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习惯于命名,这会让人产生精神的安全感和确定性,这种执着也使人们面对某一对象时首先喜欢思考“是什么”。不过,作为一种思维习惯,这种本质主义的观点已经在众多批判中日渐式微,“是什么”不重要,“如何是”才更重要。周逵这本《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以下简称《非虚构》)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急于界定“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即“非虚构写作是什么”,而是想告诉读者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非虚构写作才是好的。这本书没有用概念、方法和范式这样普遍性的写作方式,而是通过写作者个人经验回溯,直抵非虚构写作的边界和灵魂,使读者充满阅读的快感,又不失学术的严肃性。一种经验会激活另一种经验的价值,当叙述者在谈及自己非虚构作品完成的经验时,个人的经验将会激发出群体经验的共鸣和想象。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非虚构写作者所秉持的个人经验和叙事精神使其能够成为时代的记录者。
一、记录:经验与事件
这里所说的经验,不是一般的日常经验,而是杜威所说的“一个经验”,这个经验是完整的、连贯的、完满的,“这个经验”是写作者完整的个人经验,也是媒体事件中当事者的个人经验。“‘经验’在这里并不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不是知识的来源,而是生命与周遭世界相遇时在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生命的丰富激荡和意义的不断生成就是‘一个经验’累积着‘另一个经验’”[1],非虚构写作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两种经验的相互观照,是一个人的经验激活另一个人经验的过程,使私人经验具有了整体意义。非虚构写作实际上是对个体经验的发掘,从小的切口进入,步步深行,找到隐含在被采访者身上的密码,获得对事件细节发生的有效性解释。大时代叙事之下,小人物的悲喜似乎都被忽略了,但是,“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2],非虚构写作的动机和走向不再是捞起新闻事件泛起的泡沫,而是要探寻静水深流之处个体如何存在。这不是非虚构的技巧和策略性的选择,而是非虚构写作的目的本身:个体存在的价值在事件中得到彰显并具有普泛意义,一个个零星的个体组成了一个时代的群像。这种深入的挖掘和探究,实际上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还原人在新闻事件中趋向于真实的存在;第二,写作者的经验如何观照事件亲历者的经验,毕竟这些经验决定了记录什么样的历史以及如何记录历史。
写作者或许并无意直接成为历史的记录者,但正是在“事件”中,不断有新的个体经验构成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事件的宏大经常会掩饰个体的细微和具体,个体极容易在事件中消失于无———人们只记住了“大事件”,但却不记得大事件中的个体是如何存在的。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就在于记录事件的同时,将个体在事件中凸显出来,使之存在。时间会让事件成为历史中一块碑石,而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在于发掘个体存在的真实以使事件不只有碑石的硬度,还可以将人置放在世界之中,使其敞开,显现人与世界对话时的柔软。《郜艳敏》一文中的“郜艳敏”,作为卷入媒体事件中的个体,从符号化的片面性走入自我敞开的整体性,在她的身上人们获得了对于个人存于世界的多种理解。“真理,从‘事件哲学’的角度,就是从差异出发的不同的个体经验,这种真理要靠不同的个体特有的方式不断地再生新的真理。所以,真理始终有待更新、有待展现、有待敞开显现,也就是说,有待不同的个体在各个不同的新环境中重新体验不同的世界经验。”[3]因此,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不仅是让媒体事件中的个体得以显现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时也将个体经验嵌入到世界之中。“世界并非是有秩序的固定系统,它其实表现为一系列无止境的事件,而且,这些原本乱七八糟的事件的到来,不但是无从说起,也无法预测它将变成什么。因为它们往往在某个特定时刻和特定地点发生在我们面前,促使我们感到惊讶、发愣,给予我们冲击和刺激,促使我们有所感发,使我们为此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萌生一系列对待生活的‘情态’,不管这些情绪或情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面的还是反面的。”