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鲁迅的《铸剑》与余华的《鲜血梅花》中均表现出鲜明的血亲复仇主题,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探讨此主题背后的深层伦理向度,具体表现为子报父仇观念融入在对子辈的传统礼义的教化之中,这为血亲复仇提供了正义性;另外,子女往往被父辈视为自我生命的延续,承担着他们未竟的事业,这也为血亲复仇提供了合理性。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铸剑》;《鲜血梅花》;血亲复仇主题
中国叙事文学中有关血亲复仇的文本数量众多,在武侠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鲁迅的《铸剑》与余华的《鲜血梅花》虽然是两部现当代作品,但其中蕴含的武侠元素却不容忽视,同时这两部小说中都表现出了相似的“血亲复仇”主题,因而笔者试图探讨自中国古代而始的血亲复仇文学主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借由学者费孝通的著作《生育制度》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帮助理解其中蕴含的伦理向度。
一、《铸剑》、《鲜血梅花》中的血亲复仇主题
《铸剑》与《鲜血梅花》虽然从写作时间上看处于两个不同的历史环境,但就小说内容来看,二者有着极为相似的情节模式:遭惨祸父亲被害留下孤儿寡母,儿子长大成人后被寡母告知父亲的深仇大恨,于是踏上复仇之路最终完成报仇大业。其中父仇子报的血亲复仇主题作为整部小说的中心,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以下将具体分析两部小说中的血亲复仇主题是如何展开体现的。
早在编纂《中国小说史略》时,鲁迅便开始关注“干将莫邪”这个留传近千年的志怪故事,其后又经数年酝酿,在1927年4月完成小说《铸剑》的创作。《铸剑》继续了“干将莫邪”的“遗腹子”模式,眉间尺的父亲在眉间尺还在母亲腹中时,因锻造绝世宝剑为善妒的大王所杀,一直由寡母抚养,直到他十六岁,母亲告诉他父亲的仇还等着他去报,于是少年眉间尺踏上了为父报仇的征程。鲁迅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以将近四分之三的篇幅描写眉间尺的复仇过程,还未见到杀父仇人的面便反被仇人追捕,途遇黑衣人扬言助自己复仇,眉间尺并未迟疑,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并青剑一起交予黑衣人,身首分离后他仍未放弃复仇大计,当他的头颅在金鼎的沸水中与大王的头颅相遇,便立刻在鼎中进行死战,最终随着黑衣人头颅的入鼎助战,终于将仇人杀死,眉间尺完成了复仇大计。
在《铸剑》中,不难看出眉间尺对于为父报仇的动机十分强烈,在与黑衣人的交涉中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为筹码,只为争取复仇的机会。然而,眉间尺并非如“干将莫邪”故事中的“赤比”,相反他是一个刚满十六岁的优柔羸弱的少年,鲁迅在小说开头描写的是眉间尺夜间看到一只老鼠,下不定决心是杀还是放,最后不小心将它踩死,“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1]在母亲的话语中也充满了对眉间尺的淡淡失望,对于眉间尺这般不冷不热的性情,她担心丈夫的仇没有人报了。巨大的复仇使命被附加于这样一个不甚成熟的少年身上,形成强烈反差。然而眉间尺听闻父仇真相后,“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作响。”[2]少年得知自己身担杀父大仇,便立志要改去自己身上优柔寡断的性情,心中涌动的使命感使其充满勇气及决心,于是便可以看到眉间尺没有丝毫犹豫,目标坚定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复仇之路。
《鲜血梅花》就其情节来看,与《铸剑》有着极为相似之处,都是寡母独自抚养孤子,在其长大成人之时告知其杀父大仇,于是离家复仇。相较于眉间尺,《鲜血梅花》中的阮海阔更为虚弱不堪,小说中如此形容他的性格:阮海阔以树根延伸的速度成长起来,十五年后他的躯体开始微微飘逸出阮进武(阮海阔的父亲)的气息。然而阮进武生前的威武却早已化为尘土,并未寄托到阮海阔的血液里。阮海阔朝着他母亲所希望的相反的方向成长,在他二十岁的今天,他的躯体,被永久地固定了下来。因此,当这位虚弱不堪地青年男子出现在他母亲面前时,她恍恍惚惚体会到了惨不忍睹。由此看来,加于他身的复仇使命与其自身之间的强烈反差并不亚于眉间尺,而迥异于眉间尺的一点在于,阮海阔并不知道他的杀父仇人是谁,他必须去寻找早已退隐江湖的两位高手,才能完成自己的复仇使命,这为不懂武术的虚弱青年又设置了一道难于逾越的障碍,使其复仇的难度更甚一层。不同于眉间尺的决绝,阮海阔走上大道时,不由地回头一望,而看到的母亲自焚的一幕,断绝了他的栖身之所。
无论在《铸剑》中,还是在《鲜血梅花》中,都显现出血亲复仇主题,然而在这一主题或者说这一主要叙事线索背后,有着深层的伦理取向。或优柔或虚弱的眉间尺和阮海阔,即使以己之力复仇艰难,但眉间尺却立刻充满勇气和斗志,而阮海阔可以说也是以为父报仇作为自己的存在意义在世间漫游,为父报仇的使命作为叙事的动力核心给予了人物行动以合理性。无论是他们的母亲,还是他们自己都不曾质疑过复仇的必要性,因而探究父仇子报观念的形成,在理解他们自身与完成复仇使命之间的巨大反差顯得尤为重要。
