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与纸本结合的试验场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文字作者还是图片作者,还是音乐人,甚至是一些手艺人,他们都拥有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有一种说法,汉语世界的独立出版人,可追溯至两千年前夫子们的弟子门徒,那些伟大的思想、学问,经过他们的手书印刻得以流传发扬。时至今日,独立出版更意味着自由、品质、实验、冒险,以其纯粹个人精神延伸的独特气质,成为越来越多“制书人”选择的一种出版方式。假杂志就是独立出版的代表,本刊特意走访其创办人言由。
  “假杂志社”始于摄影网志的“假杂志”,是媒体人言由和阿慢创办的摄影和艺术策划出版工作室,它致力于艺术家限量画册的制作、出版和发行,以及中国新摄影师的发现和推广,并着力于探讨图像作品呈现的种种可能。而今,假杂志的官方微博积累了9万多粉丝,已逐渐形成艺术书自出版的品牌及影响力。其出版的画册保持了一贯的作品品质和独特视角,在主流和商业出版之外开辟出一块独立出版的天地。这不仅是艺术出版的理想主义实践,更是影像与纸本结合的试验场。
  2013年岁末,假杂志出版了木格的摄影集《回家》,收录了摄影师自2005年依沿返乡之路和三峡大坝周边的城镇拍摄作品。这个系列引发了人们对于隐忍与漂泊的讨论。时下,多半国人已经历完那场浩大的节日返乡,回到各自寄居的城市,开始新一轮的生活。物质已尘埃落定,而精神还乡,借由另外一位新锐摄影师孙彦初在其作品诠释中所言:“是件动用灵魂的事。不可轻慢,道阻且长。”开始这个采访之前,你在聊天中谈到Zine,能先介绍一下Zine是一种怎样的出版文化(理念)及审美取向呢?
  Zine的叫法在西方其实很早就有,它是一种书的最简单的方式,形式上相对比较轻薄,内容上相对个人化,有些甚至极其个人化。早期,Zine的制作方式大多为油印或丝网印,现在多为数码印刷,共同特点就是量少可控,小范围传播。在个性解放的年代,这样的出版形式往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既可以表达自我,又不用承担太多的费用。
  有人曾说,不懂读图的人是未来世界的文盲。假杂志在注重文本以摄影作品为主体的情况下,对“读图”有一些怎样的考虑?
  我倒不喜欢这样的说法。其实,根本上,我不喜欢文盲的说法。即使不懂文字也不能被称为“文盲”。而且,在中国,现状是,只会用图片,不会用文字表述的人反而更容易被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鄙视吧。在我看来,无论是文字作者还是图片作者,还是音乐人,甚至是一些手艺人,他们都拥有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创作者如此,阅读者也是如此。我也很赞同鲍德里亚说的一句话,“外表是本质的体现”。图片具有欺骗性,但同样也无法掩饰创作者内心的流露。还需要强调的是,如同人类的历史、文化是无法割断的一样,视觉经验也是无法回避,图片阅读的门槛也会自然的形成,在阅读一个当代作品的时候,也许一个更了解过往(不限于图片本身)的人会更容易读懂。
  假杂志理想中的读者是怎样的设定?希望读者最终能够达到的阅读体验是什么?希望与读者有怎样的互动?
  一开始并没有设置目标的读者群,完全是凭自己的喜好去寻找合作的艺术家。我想这也是自出版存在的意义。读者群是在做了几本书之后自然形成的。而且,应该也不存在永久性的读者群,你的口味在变,别人的口味也在变。假杂志出版计划唯一的目标是,大家能在手中尽量真实的看到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我希望,这个出版计划带给大家的更多是展示自己的勇气。其实,自己做一本书就这么简单。
  假杂志已经出版了4本摄影师的作品集,这些摄影师是如何选择的?在每一个出版项目中,你与艺术家是怎样的工作方式?
  首先是个人的喜好,我在做假杂志博客的同时,基本上就完成了一个“中国青年摄影艺术家资料库”的建设。我会在里面挑选最喜欢的合作,当然也会考虑摄影师的影响力和销量的问题。比如最新出版的木格的《回家》,这是一个把我带到摄影这个创作媒介的作品。因为,他人不在北京,这次我邀请了对这套作品了解很深的摄影师朋友朱墨合作。从图片的编排,书的体量,到图片质量和印刷效果的把控,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基本上,都是我和朱墨商定好某个方案后,再向木格反馈。其中当然也有争执和妥协。有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
  假杂志推出的摄影书,从第一本到现在,骑马钉、精装、散页等各种装订形式都尝试过,一直未形成延续的风格;从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假杂志对摄影书出版呈现形式的探索。作为独立出版人你更注重从哪些方面来呈现艺术家作品?