[3]5《非虚构》的作者以及媒体事件中个体的遭遇,在某个特定时刻和特定场景中,使人们得见媒体事件中的个体对待生活的“情态”,而这些“情态”原本是幽闭于媒体事件之中的,是被遮蔽的。以特稿、深度报道、叙事新闻等呈现的文本形式将之敞开,使人们获得另一种视角和理解的可能性。“人的思想根据人和各种事物的个体性以及最原始的语言,试图把这个世界描述成不同的秩序,而这些依据思想和语言所整理出来的秩序,就是所谓的真理。”[3]4在各种媒体事件中的个人经验(思想、语言、行为),实际上都构成对事件真实的趋近。任何一次对媒体事件中个体的走近,都是写作者用观察、思考以及行动构成对事件中个体的“长焦”拍摄,清晰地放大个体经验之于事件和世界的意义。时间可能会让人们忘记某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始末终了,但是总会有一些人的表情会在记忆中浮现,可能是从玉华《回家》中那个背着儿子的遗体走出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父亲的表情,也可能是西安“保钓”事件中那个拿着写有“前方砸车、日系掉头”纸板的憨厚男子的表情。《非虚构》一书中的讲述者,跃出“事件”本身,站在另一个视点,讲述了他们发掘事件中人物的个人经验所实现的“去蔽”过程,使人们对事件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选择能够给予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某种意义上,《非虚构》其实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把罩在媒体事件中的与个体关联的所有一一悬置,直抵个体存在的真相。陈晓楠说,“我们就是在做‘活着’两个字”[2]1,“活着”就是人之于世界的根本所在,去掉与“活着”关联的全部附加内容,而直抵“活着”本身,就是对个体存在的现象学的还原,照见存在本身。这也是为什么非虚构写作能够成为时代记录者的原因———用个体的生命真实抵达历史的真实。
二、叙事:精神与方法
非虚构写作通常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写作者的叙事精神,一个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非虚构》这本书重点在于细述个体非虚构写作经验,在讲述中彰显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写作者之于时代的意义及其在写作时坚持的精神。实际上,当我们谈及非虚构写作时,总会关涉到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问题,比如《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这本书,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郭庆光先生认为,“它意味著以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度挖掘为己任的非虚构写作,在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两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承认”。[4]华兹华斯认为,文学批评之于文学作品,是一次探险的历程。将每一位非虚构写作的作者经验再次呈现出来,是对写作者心灵谱系的追踪,心灵深处秘境的探险,能够更加清楚地还原作为时代记录者在面对具体个人经验的时候,写作者的持守与舍弃,写作者的价值和标准。因此,非虚构叙事,或者所谓的文学新闻、专题写作、记录叙事等,或者我们习惯性地称为“特稿”或“专题报道”等,无论是哪一种名称,非虚构写作都是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哪怕人们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看一部电影。这里有特写、有近景、中景、远景,还有空镜头等,但是非虚构叙事的根牢牢地扎进事件真实的土壤里面,客观性是它的基础。事件就像一个发光体,卫星事件成为这个发光体的光晕,什么能进入写作视野,非虚构写作者的态度和精神成为非虚构写作的“剪刀手”,决定了与事件相关的哪些枝叶可以被保留。讲一个故事很容易,但是什么是能够被讲述出来的,什么是要隐藏的,这里面涉及重要的伦理和价值尺度问题。 非虚构写作通常是完成一个真实故事的讲述,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涉及叙事的态度和精神,也涉及讲故事的方法。在《非虚构》十三位讲述者的叙述过程中,能够看到这些讲述者在进行非虚构写作过程中的叙事自觉:一方面是通过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悬置”,力求每一次都能够抵达事件中的人物心灵和真相;另一方面,要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将之呈现出来。
陈晓楠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非常具体的个体生命,通过他生命的细节、生命的故事剖解他的人生,来解读当下的这个世界。我们就想用一个一个很细腻的个体故事来解读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这是我们当时的一种追求。[2]25
