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枸杞金银花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anfe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草枸杞金银花,浓郁醇厚清心茶——这是我的老师汪政、徐晓华伉俪给我的感觉。作为双打选手,他俩先教书育人,后以文化人,并行江湖很多年,教育桃李满江苏大地,其文学弟子则遍布中国。徐老师是广种多收型,一教就是一个年级几百号人的语音课,学生如韭菜般一茬接着一茬。有个性者能够记住,但更多情况下是弟子记得她,她努力回忆几把,才能依稀有印象。汪老师属精耕细作类,一年正常只带一个班。后来当校长了,没空天天进课堂,只在大会上宣讲。对所有台下学生而言,是幸运,对那些本来有可能直接被调教的文学少年而言,却是遗憾。能够同时受教于他们俩,且又是在他们接近成熟而张扬的三十而立时光中的,仅八十四人而已,我就是其中之一。
  爱品茶的国人都知道,上好的茶,需先轻轻嗅上几嗅,用清香唤醒脾肺后,再小小抿上一口,顿时神清气爽;忍不住再喝一口,味蕾完全打开,才觉齿间余香缠绵;终于可以多饮几口,酣畅之余便会感慨:哎呀呀,好极,妙极。
  他们都是南通人,汪老师还是我的海安同乡。当年优质天然无公害的长江水,滋养了钟灵毓秀的各类人才。如师古朴静默而他们风华正茂,与之共饮一江水的少年,见证着他们的边教边读,秉烛疾书,见证着小小的二人转书屋蓬蓬勃勃,直至墙里墙外都开满了花。这让我们羡慕神往,同时对文学写作开始跃跃欲试。他俩携着幼女雨萌,欣欣然的,泡在文字里,混在朋友群,坐在学生中,光阴流转三十年后,浸润成了绝味功夫茶。
  水好是一个方面,茶具好也是事实。这两位的气质颜值,在二十多年前的如城街头,尤其惹眼。徐老师天生丽质,汪老师则是书香、修养、坚韧等混搭出的玉树临风范。后来,随着文学评论和语文教育任督二脉的渐次打通,他俩这味茶,便愈来愈醇厚,愈来愈劲道。
  秘方是什么,他们从未明说过,都在文章和闲话中渗透着,有心者自己面壁领悟,也许会有所得。依我看,这味中国好茶的主料,大致是甘草枸杞金银花。
  随我回到从前,看看这味茶当初的模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汪政、晓华常常谈笑风生地走在如皋师范校园里。那时,徐老师比汪老师纤细很多,皮肤如同剥了壳的鸡蛋般吹弹可破,头发金黄绵软,眼波流转,巧笑倩兮——绝不是肤白貌美这样简单粗暴的词汇可以描述的。
  我们默默地看着。十六七岁的少年,自我定位为乡下土包子,喝红酒不知道如何举杯的那类。遵从校训,学习师范门口的垂柳,一个个连走路都低头敛气。但他俩形成的流动风景实在让人艳羡,我们到底忍不住在私底下各种品头论足。他们的恋爱历史,日常生活,宝贝女儿,兴趣习性,包括二人转书屋,就在少年的窃窃私语间逐渐丰满起来。
  我得以真正受教于他们,是师范二年级。那时徐老师听命当了隔壁二班的班主任,汪老师则任教该班语文。因为徐老师同时还任教同年级五个班的语音课,于是这个全国最小的主任官衔其实是汪老师所担纲,汪老师做班主任自有一套,上任伊始便选了四个高帅能干的男生替他盯班,四大金刚得了鸡毛令箭后,愈加意气风发,在老师和同学间上传下达,从活动到纪律,搞得风生水起又一团和气。后来这几个家伙均在官场混出了气候。可以这么说,他们的政治才能得以从崭露头角到突飞猛进,与汪老师的发掘培养密不可分。
  那时我在隔壁的一班,既羡慕又忌妒。也是老天眷顾,阳光很快普照过来。开学后不久,本班语文老师因故休长假,我们便以拖油瓶的形式移交给了汪老师。