二、血亲复仇主题与伦理向度
中国的血亲复仇文学主题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来看,其成立的基本条件是家庭,即该家庭是由父母子构成的三角结构,以血亲复仇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这一结构往往被外力——仇人打破,通常是父亲被杀,儿子由寡母抚养长大,后替父报仇。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子报父仇观念在家庭中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也折射出传统礼义的教化在孩子抚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者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谈到“父母的权力”时认为,“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个人和社会的冲突,很可能变成亲方和孩子的对立”,[3]而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方法就是,由父母分工承担社会性和生理性的抚育工作,最普通的分工方式就是严父和慈母。可见在抚育过程中,父母双方通常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起着不同的作用,然而在《铸剑》与《鲜血梅花》中,父亲因被人杀害,所以在抚育子方过程中处于缺席地位,因而母亲便代替父亲执行社会权力,对孩子进行较为严厉的管教。
《铸剑》中,小说开头眉间尺夜晚因捕捉老鼠与母亲发生的为数不多的几句交谈中,可以看出眉间尺对于母亲的敬畏,对于母亲突然的发问,眉间尺慌忙而起,母亲对眉间尺的优柔性情,只说“你必须改过”。寥寥数语展现出严厉母亲的形象。在《鲜血梅花》中,也同样如此。阮海阔的母亲意识到自己的儿子虚弱不堪因而恍惚间体会到惨不忍睹,但她又必须让儿子上路了,当她告知儿子真相时,“她首次用自己的目光抚摸儿子”,可以想见,阮海阔的母亲在抚养孩子时也极少给予温情,最后以近乎逼迫的意味在儿子踏出家门时自焚,以此警诫阮海阔必须手刃杀父仇人。由此,眉间尺与阮海阔的母亲都没有如寻常的慈母一般对其儿子给予温情的慰藉,甚至可以说,她们在丧夫的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更多的是社会性抚育,教导孩子如何符合社会习惯及社会准则。 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关于“复仇”就已经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逻辑。由于封建社会的儒家正统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维护“五伦”更是成为人们进行评判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当这五种关系中的一种遭到破坏,尤其是“君臣”、“父子”,也就意味着外者破坏了纲常伦理的情况下,受到伤害的一方便可不受法律约束进行复仇以尽忠尽孝。“伴随复仇主题的全面建构和深化整合,后世正义复仇者几乎形成了角色自身的毋庸置疑责无旁贷的伦理使命,同情复仇成为人们的心理定势而不假思索。在这种持久稳定的伦理风习和民俗心态支配下,只要仇怨的起因带有恶的成分,受害者无端蒙受了非正义的损害,那么,复仇者的意志就理所当然地坚不可催,稍有动摇就有不孝不忠不友不义之嫌,更遑论复仇实现前产生什么犹豫徘徊退缩迟疑。”[4]因此,在法律健全并实行现代化之前,中国自古代开始形成的血亲复仇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与正义性。
当眉间尺与阮阔海的母亲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严厉教导时,关于传统社会中的正统理想与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内化在其抚育过程中,由此也便不难理解眉间尺与阮海阔在听闻自己的父亲被人杀害时不假思索地离家复仇,并且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眉间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最后因手刃仇人而含笑黄泉,阮海阔不仅失去了母亲,更是在一次次错失良机之后无缘亲手杀敌,而他自己存在的意义也随着复仇的结束而变得虚无。他们受复仇驱动离家,而为父报仇的背后有着更大的孝道伦理在进行强劲驱动。
