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所的装备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就是20年前,在上海,也就是在中国金融中心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银行储蓄所。整个储蓄所,大约是30来个平方米的面积。柜台上装着铁栏杆。前排与顾客面对面的柜台,有两个营业员的工作面;他们身后有张桌子,坐着的是最后审定拍板。前头的人,把钞票、单据、存折什么的是一股脑儿地用夹子一夹,往后一递。只要后头啪啪的一敲章,该存的,钱就人了银行;要取的,票子就唰唰地数出来。
  没有电脑,只有人脑和不知是打了多少年多少代的算盘。那些储蓄底卡的编码和设置,都是人脑智慧的显现,以不同的颜色和条纹数予以区别。这些带彩色耳朵的帐页,一张帐页就是一个户头,寻起来很是方便。存入和取出,都一一记录在案。桌面的那些算盘上,基本都斜插着一支淡黄的竹杆圆珠笔。
  没有空调,地上放着个20世纪40年代出品的老电扇,牌子也是老的:华生。商标是华生开头字母H与S的叠加,乍一看,相似美元的符号。
  没有饮水机,只有两只塑料壳子的热水瓶。这使人想起了当年上海钱庄里的那个金属热水桶,我们的工作是需要有热水热茶喝的。只是当年的那只高脚痰盂不见了踪影。那时的银行员工,上班是不在头颈上戴一根单位发的红色的领带的,而是套上两只单位发的蓝劳动布的袖套;袖套卡在手腕的一头,有一圈宽宽的咖啡色的松紧带。想想在工作需要戴袖套的地方,一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衣裳,要么就是要打交道的东西龌龊。
  听银行的同志说,此景是令当年来参观的老外大吃一惊。因为世界毕竟已是处在了20世纪的80年代,电脑、空调早已深入生活。其实,还有让老外更为惊诧的玩意。
  在储蓄所里,有个放置石灰粉的木桶。到银行博物馆来参观的人,每每走到这里,年轻的女讲解员就会向参观者们提出一个问题:请说出这些石灰粉的功能和用途?
  问答竞赛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深入人心,已经实现了年年赛月月赛天天赛。大家回答踊跃。一时间,答案五花八门,但没有一个是命中或是接近真理的。
  正确答案是:此乃银行的反抢劫装备。如有歹徒要冲进来抢钞票,同志们就会抓起石灰粉,洒他个一鼻子一脸的。就像我们在电影中时常见到的那样,搏斗中的正面人物,往往会就地取材,从地上抓起一把土,洒向反面人物;从而赢得了时间和转机,增加了赢得胜利的概率。再说,那石灰粉洒进眼睛,是会与眼睛里的水发生化学反应,那就会给歹徒以致命的一击。
  储蓄所配备的反抢劫武器,还有挂在办公桌旁的一根大棒,样子是有点像法式面包的长棍。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就是凭着一颗红心和石灰粉加大棒,使我们的储蓄所固若金汤。
  我曾住在茂名南路。这条路在“文革”前出的一件最大的事情,要算银行的储蓄所被抢。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傍晚回家,只见淮海坊南面、也就是茂名南路和南昌路西南转角上的茂名南路106号(现为鞋店)门口围着不少的人,说是这个储蓄所遭抢,营业员受伤。记忆中的那天灯光,昏黄得有些暗红。
  1987年11月16日,一个叫做于双戈的人,在西体育会路储蓄所打响了建国以来上海持枪抢劫银行储蓄所的第一枪。石灰粉加大棒的一页,翻过去了。7年之后,采访拍摄了工商银行静安支行的一次反抢劫演习。因为那时外省是出了一些持刀枪等器械抢劫的案子。
  演习是在西康路昌平路拐角上的一个小储蓄所。两个头上套着女人丝袜的歹徒进了储蓄所,工作人员迅速报警,静安分局的特警立即出动,最后是胜利征服歹徒。演习结束后,那两个歹徒的扮演者,不时地揉着胳膊和后背,嘴里嘀咕着:“这俩个朋友,手脚介重。”
  今天的储蓄所是鸟枪换炮。石灰粉和大棒真进了博物馆,现在怎样防卫又不敢问。这是为了储蓄所的安全,也是为了你我存在里头的那些碎银子的安全。
  一切业务,都在电脑上操作。营业员不用去翻那带彩色耳朵的帐页,只要在键盘上动动几只手指头。也不用拿起钢笔,在存折上写阿拉伯数字;电脑帮你是打得一清二楚。
  原来储户来此办理存取等,是要拿块圆的方的铁牌子,等叫到牌子上的号码,就是轮到了自己。现在一进门,先到机器上一按纽,吐出的一张小纸片。上面不仅有号码,还有打出这单子的时间,排在你前面还有几个人。你就持单坐等到电子屏幕出现你的号码,还有办理的窗口号。
  储蓄所的装备变化,是城市和我们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我们所体会到的变化,往往是从硬件开始的。正是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才使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
  [编辑·程小莹]
其他文献
邹振先,体坛名将,17米34的男子三级跳远亚洲纪录创造者。他在23年前创下的17米34的纪录,在国内至今无人问鼎。  就是这个创造了亚洲纪录,创造了“邹式跳法”,创造了男子三级跳远一系列神奇纪录的邹振先,如今国家队的教练,正在为发现超越他的新人奔波着。  1米84的大个子,体重70公斤。不过,那是邹振先当运动员时的体重,现在胖了一些,不过从外形上看,仍不失风度翩翩,体形矫健。  字写得好,口才也不