  几节课下来,他们夫妇就齐心合力叫响了我们班的七朵梅花——那个年代取名字,女孩子以梅兰芳琴云燕玲敏等字作为主旋律,所以我们班有近三分之一的女生叫梅,春梅冬梅红梅新梅,大致相似又各有特点,要区分开来特费脑子。汪老师为了尽快对号入座,开课伊始便宣布:今天由七朵梅花轮流回答问题。于是我们七个女生立刻就陷入了紧张,同时又有所期待。毕竟是学霸集中营,好胜心存在于每个人的小宇宙内,却又不便大张旗鼓显现出来。课堂,就成了另一个有声的竞技场。
  我就是从那个时候真切理解到:生活即语文,而语文,绝不仅仅局限于生活。作为经验的语文,作为语文的经验,到了他们这里,是可以随手拈来信口聯结的。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汪老师穿着一件咖啡色套头毛衣进了教室。那天讲什么课文忘记了,对当时的我们而言,反正是篇嚼之无味的干豆腐块。在黑板上方写下题目后,汪老师眯着眼睛,打量了会儿窗户上跃动的阳光,说:此刻,我感觉很幸福。你们徐老师在隔壁班上课,我身上穿的是她昨晚刚打完的新毛衣,这花型,很时尚吧?他左手拎起毛衣,好让我们看得更清晰。大家表示赞同后,他接着说:徐老师今天又做了小肉圆,我早上吃了整整四个噢,特香。他停下来,继续回味: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尤其值得好好享受。天气这么好,我又如此快乐,咱们光分析课文就没啥道理了。但是,课文,你们还是要好好看的,作业,也还是要好好做的,课后你们用百分百认真的态度自己完成。你,你,你,还有你,你们可都听明白了?噢,都明白了啊,这就对了嘛。现在,我们来聊聊那些日子过得特别惬意自在的文学家,好吧?
  他初讲时音量控制得很低,我们需侧耳倾听,后来渐入佳境。本次从梁遇春讲起,再扯到梁实秋时,声音已经适中。又转到梁启超父子,顺带提一下徐志摩和林徽因,语气略有波动,眼睛里透着只可意会的光芒,我们是第一次听说文学史上的这段佳话,个个竖起耳朵,连咳嗽都忍着,唯恐漏掉其中一个字。很快他又复归于严肃认真的腔调,再讲梁宗岱和梁漱溟。一系列姓梁的民国人物,让只熟悉鲁迅、茅盾的我们大开眼界,暗自祈祷今天的下课铃系统坏掉,好让汪老师忘了有下课这回事。
  类似的插曲为数甚多,我总想写进作文中,又觉得没法妥帖剪裁安放。小学到初中,我都是奥数选手,理化亦强,上师范后,数学渐废,理化不理,忙着苦练各项基本功,包括普通话。普通话是徐老师教的,我不敢怠慢也不想马虎。非要痛说革命家史的话,我小学一年级的启蒙老师是由工人代表临时来代课的,因此海安方言中所有的语音缺点,我全占了,要改,比学数理化难多了。徐老师常常觉得我大致全面发展而语音较差,有些可惜。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却始终难得其法。   至于作文,还算马马虎虎。记得进校如师第一课,我写了如皋师范一进五堂的那揉迎客松,极尽白描和想象,将能用的好词好句挑中意的用心镶嵌在内,又反复修改,仔细将每句话都摆放得自然順畅。大概字体工整又有点凤头豹尾的意味,居然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念。我羞红了脸而又暗自得意,此后逐渐重文轻理。只是兴趣浓厚,而积累和方法均欠缺太多,到师二汪老师接班时,依然脱不了满满的作文腔。汪老师从不念学生范文——能入他法眼并让他愿意亲自在课堂上给大家念出来的,确实是没有。他只用红笔给我们打一个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点五点六的情况经常有,很少高于八十分,也鲜见低于六十分者。我当然也关心分数,不过更在意评语。有时候他会写上几句评语,那就够我们传阅思考好几天了。