从玉华说: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我们20岁的《冰点》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努力让新闻没有皱纹,让新闻的生命超过24个小时。[2]11
卫毅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仅仅来自我们接触的人。我们可能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可能也是有局限性的,这是写作和采访本身所不能克服的问题,这就是人的有限性。所以人在写作或者采访或者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有一颗谦卑的心,我觉得有颗谦卑之心很重要。[2]79
杨度说:其实写特稿的人就是不断给世界提供丰富的可阐释性的东西,这和你的腔调、眼光、知识面、性格、背景、结构、写作手法和技巧都有关系,你对事情的认识和人性的认识应该不是傲慢的,而是有所保留的,你的个性和呈现的声音应该是谦逊的、温和的,对应的结构应该是复杂的、开放的、丰富的,而不是一个闭合的,然后你呈现的一个方式是小径分岔的、水草丰美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给结论的。[2]93
这种细致的罗列是想说明,每一个叙事者在讲述其写作过程的时候都有清晰的关于采访者的自我坚持和信念,这恐怕就是编者所言的“叙事精神”。虽然书中并未对什么是“叙事精神”进行界定,但是通过讲述者的叙述已经看出他们都在自觉地对非虚构写作的伦理和边界问题进行着思考,并且清晰地传递了讲述者对“叙事精神”的诠释和践行。虽然“叙事精神”在每个具体的写作者那里有各自的理解和坚持,但都朝向一点: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理解,保持与采访对象一样的人格高度。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新闻特稿、深度调查以及訪谈,无论以什么形式呈现的非虚构写作,最终面对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大写的“人”,发现人性的深度、体恤人的感情、尊重人的选择。对于从事非虚构写作的记者而言,这是极大的考验。《纽约客》作者凯瑟琳·博写道:这就是所谓的难度新闻,它也是孤独的新闻。但是,“当你读到……或者其他任何一位在这份工作上做了那么长时间却又做得那么好的作者的作品,你就一定也会想到,这实际上也是一份能让你的心智得到伸展、生命得到增强、具有超级乐趣的工作”。[4]5对于这些从事深度调查或者从事特稿撰写工作的记者而言,任何一次新闻事件,不只是人遇到事,更是人遇到人。人们在非虚构叙事的作品中看到很多内容,比如事件的始末、人物的关系、历史的局限、时代的模样等,更重要的是,人们会看到一个微小的“人”在一个宏大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力量。这一个一个被记录和讲述的个体,连缀起来构成了一幅群像,这幅群像的意义在于:我们对待生命个体的方式将成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尺度。非虚构写作者所秉持的叙事精神,不仅是写作的态度、标准和持守的信念,也会让新闻的非虚构写作与历史和文学一样拥有恒久的力量,并且成为时代的记录者。
写作需要技巧和方法,写作者通常都试图超越语词的局限,通过结构建立最佳的叙事路径,帮助读者在阅读的快感中充分理解、认识和体会“人”在事件中的位置和呈现,这是非虚构写作者的责任和追求。因此《非虚构》一书中的多篇文章,都是在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问题。但是,媒体事件的变化、采访对象的不同以及信息和材料的准备程度,包括写作者个人的经验,这些复杂的内容都在影响着非虚构写作的完成。而当读者读到作品的时候,又很容易在语词之间忽略写作者在完成作品过程中付出的所有细小且艰辛的努力。实际上,这不仅需要写作者的经验、视野、眼光,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我觉得特稿写作很考验人的一个转化能力,考验记者的是把一个基本的事实,或者大家熟视无睹觉得没办法做出新意的东西写出一个特别吸引人的故事,这比把那些数据列在上面更有意思,这是我的看法。”[2]57每位写作者都对自己的写作有很多讲述,比如关于各自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涉及叙事策略、叙事“视点”等,也包括更为具体的问题,比如对核心场景的呈现、注重结构的张力以及对“主题的理解”,等等。在《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中,同样也列举了很多方法。当讲述者对自己非虚构写作经验和经历进行“反刍”时,有一个最“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作者自己的生命经验浸透在媒体事件中,与采访对象构成心意上的相通,所有的方法只有通过这扇门才有可能变得行之有效。