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令人幸福的吹风机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水声停歇了,隐约传来稀稀疏疏的摩挲声,最后是一阵机器运转的声音,仿佛非洲大草原上母狮安抚幼狮时沉稳又缓慢的低吼。
  在微冷的早晨听着吹风机运转,不断重复着的低频率杂讯,像空山幽谷中摆荡的回音,填滿在不大的室内空间。我再次翻了个身,把自己蜷曲到棉被里,一直到令人舒服的声音乍然停顿,尚在混沌的意识一下子变得清澈。
  我有些诧异。
  当男友将毛巾搭在肩膀,悠哉走出浴室时,我急忙掀开棉被,一脚已经踩上了室内拖鞋,从床上坐起身来劈头就问:“吹风机没问题吗?”
  男友感到莫名其妙:“好好的,能有什么问题?”
  “我是说,它还能发出轰轰轰的声音吗?”
  “当然,就像往常一样。”
  “我昨晚洗完澡打开吹风机,明明把开关推到最大,也有热风吹出来,但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像被消音了一样。”
  “怎么可能?我们买的又不是无声吹风机,用这么久了,也没听过它哪一次是静音。”
  男友想了想,回忆了昨晚的事说:“我昨晚回来进到卧室,看到你头发还半湿,就在床上睡着了,想说是你太累了,那时我把吹风机拿到房间来帮你吹,吹风机完全没问题,一样吵得要死。”
  “真不骗你嘛,我昨晚真的是完全没听见吹风机那轰轰轰的声音。”
  “你会不会是电线插头没插好,所以吹风机接触不良?”
  我反驳了男友提出的歪理:“那样的话,吹风机根本不会有风好不好!”
  “会不会是最近太累了,所以感官有些迟钝?”男友再接再厉回答我的问题,又像大人在测量小孩子有没有发烧一样,弯低身子把他的额头贴近我的,装作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闭上眼睛感觉温度。
  我被男友淘气的举动逗笑了,左闪右躲男友试图再贴过来的额头:“你这个样子最好是量得出来啦,再说这跟感官迟钝有什么关系?我是真的、真的没听见吹风机轰轰轰的声音。”
  2
  连接着卧房的阳台外,传来吹风机运转中轰轰轰的声音,我欣喜地一下子站了起来,绘本从膝盖滑了下去,我踮着脚尖踩在板凳上,双手攀着阳台的红砖墙,朝卧房的方向张望。
  母亲总是很忙的,就算是假日,不能陪我玩也是没办法的事。有时会有客人来家里,母亲为了不让我被不认识的陌生人吓到,都会叮咛我乖乖在阳台等她和客人谈事情,不要随便跑到客厅或卧房去。
  每次只要有客人来家里,那天母亲的心情就会特别好,一边哼着歌,一边站在长镜子前换好久的衣服,有时也会让我帮她看看哪件洋装比较漂亮,或帮我扎辫子。只要我听话,母亲就会很高兴,母亲还说等她忙完事了,晚上可以带我去吃麦当劳。
  母亲每次来阳台找我前,都会先洗过澡,用发夹绾起半干的头发,身上有着沐浴乳的淡香,这时的母亲总是特别温柔,会笑着称赞我好乖,摸摸我的头问我饿了没。
  3
  男友出门上班前担心我身体不舒服,叮嘱我难得的休假在家里休息,我倒是很快就不把刚刚的事情放在心上,认真一想听不见吹风机声音什么的,说不定真是自己多心多疑。男友出门后,倒头就想继续睡个回笼觉,一转身,发现男友刚刚用的吹风机忘了收回去,放在一旁摆床头灯的边柜上。
  嘴里叨念着男友的坏习惯,本想起身把吹风机放回原处,才一脚踏上室内拖鞋,冰冷的空气让人不禁意兴阑珊地缩回被窝。
  坐在床上呆了半晌,一想吹风机都在手边了,何不再来试试昨晚被消音的吹风机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把吹风机纠结在一起的电线接上插座,推到最大的热风。
  室内一片宁静,只有热风徐徐吹来。
  把吹风机关掉又重开,也把插头拔下再插上,试了好几次都一样,热风徐徐吹着,世界和吹风机一样在转动着,只有轰轰轰的杂音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道真的是我太累了?
