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嫂夫人,吃荞面条也有各种派头呢。初次吃面的人,一味地蘸汁,吃到嘴里吧嗒吧嗒不住地嚼。这样,就吃不出荞面味儿了。总得这样挑起一筷子吃嘛!’他边说边举起筷子,将一大团长长的面条挑起一尺多高……‘把这根长面条的三分之一蘸上汁,再一口吞下去。不能嚼,一嚼,荞面就走味儿了。突噜噜一口吞下,那才带劲儿哪!’”
  夏目漱石《我是猫》里迷亭这几句,叫我想起宋人庄绰《鸡肋篇》里的一则笔记,连忙去翻出来:“游师雄景叔,长安人,范丞相得新沙鱼皮,煮熟翦以为羹,一缕可作一瓯。食既,范问游:‘味新觉胜平常否?’答云:‘将谓是馎饦,已哈了。’盖西人食面,几不嚼也。”
  这段大意是说,范仲淹煮好沙鱼皮后,剪成长条,煮汤,一条就能装满一大碗,请同僚游师雄吃,吃完问他味道咋样,他说:“我以为是面条,一口就哈进肚里了。”
  “哈”这个字,不是西北人可能不知道其具体意思。虽然山东人也说“哈”酒,但那是“喝”的意思;西北的“哈”是“吞食”之意,恰好可以用夏目漱石这几句话来解释,这一“哈”里,多重快意。
  不免想到荞麦。荞麦有几个种类,我喜欢看水红茎的那一种,因为身板儿红,它的叶子便绿得不纯粹,像水墨洇染的层次。花朵挤在一起,开得细小,连成片好看,再有几只胖蜜蜂飞,看得眼睛也甜起来。蜜蜂忙不了几天,花就半枯了,小荞麦长了出来,个个顶着小花帽子。
  大多数粮食都属禾本科,荞麦属蓼科,在农家,它是候补作物,有点儿像报纸的补白。
  记得少时有一年,眼看着要秋收了,突然连天暴雨,地里的庄稼差不多都让山洪卷走了,怎么办?种荞麦,随手扬一扬,也不用深耕,用锄头贴着地皮松松土,不出几天,它们就冒出来了,一点儿也不偷懒,该红就红,该黑就黑。
  那一年,满地的荞麦花简直漂亮得没法儿形容,后来看白居易的两句诗:“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那个景致让他写出来了。
  那年割回来很多荞麦,连枷对打,簸箕簸出来,籽儿黑得明亮,并且个个都是三棱的!
  荞麦有一层硬壳,得用石磨来破了壳,再用筛子筛去壳,收拾干净才能磨面。荞面没黏性,很难擀成面条,用酵母发起来也能做馒头,但常常软塌塌的。
  父亲不知听谁说起饸饹面,那是用床子压出来的。父亲是个木匠,他找来一块铁皮,打眼儿,又截了一尺来长的圆木凿通,将那块铁皮钉好……愣是做了一个床子出来。这般,将床子放在锅上,把揉好的加了碱的荞面团放进去,利用杠杆,被挤压出来的荞麦面条一窝蜂似的滑进锅里,滚水两开之后,挑出来,酸菜汤给浇上,油汪辣子给调上,那一餐吃得人耳目一新。
  自此,这个饸饹床子时不时让人借去。只是三年之后,如同陆游的诗“欲晒胡麻愁屡雨,未收荞麦怯新霜”中所写,我们那儿的荞麦因为突然降霜,颗粒未收,自此便断了种,床子也就束之高阁了。
  陕北民歌唱:“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二者自然是好搭配。就不说荞麦性凉羊肉性热的平衡了,单是口感,荞面饸饹总嫌单薄,而羊汤却丰腴,有些船入港、老还乡的滋润。



  北魏农书《齐民要术》说荞麦的播种,说收割:“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总落矣。”大意是,荞麦不能等到籽儿全黑才割,那样籽儿会落在地里,收不回来。古人写农书看似婆婆妈妈,其实都是菩萨心肠。
  荞麦秆烧成灰能洗出来好碱。有一回看人做豆豉,有一道程序是把荞麦秆烧成灰拌进蒸熟的豆子里,然后等它们发酵。没有尝过,不知有没有碱味儿。
  有关荞麦还有两个趣事。我们那儿有个年轻人去南方做生意,六七年没回来,回来时腰缠万贯。他看着满地的荞麦,就是想不起这作物叫啥,问他爹:“这红杆杆儿、绿叶叶儿、结些三棱籽儿的东西是啥东西?”他爹一听来气了,以为儿子“装洋”,举了扁担要打。他忽然灵醒了说:“爹,莫打莫打,过细(当地话:小心)把我打到荞麦地里去了!”
  还有一个是日本俳人松尾芭蕉的,两个门生去看望在家鄉的他,他想给门生做一碗荞麦面吃,可是荞麦才开花呢,于是师徒三人站在路边看满地的荞麦花。
  张岱有一句:“余犹山中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眼。”时常看书,一不小心就会看着写吃的,久久盯着字面,恨不能将那些字抠出来吃了。
  好像能做的,就是买一袋荞麦面,想吃饸饹,没有床子,试着来擀,加了麦面,倒也擀得面条有三尺来长,最终撑得目瞪口呆。
  还是迷亭的一句话:“荞面条切得太长,人活得太蠢,从来都是没出息的哟。”
  有什么办法呢?