这看起来最不像方法的方法,却是非虚构写作之“道”,也是“无法之法”。对媒体事件中的人和事只有无限的接近,才有可能抵达心灵的真实和事件的真相,这是非虚构写作的珍贵之处所在,也是非虚构写作者值得尊敬的地方。只有和事件中的人碰撞的时候,只有最大限度地走近事件中的人,才能激起采访和交流的灵感,找到沟通的渠道。《非虚构》中的讲述者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采访进行不下去的情况,遇到当事人心门紧锁打不开的情况,这个时候,什么方法和技巧都无济于事,要么等待、要么无目的地行进,最后总会遇到一个拐点,之后的采访和写作就会柳暗花明。这些讲述者也是在不断的“做”的过程中,慢慢磨砺了对人和事件的感觉,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正确的开启方式,将采访和写作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非虚构写作没有既定的方式和“套路”。
非虚构写作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故事让我们的经验成形,让我们得以不至于瞎着眼走过人生的旅途。没有故事,所有发生了的事情都会四处飘散,彼此之间毫无差别,没有任何东西会有任何意义。但是,一旦你对发生了的事情有了某种故事,所有其他跟人之为人有关系的好东西也就会出现:你会笑,会敬畏,会充满激情地去行动,会被激怒,会想让什么东西改变。”[4]5这就是非虚构写作的目的,以“事件”为契机终要抵达“人”的显现,并在其私人经验中获得普遍性意义,成为时代的记录,成为照见历史和现实的一面镜子。学者周逵也认为,“之所以讲述这些故事,是因为如果这些故事在我30多岁的时候还无处倾诉,它们就会永远尘封在我心底的小角落里。那些关于国营厂风华正茂的记忆会逐渐模糊,终成为破碎的幻影。人们往往在当下的时候,是不知道当下的,面对历史的时候,是不知道历史的。我们扮演的角色在逐渐成长,我们的身份在改制洪流里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这一个个故事让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过往,这不仅是我幼时模糊懵懂的记忆,也是那一代人绝望和希望并存的记忆。”[2]57非虚构写作可以有很多模样,但是无论是叙事还是记录,非虚构写作都比我们熟悉和表达的更有意义,更能让新闻没有皱纹,始终保持鲜活。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研究(2000—2015)”(16BXW037)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王鑫.艺术的生命之维———从经验说起[J].艺术广角,2014(4):20.
[2]周逵.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3]高宣扬.论巴迪欧的“事件哲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4):4.
[4][美]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记录:经验与事件
这里所说的经验,不是一般的日常经验,而是杜威所说的“一个经验”,这个经验是完整的、连贯的、完满的,“这个经验”是写作者完整的个人经验,也是媒体事件中当事者的个人经验。“‘经验’在这里并不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不是知识的来源,而是生命与周遭世界相遇时在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生命的丰富激荡和意义的不断生成就是‘一个经验’累积着‘另一个经验’”[1],非虚构写作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两种经验的相互观照,是一个人的经验激活另一个人经验的过程,使私人经验具有了整体意义。非虚构写作实际上是对个体经验的发掘,从小的切口进入,步步深行,找到隐含在被采访者身上的密码,获得对事件细节发生的有效性解释。大时代叙事之下,小人物的悲喜似乎都被忽略了,但是,“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2],非虚构写作的动机和走向不再是捞起新闻事件泛起的泡沫,而是要探寻静水深流之处个体如何存在。这不是非虚构的技巧和策略性的选择,而是非虚构写作的目的本身:个体存在的价值在事件中得到彰显并具有普泛意义,一个个零星的个体组成了一个时代的群像。这种深入的挖掘和探究,实际上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还原人在新闻事件中趋向于真实的存在;第二,写作者的经验如何观照事件亲历者的经验,毕竟这些经验决定了记录什么样的历史以及如何记录历史。