  师二寒假返校第一天,我被一个粗心的同学烫伤了右侧小腿。伤情严重且伤口面积大,医生叮嘱绝对卧床休息两周,伤口处不可覆盖任何衣物。彼时我们已经改成两个班一起上语文大课,挤挤挨挨颇为热闹,跟过节似的。徐老师没课的时候就坐在我们中间一起听,笑得跟孩子一样没心没肺,汪老师讲课也就格外带劲。这种形势下,其他课就算了,语文课怎能缺席?于是我一咬牙,在伤口上涂上药,又捆绑好纱布,再套上同学最宽大的棉裤,两个闺蜜左搂右抱,将一瘸一拐的我护送到二楼教室坐定等候。
  两节课听完,我心满意足地在同学的帮助下挪到医务室处理伤口。校医试图帮我取下伤口上的纱布,奈何已经粘贴得很紧。她一边责怪,一边拿药水细细浸泡,泡了好久后才敢小心翼翼往下揭。不听医生言,吃亏在眼前,痛得我闭眼直抽凉气,将同学的手掐出了血印子而浑然不觉。清理完毕,陶医师再次叮嘱,伤口两周内不能接触任何东西,否则刚长出来一层新皮后又撕掉,很难愈合。我频频点头认错,心里却暗自得意没落下汪老师的课。
  今年初秋与他们聚会时,我将这事当笑话讲,他俩先是一脸惊讶,随后怜悯加叹息:居然有这回事?我们可从来都没听说过啊。哎呀哎呀,敬你一杯,实在不好意思,无意间让你受苦了。现在腿还疼吗?
  我趁机得瑟:毕业时汪老师给我写的寄语是“天意怜幽草,人间要好诗”,我是一直不太服气的。我明明是狗尾巴草系列,除了打油诗和三句半,但凡典雅些的,一句都整不出来。后来我暗想,我要走另外一条野路了,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
  他俩笑得险些泼了酒杯:你这样不是蛮好嘛!你就这样往前走,还能时不时地给我俩弄出点惊喜。汪老师放下酒杯,朝我意味深长地笑笑:乖乖隆的咚,你还去搞心理学,还真就弄出了点小名堂,出息了啊,这样多好玩儿啊。
  好玩儿,是汪老师的口头禅之一。文学好玩,生活好玩,写字读书,尤其好玩。可惜那时候我们只凭兴趣做事,读书还是太少。我通常选择文字一惊一乍的书一目十行,除了《西游记》,其他三大名著都只连蹦带跳翻了个大概,那些味道寡淡的外国名著,更是翻都不愿翻。琼瑶之类的偶尔瞟一眼,后不复再观。那时候最喜欢读《神雕英雄传》,读《残阳如血》,有空还读点儿假装悲伤的伪文艺作品。唯有读《千江有水千江月》时格外用心,自认为读得够深说得很透,于是写了篇读后感当作文交了上去。两周后满怀期待拿到作文本,82分,验证了良好的自我感觉。只是那分数后面还加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至今我都没搞清楚,汪老师这问号到底包含了几个意思,但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书入各眼,读深说透,怕是早着呢。若是再把这书拿出来读上一读,领悟的,必然又是另外一番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怪不得汪老师总喜欢拿这话敲打那些不学无术的顽童。师范学校功课多,除了基础学科,另有拉二胡弹风琴,练声乐写毛笔字,搞素描涂国画,练长跑掷铅球,我门门喜欢样样稀松。当生活委员时,兴高采烈地查男生女生宿舍分发调剂饭菜票,做宣传委员时,又老去出黑板报写通讯稿,还跟着师哥师姐们编校刊玩文学社团,争优创新意识浓厚得化不开。至于读书,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汪老师知道难以要求我们心无旁骛埋头苦读圣贤书,但对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却也不肯放松,一有机会就给我们拎耳朵:你们啊,要趁着年少时光多读书,读好书,你们要知道,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取法乎下,得法乎下、下、下。