  到现在,其实已经抛弃个人喜好或情结的因素去为艺术家做书了。现在对我而言就只有两条准则。一、最好的呈现某个艺术家的作品;二、在此基础上,适度的设计。
  关于摄影书的内容、风格和装帧,是否需更多的考虑带给读者阅读上的新鲜观感?
  接上一条的回答。这个属于第二条准则。新鲜感是需要的,但不会刻意去营造某种过度的观感。
  有人说一本独立杂志的成功在于将它所提倡的小众理念变成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那么你是如何定义一本独立杂志的成功的?
  大家愿意掏钱买,正常运转就是成功的。
  某种意义上,“独立”其实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非结果。一本优秀的独立杂志最终可能滑向“主流”,假杂志有这样的预想吗?
  独立和主流好像并不矛盾吧。独立更多是指独立思考,不受政治经济潮流等外在因素影响。如果独立的东西变成流行或主流了,就顺其自然嘛,我不会刻意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目前假杂志以其专业品质的出版,已在国内新锐摄影圈形成品牌。除了独立出版,假杂志与摄影机构有哪些落地活动,比如展览?你自己是否有参与策划一些活动的经验?
  假杂志会专注于出版。我尽量以个人的名义去策划一些展览,但基本上也都是与摄影书相关的。比如2012年在草场地摄影季策划的“中国独立摄影书展”和2013年在首届北京摄影双年展上策划的“手工摄影书展”。
  日本有一本独立杂志Here and There,主编林央子秉持一种“不成长”的理念,即从第1期开始,杂志印数一直保持在1500本。你是如何看待这种“不成长”的理念的?假杂志对此有何考虑?
  是否“成长”应该是外人评判的一种结果吧。自己不会过多考虑。
  作为一本独立杂志,假杂志的经营状况仍然不免被关心,你能聊聊当下的经营情况是怎样的?
  现在勉强是自负盈亏的状态,想要良性运转,还需要加倍努力。
  我了解到你非常注重出版物的推广,能介绍一下目前假杂志目前的发行情况么?在大陆以外地区的情况呢?
  现在国外的宣传方式,基本是facebook和群发邮件的方式。目前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泰国等几家书店有代售我们的书。去年,我们的书参加了香港和东京的艺术书展。希望今年能去更多的独立艺术书展。
  博客盛行时,你曾在这个平台上为大家推介了很多国内外的摄影师、艺术家、设计师及作品,积累了大量的网络读者。现在,人们更多的使用微博、微信社交、获得资讯。纸质出版从传播角度,已经滞后了很多。聊聊你的体会吧。假杂志未来会做电子书么?
  假杂志本身就是开始于网络平台的一个媒体。电子阅读有其优势,纸质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一直不排斥电子书,尤其是电脑显示器越来越好以后,电子书会是假杂志出版计划的一部分。
  新的一年,能否透露一些假杂志今年的出版计划和内容?