三、血亲复仇主题与世代间的理想和现实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的第九章“世代间的隔膜”,具体谈到“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他认为由于人生的历史不能重写,因而理想与现实的不能相符,使人们在内心铸下了一个重生的愿望,而满足这一愿望的方法就是养育后代。父母常将孩子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我们自己的社会中用血统观念加强亲子一体的信念,以致我们常不自觉地认为子女是父母生物上的支派。”[5]费孝通的这一看法在以血亲复仇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显现得也尤为明显,在因仇杀而死去丈夫/父亲的家庭中,通常将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寡母独自将子女抚养成人,然后将自己无法完成的复仇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让其完成复仇大业。
在《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已知晓自己注定被杀的命运时,临走前嘱托自己的妻子,将孩子好好抚养,成人之后为自己报仇,对于无法改变被杀命运的父亲,他虽然情绪悲伤,但由于一定程度上将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希望,因而从容赴死,母亲也同样如此,她忍辱负重将孤子抚养长大,自己的夫仇只能交由孩子去报,而她决绝的复仇之心在眉间尺的成长过程中从未消减,即便眉间尺长到十六岁有着优柔性情,但她依旧为儿子制下青衣,让他背上青剑离家复仇。可见眉间尺的母亲对于复仇理想有着执着的信念,眉间尺在母亲的激励下迅速改变自己优柔的性情,将母亲为夫报仇的使命内化为自己的为父报仇的使命,为母亲,也为自己完成复仇理想。
《鲜血梅花》中,阮海阔的父亲一夜之间被人所害,母亲甚至不知自己的杀夫仇人是谁,但她依然将阮海阔抚养长大,为的就是有一天儿子可以找到仇家报杀夫/父之仇。相较于眉间尺的母亲,阮海阔之母为使儿子决意复仇,不惜用自焚明志,对于虚弱不堪的阮海阔来说,他为父报仇的使命更多的是母亲意志的延续,寻找仇人的过程在他看来,更是一场漫游,母亲的声音一直回响其中,可以說在他复仇之路中并未离去,或许可以说母亲将自己的复仇理想强加给了阮海阔,而阮海阔本人甚至没有复仇的强烈冲动,他更多的是将母亲交由她的复仇使命作为自己存在于世的意义,由此,大致也可看出其母在抚育过程中,自我理想与没有自我意志的孩子之间有着淡淡的裂痕。
注释:
[1]鲁迅:《铸剑》,收自《鲁迅全集》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3页。
[2]鲁迅:《铸剑》,收自《鲁迅全集》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6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92页。
[4]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04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铸剑,收自《鲁迅全集》卷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铸剑》;《鲜血梅花》;血亲复仇主题
中国叙事文学中有关血亲复仇的文本数量众多,在武侠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鲁迅的《铸剑》与余华的《鲜血梅花》虽然是两部现当代作品,但其中蕴含的武侠元素却不容忽视,同时这两部小说中都表现出了相似的“血亲复仇”主题,因而笔者试图探讨自中国古代而始的血亲复仇文学主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借由学者费孝通的著作《生育制度》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帮助理解其中蕴含的伦理向度。
一、《铸剑》、《鲜血梅花》中的血亲复仇主题
《铸剑》与《鲜血梅花》虽然从写作时间上看处于两个不同的历史环境,但就小说内容来看,二者有着极为相似的情节模式:遭惨祸父亲被害留下孤儿寡母,儿子长大成人后被寡母告知父亲的深仇大恨,于是踏上复仇之路最终完成报仇大业。其中父仇子报的血亲复仇主题作为整部小说的中心,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以下将具体分析两部小说中的血亲复仇主题是如何展开体现的。
早在编纂《中国小说史略》时,鲁迅便开始关注“干将莫邪”这个留传近千年的志怪故事,其后又经数年酝酿,在1927年4月完成小说《铸剑》的创作。《铸剑》继续了“干将莫邪”的“遗腹子”模式,眉间尺的父亲在眉间尺还在母亲腹中时,因锻造绝世宝剑为善妒的大王所杀,一直由寡母抚养,直到他十六岁,母亲告诉他父亲的仇还等着他去报,于是少年眉间尺踏上了为父报仇的征程。鲁迅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以将近四分之三的篇幅描写眉间尺的复仇过程,还未见到杀父仇人的面便反被仇人追捕,途遇黑衣人扬言助自己复仇,眉间尺并未迟疑,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并青剑一起交予黑衣人,身首分离后他仍未放弃复仇大计,当他的头颅在金鼎的沸水中与大王的头颅相遇,便立刻在鼎中进行死战,最终随着黑衣人头颅的入鼎助战,终于将仇人杀死,眉间尺完成了复仇大计。