  这阵子忙着置办婚礼、新家,上星期好不容易才结束一个专案,每天加班到晚餐经常性忘记吃,导致我听不见吹风机轰轰轰的声音。或者其实只有我一个人听不见,全世界都听得见我手中的吹风机正在轰轰轰作响,甚至觉得它太吵了,只有我是一脸茫然。
  恼了半天仍是无解,男友不在家,没有第二者可以帮我证明,我手中的吹风机是不是静音状态,是不是每个人都跟我一样听不见。不过想了想,又觉得也许是吹风机用久了,难免遇上偶尔死机,发不出正常声音的情况,决定利用难得的休假,出门去买一台全新的吹风机。
  4
  穿着洗完澡后换上的睡衣,我坐在床上翻着绘本,一下子揉揉眼皮,一下子打个呵欠,忽然外头一阵开门的声响,我跳起身往客厅跑去。
  母亲在玄关脱下红色高跟鞋,我拿来居家的绒毛拖鞋让母亲换上,顺便把家里的大门反锁,听见母亲喊我,我急忙应声,母亲停下脚步,解下脖子上的蚕丝巾,和外套一起吊上挂衣架,一边动作一边说:“有东西给你,我放餐桌上了,看完了就早点去睡觉。”
  餐桌上放着的牛皮纸袋里,装着一份柠檬塔和手工饼干,想来母亲今晚和朋友去咖啡厅用餐了。把纸袋放进冰箱里,关上客厅的灯,走回卧房的时候,浴室里传来一阵潺潺的水声,是母亲正在洗澡。
  5
  电话响了起来,是父亲打来的,提醒我婚礼的请帖差不多该寄出去了,我笑着说前天已经去邮局寄了,您老人家什么都不用担心,等着婚礼当天牵女儿的手就可以了。
  讲完电话,我洗了个澡,赤脚站在踏垫上擦干身子,把梳妆台上新买的吹风机包装拆开,三段式开关推到最底,吹风机徐徐吹着。
  但数分钟后,室内依然一片宁静,这次连热风都不见了,接触到发梢的风凉凉的,让人肩头一缩。我粗鲁地把吹风机的插头拔下,胡乱卷一卷便扔在梳妆台上。
  男友一进房间,看到我又是顶着半湿的头发躺在床上,哄着我在梳妆台前坐下。   “你今天买了新的吹风机?”此时的吹风机似乎又变得乖巧,拿在男友手中,热风徐徐吹着,也不断传出轰轰轰的杂音,我舒服得眯上了双眼。
  “奇怪了,明明我刚刚打开吹风机时,它一点声音也没有,连热风都消失了。”
  “会不会是婚前忧郁症发作?感觉不到热风、听不见声音什么的,一定是你最近太累、太紧张了,才会一个人胡思乱想,听说严重一点,还会突然产生想分手的念头。”
  “才不会想分手呢,我觉得现在的自己超级幸福的。”
  身旁快要和我结婚的男友轻轻梳着我的头发,吹风机轰轰轰的杂音不断回荡,伴随着热风吹上我的脖子和脸颊,一切都令人觉得安心。
  6
  早晨我翻了个身,揉揉眼睛,身旁的温度已经凉了,母亲穿着套装,端坐在梳妆台前,照着镜子细细描绘着。
  母亲很漂亮,眉毛是荷塘里弯弯的月儿,睫毛是夏夜里扑流萤的小扇,底下的一双凤眼,像窗檐下的晨露水润明媚,偶尔我会揪着我的塌鼻子,希望跟母亲一样如成熟的绿葱管细长直挺。
  当母亲放下固定刘海的发夹,打开吹风机,一手拿梳子顺着发丝缓缓吹卷着,轰轰轰的声音就像早晨的闹钟,听着听着起床的精神就来了,母亲梳好一束马尾,便随性收成一个松散的发髻。
  “母亲的肚子里都是这么吵的吗?……虽然我是不觉得吵啦。”
  半晌,男友关掉了吹风机,笑着说:“好啦,吹干了,别再硬撑,快去睡吧。”
  把男友催促到浴室后,我换上睡衣,坐在床上看书,说也奇怪,时间还不很晚,平常下会这么爱困的,但就是不知不觉想睡,偏冷的温度最适合进入梦乡。在我抛开书,把头埋到枕头里的时候,听到一阵轰轰轰的声音,宛如近在耳边,有着吹风机运转的时刻让人流连。
  8