  这三句话,分成三行写在黑板左侧,尤其显眼。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申一次他的立场。可惜,那时我们终究只是少年,入眼入耳而未能入心。等恍然大悟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走了很多弯路后,才摸到点读书的窍门。有时真想返回去一巴掌扇醒当时的我们,悟性不够而偏自以为是,真是害己不浅。
  师范三年级的一个黄昏,我在校图书馆随手翻看《散文》杂志,目录中一篇《行行重行行》,署名徐晓华。赶紧循页码找到文章,密密三大页,叙述了汪雨萌从生病到康复的曲折历程。配图是汪雨萌的画,均为大大的吊瓶小小的人儿。汪雨萌进了手术室后,徐老师在门外止不住偷偷掉泪,汪老师在一旁硬硬地说:别哭,不吉利。一向夫人至上绅士到底的汪老师,如此失态,大约内心早就煎熬成了一锅粥吧?他们在文中曾经一遍一遍地问:我为什么要写作?最终的答案竟是:我为我女儿写作!实在是让人心疼。
  若不是后来看到这篇文章,我们当时看到的,是他们温暖安好的工作生活,殊不知那背后,曾经好几年乌云密布,伴随着不期而至的雾霾和冰雹。毕业时我斗胆跟徐老师要了这篇文章的复印件,存放在家。到如今,文中好多词句依然历历在目。
  在如师的日子,我的普通话在各门功课中依然属拉后腿的。不知道怎么的,一操练起“官”话,我的舌头就发硬,底气全无。普通话等级考试前夕,徐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专题开小灶。我跟着她一字一句地念,结果越念越别扭。徐老师同情地看着我,叹口气:你呀,虽然嗓音条件不够好,语音其实还可以,放松点,再来一遍。在旁边改作文的汪老师立刻停了笔,看着徐老师,笑嘻嘻地说:我觉得她的声音挺不错啊,女中音,很独特的。徐老师朝汪老师瞟了一眼,酒窝就显现出来了:好吧,女中音,咱们继续练,试着把你自己最好的声音发出来,先轻轻吸口气,再松掉,来,就这样——   十几年后,我居然阴差阳错地成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且长达六年之久。每次看到各色人等磕磕巴巴大着舌头苦练“化肥会挥发,黑化肥发灰”时,就会想起汪老师仁慈的坚持,以及徐老師眼底盈盈的笑意。
  汪雨萌那时候上幼儿园,放学后就跟在父母在教学楼蹦来跑去。她尤其喜欢漂亮的姐姐牵着她玩,所以我等充其量外围看看。萌萌乖巧聪慧,几年后随父母到南京去,一路学霸念到复旦文学博士。前段时间写博士论文,左手带熊孩子右手坚持日更,顺畅时一天一万字,汪老师的评论,对她而言,也是一字千金。她说:有这么优秀的爸妈,其实压力也是山大。与此同时,她不足两岁的女儿淼淼顾自野蛮生长,出场自带汉子能量。她拔汪老师的名贵兰花,掐完后还要扔在地上踩上几脚才开心,又百般嫌弃徐老师长满野草的小花园,她妈妈当年没敢做的,她统统给玩了个遍。不得不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有各的路数。汪徐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模式,到了孙辈这里,竟然不奏效了。
  跟汪雨萌的学院派路线不同,我们这些师范生离校后能走多远,全靠自学成才。我毕业那年,如皋师范尝试开设大专班。我甚至连报名都没有。我们班总分前三名的都没报。为什么?少年意气,只是天真地觉得,无非就是当个小学老师,凭这些年所学,对付那些腹中空空的小毛孩子,还不是小菜一碟?