在《铸剑》中,不难看出眉间尺对于为父报仇的动机十分强烈,在与黑衣人的交涉中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为筹码,只为争取复仇的机会。然而,眉间尺并非如“干将莫邪”故事中的“赤比”,相反他是一个刚满十六岁的优柔羸弱的少年,鲁迅在小说开头描写的是眉间尺夜间看到一只老鼠,下不定决心是杀还是放,最后不小心将它踩死,“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1]在母亲的话语中也充满了对眉间尺的淡淡失望,对于眉间尺这般不冷不热的性情,她担心丈夫的仇没有人报了。巨大的复仇使命被附加于这样一个不甚成熟的少年身上,形成强烈反差。然而眉间尺听闻父仇真相后,“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作响。”[2]少年得知自己身担杀父大仇,便立志要改去自己身上优柔寡断的性情,心中涌动的使命感使其充满勇气及决心,于是便可以看到眉间尺没有丝毫犹豫,目标坚定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复仇之路。
《鲜血梅花》就其情节来看,与《铸剑》有着极为相似之处,都是寡母独自抚养孤子,在其长大成人之时告知其杀父大仇,于是离家复仇。相较于眉间尺,《鲜血梅花》中的阮海阔更为虚弱不堪,小说中如此形容他的性格:阮海阔以树根延伸的速度成长起来,十五年后他的躯体开始微微飘逸出阮进武(阮海阔的父亲)的气息。然而阮进武生前的威武却早已化为尘土,并未寄托到阮海阔的血液里。阮海阔朝着他母亲所希望的相反的方向成长,在他二十岁的今天,他的躯体,被永久地固定了下来。因此,当这位虚弱不堪地青年男子出现在他母亲面前时,她恍恍惚惚体会到了惨不忍睹。由此看来,加于他身的复仇使命与其自身之间的强烈反差并不亚于眉间尺,而迥异于眉间尺的一点在于,阮海阔并不知道他的杀父仇人是谁,他必须去寻找早已退隐江湖的两位高手,才能完成自己的复仇使命,这为不懂武术的虚弱青年又设置了一道难于逾越的障碍,使其复仇的难度更甚一层。不同于眉间尺的决绝,阮海阔走上大道时,不由地回头一望,而看到的母亲自焚的一幕,断绝了他的栖身之所。
无论在《铸剑》中,还是在《鲜血梅花》中,都显现出血亲复仇主题,然而在这一主题或者说这一主要叙事线索背后,有着深层的伦理取向。或优柔或虚弱的眉间尺和阮海阔,即使以己之力复仇艰难,但眉间尺却立刻充满勇气和斗志,而阮海阔可以说也是以为父报仇作为自己的存在意义在世间漫游,为父报仇的使命作为叙事的动力核心给予了人物行动以合理性。无论是他们的母亲,还是他们自己都不曾质疑过复仇的必要性,因而探究父仇子报观念的形成,在理解他们自身与完成复仇使命之间的巨大反差顯得尤为重要。
二、血亲复仇主题与伦理向度
中国的血亲复仇文学主题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来看,其成立的基本条件是家庭,即该家庭是由父母子构成的三角结构,以血亲复仇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这一结构往往被外力——仇人打破,通常是父亲被杀,儿子由寡母抚养长大,后替父报仇。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子报父仇观念在家庭中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也折射出传统礼义的教化在孩子抚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者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谈到“父母的权力”时认为,“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个人和社会的冲突,很可能变成亲方和孩子的对立”,[3]而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方法就是,由父母分工承担社会性和生理性的抚育工作,最普通的分工方式就是严父和慈母。可见在抚育过程中,父母双方通常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起着不同的作用,然而在《铸剑》与《鲜血梅花》中,父亲因被人杀害,所以在抚育子方过程中处于缺席地位,因而母亲便代替父亲执行社会权力,对孩子进行较为严厉的管教。
《铸剑》中,小说开头眉间尺夜晚因捕捉老鼠与母亲发生的为数不多的几句交谈中,可以看出眉间尺对于母亲的敬畏,对于母亲突然的发问,眉间尺慌忙而起,母亲对眉间尺的优柔性情,只说“你必须改过”。寥寥数语展现出严厉母亲的形象。在《鲜血梅花》中,也同样如此。阮海阔的母亲意识到自己的儿子虚弱不堪因而恍惚间体会到惨不忍睹,但她又必须让儿子上路了,当她告知儿子真相时,“她首次用自己的目光抚摸儿子”,可以想见,阮海阔的母亲在抚养孩子时也极少给予温情,最后以近乎逼迫的意味在儿子踏出家门时自焚,以此警诫阮海阔必须手刃杀父仇人。由此,眉间尺与阮海阔的母亲都没有如寻常的慈母一般对其儿子给予温情的慰藉,甚至可以说,她们在丧夫的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更多的是社会性抚育,教导孩子如何符合社会习惯及社会准则。 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关于“复仇”就已经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逻辑。