  夜里母亲回来得很晚,我明天要早起上学,很多时候我已经写完作业、洗好澡、熄了灯躺在床上一会儿或更久,大门处才传来一阵开锁的声响。有时我已经睡过一回了,耳边传来一阵轰轰轰的声音,伴随着搔着脸颊、逗着发丝的热风。
  卧房里留着一盏小夜灯,我半眯半困地睡着,母亲穿着蕾丝睡衣,坐在床边的梳妆台前,用毛巾把头发稍稍擦干后,对着镜子静静吹着头发。
  夜里的母亲解下马尾,没有梳着发髻,一头微鬈的乌黑长发落在肩头,母亲一边吹着头发,目光也一直聚焦在镜子中央,好像是在凝视着镜子里的脸,又好像什么也没看。
  橙黄色的灯光照在母亲身上,有一种朦胧的姿态,好像快要消失般,令人看不真切。我虽然想看着母亲,但深夜里总是浓浓睡意来袭。
  9
  梦里,我感觉自己蜷曲着四肢,被一股流动的液体包覆着,轰轰轰的声音环绕着四周。在这里是被保护的、是被需要的,我是与将我诞生在这世界的另一个生命相联系着的。
  听见啪搭一下关掉电灯的声音,感觉行双手把我蜷缩在床上的身子挪了挪,把滑落腰际的被子拉上我的胸口,理了理被我压乱的头发,感觉到一股视线停留,却无法分辨,这双手究竟是母亲的,还是男友的?
  一觉醒来,房间里没有男友,也没有母亲,只是想起了一些事。
  趁休假最后一天出门,我走回了熟悉的梦境,两旁翠绿的行道树夹道而立,我在一栋公寓前驻足,朝着五楼阳台仰望,想确认是否还挂着那一盆经常被我忘记浇水的石莲花。
  好久没有回家,我犹豫了一下,悄悄地拉开门,一瞬间,觉得自己仿佛是闯空门的小偷,在不属于自己的领域里,揣着少许愧疚感登堂入室。
  應该保持白色的纱门上,不知何时累积了层层灰物,用手指轻轻—划,指腹上出现一圈一圈的脏污。早就断了电,灯打不开,明明是白天,屋子里灰蒙蒙的。赤脚踩在磁砖地板上,走过狭小的客厅。
  我慢慢转开把手,似乎不发出任何声响,就不会打扰栖息在这里的—切。
  如往常一般。
  房间里没有被翻箱倒柜、结满蜘蛛丝,也没有焕然一新、富丽堂皇,一切都跟以前一样,至少我觉得应该一样。记忆中的景象已经模糊不堪,但与事实不至于有太严重的偏差。不过就是间几年没人管理的房子,能有什么不一样,我在心里自语。
  床头的闹钟还拢着,只是不会再动了,长时间静置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让电池容易生锈。拿出提包里的手机一看,现在是下午四点五十分,不知道等会儿会不会有人回家,拿着跟我手中一模一样的钥匙打开大门,大声喊着:“我回来了!”一边把肩上的书包丢到地板,一边找着母亲出门前留言的纸条。
  这样的话,等等我要和她说什么才好,不过在我表明身分之前,应该会先被质问,毕竟我是一名唐突闯入家中的不速之客,说不定她会害怕颤抖的望着我,扯着喉咙惊惶失措的大叫:“妈妈呢?”
  如果变成这样,我就烦恼了,因为我也不知道母亲在哪里,自从母亲正式与父亲离婚后,我已经有十多年没再见过母亲了,母亲拥有属于她精采的生活,谁也留不住她,包括父亲、包括我、包括这间房子。
  我走到浴室,再自然不过地打开水龙头,我笑了笑,我想在烦恼任何事情前,得先洗个澡,吹个头发,然后好好睡一觉,回到我的生活。
  在微冷的室温里,坐在梳妆台前,热风轰轰轰地吹了出来,我又觉得困了,有一支吹风机总是令人幸福的,让人想起最单纯的时候,想起在每天的早晨和深夜见到母亲的日子。
  这时如果有人刚刚放学回家,像平常一样打开房门,孩子般开心的、大声的嚷着:“我回来了!”