  两三个月后我就悔青了肠子——谁知道大专班是由汪老师他们亲自执教呢?唉,亏大了。还有,糊弄熊孩子的难度系数比攻克语数外大多了,不实时更新库存,没两把刷子,他们会让你哭着离开课堂。好在学习并不仅仅限于校园,而师生情分也并非随着毕业就戛然而止。这么些年,每每有重大事件,我总会跑到老师跟前去,或者微信QQ电话里头问上一问。隔几年工作小有进步,他们就开心地表示祝贺,其实我提都没提,是其他同学在闲聊中已经全方位报告过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余,我总觉得要拿笔写点什么才安心。文字,可以医愚、宽心、解惑,作为一种爱好,特别适合我。但是,不可本末倒置。徐老师说过多次,学生过得好不好,才是他们俩最在意的。汪老师也曾经半开玩笑半是告诫地举着酒杯敬大家:我的学生,首先要过得幸福,然后再去谈谈文学追求和崇高理想什么的。如果日子一团糟,我这心里,总归不够踏实,也不够舒服,这说明我这个语文老师当得并不成功。没有幸福这个前提,你们即使取得了成就,也是要打折扣的。
  好在,他们的学生,大多现世安稳,海安、如皋、如东的教育生力军和顶梁柱,出自他们门下的,随便罗列一下,就是一大把。因为老母亲在老家,他俩有空就回海安看望。每次回来,但凡有人知道消息,马上就传开来,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围着老师欢聚一堂,言笑晏晏,只觉时光太匆忙。他们每次回来行程总是很满,汪老师又实心实意愿意为家乡文化的发展助力,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请求,他也尽心帮忙。也因此,他们几乎没有专门时间陪汪奶奶吃饭,所以我们这些学生便会特意邀请汪奶奶一起参加我们的聚会,八十多岁的汪奶奶特别自爱,起先怎么也不肯随小辈们就餐,汪老师就耐心解释软语劝说。只要汪奶奶愿意来,他扶她下车站定后,拉着她的手,陪她慢慢上楼梯,坐好后就指着短信给她读:你看,你不是跟着来蹭饭的,人家是专程请了你的。汪奶奶就放松不少,看着儿子儿媳和满桌的陌生面孔,渐渐显出岁月静好的慈祥来。
  汪老师忙着跟大家说话时,汪奶奶就跟徐老师唠嗑。好几次刚见面,她不找儿子,先跟儿媳妇拥抱,在徐老师肩上拍上好一阵儿,晓华晓华的喊过瘾了,才手拉手坐下来,开开心心地说各种家常,如同久别的母女。有一次徐老师帮汪老师代了点小酒,汪奶奶很紧张,在边上一口一个“晓华”地唤着,生怕徐老师醉了。坐她左侧的亲儿子——汪老师喝了又加,加了又喝,她竟是视而不见。
  小酒浅酌后的汪老师,格外有灵感。我和羊羊婚后不久,曾顺道去南京拜访他们,四人边吃边聊,我和徐老师聊萌萌,聊工作,他俩则啥都聊。饭后他们散步送我们,一路唧唧呱呱,到龙江宾馆后,他俩靠着电梯口又津津有味说了半个多小时,徐老师和我只有听的分,居然就插不上嘴。我就不明白了,一个玩文学的,一个搞财务的,哪有那么多共同语言?仅仅因为是家乡人,还是因为汪老师与“我的朋友胡适之”有着类似的气场?也许兼而有之吧。临别时汪老师说:哎呀,你家羊羊不错,特别好玩儿。以后有机会,我要多跟他说话,一不留神就学到了很多东西呢。羊羊由此沾沾自喜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些年我各种杂耍,信马由缰地写了两本书。第一本《拿什么拯救我们褪色的婚姻》送给他们时,惊奇惊讶之余,汪老师写了篇读后感发在《江海晚报》上,文章诸多褒奖,我依然读出了进步空间。后来第二本关于职业心理的书出版,他又写了推荐语。本来没啥底气的我,扯了虎皮作大旗,顿时觉得自己的文字嗖嗖嗖上了一个档次。前年汪老师给我家小羊写了一幅字:书山有路。小家伙非要装裱后挂到小客厅。我依了她。她语文成绩一般,但并不在意,只在屡次考砸后自我宽慰:没开窍,我这是没开窍,汪老师徐老师都是这么说的,没什么大不了。
  也许吧,开窍确实需要时间和机会。愚鲁如我,至今才敢提笔放肆地写一写自己的老师。因为汪老师跟我讲:图书馆长,就是文化使者,教书育人,也是在传播文化。有你们这样一群学生,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大家共同来为家乡做点事,就对了。以后但凡有需要我的地方,你们尽管说。他端起茶杯,跟在座诸位依次碰过:我的意思,你们明白吧?