  我给自己定了最低目标:两本杂志,4本画册。
  最后,向我们的读者推荐一本你喜欢的杂志吧。
  一本太少了。
  Here and there、Apartamento、Cat People、Foam、Ima、Colors。
其他文献
故去的人与物,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里,依然鲜活,这是他们曾经真实存在过的证明。我们踏在同样的土地上,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如果用心,肯定能感觉到曾经的那份真实。2013年12月20日,“一个家庭,两个上海——卡洛斯·莫瑞文化艺术展”在上海中环国际酒店开幕,在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到茜茜公主曾外孙、西班牙艺术家莫瑞珍藏的上百幅上海老照片。  莫瑞回忆  1937年,我的姨祖父作为意大利驻华大使被派遣到中国上海
期刊
有些人为了使自己的书成为正规出版物不惜花个一两万买个书号,有些人则仅仅是为了个人喜好做着自己的出版物,有人将这种出版称之为“独立出版”,也有人认为在中国的审查制度下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独立出版”,这种说法不合适,有些人将这种出版叫做“小出版”或者“自主出版”,不管称谓如何,有那么一批人甩开所谓“制度”的限制,干着要出版不要“书号”的事儿。  “副本制作”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小出版机构,关注当代汉
期刊
年前这阵再没有什么更高的拍卖价格值得艺术圈的人茶余饭后闲谈了,秋拍算是过去了,各拍卖行纷纷开始了2014春拍的征集工作,只是《功甫帖》的真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整个事情大概是这个样子的,2013年9月,开启亿元时代的重要买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人民币)的价格购得苏轼《功甫帖》,领衔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拍卖会。事后苏富比古代书画部主管用“书法拍卖中里程碑式”的成交来形
期刊
Roberto Giacomucci  如果家具也有表情  家里摆放的收纳柜如果有了眼睛,或圆圆地注视着你、或者俏皮地半眯,你是否会在与它对视的瞬间,有种家里住进了精灵一般的感觉?设计师罗布托用诙谐的方式,搭配原木材料,设计出散发生命气息的家居摆件。体积小巧,造型多样的设计,赋予现代生活空间新的活泼定义。  Buster + Punch  有摇滚与机车灵魂的灯具  伦敦室内设计品牌Buster +
期刊
特别喜欢这样的阿黛尔,三年的时间空白,换作是我,很难再说出一句我爱你。咖啡馆,面对三年未见的旧情人艾玛,阿黛尔无所顾忌地表白,我很想你,我会买你的画。两个青春洋溢的女孩儿,重逢后迸发出的爱欲,散发着老派法国文艺片的气息。特别喜欢这样的阿黛尔,三年的时间空白,换作是我,很难再说出一句我爱你。网络上也有不少类似的段子,今天的新女性遇到这样的状况,一定会潇洒的说,失去我是你的损失,你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没有
期刊
“凡是高度的美都在比例上显得有点儿古怪”,正如威廉·肯特(William Kent,1685~1748年)参与设计的斯道园小教堂门上所书:感谢上苍没有生我为罗马人。融会声音、影像、空间、装置等语言,建筑已经与当下各门类的艺术和科技结合起来,即使未来有着无穷的想象,面对当下回望过去仍是重要课题,在英国便是如此。  16、17世纪,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到17世纪,古典主义逐渐兴起,并体现在造园
期刊
古往今来,受收藏家们青睐的多为书画、玉器、陶瓷器等物件,器座纵然精美绝伦,人们也是堪堪略过了。作为国内最大的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怀着对古代能工巧匠们的敬意,推出重大出版项目——《故宫博物院藏器座》,以飨世人。  器座在古代,是作为其他类器物的附属而存在的。从功能上讲,起稳定器物的作用;从艺术造型上讲,起陪衬器物的作用。一直以来,器座只是陪衬,用来衬托他物的光彩,也极少有书籍以此为主题详加介绍
期刊
艺术品基金是不是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纯粹的金融类的投资产品呢?  也不完全是,看你怎么理解,还是要看基金的发行方式和投资的模式。我们也会给投资人讲授艺术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大多投资人是对艺术品有兴趣才会参进来的,一些投资人慢慢也会成为藏家。  目前主要是私募和信托两种模式?  对,信托可以理解为理财型的,类似于目前金融市场上普遍的理财产品,比如说固定收益的,或者有浮动收益的。私募类比较灵活一点
期刊
《这个变化》  展厅没有任何光线,观众一下走进黑暗的空间会有些不适应,如果静下心来,观众可以靠听觉来感受这件作品——在黑暗中一群舞者数小时不间歇的身体律动和喘息声。  《这个进步》  在清空的环形展厅内,观众将与孩子、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人4个不同年龄段的引导者接力棒似的与你交谈。开始,孩子抛出的问题“什么是进步”,接下来青年人将会与你深入探讨“进步”的话题,与中年人的对话内容将会更加开放,此次“
期刊
现在晚上9点多钟只能算傍晚吧,吃饱饭沙发上半翻着白眼懒得动脑子混沌的傍晚,有人敲门,急促,不容迟疑。城市居家,除了快递,很少有人非请自来,这个点,快递也要回家吃饱饭发呆,我很警惕地问了两遍,谁啊。是我,我是志愿者,你开开门。还是不容迟疑。我很不情愿地开了个门缝,是个老师模样的女士(我们这楼里住的全是老师),短头发戴着眼镜,衣着也干练整齐,身边还有个五六岁的孩子,马上让人放心下来。  “我是业主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