其他文献
90%的人都是索取思维  “价值交换”是一个我在大一时就听过的词。  那时网上常常有励志鸡汤说,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因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所以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  这句话我听进去了,也一直在践行。但是我最近才发现,如果只把它当作一句鸡汤来用,那么我们对这个思维模式的理解实在是太过于肤浅了。  之所以会有这个感悟,源于我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读者的留言。有的留言看了非常想给
期刊
一  那段时间,我注意力涣散得厉害,没法儿读书,没法儿写作,没法儿看电影,甚至没有办法睡觉。我和丈夫麦师傅说:“要不然我去找工作吧。”麦师傅说:“你去咖啡馆打工吧,体力劳动有助于大脑休息。”我说:“算了,我还是找一份用电脑办公的工作,这样趁着上班间隙还可以写小说。”  然后我整理了一份简历,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看招聘信息。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只投了不足5份简历,自然没有什么反馈。而网上那些关于就业困
期刊
那是一个初秋,月亮升起来了,爸爸当晚的心情很好,说要领着我去赶海。  前天下了一场透雨,爸说等落潮了,趁着晚上月色好的时候,咱们就去赶海。  我家门前就是大海,一望无际,天天都是涛声,催眠曲一样。雨后的海滩是潮湿的,滩上长着一种草,支棱着,那些蟹子借着草的掩护,从巢里爬出来,淡月照着它们。蟹子刚出来时,探头探脑,用它们那独有的红小豆一样的复眼满世界瞅着。蟹子们爬起来横横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横着膀子
期刊
以前村子里很少有人种花儿,就算种,也大多是一些“草花儿”:六月菊、草茉莉、喇叭花……凤仙花有些例外,种的不少,记得春末还有人卖它的秧苗。  凤仙花是官名,村里人都叫它“染指甲花”,或者只叫“指甲花”。这花儿好种,破瓦罐、废弃的猪食槽子,装上土,它們都能长得很好。人们一般不把它们种在地上,那时猪羊鸡鸭之类的都是散养,稍不注意,花儿就成为它们的饲料了。因此,常看到街坊四邻的指甲花艳艳地开在土墙头的破盆
期刊
一  大多数时候,瓦缸会躲在一扇门的背后,里边储满了井水,用来清洗一家人的脸面、身体,用来做饭、饮用,也喂养狗和鸡,浇灭院子里的扬尘。那静止在瓦缸里的水让一家人的生命流转起来。酷夏,水里会养上两根黄瓜,等到父亲从地里回来,母亲便赶紧递上去。父亲肩上总是搭着一块白毛巾,吸收他脑门上不断溢出的汗珠。井水养过的黄瓜,清脆、可口,能一下子赶走父亲身体里的暑气。黄瓜最嫩的部分,父亲转身便分给我们。  瓦缸里
期刊
今年入夏以后,我就很少点外卖了。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搬了新家,固定光顾的几家店实在太远。  离单位也远了。每日上班往返没有顺路公交,我只能满街寻找共享单车或电单车,跟随一个个外卖小哥穿梭在早高峰、晚高峰的车流之中。  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外卖小哥们的着装:T恤从最开始黑衣黄袖、蓝衣黑袖,到之后鲜亮的通体明黄色和湖蓝色。再后来,他们在头盔上做起了文章,镶上兔耳朵、竹蜻蜓、大鸡腿、小尖角……这一切都成了外卖
期刊
一  和我合租的男生敲门,问我能不能借汤锅给他。  “我想熬个鸡汤,电锅火不太行。”  我把汤锅递给他,看他熟练地把半熟的鸡汤倒进去,再重新加入姜片和香菇。  正巧这个时候,他女朋友开门进来,立刻兴高采烈扑到厨房,和我打了声招呼后,问男友:“今天晚上有鸡汤?”  “嗯,得等等,咱的锅不行,我刚借了锅重新煮。”  “好饭不怕晚!今晚过大年!”  我真的已经很久没见过会为一顿晚餐歡呼雀跃的人了。这和鸡
期刊
一  之所以有这种自警之心,是因为毕业后这几年,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事情不需要知道。  周其仁老师说,他当年在东北时发现他的师父什么都会,会做肥皂、种菜、打猎,但生活一直很清贫。课堂上他感慨了一句:“懂得越多的人越穷。”  那时我们哄堂大笑,笑他的这位师父不懂得社会分工、不懂市场逻辑、不懂商品交换。可没有人意识到,之后的自己未必有这位老师父的能耐。  我遇到过一位神人,他在酒桌上侃侃而谈:“A股40
期刊
2019年的末尾,学校破天荒地停了半天课举行元旦联欢活动,我去大礼堂观看了文艺会演。回办公室的路上,我刷到了林今的微信“朋友圈”—他刚刚拥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我在教学楼天井站了半晌,四周环绕着学生们欢乐的喧哗声,泪眼蒙眬中,记忆回到10多年前的少女时代—一  时至今日,我仍然认定高中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没能考取理想的学校,和喜欢的男生天各一方,被家人安排念了一所普通的中学。3年间,我发胖,
期刊
索尼娅是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她的工作很忙、很累。下班回到家后,她要给孩子做饭,还要做一大堆的家务。  索尼娅的大儿子已经读七年级,小儿子读五年级,他们的成绩很好,但是对母亲的要求并不总能做到。他们总是把书包丢在地板上,乱扔衣服,不整理自己的床铺。每当他们的妈妈叫他们把书包放好、把衣服挂好、整理床铺时,他们总是这样回应:“不必了,妈妈,我还要用呢!”为此,索尼娅经常发火,但是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