  受此启发,我斗胆判断出了他们究竟属哪一种好茶。取“甘草枸杞金银花”名,虽然纯属主观臆测,却也相对笃定自信。
  甘草,号称中草药之王,神农氏尝遍百草,就靠这一味解毒。甘草在中药界应用最广,性平味甘,补脾益气,且能调和诸药。这与汪老师的性格学识为人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各类学术研讨活动的现场主持中,他的话语堪称一绝,看上去漫不经心如话家常,实际上每每凭借深厚的学养巧妙转换,兼容并蓄之间各种救场补场,好比一根亚光的金线,自如游走间,串起了满堂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枸杞,树形婀娜,果实鲜红,药食两用。《本草纲目》记录其“甘平而润,乃平补之药”。当年如师汇报演出时,徐老师穿着礼服和学生一起登台,客串朗诵表演。灯光斜斜地洒下来,整个舞台如同仙境,徐老师站在那里,举手投足间淡定自若,声音婉转清丽。难怪汪老师说当年他在教学楼阳台上,看到徐老师在操场上跳皮筋,小脸儿红红,小黄辫儿在阳光下左甩右晃,荡来荡去,荡得他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于是认定这辈子就是她了。这样的徐老师,用枸杞来比喻,再恰当不过。
  至于金银花,历来一蒂二花,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故又被称为鸳鸯藤。《本草纲目》认为金银花为清热解毒良药,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适应性极强,民间应用甚广。这分明就是这对伉俪一直以来的模样。
  其实,他们这道功夫茶,除了甘草枸杞金银花这几味主料,另有其他名贵药材若干。汪老师的散文集《悲悯与怜爱》,就是这味好茶的滋味之一。
其他文献
十余年前一个春雨潇潇的夜晚,在杭城北部的纯真年代书吧,调酒师小王能分辨十多种鸡尾酒的味道,却始终无法弄明白一件两千五百年前供女性专用的青铜酒器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当天媒体刊出的重要新闻,诸暨当局花四十万巨资复制的吴王夫差盉,据称日前已从上海博物馆安全运抵当地。而我之所以同样对此怀有浓厚兴趣,对文物的爱好肯定是一个方面,但主要吸引我的恐怕还是有关此物主人的联想与绮思吧。尽管从镌刻于器壁面“吾王夫差吴
期刊
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从《祖先与小丑》《深蓝》这些作品中,确实可以判断雷默是一个已经达到了相当艺术水准的作家。《深蓝》中写到将要远行的儿子,隔着船窗无意间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一个儿子在远处看着自己的父母,父母也知道儿子在看自己,那种站在远处遥遥相望的感觉极具人生况味,从语言、细节、场面等等可以看到,雷默作为一个小说家极具小说家的心思。他对于我们生命中和生活中那些最基本的东西,血缘、情
期刊
《火溪·某年夏》整体上属于一篇生态小说,全篇指向一场因生态被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灾难,出没于小说中的几个主人公在这场灾难中丧生。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悲怆、悲愤意味的故事,阿贝尔能够压得住“火”,一条条线索、一个个人物,不慌不忙地向“中心”汇集,当所有线索(人物)凝结成一团时,用残酷的、灾难的方式强行“切”开,故事戛然而止,叙述语调冷静客观,叙述节奏不疾不徐,显示出强大的叙事耐心和信心。  小说以“我”