由于封建社会的儒家正统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维护“五伦”更是成为人们进行评判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当这五种关系中的一种遭到破坏,尤其是“君臣”、“父子”,也就意味着外者破坏了纲常伦理的情况下,受到伤害的一方便可不受法律约束进行复仇以尽忠尽孝。“伴随复仇主题的全面建构和深化整合,后世正义复仇者几乎形成了角色自身的毋庸置疑责无旁贷的伦理使命,同情复仇成为人们的心理定势而不假思索。在这种持久稳定的伦理风习和民俗心态支配下,只要仇怨的起因带有恶的成分,受害者无端蒙受了非正义的损害,那么,复仇者的意志就理所当然地坚不可催,稍有动摇就有不孝不忠不友不义之嫌,更遑论复仇实现前产生什么犹豫徘徊退缩迟疑。”[4]因此,在法律健全并实行现代化之前,中国自古代开始形成的血亲复仇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与正义性。
当眉间尺与阮阔海的母亲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严厉教导时,关于传统社会中的正统理想与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内化在其抚育过程中,由此也便不难理解眉间尺与阮海阔在听闻自己的父亲被人杀害时不假思索地离家复仇,并且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眉间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最后因手刃仇人而含笑黄泉,阮海阔不仅失去了母亲,更是在一次次错失良机之后无缘亲手杀敌,而他自己存在的意义也随着复仇的结束而变得虚无。他们受复仇驱动离家,而为父报仇的背后有着更大的孝道伦理在进行强劲驱动。
三、血亲复仇主题与世代间的理想和现实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的第九章“世代间的隔膜”,具体谈到“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他认为由于人生的历史不能重写,因而理想与现实的不能相符,使人们在内心铸下了一个重生的愿望,而满足这一愿望的方法就是养育后代。父母常将孩子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我们自己的社会中用血统观念加强亲子一体的信念,以致我们常不自觉地认为子女是父母生物上的支派。”[5]费孝通的这一看法在以血亲复仇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显现得也尤为明显,在因仇杀而死去丈夫/父亲的家庭中,通常将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寡母独自将子女抚养成人,然后将自己无法完成的复仇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让其完成复仇大业。
在《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已知晓自己注定被杀的命运时,临走前嘱托自己的妻子,将孩子好好抚养,成人之后为自己报仇,对于无法改变被杀命运的父亲,他虽然情绪悲伤,但由于一定程度上将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希望,因而从容赴死,母亲也同样如此,她忍辱负重将孤子抚养长大,自己的夫仇只能交由孩子去报,而她决绝的复仇之心在眉间尺的成长过程中从未消减,即便眉间尺长到十六岁有着优柔性情,但她依旧为儿子制下青衣,让他背上青剑离家复仇。可见眉间尺的母亲对于复仇理想有着执着的信念,眉间尺在母亲的激励下迅速改变自己优柔的性情,将母亲为夫报仇的使命内化为自己的为父报仇的使命,为母亲,也为自己完成复仇理想。
《鲜血梅花》中,阮海阔的父亲一夜之间被人所害,母亲甚至不知自己的杀夫仇人是谁,但她依然将阮海阔抚养长大,为的就是有一天儿子可以找到仇家报杀夫/父之仇。相较于眉间尺的母亲,阮海阔之母为使儿子决意复仇,不惜用自焚明志,对于虚弱不堪的阮海阔来说,他为父报仇的使命更多的是母亲意志的延续,寻找仇人的过程在他看来,更是一场漫游,母亲的声音一直回响其中,可以說在他复仇之路中并未离去,或许可以说母亲将自己的复仇理想强加给了阮海阔,而阮海阔本人甚至没有复仇的强烈冲动,他更多的是将母亲交由她的复仇使命作为自己存在于世的意义,由此,大致也可看出其母在抚育过程中,自我理想与没有自我意志的孩子之间有着淡淡的裂痕。
注释:
[1]鲁迅:《铸剑》,收自《鲁迅全集》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3页。
[2]鲁迅:《铸剑》,收自《鲁迅全集》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6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92页。
[4]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04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铸剑,收自《鲁迅全集》卷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