  她会看见,有个女人正趴卧在梳妆台上沉沉睡去,房间里的吹风机还在轰轰轰作响,还在吹着热风,就像非洲大草原上母狮安抚幼狮时发出沉稳又缓慢的低吼,就像母狮用下巴茶黄色的短毛磨蹭着刚出生的幼狮柔软的身体,把幼狮圈围在自己皮毛覆盖的怀抱里。
  就像母亲还在一样。
其他文献
摘 要 《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是受发展心理学理论启发而策划的人物生平展。不同于传统的以“官方评价”为导向、以“宏大叙事”为主流,该展采取了“个体成长史”的微小叙述角度,其在视角及内容上的创新为突破同质化局面、拓宽策划思路提供了可供参考、评析的案例。  关键词 人物生平展 内容策划 叙述视角 发展心理学  0 引言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推出了主题展览《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
上世纪30年代,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独资创办的《星洲日报》,礼聘郁达夫上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晨星》、《星洲晚报》文艺副刊《繁星》和《星光画报》文艺版。1939年元旦,《星洲日报》的兄弟报《星槟日报》在槟城正式刊行,郁达夫受邀共襄盛举。  在微风与夕照的交响乐中,郁达夫西渡到了槟城。一踏入这个岛屿,他就感叹:“槟榔屿实在是名不虚传的东方花县”。常常,别人爱用‘花园’,他却突破常例而写‘花县
历史必将把我们卷入其洪流之中,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多么地渺小,都将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将成为过去,又决定将来。  ──美·巴琳  蓦然间,香港作家联会已跨越三十岁了!  作为人类的寿命,三十岁是一个走向成熟、沉稳而充满朝气活力的年纪。  特别是在商品主导的社会,作为民间团体的作联,是从瓦砾沙石中走过来,三十年的漫漫岁月,是由艰苦挣扎求存的每一个日夜组成的,浸染着开垦者和耕耘者的斑斑汗
朱西甯(1926-1998)原名朱青海,祖籍山东省临朐县,生于江苏宿迁。朱西甯中学就读于南京五中;毕业后,进入杭州艺专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走上写作道路。1949年,朱西甯弃学从军后去了台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朱西甯参与了台湾20世纪50至90年代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一生留下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三十余部。  《贼》是朱西甯写于1959年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第
摘 要 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大学学术学科,其一方面承担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关注职业教育的体制、模式等宏观研究。但是实践层面对职业院校师资面貌产生的实质性影响较小;在学科理论发展层面,其学科规范程度、学科地位、研究内容等方面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学科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还表现出明显的定位之困,凸显了作为新兴复合学科发展中各领域融合转换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需要从协作
在女小说家阿梅丽·诺冬看来,她的美军二等兵读者迈普尔从一开始就很特别。两人之间一段独特而微妙的关系,是通过持续不断的通信建立起来的。  在来信中,迈普尔的语言粗粝而真挚,直言自己“像狗一样”生活在美军驻伊拉克的部队。“我需要一点点理解,而您,我知道,您能理解我的。”迈普尔似乎对她了如指掌,他抓住了她。她不是没有质疑过他,“他怎么会知道我会理解他呢?就算他读过我的书,这些书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我善解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先生是香港著名作家、杰出报人,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  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大提高了传统武侠小说作品的思想、文化、艺术品位,包含着浓烈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其艺术实践,使现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了文学的宫殿,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旅美文群的基本特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陸与美国分属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阵营,二者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自然也就杜绝了一方国民留学和移民另一国的可能性。此间台湾社会则出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二次留学和移民潮,初期的留学生以生于大陆随父母来台的第二代青年为主,后则扩大至个人条件许可的台湾青年。冷战期间台美有着特殊关系,台湾社会崇美意识盛行,美国政府修改移民政策,取消
作者简介  倪匡,著名科幻小说大师,作品有《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数十册,曾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漫画等,另有杂文、武侠著作数十部。  金庸小说,一共十四部。  这十四部小说(其中两个短篇,或是能称“篇”而不能称部),每一部有每一部不同的风格、特色,必须将每一部单独提出来讨论。  以下就是我对这十四部小说的意见,只是对小说整体的意见,小说中的人物,分篇再详细讨论。《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是金
一行人去永定,白天看土楼,晚上我在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滋味》。  真奇怪,这老爷子吃遍四方,夫人还是福建长乐人,却从未专题写过福建的饮食,好像他的心都留在了读西南联大时的昆明。同行的作家朋友们纠正我,永定属于闽西。在这里,土楼的故事四处可见,但其间的滋味,十白是从饭食中最易得见。有位同行的记者是河北人,为了空气好时蔬佳而留在福州工作,羡煞人也!  一  闽西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古建昂然,餐前一口