于装饰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安全、环保、健康。尤其是地面材料的选择,应侧重考虑防滑性,不应该有过多的凹凸不平。在颜色上也不要选用过分艳丽的颜色,可以考虑使用颜色深沉,并且不容易脏的颜色。
四、结论
总之,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当多角度、多方位、更细微地研究设计,可从小规模、小的细部做起。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并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做好老年人住宅的外沿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從“事业化”转为“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李广成.论城市老年建筑市场发展的战略取向[J].城市问题,2011
[2]邓立飞,李玉堂.城市老年人住宅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12
[3]高俊勤.老年化与老年住宅的建设[J].山西建筑,2010
【关键词】 老年;住宅;设计
前言:
老年人是人类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人们在追求健康长寿的同时,更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往往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老年人对住宅的依赖程度和对住宅的要求远远大于年轻人,住宅及相应设施的设置对老年人极为重要。
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从少年、青年、中年、一路走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老年以后,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叫做老化现象。主要表现有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等。因此,老年人需求方面比其他人群更多。
1、健康的需求
老年人常常能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尤其是70岁以后,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是显著的。对于健康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2、工作的需求
这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更强烈。他们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他们有的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以体现自身价值。
3、依存的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这时他们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有所依靠。
4、和睦的需求
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5、安静的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6、支配的需求
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7、尊重的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仰郁和消沉,埋下疾病的祸根。
8、求偶的需求
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丧偶后生活寂寞,心理表现无助,有很强的找个伴的愿望,希望有人照顾。
二、适合我国老年人居住的老年住宅设计探讨
目前无论从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状况和我国的老年人口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老龄社会和西方国家有显著的不同,盲目借鉴西方国家老年住宅发展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发展适合我国老年人居住的老年住宅是建筑设计者面临的必然问题。
1、尊重社会习俗,提供多样化老年居住模式
虽然老年住宅建設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就设计角度而言,应切实从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出发,在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习俗的前提下,提供多种类型的老年住房,使不同收入、不同阶层的老人家庭都能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理想的居住环境。从我国老年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措施有:
(1)对普通家庭住宅进行适当改造。针对老年人不愿离开熟悉环境的特点,改善现有居住条件和环境,同时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家庭养老,社区入户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
(2)积极发展和探索新的合居型住宅。在设计新住宅建筑时,应尊重我国亲情和家庭伦理观念,鼓励子女和老人同住或毗邻居住,完善“老少居”型住宅,探索具有传统大家庭模式的现代“家族型住宅”,如深圳翠海花园的两代居住宅,主人的住房和老人的住房邻近,老人的套房考虑老人的特点和需求,如有紧急需求子女可以立即赶到,如图1所示。
(3)依据不同需要,在新开发的居住区内设立不同层次、规模的老年公寓。我们应将老年公寓的设立逐步纳入国家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新建筑区的总人口数设立不同规模、档次的老年公寓,以满足老人的需求。
2、尊重老年人心理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可交往空间