期刊
我是被鸟鸣声唤醒的,一声,两声,一只,后来又来了三两只,它们的鸣叫声或长或短,漫进木窗的光,也一点一点洇亮,继而有开门声,继而有清而安的脚步声。一个弥漫着安逸气息的清晨就这样来了。  洗漱完毕,沏上一杯上好的茶,放在靠窗的烟旧色木桌上。时间还不到早上七点,风,习习吹了进来,一层柔曼的纱窗帘随风飘起。我坐在沙发里,很久没有过的轻松的状态。一书、一笔、一茶、一壶。这是我此在生活的全部,一切俗世的声音与
期刊
如果可以,我想穿越到二千三百多年前那个雨后初晴的中秋之夜,在马鞍山下的汉水边,在那艘华丽的官船上,静静地聆听寄寓着伯牙“高山流水”之志的悠扬琴声,看伯牙与子期结为知音的旷世情缘,在他们彻夜欢谈的烛光中,为他们添一炷香,斟一盏酒,唱一首歌,让他们告诉我,如何才能找到属于我的前世的你……  如果可以,我想闭目在清代嵩阳寺的大殿上,在檀香缭绕的佛祖前,在僧人们肃穆的唱经声中,虔诚地跪拜祈祷,于苍茫的静夜
期刊
从前在沪上所读的昼锦路小学,与老城隍庙前门一街之隔。不过那所小学堂早已不在了,成了我梦忆的景物。记得五十多年前坐过的那间教室,后窗贴着叫“馆驿弄”的小巷,曲而窄,巷名饶有古意。时有修理匠兜生意的吆喝和吃食叫卖声传进课堂,或有居民炒菜的香味一丝丝飘来。书声琅琅,窗外别有好景致。  散学了,路过街角处的一家叫做“王三和”的酒店,我总爱往里张望,那些酒客用竹筷夹了盐水毛豆,或者猪头肉,把了盏,尽在陶然中
期刊
春  我对整个世界扣响门环,杂沓的脚步  告诉我,屋里没人  我手执摇扇,打开合上,合上打开  没有谁会需要风,甚至根本没有风  我对惊飞的群鸟不停地摆手  它们还是一个接一个撞进猎人的网罗  我累,我找到凳子,总迟到一步  于是,我只吃很少的米,说很短的话  低头走路,宽余让给你们,而繁花盛開  冰层之下,固态的我被液态充分爱着  很久很久,没有哭  夏  夏日天空——  你要用多少刺目的光芒和
期刊
雪的白  白成湖水清而幽的蓝  白成云朵若隐若现的乌  白成山坡上云杉浓浓的黑绿  白成劲风中一茎草的枯黄  白成原野里婚纱的一点红  白成公路线上一辆越野车遥远的黑  白成毡房旁一匹马呼着白气的棕  白成我脖颈上暖暖的玫红  白,吸纳光,凝固光  雪,被雕刻成花  白,挤压光,榨取光  花,露出透明的骨头  雪,归还隐匿的色彩  请洁净我吧!把我还原成  雪的白中的一朵  绽放星星的纯洁  和水
期刊
小 雪  菊花谢过之后,白雪飘落下来。  鲁迅先生有一段文字,强调江南的雪是粘连的,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他这样写:“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我觉得这段文字如果把里面的植被种类置换成冬青、黄栌、菊花、银杏树、菠菜什么的,倒可以拿来作为对北方初雪或小雪的
期刊
这个春天是柔软的,除了他腰间的那把刀子。  那是一把藏刀,刀柄镶嵌着五彩的类似宝石的玻璃珠子,刀身不到五寸,前部有一条弯弯的浅浅的血槽,就像孩子的笑脸。  下午他去农贸市场买刀的时候看到一个藏民打扮的男子正挥舞着牦牛角在叫卖,他的脚下摊了一溜被漂亮刀鞘包裹着的刀子。他随便抽出一把就吃了一惊,那把刀子在阳光下反射出寒光,让人心中不觉一冷。与工艺品刀不同的是刀子是开了刃的,他用手指轻轻抚过,指腹就留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