写作者或许并无意直接成为历史的记录者,但正是在“事件”中,不断有新的个体经验构成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事件的宏大经常会掩饰个体的细微和具体,个体极容易在事件中消失于无———人们只记住了“大事件”,但却不记得大事件中的个体是如何存在的。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就在于记录事件的同时,将个体在事件中凸显出来,使之存在。时间会让事件成为历史中一块碑石,而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在于发掘个体存在的真实以使事件不只有碑石的硬度,还可以将人置放在世界之中,使其敞开,显现人与世界对话时的柔软。《郜艳敏》一文中的“郜艳敏”,作为卷入媒体事件中的个体,从符号化的片面性走入自我敞开的整体性,在她的身上人们获得了对于个人存于世界的多种理解。“真理,从‘事件哲学’的角度,就是从差异出发的不同的个体经验,这种真理要靠不同的个体特有的方式不断地再生新的真理。所以,真理始终有待更新、有待展现、有待敞开显现,也就是说,有待不同的个体在各个不同的新环境中重新体验不同的世界经验。”[3]因此,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不仅是让媒体事件中的个体得以显现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时也将个体经验嵌入到世界之中。“世界并非是有秩序的固定系统,它其实表现为一系列无止境的事件,而且,这些原本乱七八糟的事件的到来,不但是无从说起,也无法预测它将变成什么。因为它们往往在某个特定时刻和特定地点发生在我们面前,促使我们感到惊讶、发愣,给予我们冲击和刺激,促使我们有所感发,使我们为此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萌生一系列对待生活的‘情态’,不管这些情绪或情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面的还是反面的。”[3]5《非虚构》的作者以及媒体事件中个体的遭遇,在某个特定时刻和特定场景中,使人们得见媒体事件中的个体对待生活的“情态”,而这些“情态”原本是幽闭于媒体事件之中的,是被遮蔽的。以特稿、深度报道、叙事新闻等呈现的文本形式将之敞开,使人们获得另一种视角和理解的可能性。“人的思想根据人和各种事物的个体性以及最原始的语言,试图把这个世界描述成不同的秩序,而这些依据思想和语言所整理出来的秩序,就是所谓的真理。”[3]4在各种媒体事件中的个人经验(思想、语言、行为),实际上都构成对事件真实的趋近。任何一次对媒体事件中个体的走近,都是写作者用观察、思考以及行动构成对事件中个体的“长焦”拍摄,清晰地放大个体经验之于事件和世界的意义。时间可能会让人们忘记某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始末终了,但是总会有一些人的表情会在记忆中浮现,可能是从玉华《回家》中那个背着儿子的遗体走出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父亲的表情,也可能是西安“保钓”事件中那个拿着写有“前方砸车、日系掉头”纸板的憨厚男子的表情。《非虚构》一书中的讲述者,跃出“事件”本身,站在另一个视点,讲述了他们发掘事件中人物的个人经验所实现的“去蔽”过程,使人们对事件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选择能够给予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某种意义上,《非虚构》其实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把罩在媒体事件中的与个体关联的所有一一悬置,直抵个体存在的真相。陈晓楠说,“我们就是在做‘活着’两个字”[2]1,“活着”就是人之于世界的根本所在,去掉与“活着”关联的全部附加内容,而直抵“活着”本身,就是对个体存在的现象学的还原,照见存在本身。这也是为什么非虚构写作能够成为时代记录者的原因———用个体的生命真实抵达历史的真实。
二、叙事:精神与方法
非虚构写作通常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写作者的叙事精神,一个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非虚构》这本书重点在于细述个体非虚构写作经验,在讲述中彰显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写作者之于时代的意义及其在写作时坚持的精神。实际上,当我们谈及非虚构写作时,总会关涉到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问题,比如《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这本书,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郭庆光先生认为,“它意味著以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度挖掘为己任的非虚构写作,在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两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承认”。