期刊
然后,他对着话筒说,谢谢你,在这个夜晚和凌晨,耗尽我最后的百分之十的感情,我终于一无所有。  他不知道她在哪里。  这样也好。也许她就会随时出现。这个游戏一开始就如此容易沉沦。他不知道是游戏本身。还是因为这仅仅是他和她之间的游戏。  他不记得是某月某日,在网上邂逅这个女孩。IRC里她的名字排在一大串字母中。VIVIAN应该是维维安,可是他叫她薇安。也许是周六的凌晨两点。失眠的感觉就好像自杀。他在听
期刊
芳龄26岁的苏菲·安德登是英国著名的模特兼交际花,她外表光彩夺目,但她的私人生活是否同样光彩呢?一名女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她在我的脸上友好地吻了一下,请我坐下,然后打算给我倒一杯酒,可是这时候苏菲·安德登才发现她的新居里没有杯子。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我确实也挺喜欢她。她为人谦虚,笑起来很甜,待客有礼貌。不过我发现她有些神经质,紧张不安,两只手似乎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
期刊
主持人是近几年时兴起来的叫法,就是在电台里露声,在电视里露脸又露音的男男女女。他们是以说话为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他们为“播音员”,不叫“主持人”。播音员们自嘲:我们是个“肉喇叭”,再说得确切点,是带体温的肉喇叭。  “肉喇叭”有一特点:普通话讲得特溜。那是在学校里学的。便从学校说起。    “北广”和“浙广”:“剥光”与“只光”    中国最初教授普通话的专业学校,一北一南。北面的叫“北京广播学
期刊
一个女人要让自己慢慢变得美好,需要穿越生活的起源。而这些起源,也是痛苦的根基。像一条河,从不停息,最终流入大海。  她说,当一个人快死亡的时候,他会经历潮状呼吸。那是生命停止之前最后一段呼吸。汹涌极了。就像大海的声音。  她说,苏,你不会听到这些。你听到的大海的声音,是有生命力的。是幻觉中的。而我听到的声音,是属于死亡的。是真实的。  她与苏去看大叻的火车站。在海拔近1500米的高山顶上的火车站,
期刊
我觉得我的心是一个装满了水的罐子,害怕因为摇动而发出巨大的声音。于是我安静地站立在一边,可是每一刻都能体会到柔软的水声浮动。    start    和JOE的初次相见,在我的记忆中是没有声音的。  好像一场出了故障的电影,看到半途,意外地停格。黑暗中银幕上凝固的是突兀的画面。没有说完的语言,没有做完的事情。徒留空白的怅然。  我忘了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那一天是她的网站举行的酒会。波特曼温暖空
期刊
我有一串串电话号码,静悄悄地睡在手机的电话本中。它们已睡了很久了,一年,两年,甚至三四年。我总会不习惯去做删除的动作,不忍删除电脑中的一个文档,不忍删除手机中的一条短信,所以,很多年过去了,我仍旧让那些号码安静地躺在那里。  它们睡得很沉,一动也不动,教我不禁怀疑,它们是否依然活着,是否已在那昏睡中不知不觉地悄然辞世。也许是因为它们沉睡得太久、太安详,令我不忍去打扰;也许是因为害怕突然得知它们死去
期刊
A    [上海,以下简称沪]清早的田野,蘑菇棚、羊、农民屋顶,都是霜白色。驾校班车寒风飕飕,年龄在18岁到40岁上下的男女,勾头缩身,随车摇晃,仿佛还在梦里。上海人拿一个驾驶证,必须这样经常赶到郊区,接受32个小时实际驾驶时间的训练。  [厦门,以下简称厦]听说吗,对酒后开车处罚要加严了,一次就吊销驾照,拘留15天。  [沪] 听说新加坡的处罚:下;第一下皮开,第二下肉破骨。  [洛杉矶,以下
期刊
南希知道这个消息并不吃惊。10年前南希·里根带她的爱人罗尼去了梅奥诊所。这位与她执手相伴40多年的爱人,美国前总统,老忘东西,反复失忆,有时连最简单的事情也记不起来。医生的诊断是毁灭性的:早老性痴呆病。当时这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称,但是南希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当你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一个和里根一家关系非常密切的人对《新闻周刊》说,“你已经想到身体很不好了。”但是,发现了是什么病症,这种病的死
期刊
我第一次来上海是1995年。我来上海师范大学留学。来上海之前,除了中国最大经济城市之外,我对上海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但我的日本室友带我去市中心,让我第一次“接触”上海时,上海这个城市给我一种强烈的感受。  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当年是上海整个城市的改造工程刚开始的时候。外滩浦西的老建筑让我们仿佛回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最辉煌的时代。浦东的风景(当年只有东方明珠和一些高层建筑)告诉我们21世纪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