社会交往是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寻求精神寄托、获得心理满足的重要途径,是老年人减少孤独和寂寞的主要方式。积极的交往空间,一方面可以使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交往,排遣心中的不良情绪,增进精神方面的健康。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良好的老年住区应当为老人提供参与社会的途径和舞台。具体措施有:
(1)创造安全的无障碍环境,提供易于到达的联系系统,方便老人出行活动。这种无障碍的环境体现在公共活动场所和道路系统上,在各种空间之间提供易于到达的、舒适方便的连接,鼓励老年人参与各种活动。
(2)强化空间的可识别性,鼓励老年人出行活动。设计时应依据不同功能要求创造不同特征和不同性格的空间品质,划分出活动场地的空间层次和等级。利用道路形式、材料、质感、色彩等细部处理,结合传统文化和各种特征符号、手法,赋予环境以诗情画意的联想及高品味的鉴赏情境。如北京的东方太阳城老年社区按照功能的差异赋予每一个社区独立的外观形象,而后通过各社区内道路、绿地、水体空间形态以及植物配种方式的区别强化社区、邻里单元的视觉特色,形成了良好的空间导向,如图2所示。
(3)提供必要的社会活动场所,充实老年人晚年的精神生活。具体地说,包括各种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不同规格的社区老年大学,各式各样的社区老年文体组合,以及社区专门为老年人举办的各种活动。 3、尊重老年人生理需求,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的户外活动会相应的减少,居室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老年建筑都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具体措施有:
(1)注重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其一,要注重沟坎、台阶、楼梯、门窗、扶手等细节的无障碍设计,如某老年公寓在走廊上安装扶手,方便了老人的活动需求,如图3所示。其二,住宅空间应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指标,主要体现在日照、自然通风和采光等方面。
(2)树立住宅建设的全寿命的理念。人的老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老年住宅设计中应有一定的可变性设计,满足家庭和人生年龄变化对居住环境可变性的要求。
(3)提供周到的健康护理设施。在住区内部应设有相应规模的医疗设施,同时在老年住宅内部,要特别重视社区智能管理系统对老龄家庭防护和救助系统的建设,避免老人造成无谓的伤害。
三、老年住宅内部环境的细节考虑
根据老年人行为方式和需求特点的特殊性要求,在老年人住宅内部环境的设计上应做到提供的房间尺寸的合理性、朝向的良好性、能使老年人行动方便的的辅助性设施、体贴入微的室内细节考虑,具体设计要点如下:
1、没有高差的地面设计
老年人行动不方便,所以地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高低落差。首先,从住宅的入口开始,在住宅入口应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地面力求平坦。室内地面应当平坦无高差、无门槛等真正实现无障碍性、无高差设计。
2、简单化的平面设计
在设计之初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变化,考虑到将来老年人轮椅的实用频率,应尽量避免流线多并且繁复的的平面,这又要考虑到室内装饰和家具摆放的合理性,储藏空间和高度空间的利用,使平面流线简约化处理,对其他人的生活学习不产生影响。
3、坐姿设计思考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老人的平衡能力和腿力均有所下降。所以大部分的时间老人是处于坐着时的稳定状态,因此,老年人站着换鞋很不方便,或在洗漱间洗浴,应考虑设置座椅,方便老人,不仅仅是对于舒适性的考虑,更多的是对安全性的思考。相对容易引发事故的浴盆的设计,可以选用洗浴专用座椅,椅面高度基本和浴盆平行。或是选择使用浴盆引渡板,可以在墙面上安装扶手,这样在整个洗浴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姿势,也保证了出入的安全性。
4、开关方便的出入口
出入口门的选择应该考虑门的操作难易程度和门的尺寸。在开关门时,要尽量减少身体的移动。把手和门锁以及局部照明要配合开发专用产品,例如使用平开门时应选用杆式把手,避免选用球形把手。杆式把手应向内侧弯。老年人分辨暗淡阴影的能力弱,视力差,设计时应多使用鲜亮的颜色,并使用不同的颜色帮助老人分辨方向和层数。
5、家具尽量减少棱角
家具应该从实用出发,以少不宜多。家具外露部分应该尽量减少棱角,老人用的床应两面都可以上下,有条件的应有手扶之处,床与沙发不宜过软,沙发家具应体现人体工程学,不要过深过矮,不要坐下去站不起来。
6、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能力日渐下滑,所以对于装饰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安全、环保、健康。尤其是地面材料的选择,应侧重考虑防滑性,不应该有过多的凹凸不平。在颜色上也不要选用过分艳丽的颜色,可以考虑使用颜色深沉,并且不容易脏的颜色。
四、结论
总之,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当多角度、多方位、更细微地研究设计,可从小规模、小的细部做起。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并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做好老年人住宅的外沿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從“事业化”转为“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李广成.论城市老年建筑市场发展的战略取向[J].城市问题,2011
[2]邓立飞,李玉堂.城市老年人住宅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12
[3]高俊勤.老年化与老年住宅的建设[J].山西建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