[4]华兹华斯认为,文学批评之于文学作品,是一次探险的历程。将每一位非虚构写作的作者经验再次呈现出来,是对写作者心灵谱系的追踪,心灵深处秘境的探险,能够更加清楚地还原作为时代记录者在面对具体个人经验的时候,写作者的持守与舍弃,写作者的价值和标准。因此,非虚构叙事,或者所谓的文学新闻、专题写作、记录叙事等,或者我们习惯性地称为“特稿”或“专题报道”等,无论是哪一种名称,非虚构写作都是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哪怕人们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看一部电影。这里有特写、有近景、中景、远景,还有空镜头等,但是非虚构叙事的根牢牢地扎进事件真实的土壤里面,客观性是它的基础。事件就像一个发光体,卫星事件成为这个发光体的光晕,什么能进入写作视野,非虚构写作者的态度和精神成为非虚构写作的“剪刀手”,决定了与事件相关的哪些枝叶可以被保留。讲一个故事很容易,但是什么是能够被讲述出来的,什么是要隐藏的,这里面涉及重要的伦理和价值尺度问题。 非虚构写作通常是完成一个真实故事的讲述,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涉及叙事的态度和精神,也涉及讲故事的方法。在《非虚构》十三位讲述者的叙述过程中,能够看到这些讲述者在进行非虚构写作过程中的叙事自觉:一方面是通过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悬置”,力求每一次都能够抵达事件中的人物心灵和真相;另一方面,要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将之呈现出来。
陈晓楠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非常具体的个体生命,通过他生命的细节、生命的故事剖解他的人生,来解读当下的这个世界。我们就想用一个一个很细腻的个体故事来解读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这是我们当时的一种追求。[2]25
从玉华说: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我们20岁的《冰点》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努力让新闻没有皱纹,让新闻的生命超过24个小时。[2]11
卫毅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仅仅来自我们接触的人。我们可能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可能也是有局限性的,这是写作和采访本身所不能克服的问题,这就是人的有限性。所以人在写作或者采访或者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有一颗谦卑的心,我觉得有颗谦卑之心很重要。[2]79
杨度说:其实写特稿的人就是不断给世界提供丰富的可阐释性的东西,这和你的腔调、眼光、知识面、性格、背景、结构、写作手法和技巧都有关系,你对事情的认识和人性的认识应该不是傲慢的,而是有所保留的,你的个性和呈现的声音应该是谦逊的、温和的,对应的结构应该是复杂的、开放的、丰富的,而不是一个闭合的,然后你呈现的一个方式是小径分岔的、水草丰美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给结论的。[2]93
这种细致的罗列是想说明,每一个叙事者在讲述其写作过程的时候都有清晰的关于采访者的自我坚持和信念,这恐怕就是编者所言的“叙事精神”。虽然书中并未对什么是“叙事精神”进行界定,但是通过讲述者的叙述已经看出他们都在自觉地对非虚构写作的伦理和边界问题进行着思考,并且清晰地传递了讲述者对“叙事精神”的诠释和践行。虽然“叙事精神”在每个具体的写作者那里有各自的理解和坚持,但都朝向一点: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理解,保持与采访对象一样的人格高度。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新闻特稿、深度调查以及訪谈,无论以什么形式呈现的非虚构写作,最终面对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大写的“人”,发现人性的深度、体恤人的感情、尊重人的选择。对于从事非虚构写作的记者而言,这是极大的考验。《纽约客》作者凯瑟琳·博写道:这就是所谓的难度新闻,它也是孤独的新闻。但是,“当你读到……或者其他任何一位在这份工作上做了那么长时间却又做得那么好的作者的作品,你就一定也会想到,这实际上也是一份能让你的心智得到伸展、生命得到增强、具有超级乐趣的工作”。[4]5对于这些从事深度调查或者从事特稿撰写工作的记者而言,任何一次新闻事件,不只是人遇到事,更是人遇到人。人们在非虚构叙事的作品中看到很多内容,比如事件的始末、人物的关系、历史的局限、时代的模样等,更重要的是,人们会看到一个微小的“人”在一个宏大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力量。这一个一个被记录和讲述的个体,连缀起来构成了一幅群像,这幅群像的意义在于:我们对待生命个体的方式将成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尺度。非虚构写作者所秉持的叙事精神,不仅是写作的态度、标准和持守的信念,也会让新闻的非虚构写作与历史和文学一样拥有恒久的力量,并且成为时代的记录者。
写作需要技巧和方法,写作者通常都试图超越语词的局限,通过结构建立最佳的叙事路径,帮助读者在阅读的快感中充分理解、认识和体会“人”在事件中的位置和呈现,这是非虚构写作者的责任和追求。因此《非虚构》一书中的多篇文章,都是在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问题。但是,媒体事件的变化、采访对象的不同以及信息和材料的准备程度,包括写作者个人的经验,这些复杂的内容都在影响着非虚构写作的完成。而当读者读到作品的时候,又很容易在语词之间忽略写作者在完成作品过程中付出的所有细小且艰辛的努力。实际上,这不仅需要写作者的经验、视野、眼光,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我觉得特稿写作很考验人的一个转化能力,考验记者的是把一个基本的事实,或者大家熟视无睹觉得没办法做出新意的东西写出一个特别吸引人的故事,这比把那些数据列在上面更有意思,这是我的看法。”[2]57每位写作者都对自己的写作有很多讲述,比如关于各自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涉及叙事策略、叙事“视点”等,也包括更为具体的问题,比如对核心场景的呈现、注重结构的张力以及对“主题的理解”,等等。在《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中,同样也列举了很多方法。当讲述者对自己非虚构写作经验和经历进行“反刍”时,有一个最“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作者自己的生命经验浸透在媒体事件中,与采访对象构成心意上的相通,所有的方法只有通过这扇门才有可能变得行之有效。这看起来最不像方法的方法,却是非虚构写作之“道”,也是“无法之法”。对媒体事件中的人和事只有无限的接近,才有可能抵达心灵的真实和事件的真相,这是非虚构写作的珍贵之处所在,也是非虚构写作者值得尊敬的地方。只有和事件中的人碰撞的时候,只有最大限度地走近事件中的人,才能激起采访和交流的灵感,找到沟通的渠道。《非虚构》中的讲述者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采访进行不下去的情况,遇到当事人心门紧锁打不开的情况,这个时候,什么方法和技巧都无济于事,要么等待、要么无目的地行进,最后总会遇到一个拐点,之后的采访和写作就会柳暗花明。这些讲述者也是在不断的“做”的过程中,慢慢磨砺了对人和事件的感觉,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正确的开启方式,将采访和写作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非虚构写作没有既定的方式和“套路”。
非虚构写作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故事让我们的经验成形,让我们得以不至于瞎着眼走过人生的旅途。没有故事,所有发生了的事情都会四处飘散,彼此之间毫无差别,没有任何东西会有任何意义。但是,一旦你对发生了的事情有了某种故事,所有其他跟人之为人有关系的好东西也就会出现:你会笑,会敬畏,会充满激情地去行动,会被激怒,会想让什么东西改变。”[4]5这就是非虚构写作的目的,以“事件”为契机终要抵达“人”的显现,并在其私人经验中获得普遍性意义,成为时代的记录,成为照见历史和现实的一面镜子。学者周逵也认为,“之所以讲述这些故事,是因为如果这些故事在我30多岁的时候还无处倾诉,它们就会永远尘封在我心底的小角落里。那些关于国营厂风华正茂的记忆会逐渐模糊,终成为破碎的幻影。人们往往在当下的时候,是不知道当下的,面对历史的时候,是不知道历史的。我们扮演的角色在逐渐成长,我们的身份在改制洪流里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这一个个故事让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过往,这不仅是我幼时模糊懵懂的记忆,也是那一代人绝望和希望并存的记忆。”[2]57非虚构写作可以有很多模样,但是无论是叙事还是记录,非虚构写作都比我们熟悉和表达的更有意义,更能让新闻没有皱纹,始终保持鲜活。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研究(2000—2015)”(16BXW037)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王鑫.艺术的生命之维———从经验说起[J].艺术广角,2014(4):20.
[2]周逵.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3]高宣扬.论巴迪欧的“事件哲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4):4.
[4][美]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